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養牛
作者:饅頭無罪      更新:2022-05-09 10:01      字數:2240
  窮文富武。

  秦野是真真實實的體味到了這麽一句話,張海天連價格都沒有問,直接現付了一千萬預定了各類魚蝦,讓秦野‘枯萎’的銀行卡再一次充實起來。

  腰纏萬貫,秦野回家的第一覺睡得那叫一個舒服,可惜沒有寧夏暖床,這是一大憾事。

  翌日。

  除了寧夏麗詩希希三大愛美的美女還在呼呼睡著懶覺外,其他人都起床晨練,桃花源居上演了難得的‘繁榮’景象,形意、八極、太極、鷹爪,內外結合,剛柔並濟。

  一通練拳下來,賀林和江邪在逍遙子張海天牛瞪眼的眼神下縱身跳進桃花潭。

  “這個......這水還能下去晨泳?”逍遙子納悶,水潭裏的水溫可不是一般的低,自己昨天伸手試探時還差點兒被凍傷,賀林江邪兩人居然直接跳了進去,現在的年輕人都這麽虎的了嗎?

  “要我看的話,你們要想調理身上的舊疾也可以像他們那樣早晚泡一次,說不定能夠提前恢複,張前輩在裏麵泡上十天半月的,效果絕對很不錯的。”秦野說道,反正都是要治療的,有大金的石頭寶貝打基礎,後麵自己在出手的話,效果能更好。

  “真的?”張海天問道,雖然他年紀大了,但練武之人,就算是死,也想更進一步。

  “信不信在你們咯,反正李長風也在裏麵待過,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收獲應該還是不錯的。”秦野把李長風的例子拉了出來,雖然上次李長風嚇得差點魂飛魄散,但也不能說沒有收獲。

  身體調養,修為提升無疑是一個練武之人的動力源泉,張海天沒有繼續疑問,而是直接脫下外衣,學著賀林他們直接縱身跳進桃花潭。

  有張海天試水,逍遙子也不甘落後,縱身跳進水裏,發現此時此刻的桃花潭水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冷。

  “世界之大,當真是無奇不有啊!”逍遙子感歎,同時心裏也明白,秦野的實力為何如此強悍深不可測了。

  反倒是李二娃沒有下水,自顧自的坐在岸邊,如同老僧入定。

  左右無事,秦野隻能獨自一人往老爸老媽那邊走去,昨晚吃了燒烤,口渴著呢。

  在老爸老媽這邊喝點紅苕稀飯,那感覺,簡直爽歪歪。

  還沒出門,秦野就被老爸叫著。

  “秦野,一會兒去你二伯家把牛牽過來,輪到我們家喂牛了,一會兒我和你媽先去割點牛草回來。”秦大剛喝著稀飯說道。

  “哦,要得,我這就過去。”

  閑著也是閑著,秦野出門,不去管泡在桃花潭的一幫大老爺們兒,有賀林在,兩個老人家自然是餓不著的。

  穿過濕漉漉的豆林田坎,秦野隻能找了一個幹枯的竹枝,一邊走,一邊用棍子將豆林和秧葉上的露水打掉,不過那隻能治標不治本,山裏的露水重,打掉了葉子上的露水,但一些低矮的淺草上的露水是打不掉的,所以當秦野穿過田坎後,雙腳基本上齊膝打濕。

  來到四叔家,四叔和四媽正在吃麵條。

  “秦野,這麽早就過來了?吃早飯沒?你是找我有事兒?”四叔秦大鬆端著麵完,擦了擦嘴角上的油漬。

  “吃過了,吃過了,四叔,我爸說這個月輪到我們喂牛,讓我過來牽牛。”秦野拿著手裏打露水的竹枝,說道。

  “這麽早就過來牽牛?我還說等牛把中午那頓草吃了再給你爸牽過去呢,昨天你四媽去割的牛草有點多。”秦大鬆趕緊兩口把剩下的麵條吃完,將碗放進廚房,“要不等下午我給你爸牽過去吧。”

  “不用啦,不用啦,我牽回去就可以了,牛草吃不完就算了。”秦野擺擺手。

  “那好吧,你先把牛牽過去,一會兒遲一點我把剩的牛草給你爸背過去,放在哪兒也沒用。”秦大鬆一邊說著,一邊帶著秦野去牛棚。

  新修的竹樓不僅將豬圈單獨隔開,還給雞鴨牛都單獨修了棚子,主要是為了將各種家禽糞便的氣味隔開,免得影響居住環境。

  四叔的牛棚在離竹樓不遠處的楠竹林邊上,一路上都有楠竹做成的走廊,可以說不管刮風下雨,都可以去看牛,給牛喂草,打整牛棚,而且牛棚的占地麵積還不小,吃睡的地方都是分開的,幸苦了一輩子的大青牛估計也沒想到自己還能有一天享受到這樣舒適的環境。

  要放在以前,一般的牛棚都是漆黑的茅草棚,下大雨還會漏雨的房頂給人的感覺那叫一個暗無天日。

  兩人來到牛棚,大青牛還在吃著鮮美的嫩草,最近山裏的雜草因為靈雨的原因都長得很貌似,而且比較嫩,隨處可見,所以大青牛的生活檔次也提升了不少,在以前的話,大青牛基本上都是吃一些山上生長時間比較長的草,要是遇上缺草的話,還會喂幹穀草,竹葉等。

  “你四媽一早就過來喂了,這段時間這家夥可長肥了不少。”秦大鬆說道。

  秦野點點頭,這段時間是農閑季節,大青牛基本上不會有活兒,加上吃的又是在靈雨中長大的草,肯定會長膘的。

  前幾個月在大伯二伯家,又正好遇上春耕,大青牛要負責犁秦家坳全部水田,基本上沒有一天休息的,那個時候吃的基本上就是普通的野草,每次爺爺看到消瘦疲倦的大青牛都會傷感一下。

  可是,一頭牛差不多需要上萬的鈔票,每天要吃兩個大背篼的雜草,幹活的話又隻有春耕時的那一兩個月,從農村考慮回報價值的角度,一戶人養一頭牛是不劃算的,所以才會幾家人湊錢買一頭,一戶養一段時間,等到耕地的時候挨著順序使用。

  秦野記得很小的時候,秦家坳還沒有自己養牛的,那個時候好像整個村才幾條牛,全村一起養,鄰裏之間相近的一起養一頭,差不多一個月一頭牛會在兩到三戶人家待。

  那個時候全村的人為了一頭牛的飼養順序可沒少鬧出幺蛾子。

  因為在養牛過程中,如果剛好遇上春耕那段時間,正好輪到那戶人家養牛的話,他有優先耕地的權利。

  也就是說那段時間那戶人家可以先把自己的地耕完,而且如果其他家要使用牛的話,使用的那天,需要自己給牛提供糧草。

  這樣一來,養牛的用戶可就撿了優先使用和不用割草的量大便宜。

  現在看來似乎沒有什麽大便宜,但在那個農耕的年代,那真是的就是“時間就是金錢”,沒有人願意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