第四百六十一章改變和好戲
作者:月下微塵      更新:2022-05-09 16:56      字數:3320
  “既是如此,爺應該早有打算才是,從前那麽多的困境都走過來了,何況現在正是錦上添花的時候!”婉兮想著這些日子那一撂一撂往府裏送得各式的帖子,臉上的笑意越發地明顯了。

  胤禟聞言,微微一愣,隨後似想到什麽一般,拉著她的手道:“嬌嬌說得對,既然那麽多的難關咱們都走過來了,現在這些又能把咱們怎麽樣?再說十弟和十三弟也不再是吳下阿蒙了,經曆了這麽多,他們兩個也該成長起來了,若他們一味地等著爺和四哥將他們護在羽翼之下,那即便是輸了,亦輸得不冤。”

  胤禟的話音剛落,婉兮便笑了出聲,抬手示意了聽雨一下,等她送上兩杯熱茶,她不由得輕呷了一口,入口的熱茶從喉嚨一直往下,頓時整個人都都變得暖和起來。

  她一直知道胤禟是那種很明智的人,這一點從他的行事和教育幾個孩子的事情上不難看出,他用起心來,不說事事都水到渠成,至少不會一塌糊塗。眼看著他們就要成事了,即便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依舊礙眼,但是大局在他們這邊,隻要不出意外,想必她也好,胤禟他們也罷,應該都能心想事成吧!

  “爺這話說得在理,十爺和十三爺到底不是小孩子了。他們既然能打贏這西北戰事,就證明他們已然成長為能夠擔負重任的男子漢了,日後不管是四哥還是爺,有了他們分擔,想必也能輕鬆一些。”婉兮捧著茶盞,一雙妙目直視胤禟,眼波流轉,情意不斷。

  胤禟麵色平靜,心裏卻極為認為婉兮說得話。四哥也好,他自己也罷,這兩年真的很累,不管是康熙交代的事情,還是胤禩他們挑起的麻煩,又或者自己生意上的瑣事,種種相加,的確讓人累得夠嗆。何況胤禟本人在此之餘,還一肩挑起了敦郡王府和十三阿哥府的大小事務。不說事事都管,可是要確保兩府的女眷孩子不出問題,說實話,那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若沒有婉兮在一旁幫著出主意,胤禟怕是早就撂手不幹了。

  兩人說著又轉了話題,說起了府裏府外的近況以及自己收到的一些消息。他們其實連自己都忘了從什麽時候起喜歡湊在一起對消息而不是像過去一樣聊話本子了,不過這個舉動對於他們而言,的確著莫大的好處。

  婉兮的消息比較零散,甚至有些雜亂無章,但是胤禟總是能從中挑出自己有用的;而胤禟的消息一向都十分地準確,透過他的口告訴婉兮的,定然都是他認為對她有作用的。當然,若是婉兮額外問了別的事,他也不會隱瞞,甚至還會想辦法把一切都查得清清楚楚再告訴她。

  因著這個,胤禟對於後院的事情了解甚多,從這之後對於婉兮就更加體諒了,有時同胤禛談事時,提及這些,難免會有些感慨,鬧得原本就看重正統的胤禛更加注重規矩了。之前還有些抗拒娶繼福晉的,現在也鬆口了,隻是礙於康熙多疑,一直未曾開口,隻是暗地裏查了秀女的資料,想在可能的時候把他覺得滿意或者說合適的人選推到康熙麵前。這不得不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隻要是發生過的事情,就一定有它的用意。他們即便不能通過這些消息掌握一切,不過提前避免一些事情還是可以做到的。

  宮裏,康熙看著新送上來的奏折,臉上的不自覺地帶著幾分欣慰。想來不管他如何折騰這些兒子,從心裏來講,他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出息的。正好,此時的胤俄和胤祥就算得上出息,兩兄弟一起去得西北,一路走下來,相互扶持,凡事有商有量不說,行事舉止可不隻是獲得一幹武將的好感,就是軍中的士兵對於他們也是很有好感的。單這兩點,就不得不讓康熙重新審視這兩個兒子。

  老十也好,老十三也罷,從前不是魯莽就是衝動,沒少讓他操心。他本以為這兩個兒子以後隻會是富貴閑人,現在看來,他的兒子個個優秀,隻是沒有放在對的位置。說穿了,就康熙那自大的性格,他可以罵自己的兒子,卻不會允許別人去貶低他們。現在他們有了成績,康熙心慰的同時,更多的還是感歎於自己這個當皇阿瑪的眼光和栽培。

  “李德全,讓禮部好好準備準備,朕這次要親自去迎接他們。”康熙嘴一張,整個皇宮,不應該說這裏裏外外該忙起來的都忙起來了。

  不用猜也知道,康熙對於胤俄和胤禎的表現肯定是非常認可的,否則他不可能下這樣的命令。雖然當初胤俄他們出行的儀仗也不小,但是那是為了激勵軍中士氣,不得不為之。而現在戰事已了,康熙的舉動就意味著他對此事的態度,也是對胤俄他們的態度。

  對於胤禩和胤禎來說這個消息來得確實太過突然了,他們良久都來不及反應,等到真的反應過來時,便匆匆叫了幕僚開始商議。

  胤禩這邊還算好,畢竟他早已決定好自己的路要往那裏走,現如今商議也不過就是為了在不觸動胤禛他們的情況下,更好地進行自己的計劃,保全自己的勢力和這府裏大大小小一百多口人。至於胤禎那邊就不行了,胤禛他們的勢力原本就很強,還占著大勢,他若是想混水摸魚,發展自己的勢力,就得先把水攪渾,可是現在他還沒來得及把水攪渾,這岸邊就來了兩樽堪比門神的人物,這叫他還如何下手,又叫他拿什麽再去籠絡其他人。

  這世上,講情義說恩情都是假的,談不談得攏,看得還是利益。隻是他還沒張嘴,四哥他們那邊的局勢又一次發生了變化,若僅隻是兩個郡王一個阿哥支持他的話,並不是什麽大事,可都有實權的話,他怕是很難再籠絡人心了。

  “十四爺,咱們這計劃看樣子是要換換了,您怎麽看?”一旁的幕僚見他臉色蒼白額冒汗的樣子,不由得低聲問道。

  胤禎一路從外麵火急火燎地趕回來,整個人心慌氣喘的,張嘴的瞬間才發現自己有上氣不接下氣的,足足喘了半刻鍾,這胸腔中那種火辣辣的感覺才算是舒緩了許多。隻是麵對幕僚們臉上詢問的臉,他即便難受卻也隻能硬著頭皮道:“的確要換。如今十哥和十三哥回歸,四哥那邊算得上如虎添翼,有了他們,四哥地位隻會更為穩固,咱們若是想借此撈得好處,甚至發展勢力,就隻能是避開他們,慢慢來。”

  失去了胤禩的帶領,什麽事情都要自己動手的胤禎這才發現很多事情並非他想象的那樣簡單,諸多瑣事集中到一起,他自己不僅忙碌的團團轉,甚至花了心思,事情還辦不好,這讓他覺得十分地挫敗。為此,他個人還是有很多改變的,畢竟世界不會圍著他轉,他也沒到那種一個眼神或者一句話就能讓人賣命的地步,所以他不得不改變自己去迎對現實。

  像接受幕僚的意見,那隻是開始,頻繁地動腦子,拉攏一切可以拉攏的人才是主要的任務。胤禎見幕僚們沉吟片刻,紛紛獻策,不管好與不好,總對得起他花大把的銀子養著這些人。隻是每每思及他的計劃多半都失敗,這心裏不知不覺間,就憋了一口氣。

  這口氣把胤禎哽得不行,他垂頭看著自己的雙手,心裏想著之前聽到的消息,心裏不斷地湧現出一絲不甘。若當時去西北的人是他,現在風風光光等著回京的人就是他了,怎麽可能這般眼睜睜地等著看別人風光。隻是當時的他太過短視,再加上胤禩的私心和德嬪的不作為,使得他失了機會,以至於現在隻能避其鋒芒。

  好在胤禎並沒有因此而鑽進死胡同裏,畢竟事情已經過去這麽久了,再加上目前的局勢嚴峻,他哪裏還顧得上這些,目光轉向幾位幕僚,便吩咐道:“如今十哥他們馬上就要回京了,宮裏宮外都把目光放在他們身上,咱們趁此機會動手,十之八|九可成。隻是得注意掃尾,畢竟這事真要讓人抓著把柄,爺這邊也不好應對。”

  胤禎如今雖然算自立門戶,但是胤禩說得那些話他都記在心裏,正朝他預想的方向前進,這也是為什麽胤禩之前會認為自己能控製胤禎的原因。隻可惜胤禎在權勢方麵又有著超乎常人的占有欲,若非如此,胤禩又怎麽會放棄這個捧了多年的弟弟。

  “十四爺放心,奴才們定然會再三確認,至於人選,還得十四爺拿主意。”幕僚拱手衝著胤禎行了一禮,顯然這幾位都很了解胤禎愛做主的尿性,所以遇上要做主的事情,他們明知該怎麽做也會事先問問他。

  胤禎見他們如此上道,臉上的神情變得更為柔和了些,顯然是很滿意他們的舉動,點了點頭道:“恩。這件事爺會事先安排好的。”

  幕僚們見他點頭,便知道這事已經不需要他們再管了。畢竟他們隻是幕僚,隻管出主意,隻管勸誡,並不管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反正他們就算是說了,胤禎也不一定會聽從,所以為了避免出力不討好還反而惹人厭的情況出現,他們一向是在適當的時候就選擇閉嘴,即便這樣會使事情失敗,他們不能開口。

  胤禎從書房裏離開,便開始著手安排起來。德嬪那邊還沒有動靜,可從他福晉的嘴裏不難聽出德嬪已經有所鬆動了,隻要他再努力努力,他相信他與德嬪之間一定能回到從前。不過他要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十哥他們回京時,他安排的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