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晉王
作者:胡馬川穹      更新:2022-05-09 00:31      字數:3292
  與問梅軒隔了數丈遠的樓閣與飛廊的連接之處, 有一處小小的拐角平台, 方圓不過幾丈寬, 四周皆是雕刻精美的鏤空石窗, 或是仙桃葫蘆, 或是福壽延年。從外麵看不清裏麵, 從裏麵卻可以瞧清楚外麵。

  這塊寶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又處在整個莊子的風水之處,不宜建屋構梁。工匠師傅又不願糟蹋,便建議主家從嶺南大費周折地運來紅色吉土, 培植了一株名貴至極的五寶照水梅。

  眼下正是花季,抱臂粗細的樹上枝條下垂,形成獨特的傘狀樹姿, 形容曼妙極盡妍態。一棵樹上同時開了近白、粉紅及白底紅紋或白底紅斑點的碟形花朵, 花瓣或單或重如同五寶照水故此得名。

  此時樹下正站了幾個輕裘緩帶的男子,其中一個頭戴仁風普扇玉冠的年青男子微微皺了一下眉頭, 不悅道:“這女子性子如此桀驁, 一言不合便讓師長如此沒臉, 倒底失了女孩的貞靜溫柔!”

  站在一旁的一個剛剛成年的少年圍著上好的青狐鬥篷, 秉性稍顯文弱秀氣, 聞言搖首反駁道:“三哥這話以大蓋全, 蔡夫人雖然得高望重享有盛譽,可也不該對初次見麵的女子妄下斷語,更不該出言辱及人家的父母。我倒是覺得這位女子說話幹淨磊落, 行事有男兒的俠氣!”

  少年說完話, 側頭望向一邊雍容沉鬱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道:“父皇,我說的話是也不是?”

  正負手觀賞那株五寶照水梅的男人,渾身上下無半點雕飾,隻一身尋常的灰藍色棉布袍子。識貨的明眼人卻看得出這是喀什國進貢的盤絛文錦,此錦在深藍色八枚三飛經麵緞紋錦地上,以棗紅、香黃、蝦青等彩色絨線片金線為緯紋,采用通梭織盤絛骨架,片織土黃色勾蓮紋,整體明暗相間樸實無華,卻給人一種厚重繁複之感。

  男人轉過頭來,雙鬢已然微霜,眉宇間威儀深重望之令人生畏,正是當今的皇帝陛下。他拈了一朵白瓣褐蕊的梅花在手中,緩緩把玩道:“今日你二哥這做主人的沒在府上,我們父子幾人便滿園子亂竄,還對即將宮選的女子評頭論足,實在無禮至極!”

  頭戴仁風普扇玉冠的三皇子應昀啞然失笑,搖搖頭後恭謹退在一邊。他今年二十有五,徽正四年被封為晉王,延禧宮中崔婕妤是他的生母。

  崔婕妤在大內諸多宮妃中算得上出身寒微,最早曾是服侍皇帝的司寢宮人,顏色隻能說是清秀可人。但是她性情向來溫柔謙恭,所以一直在皇帝身邊隨侍。因為在朝堂和內宮幾無外戚臂力,所以她在生下三皇子後第五年才從低等的嬪晉位為婕妤。

  也許正因為這樣,晉王殿下生性內向敏感謹慎多思,從小便以聰慧明理體恤文弱著稱。稍長之後更是才華外露天資過人,十八歲起便奉皇命在翰林院主持修葺曆朝曆代的文史經卷,尤其是近年來很得諸多文臣的稱許和讚譽。

  少年人是四皇子齊王應昉,徽正元年出生,今年剛過十五歲,因為自小先天不足身子顯得有些羸弱。在這孩子十歲之前,宮中太醫院常年有人值守在坤寧宮外,時時注意他的飲食起居,連他身邊侍候的乳母們的一湯一飯都是有定製的。

  大概因為得來不易,張皇後把唯一的子嗣看得跟眼珠子一樣,齊王殿下便養得過於金貴,聽說小時候連坤寧宮的大門都沒有出過。這還是近兩年才稍稍好些,偶爾還跟著父兄在外走動一二。

  俗話說養於婦人之手的男兒心腸格外軟些,傳說這位齊王看見春花凋謝飛雁南回,都要在宮室裏傷心老半天。聞說之人感慨這孩子仁心的時候,私底下卻暗暗可惜。所以即便他地位尊貴是中宮皇後所出的嫡子,朝臣們也隻當這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聽著兩個兒子的議論,皇帝淡淡掃視了一眼那漸行漸遠的綰紅身影,忽然饒有興趣地垂眸問道:“老三,你一向心平氣和不隨意評價人,今日的話語裏頭怎麽這般焦躁?”

  晉王心裏一驚,腦中便如一鍋即將沸騰的開水一樣嘩嘩作響,抬頭就見一雙冰寒意的眼睛直直望過來,自己心底的那點秘密仿佛如雪見火一般被人洞察。忙踏前一步垂首恭敬道:“兒臣見蔡夫人如此老邁,又想起她畢竟是學識淵博之人,今日卻在小輩麵前如此狼狽,心裏不免對那位朗朗背誦內訓的女子有幾許遷怒之意,讓父皇見笑了!”

  皇帝不以為意地一抬手,沒有就這個話題再多說一個字。背手邁向柏木鋪就的之形回廊,溫文和煦道:“聯聽說這莊子的最高處,你們的好二哥還悄悄藏著幾株世所罕見的綠萼梅,其風姿比這五寶照水不遑多讓,今日不去看一眼實以為憾事。”

  晉王待人走完後故意綴在末尾,不引人注意地用袖子抹了一下額頭上急出的冷汗。有這樣一位時時如同巍峨高山一樣令人仰止的父親,也不知是自己的幸還是哀?

  他腳步欲動時卻回想起先前在梅樹下泫然欲泣卻顧全大局的彰德崔家長女,那等“腹內有書氣自華”的世家氣派,哪裏是尋常女子能比擬的?崔家族學在天下各路院學當中一向執掌牛耳,兩年前自己的王妃還未過門就病逝,若是趁此次宮選將這崔文櫻迎為王妃,那江南道的學子不就能毫不費力地收歸自己麾下了!

  小湯山上綿綿的飛雪時有時無,此時天際仿佛又亮堂了一些。

  冬日的太陽終於出來了,微弱的日光從遙遠的棉絮狀的雲朵邊撒開,透過參差的梅枝,淡淡地映在晉王白淨儒雅的臉上,仍然是一多半的陰影。他猛地回過頭,從石窗處深深地看了一眼問梅軒緋色的廊柱和碧綠的琉璃瓦,這才大踏步走了出去。

  山頂處果然有幾株丈高的綠萼梅,枝形奇異扭曲,也不知道是如何生長的,枝杆似乎從根部就開始肆無忌憚地扭轉,卻又有一種令人擊節的和諧美感。眾人圍在樹下嘖嘖稱奇,天地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實在是叫人神往。

  綠萼梅的花萼是深綠色,花冠是淺綠色。氣味清香怡人,貯於囊中曆數日不散,香味愈發濃鬱,有梅中香王的美稱。

  四皇子應肪躍躍欲試,忙不迭地吩咐隨從摘取一些勻淨完整含苞未放地帶回去。他久病成醫,自然曉得梅花質輕氣香,味淡而澀,溫和性平,能夠調理脾胃疏理氣血,但卻不會傷陰,用來配藥最好不過。

  皇帝似乎也起了興致,背著手看著幾個小宮人手忙腳亂地拿著紗布巾帕,在樹下小心翼翼地接著,仿佛那上麵結的是能讓人長生不老的人參果一般。

  晉王看著眼前一片和樂融融,不知為何卻感到一陣刺眼。駐足一會後見無人注意,借口要吩咐人安排一下茶點,便悄無聲息地出了園子,一個麵貌普通的青衣內侍忙知機地跟過來聽候差遣。

  晉王緊走幾步,站在一處無人的僻靜地,見周圍一片空曠無遮無擋,絕對無法藏人在暗處,這才停了下來。背了雙手仿佛在欣賞遠處的美景,嘴上卻低低問道:“……怎麽樣,都安排好了嗎?”

  錯後一步的青衣內侍連頭都未抬,連臉上的神情都沒變一分,“請殿下放心,一切都安排妥當了。我們的人手四下放著,保管萬無一失,單等陛下出莊之時,就是殿下立不世功勳之際!”

  晉王滿意地點頭,喟然長歎道:“父皇已屆知命之年,卻遲遲不肯立下儲君,就眼睜睜地看著我和秦王鬥來鬥去。這些年我苦心孤詣謙恭做人,終於拉攏了些朝臣的信任。可秦王也沒閑著,你看那些武將出身的,十之五六會選擇他來支持!”

  青衣內侍是晉王多年的心腹,知道叵測的現狀已經讓這位一貫沉穩的主子爺心急了。但是想到所謀劃之事的凶險,還是忍不住勸道:“延禧宮崔娘娘處,殿下還是知會一聲吧,她一向勸您不要急功冒進,說會惹出事端的……”

  晉王猛地一回身,眼中狠厲異常,哪裏還有半分平日的溫文爾雅,“莫要與我提及與她,若非她出身卑賤,我怎麽會落到如此尷尬的境地?不要爭不要搶,難道那至尊之位就會從天上掉下來不成?都是父皇的兒子,憑什麽我不能去爭?”

  青衣內侍惶惶然,低頭立在一邊不敢言語了。

  晉王沉默了一會兒,嗓子裏透出一股難得的蕭索之意,“祁書,你自小在我身邊服侍,我也不再瞞你。不是我心急,這幾年我跟秦王明爭暗鬥,他傷了我,我也傷了他。你想,若是有朝一日他上位當了君王,我還有活路嗎?再有底下的這些小兄弟一年比一年大,難免不會有自己的小心思。到時候我雙拳難敵四手,便是眼下的日子也不能長久了!”

  這話總透著一股子莫名的不詳,叫祁書的青衣內侍再顧不得其他,砰地一聲跪在地上道:“主子爺是天家血脈,哪裏就至於此般狀況……”

  晉王忽地桀笑了一聲柔聲道:“哪至於此?當年父皇登基時,他的一幹兄弟如今可還存活一人?坐在那張位置上的人,哪個手裏沒有沾染血脈至親的鮮血?哼,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後世的史書便由著他們任意篡改了!”

  剛剛下過雪的地上又冷又硬,祁書的膝下一會就有些僵疼了。然而讓他更疼的是,自小敬仰的殿下不知什麽時候竟然變得如此難以捉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