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毛慈菇
作者:饅頭無罪      更新:2022-05-09 10:01      字數:2246
  不知道是那些人二代小哥哥小姐姐們閑著沒事兒成天刷朋友圈兒還是對秦野的朋友圈兒設置了特別提醒,反正秦野這邊剛剛把朋友圈兒發出,隨即就收到了點讚評論。

  隻是秦野完全沒有想到,第一個回複評論的居然是李二娃。

  “我去,你又在哪兒找到的好東西,這玩意兒沒病別亂吃啊,有毒的,學名叫杜鵑蘭,是蘭花的一種,又叫毛慈菇,用於消腫散結,清熱解毒,蛇蟲叮咬,我們這個圈子用得也比較多,賊貴賊貴的,極品的要一兩千一公斤。”

  “樓上牛逼,我和度娘聊了好久才找到,話說這玩意兒怎麽這麽值錢啊,我看有人居然報價1500元一公斤。”

  “完了,秦老板這是又要大賺一筆的節奏。”

  “秦老板,別種這個啊,多種點兒能吃的,多養點兒魚什麽的,賣魚蝦他不香嗎?”

  “我發現秦野掙錢比我老子掙錢快多了。”

  “不說了,我不掙錢,我隻是大自然的搬運工,從銀行把錢搬到秦野兜裏。”

  “嘿嘿,我不說話,坐看秦野種藥材,我們家的藥材鋪還差不少極品中藥,多貴我們都收。”

  “......”

  秦野匆匆瀏覽了一下留言,趕緊用手機打開網頁,搜索杜鵑蘭和毛慈菇,一條條信息映入眼簾,均是關於杜鵑蘭的介紹或者說毛慈菇的報價,就算是再低的報價也是好幾百一公斤,不過這樣的報價基本上都是幹貨,但能夠買到幾百塊上千塊一公斤的幹貨藥材還是很少見的。

  而且,它還是屬於蘭科,適用於盆栽,和石斛一樣,既能作為中藥材處理,也能用於盆栽花卉,開花也很漂亮。

  不過,毛慈菇還有個‘孿生’兄弟,叫做冰球子,毛慈菇是杜鵑蘭的俗稱,而冰球子是獨蒜蘭的俗稱,實質上,兩者都是這兩種蘭花的假鱗莖,也就是根莖。

  兩者都是很不錯的野生中藥材,但是近些年藥材發展速度很快,很多野生資源都被挖完,也就隻有密境那種沒有人去的地方才會出現一片一片的杜鵑蘭。

  而且,毛慈菇這一類品種除了清熱解毒,治療蛇毒外,近幾年有研究機構證實了它抗腫瘤,用於治療癌症的功效,毛慈菇的價格更是一路飆升,野生資源慘遭破壞,又沒有完全成功的進行種植培育,所以毛慈菇價格也就漲到了上千。

  當然,這其中自然也有不少人在推波助瀾,從中獲利。

  但這和秦野有什麽關係呢,在其他地方不能人工培育,或者已經人工培育,但能夠達到野生品質的又能有多少呢?

  相反,秦野利用靈泉,完全可以培育出野生級別的極品毛慈菇,至於藥性自然也不會比野生的差,畢竟在靈雨中長大的毛慈菇怎麽著也帶著靈泉的氣息。

  “又是錢呐!怎麽搞呢?”秦野有些頭大起來,先有石斛蘭,那個東西到沒毛慈菇這麽貴,但一旦量產起來,也是不便宜的,而且混著盆栽銷售,價格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毛慈菇雖然價格高,但畢竟它的生長環境要比石斛蘭要求高,而且還需要後續加工,占用的成本肯定會比石斛蘭要高很多。

  “算了,還是像以前那樣先把利弊講清楚,願意種的才種,不願意的就算了,反正毛慈菇也隻帶了這麽多出來,要分株繁殖成片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秦野左思右想,還是先把這個杜鵑蘭種上再說,反正不管其家裏的親人還是村民,都是‘見錢眼開’而且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那種思想,隻有等徹底掙錢了,他們才會跟風幹。

  等到以後杜鵑蘭滿山遍野遍布荔枝林,到時候可是可以收獲上千畝的毛慈菇,不管是賣鮮貨還是幹活,都會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秦野這邊把杜鵑蘭種好,澆了一些靈泉水,現如今,秦野可是一點也不擔心靈泉會枯竭。

  隔著山坡,寧夏走在下麵河邊的小路上,揮手大喊:“秦野——”

  秦野抬眼看到山下的寧夏,將鋤頭收進封疆世界,順著蜿蜒的果林小路飛奔下去。

  “這麽快就結束了?”秦野疑惑的問道,前兩天寧夏可是都要等著賀林他們一起回去的,回去趕晚飯的點兒。

  “我剛剛看你朋友圈兒,你又從哪兒找到的毛慈菇啊?”寧夏顯然對毛慈菇更感興趣。

  “前些天在山上找到的啊,一開始我以為是低矮綠植,準備挖回來栽在荔枝林下麵,免得長其他的雜草。”秦野半真半假說道,不過等有機會再帶寧夏去密境的時候,就能看到那一片長著毛慈菇的杜鵑蘭了。

  “這也行!?”寧夏驚疑的看著秦野,怎麽山上好東西很多嗎,每次山上都能找到值錢的東西。

  一看寧夏這表情,秦野就知道她在想什麽,於是說道:“你可別小看我們這的大山,裏麵好東西多著呢,中藥材無數,人參何首烏這些都很多,早些年我幺叔不幹農活就往山裏鑽,那些年最有錢的就是幺叔,不過他比較渾,都沒有存錢娶媳婦兒,還被我爺爺奶奶攆著打。”

  噗呲——

  寧夏笑出聲來,這算是秦大軍的黑曆史了。

  “不過,像野生人參何首烏那些名貴藥材,農村人一沒文化,二沒資源,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培育,即便是挖到了,也隻能為了一點生活補貼廉價賣掉,就連以前的一些名貴木材也是這麽砍伐完的。”秦野歎息說道。

  “那還真有些可惜,不過既然山裏有這麽好的自然環境,我覺得我們可以弄中藥材基地,中藥材行業也是一項很不錯的創收項目。”寧夏理所當然的說道。

  秦野點點頭,說:“其實吧,在鄉村,有很多東西都是能掙錢的,隻不過是大家找不到門路而已,你看上次吃的那個薅秧泡兒,上次聽叔叔說在國外也是價格高得嚇人,在我們這些地方,一到春節,就會被連根鏟除,誰會專門去種植啊,要想讓農村的莊稼人轉變思想,那就隻有一種辦法!”

  “什麽辦法?”寧夏這段時間在鳳凰村跑上跑下,很是明白鄉下人的固執,之前的康養項目也因為田地的原因擱置了一段時間。

  在農村,占了他們的土地,就等於是斷了他們的糧食,簡直一副不給他們活路的樣子。

  “讓他們見到錢,見到讓他們眼紅的錢,隻要有了經濟收益,他們就會跟從,到時候都不需要我們去勸說,他們會找上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