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交代後事
作者:月下微塵      更新:2022-05-09 16:55      字數:3536
  十一月,太後身體不豫,召禦醫至寧壽宮,次日康熙召眾妃侍疾,宮裏頓時忙成一團。

  胤禟得到消息時,端著茶盞的手一頓,久久不能回神。想來對於此事,胤禟心裏並非全然信任,雖然早有準備,卻也隻是僥幸而為之,卻不想事情真的發生了。雖然比他預料的晚了一點,但是從一開始婉兮就沒有說過具體的時間,所以這事算是實實在在地應了她的夢。隻是後麵的一切是否還會像她夢裏呈現得一切,一一實現呢?

  說實話,胤禟此時的心情十分地複雜,能預知未來,對於他們的計劃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占盡先機的同時,他們麵對的更多的卻是失去。

  換作從前的胤禟,隻要是涉及胤禩的利益,犧牲多少人都在所不惜,但是現在的他卻更在乎身邊的人是否安好。

  “九弟,太後的情況一如你所想,身體果然大不如前了,依著皇阿瑪對太後的在意,怕是會……”胤禛的手指輕輕點著桌麵,麵色微微有凝重,想來這個消息對他而言也有不小的衝擊。

  之前,胤禟就此事跟他詳談時,他隻當胤禟過於謹慎,現在想來,他不僅僅隻是謹慎,還有一種超乎常人的判斷力。不隻現在,之前也有很多次,他對於胤禟能站在他這邊也是慶幸,若他們真是敵人,他現在的處境可想而知。

  “四哥,事已至此,有些事隻能是聽天由命。好在咱們早就做了準備,可是太後和皇阿瑪這邊,咱們就隻能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倒是八哥和老十四那邊,這段時間吃了不少虧的他們這次怕是會趁著這個機會大肆動作!”胤禟捧著茶盞,麵色平靜,心裏卻並不平靜。

  對於婉兮說得那些事,他防著等著卻也擔心著,若是可以,他寧可不要發生,但是一切就好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即便他傾盡所有能動用的人手,大肆采買各類補藥聖品的,本以為會有作用,卻沒想到終是爭不過天命。

  胤禛看著不動如山的胤禟,麵色有些沉重地點點頭,“九弟放心,老八和老十四那邊自有人盯著,倒是老十和老十三那邊,準備的怎麽樣了,若真的將這個機會爭取到手,他們可有把握?”

  不說打贏這場仗要多久,勝利卻是一定的,畢竟這場仗意味著他們能不能往這方麵發展。

  “準備了這麽長的時間,怎麽也得有效果。四哥,老十和老十三是很用心的,唯一要防著的大概就是有人在背後使壞。”胤禟對於胤俄和胤祥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這兩人這幾年可不僅僅隻是練,還親自去軍營,同那些士兵們同吃同住,這對於他們這些養尊處優的阿哥而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既然如此,那爺這個當兄長的,自然得讓他們後顧無憂才是。”胤禛這話很是明白,糧草以及後續軍需,他是定然不會讓老八他們插手的。

  胤禟點頭的同時,心裏也琢磨著暗地裏給八哥他們找點事幹,他們總是惦記著他們,想必就是太閑了,否則哪來的這麽多的時間。

  相較於胤禟他們的默默接受,婉兮心裏更為難過一些,也許這就是女人和男人的區別,明知改變不了,卻因為感性,不自覺地難為自己。

  宮裏,太後的病一開始並不重,婉兮進宮看過兩回,表麵瞧著沒什麽,可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心裏原因,她總覺得太後的臉色過於難看。

  日子一天天過去,太後的病情時好時壞,婉兮倒是想進宮伺候,可惜康熙沒有下令,她即便是女眷,也不能輕易在宮中留宿。為此,婉兮隻能增加進宮的次數,即便這樣,那也是隔幾天一回。

  時間一晃就到了十二月,太後的病情越來越重,嬪妃們上陣伺候都已經不是事了,康熙本人都親自上陣了,可惜上天並沒有因此而大發善心。

  太後可能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天,她趁著自己精神較好,將康熙請了過來。康熙過來的時候,她麵容平靜,嘴角還噙著一絲淡淡的笑意,一如往日每一天迎接他過來時的模樣,這讓康熙看得鼻子一酸。

  “兒子給皇額娘請安。”康熙恭恭敬敬地給太後請了個安。

  “皇帝來了,快坐。”太後吃力地用手拍了拍一旁的床榻,一旁的宮女連忙端來一把椅子,而康熙揮了揮手,卻坐到了床榻邊上。

  自打太後病重,康熙的身體也不如從前了,不僅有了頭暈之症,身形也日漸消瘦,因著這個的關係,他對於立儲之事也不再像往日那般排斥了,甚至隱隱開始安排這方麵的事情。隻是有些事情並非他願意就能依著他的意願進行的,即便他是皇帝,可有些事情也不是他的一言堂。

  太後看著日漸消瘦的康熙,心裏也難受,她這一輩子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便將心思都投入到了康熙和後來養在身邊的老五身上。這麽多年過去了,即便不是親生也勝似親生,隻是往後她再無力陪著他們一起走下去了。

  “皇帝,不必太過為哀家擔憂,你自己的身子要緊,哀家瞧著你又瘦了不少。”太後深歎一口氣,看向康熙的眼神裏滿是關心和慈愛。

  康熙看著關心自己的太後,心裏更加難受了,有的時候連他自己都懷疑他是不是真的克身邊的人,否則為何他在乎的人,都一個一個地離他而去呢!

  “皇額娘,你好好休息,朕相信你一定會好起來的。”康熙忍了又忍,好不容易才算是平複了略微有些激動的情緒。

  太後看著他這樣子,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臂,輕聲笑道:“皇帝,萬事別勉強,哀家能活到現在已經算是福氣了。哀家這一生,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大體還是過得很順坦的。隻是這人老了,難免會想給後人留下點什麽。”

  康熙一陣沉默,想來他心裏清楚太後所謂的遺憾是什麽,但是上一輩人的事情他不好評論,再者身為皇帝,他心裏也清楚,有些事情都是必然的結果,可是人到底是有感情動物,這麽多年,足矣讓他給太後留有幾分薄麵。

  “皇額娘,可是有什麽打算?”康熙輕聲問道。

  “恩。”太後輕應一聲,隨後喚來平嬤嬤,淡淡地道:“哀家那些身外之物,皇帝恐怕是看不上,所以哀家便將那些東西分成了兩份,一份給老五,一份給老九福晉,也算是全了這份祖孫之情。”

  “好。”康熙點點頭,表示同意太後的做法。

  事實上康熙還真不在乎太後的嫁妝,即便她的嫁妝再豐厚,他這個一國之君已經富有天下了,還計較這些,難免讓人看笑話。隻是讓康熙有些意外的是太後竟將嫁妝一分為二,不是給宜妃,也不是給其他兒子,而是給了老九福晉。從這裏不難看出太後對老九福晉的看重一點都不比老五這個親自養在身邊的孫子差。

  太後見康熙連問都不問原因,就知道他這是默許了自己的安排,一時間臉上的表情柔和不少,目光掃向一旁的候著的幾個嬤嬤,想了想又道:“除了這些事,哀家還希望皇上能看在哀家的份上善待這些侍候過哀家的宮人,至於平嬤嬤、豆嬤嬤,依著哀家的意思是讓她們跟著老九福晉,畢竟那丫頭身邊那麽多的孩子,就她自己,怕是照顧不過來。”

  “太後!”平嬤嬤和豆嬤嬤跪在離床榻不遠的地方,滿臉的淚水。

  她們都知道太後會這樣安排也是想給她們有人養老,九福晉她們都熟悉,是個不錯的人,不管從那方麵來說都不會虧待她們。

  “好了,都起來吧!別說行不行,哀家隻願你們依著哀家的心意行事。”太後的一聲歎息讓包括康熙在內的人都不自覺地閉上了嘴。

  康熙坐在一旁,可能是意識到太後此舉是在交代自己的後事,他聽得很認真。即便此時的太後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這些話顯得冗長而囉嗦,但是對於此刻的他而言,卻顯得彌足珍貴。

  婉兮再進宮時,看著大堆的箱籠和候在一旁的平嬤嬤和豆嬤嬤,眼睛微微有些發酸,她對太後孝順,不為其他,隻為太後對她的一片真心維護。可是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太後到了最後還是想著她的,甚至將平嬤嬤和豆嬤嬤派了過來。

  這在別人看來,也許是迎回了兩個祖宗,隻有婉兮心裏清楚,太後會將兩位嬤嬤派到她身邊,除了是想讓兩人能有個穩定的未來之外,也是因為她總是身陷別人的算計之中,可有兩位嬤嬤就不一樣了,她們都是在宮裏生了幾十年的老人,宮裏的那些彎彎道道沒有人比她們更清楚,可以說太後這是給她安排了一道護身符。

  “太後……”話未出口,淚水就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眼瞧著婉兮哭得厲害,太後不由地摸了摸她的頭,語氣吃力卻又透著一絲釋然,“傻丫頭,哀家這一生雖然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能遇到你這個傻丫頭,也算是全了哀家一份念想。平嬤嬤和豆嬤嬤都是忠心可用之人,若哀家去了,她們肯定會為哀家守陵,可哀家不想她們的晚年這般冷冷清清的,所以還是跟著你好。”

  “太後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婉兮趴在床榻邊,整個人哭得不行,一旁的平嬤嬤和豆嬤嬤也跪著,兩人淚流滿麵的,顯然早早就明白了太後的一番苦心。

  “傻孩子,這人總有這麽一遭,哀家這一生走得不算順坦卻也知足。”太後腦海裏回憶著這一生,那些風風雨雨都過去了,她能安安穩穩地走完這一遭就比董鄂氏那個賤人強。

  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她是霸占了先帝所有的寵愛,引得先帝為她要死要活,可最後呢,她還不是一樣死在了姑姑的手裏。這人呐,要知足,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否則翻了這座山,指不定翻下一座山時就不小心給摔死了。

  “哀家這一生,不爭不奪,卻還是被命運所左右,不是不恨,隻是沒有能力去恨,若是可以,哀家倒是真盼著這董鄂一族都沒落了才好。”喃喃自語,太後此時的聲音輕得好似隻有她自己才能聽到她自己在說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