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農村生活
作者:饅頭無罪      更新:2022-05-09 10:00      字數:2220
  一夜無夢。

  忙碌了幾天,秦野難得休閑下來,早晨起床在院子中練了一遍形意猴形和蛇形,琢磨了一會兒鷹形,始終不得深入其意,幹脆不再繼續糾結,閑庭信步在院子裏轉了一圈兒,隨後出門,準備在四周逛逛。

  蜿蜒的水道假山一片鬱鬱蔥蔥,淺草上露珠晶瑩,所過之處,剛好滴落在腳背上,帶著一絲溫潤的清涼。

  路過桃花潭時,秦野輕拍水麵,大金的大腦袋從潭中冒了出來,這家夥似乎一直在睡覺但又感覺一直沒睡覺的樣子,完全沒有不半點兒睡眼惺忪的樣子,實在想不透大金自己怎麽能夠在水裏待這麽久不厭煩。

  不過,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秦野可不想變身動物學家去研究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娛樂方式。

  “大金,怎麽沒去天湖玩兒啊?要多出去玩兒,你看小黑和疾風,滿山跑,多開心,你這樣會不會得抑鬱症啊。”秦野打趣說道。

  昂......

  大金一雙大眼睛無辜的看著秦野,似有怪罪和不滿意。

  秦野苦苦一笑,說道:“這個真不能怪我啊,自從回來之後,就沒閑著,過兩天等我把這批客人送走後,我陪你去轉轉,到時候帶上小黑和疾風,就咱們去玩兒。”

  看著大金無辜的雙眼,秦野就知道這家夥是在埋怨自己沒有陪他去桃花潭下麵的那個世界玩兒,正好這段時間沒有其他安排,秦野還是決定抽個時間去探探,看看那裏又是怎麽樣一片神奇的世界。

  安慰一番大金,秦野去蝦田看了看,自己的兩塊蝦田裏,小龍蝦密密麻麻,一片紫紅,龐大海弄的小龍蝦店總算是可以開張營業了,也不知道鎮上的店子裝修如何了,想到這裏,秦野幹脆掏出手機給龐大海打了個電話。

  龐大海一聽電話,頓時興奮的咆哮起來,說是中午過來商量開業的事兒。

  秦野琢磨著想了一下,對著蝦田密密麻麻的小龍蝦拍了幾張照,上傳朋友圈兒,自己這蝦田的小龍蝦長大了,大伯二伯還有四叔家的小龍蝦估計也差不多了,現在就等著農貿公司石半山過來處理。

  繞著半山坡的梯田轉了一圈,水稻已經揚花鬆散,等到7月份,就可以收割,而其他的一些農作物比如豆子,毛豆,玉米過不了多長一段時間就可以吃了。

  從山腳下繞回去,走進老爸的小院子,老媽向芳正好抱著一大捆豇豆回來。

  “媽,你這一大早的摘這麽多豇豆做啥呢?”秦野好奇的問道,今天家裏沒有客人,也吃不了那麽多豇豆,今年也沒有賣菜的打算。

  秦野記得小時候家裏缺錢時,每逢趕場天,老爸老媽都會天還沒亮就起床,照著電筒去地裏摘季節菜挑到鎮上去買,比如這個時間段的早季豇豆、絲瓜、黃瓜、小南瓜等,一人挑兩個大籮筐,送到場上能賣個四五十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今年因為秦野在家,也沒有以前那種經濟上的緊張感,秦野都不準他們摘菜賣的。

  向芳將豇豆放在石橋上,說道:“今年天氣好,早季豇豆多,你又不讓賣菜,這些豇豆都吃不完的,趁著天氣不錯,摘點兒嫩豇豆做泡豇豆,下稀飯,做酸湯魚都可以。”

  “那倒是不錯,可以多泡點,等外麵完全開發出來了,家裏有住客的話,可以拿出來煮酸湯魚或者炒酸豇豆肉末。”

  秦野苦笑,農村就是這樣,不管是什麽蔬菜瓜果,到了收獲季節就要趕緊摘收完,就像豇豆那樣,一開始看著豇豆很多,但是當它長大後,就需要盡快摘下來,要不然等超過采摘時間,豇豆就會長老,脫殼,最後失去水分,被曬幹。

  當然,豇豆在不同的生長環節有不同的吃法,比如現在還比較嫩的時候,在農村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摘回來,曬去大部分水份,三兩根卷成一握長度,放進泡菜罐子裏,可以吃跳水泡豇豆也可以多泡一段時間變成酸豇豆。

  同時,也會炒來吃,不過在農村很少用比較嫩的豇豆炒著吃,更多的是煮白水豆瓜湯,在煮豇豆的同時放點小南瓜,清香爽口,解渴回甜,另外也有涼拌做法,但農村沒那麽多閑心去做,絕大部分都是以白水湯的形式出現在飯桌上。

  等到豇豆再成熟一點,長得比較爆滿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豇豆就主要是炒著吃,這個時候的豇豆基本上屬於正好成熟或者已經成熟,豇豆和豇豆殼處於待分離狀態,用這個時候的豇豆炒菜,豇豆易入味兒。與此同時,這個時候的豇豆一般家裏兩三口人是吃不完的,勤勞的農村人會把成熟的豇豆全部摘回去,一根一根摘成五厘米左右的小段兒,煮熟,晾幹,放在太陽下暴曬一段時間,將豇豆裏的水份全部曬幹,再用密封的袋子裝起來,也就成了特有的幹豇豆,等到過冬時節,蔬菜缺少的時候取出來,抓上一些用開水發脹後,用來煮臘肉或者清炒,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如果錯過了這兩個時間采摘豇豆,那麽采摘回來的豇豆也就隻能把豇豆殼去掉,隻吃裏麵的豇豆,但味道就沒那麽鮮美了。

  包括其他菜其實都是一樣的,所謂季節蔬菜,就是吃它的成熟季節,不過隨著科學的發展,各種蔬菜都慢慢的分成早熟和遲熟,延長了季節蔬菜的時間。

  秦野到現在都還依稀記得小時候的吃飯規律,每到某一種蔬菜成熟的季節,那麽迎接他的就是頓頓都不少,同樣像豇豆,一早起來豇豆稀飯,中午炒豇豆河豇豆稀飯,要麽就是把豇豆炒一下後把剩下的飯蓋在上麵一起煮熟,飯裏會夾雜炒豇豆的香味,初吃時會感覺別有一番風味兒,但當你連續吃上一個月之後,就不那麽香了。

  類似於這種吃法,一年至少有十個月是這麽過的,什麽紅苕飯、洋芋飯、芋兒飯、蘿卜飯等等,基本上農村能種出來的蔬菜,都經曆過湯、炒、飯這樣一個程序。

  當然,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農村人做飯,講求的是飯足吃飽,方便快捷,節省柴火鍋灶,除了家裏有客人外,大家都習慣性的隻弄一個菜,等到第二頓吃剩飯的時候,直接菜飯混合一起做,連炒菜熱飯的時間都省一半。

  從這個角度看,農村裏每一個人都可以說是一位時間管理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