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激將
作者:胡馬川穹      更新:2022-05-09 00:31      字數:3415
  荔枝和寬嬸今日在大廚房打下手, 各得了十個銅板的賞錢。

  回到小宅子裏, 荔枝就興衝衝地從竹製食盒裏將一籠水晶肴肉、一籠蒸獅子頭放在桌子上, 笑道:“這五當家當真有錢, 認個幹兒子就席擺三十桌, 逢人就發賞錢, 席麵上還喚了小戲子出來唱曲兒, 整得有模有樣的。那後院裏的大廚倒是極寬厚,說我們婦道人家出來討生活不容易,還讓我跟寬嬸把沒上桌的菜式拿回來幾樣。”

  正在窗邊看書的傅百善忙拿了碗筷出來, 笑道:“幸虧有你和寬嬸在,我才可以時不時地打個牙祭。往時在家裏沒有比較,這回出了遠門才知道外麵真是萬事艱難!”

  荔枝的手緩緩放下, 臉上是掩飾不住的難過。

  姑娘不重衣衫簪環不重容顏修飾, 唯獨在吃食上有些講究。往日在家裏是非陳娘子做的菜不吃,如今卻捧著粗瓷碗大口大口地吃著人家酒宴上的尾菜, 雖然已經盡量揀了幹淨的菜式回來, 可到底還是委屈姑娘了。

  寬嬸與傅百善相處久了也越發覺得與這姑娘的性子相投, 便有意說些玩笑岔開話題, “今日我們去幫廚, 就見那位徐直徐當家從頭到尾都帶著他新認的兒子, 正正經經地認了島上幾位當家做叔伯。那幾位當家都送了厚厚的賀禮,就連那個叫葉麻子的三當家都拿了紅封出來。先前他們因為曾閔秀鬧了不愉快,這會可是半點都看不出來!”

  正經的水晶肴肉成菜後肉紅皮白, 光滑晶瑩鹵凍透明, 故有水晶之美稱,這盤卻是瘦肉有點柴肥肉有點膩,大概是廚房裏的大師傅火候沒掌握好。傅百善挾了一塊肴肉在嘴裏,細嚼之後咽下道:“這世上人人都有幾張麵孔,在家人麵前可能是仁慈良善,在他人麵前可能就是惡煞凶神。”

  寬嬸不住點頭,“這個俆直手裏攥著數條人命,可對他媳婦兒倒是沒話說,走哪兒都帶著,遠遠看著這天南地北挨不著邊的三個人還真像一家子!”

  荔枝手肘輕輕一拐,寬嬸立刻反應過來自己說錯話了。姑娘好容易才避開情傷,怎能在她麵前提及男人情深義重呢?更何況那徐直的女人曾閔秀是個什麽出身,怎麽能跟自家姑娘比?一時又悔又恨,麵上就有些訕訕的。

  傅百善卻毫不在意,隻是叮囑道:“你們沒有在人前露過麵,那徐直和曾閔秀雖不見得認出,但你們在外頭也要萬事小心,莫讓人抓住把柄。此處天高皇帝遠,死幾個人是再尋常不過的事。”

  聽到這裏寬嬸倒是低聲一笑,“姑娘且放心,荔枝倒底是海邊長大的,那些漁家的活計如織補魚網、揀拾海物、晾曬魚鱉竟樣樣難不倒她。那個大廚有個兒子今年剛滿十八,說是在大海船上當船頭,一個月後才回來。若非有這層緣故,我們還拿不回這些好東西呢!”

  荔枝出來後也見了些世麵,聽了這些揶揄話臉上也不見半絲羞意,瞪了寬嬸一眼後沒好氣地道:“我三四歲起就跟著大人在海邊求生活,好歹沒忘了手藝。還有就不興人家是看中我勤勞肯幹,幹嘛非跟人家的兒子扯在一起?”

  天色已經漸漸深了,海風從簡陋的茅屋窗口吹進來,雖然還有些白日未盡的燥熱,卻依然帶來陣陣涼爽水汽。傅百善聽了心中卻是一動,問道:“那大廚的兒子在海船上,你們可曾探聽到那海船現在在何處?多久一個往返?”

  寬嬸一個愣神後立時明白傅百善的言下之意,明白她想詢問這些海船是否經過倭國,心下暗悔當時沒有多問幾句。仔細回想了一下方道:“那大廚誇耀說他兒子是船上的小頭目,每年都要押送島上的貨物往來,有時候長則三個月短則一個月就回來了。象這樣的海船還有很多,島上幾千人的吃食都是他們負責運送。”

  傅百善從屋角暗處取出羊皮海圖,細細推算一番後道:“按照這些海船的航程,三個月可往返忽魯漠斯、祖法兒、阿丹、麻林國。一個月可往返占城、真臘、暹羅,由此看來這赤嶼島的航程範圍可比朝庭的官軍強多了。”

  荔枝有些不解,“這群海盜無事跑那麽遠做什麽,隻是為了養活這島上的千號人?”

  傅百善低低一笑,長眉飛揚雙目湛然,“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爹爹曾說商人無利不起早。當利潤有一成時便有人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對半時有人敢於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雙倍時,他們敢於藐視世間一切刑罰律例,當利潤達到十倍時,便是頭懸利刃株連九族都毫不畏懼。這赤嶼島的大當家若非有數倍的利潤,絕不會拿寶貴的海船跑這麽遠的路,絕對不隻是運送糧食這般簡單!”

  “嗬嗬,姑娘說得對極,我在這島上尋摸了一個多月,越看越覺得這赤嶼島的水深著呢!”寬叔一個鷂子翻身從窗外躍了進來,笑嘻嘻地說道。

  寬嬸唬了一跳,嗔怪了他幾眼,卻又忙不迭地去灶上給丈夫重新熱飯食。

  寬叔毫不在意地在椅子上坐了,先把傅百善今日的功課看了,指出幾處不足後才道:“我日日跟著那些水手船頭廝混,知道有艘大船明後天就要離港,借口說想帶著孩子們跟船出去做工,圖他工錢給得高些。要是年成好些,幾年積攢下來就可以買地蓋房娶媳嫁女,也算對得起我死去的兄弟了。”

  抹了一下口角的水漬,寬叔楞起眉毛繼續道:“結果空閑時,一個平日裏相熟的人悄悄跟我說了一個事,說千萬莫眼饞人家的工錢高,還不知有無性命享用呢!我連連追問又塞了五錢銀子,他才勉強說大當家在阿丹、麻林國附近買了很多塊地,每年都雇傭了很多人到那裏做工。隻是他們這些船頭年年往那裏送人,卻鮮少往回接人!”

  傅百善微眯了眼睛道:“那些被運過去的都是些什麽人?”

  寬叔眼中精光頻閃,沉聲道:“我打聽了,那人先是不肯說,後來被我問急了,才假裝輕描淡寫地說那些都是在家鄉無甚親朋的孤寡單姓之人。”

  傅百善不著痕跡地皺了一下眉,“我在青州時,讓陳溪為我收集各地的朝廷邸報,曾經看到過一則消息。僅僅是癸酉一年,濟南、兗州、青州、東昌、登州、萊州六府共失蹤一百一十四人,其中有老有少男丁居多,俱是鄉村之中的孤姓之人。縣府具結上報說是倭匪為亂裹挾而走,現在看來有多少人被赤嶼島的當家們趕去當牛做馬,也未可知呢?”

  屋中一時靜默,若是真相當真如此,也委實太過駭人了一些。寬叔出身軍中斥候,其身手見識大家心中都是有數的,行事又向來謹慎從不是信口雌黃之人。隻怕這島上果真有些不妥之處,如今在眾人的眼中隻是初現端倪而已。

  荔枝倒吸了一口涼氣暗暗咋舌,“這幫人有那麽大的膽子嗎?拐賣人口可是重罪?我聽說大當家號稱淨海王,還嚴誡手下燒殺擄掠,在島上的名聲好得很呢,我就看見好幾戶人家給他立了長生牌位。“

  寬嬸在外間灶下掖著手係著圍裙,麵露哀戚嘖嘖歎道:“真是人不可貌相,遠遠看著挺良善厚道的一個人,就像鄉下教書先生一般和氣,誰曾想竟能做出這般事來。那些人千裏迢迢不過是為討口飯吃,隻因在家鄉沒有什麽幫襯,即便是在異鄉死了殘了也無人為他們出頭喊冤……”

  寬叔冷笑一聲突發了薑桂之性,斜了一雙老眼嗤聲道:“良善二字撐得起這赤嶼島幾千號人的花用?撐得起每月各路商家爭相來此歇腳?撐得起連朝廷都垂涎三尺的海市交易?若是沒有金山銀山供著,他毛東烈敢在東海上稱王?他今日的風光,不過是拿了貧苦人家的白骨一層一層壘墊起來的罷了!”

  荔枝聽得這話頭有些不對,訥訥地側過頭看了一眼。

  傅百善歎了一口氣,抬眼直視寬叔,“您莫拿話激我,我曉得您的意思。本來剿滅海匪是官家的事情,輪不著我等平民百姓去管。更何況我原本隻是為尋父而來,實在不想節外生枝徒惹事端。”

  寬叔沒想到傅百善如此直白,一時怔住。卻聽她繼續言道:“你別怪我獨善其身性子涼薄,以前我娘曾跟我說起外祖父,說他身手本事無一不缺,最終卻身首異處還險些背負罵名遺臭萬年。就是因為他們宋家人性子耿介孤高不善逢迎,在朝廷又身單力薄沒有根基,才會那般容易被小人構陷,連兩個舅舅最終都沒落個全屍。”

  沉默了一會兒,傅百善複道:“如您所說,赤嶼島這麽多年都往哪裏送人,卻少有人疑懷,說明那處地界必定是關隘重重。我們要是貿貿然跟去,又貿貿然將那些人解救出來,先不論是否成功,即便僥幸成功了,憑我們幾人之力如何將這些人全須全尾地弄回中土?即便弄回中土,這些人多半已經被銷掉戶籍路引,到時候朝廷又將如何自圓其說?”

  寬叔一張老臉漲得通紅,宋家滿門男丁喪盡隻留下宋知春一人遠避廣州,不就是不願麵對昔日的瘡痍嗎!這會他見了那些無知愚民的可憐之處,就大發惻隱之心,卻是將姑娘將傅家人拉入危險境地而不自知了。

  傅百善靠著桌子仔細想了一番,手指按在那張羊皮海圖上良久未動。屋角的青花粗瓷燈上的燭火晃動了幾下,映得她臉上的神情越發沉靜,“寬叔也莫心急,等我把爹爹找到再論下事。他一向見多識廣海路又極熟,到時候我們把這些情況一一記下,回去跟海衛所的將軍大人們如實稟告,豈不比我們這般空有熱血無頭蒼蠅似地亂竄來得要好?”

  這話溫柔妥帖半點沒有難為人,寬叔不敢再倚老賣老忙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