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水田的思考
作者:過河泥人      更新:2022-05-09 00:01      字數:2290
  盧主任走了,很意外,走的時候,是空著手走的,沒有把300多畝小麥給拉走,除了農學院的人,拉走了幾千斤做研究,大部分小麥,都留給了傅學華做種子。

  傅學華疑惑道問道:“王一號,這是什麽意思啊?”

  王強林也不解的說道:“估計是看不上吧?難道是太少了吧?”

  啊?

  居然是嫌棄啊?

  真的讓人很受傷啊?

  總共300畝小麥,那就是15萬斤啊,換成錢的話,那就是13500元,這個數量不少了吧?

  嗬嗬,或許,在農村來說,這個錢不少了,可是,在農委領導的眼裏,這個錢,就有點不頂事了。

  “王一號,原來的那個徐主任呢?”傅學華好奇的問道。

  “哎。”王強林歎氣的說道:徐主任去西北了,短時間不會回來了?

  徐主任可是王強林的貴人啊,也是王強林的老領導,失去老領導的照顧,王強林在省裏的日子不好過啊。

  “哦,老哥,看來你的日子不好過啊?”傅學華同情的說道。

  “老弟,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就好。”王強林無奈的說道:“大家都不容易啊,現在的形勢比較嚴峻啊,大家都要非常努力才行,老弟,農場的事情,你還是多費心啊?”

  “嗬嗬,老王,就算我費心,5萬畝也是不可能。”傅學華無可奈何的說道:“你要覺得行,那你來?”

  “老弟,你得對自己有信心啊?”王強林激動的說道:“你今天上半年能夠開荒4萬畝,現在隻有2萬畝,為什麽不能完成啊?”

  王強林對傅學華的事情還是比較清楚的,四個鄉鎮,一個鄉鎮一萬畝,那就是四萬畝,當然沒有問題啊?

  “老弟,開荒的事情交給你了,所有的種子的事情交給我。”王強林興奮的說道:“你我兄弟聯手,打一個漂亮的開荒大戰?”

  切,做夢吧?

  我已經過了做夢的年紀了。

  2萬畝?

  馬上雨季要來了,這個時候,開荒2萬畝,那是找死吧?

  傅學華覺得,不和傻子多囉嗦,王強林也是傻子當中的一個。

  現在是農忙,雖然夏收了,可是,馬上忙著夏種啊。

  最近,老鄉都在忙著種水稻呢,哎,傅學華比較鬱悶,因為傅學華的田地雖然多,可是水田沒有幾畝,別人種水稻的時候,傅學華就閑著無奈了。

  傅學華唯一欣慰的就是,自己買的那批牛,終於派上用場了,耕田的時候,牛,那可是好東西啊。

  張金秋疑惑的問道:“場長,油菜和小麥都收獲了,現在空出來的600多畝田,打算種什麽呢?”

  “種什麽呢?”傅學華也沒有注意的問道:“老張,你覺得種什麽比較好啊?”

  “水稻肯定是不行?”張金秋試探的說道:“要不山芋,要麽玉米,或者花生也行?場長,我覺得種玉米比較好,因為玉米的產量比較高?”

  哎,不能種水稻,那真是遺憾啊。

  作為傳統的江南人,傅學華對大米的熱愛,那是深入骨髓的,大米飯多好吃啊,肯定比麵條好多了。

  “老張,你說我們養殖場三座山頭呢,方圓幾十裏呢,哪裏比較合適做水田啊?”傅學華不甘心的問道。

  張金秋聽到傅學華的話,也陷入的思考,張金秋也是江南人,大米和麵條之間,肯定喜歡大米啊。

  可是,養殖場什麽都不缺,就是缺大米,指望上麵撥大米過來嗎?

  嗬嗬,還是自己種水稻比較靠譜啊?

  再說,自己到底是種田的人,骨子裏麵,還是希望自給自足,何況自己有大批的田地的情況下,指望別人支援水稻,那不是笑話嗎?

  “紅山湖和西山湖那邊可以種水稻啊?”張金秋試探的說道:“水稻麽,肯定離不開水,我們的地盤雖然大,可是都是靠山啊,除了河邊,也就隻有湖邊了?”

  “湖邊?”傅學華沒好氣的說道:“我也知道湖邊好啊,可是湖邊的地方就那麽大,能夠種水稻的地方,早就被人種了?”

  老鄉又不傻子,都是精明的主,湖邊的下遊,合適種水稻的地方,早就被搶光了,剩下來的地方,基本都是沒用種植的。

  那些都是老鄉的水田,誰敢搶老鄉的田地,老鄉會和你拚命的。

  目前的農村,他們的指望基本都是水稻,因為水稻是主食,而且水稻的產量高,價格高,所以,水田,都是他們的命根子。

  傅學華的養豬場和養雞場,都是建在湖的上坡的,那裏都是沒用的荒地,要不然,也被老鄉搶光了。

  “場長,其實至少解決水源的問題,很多地方都可以種水稻啊。”張金秋提醒的說道。

  “這個道理我不知道嗎?”傅學華沒好氣的說道:“盡說沒用的。”

  “場長,你誤會了。”張金秋急忙解釋說道:“我上次進城,聽說城裏有種叫做水泵東西,可以把水從低處抽到高出。”

  “你說,要是我們養殖場也有水泵的話,那麽,遠處那片坡地,是不是都可以改造成水田啊?”張金秋指著遠處一片剛剛開墾出來的荒地,充滿了期待的眼神。

  水泵?

  那是什麽東西啊?

  哦,抽水機唄?

  那個東西?

  哦,好像涉及到柴油機,那個比較麻煩啊,軍用物資啊?

  “老張,你在哪裏看到啊?”傅學華好奇的問道。

  “機械廠?”張金秋解釋的說道:“他們有個冷卻塔,好像就有那個東西,能夠把水,抽到很高的地方,就算山頂都可以?”

  機械廠?

  哦,他們確實有這個實力啊?

  傅學華看著遠處很多坡地和荒地,沒有抽水機,依靠水車的話,那片土地,隻能種玉米或者山芋了,這也是為什麽這個年代的大米那麽稀少,實在是勞動工具太落後了,水田的規模,嚴重受到限製啊。

  “水泵?”傅學華點頭說道:“我記得了,回頭我去機械廠問問,看看能不能給養殖場搞幾台?”

  張金秋考慮的有道理,要是可以搞定小水泵的話,那麽山坡下麵的一大片旱地,都會變成豐收的良田。

  雖然玉米和山芋一樣可以種植,但是,如果可以種水稻的話,我想,老鄉都會毫不猶豫的種水稻。

  傅學華也是同樣的心思,老鄉為什麽過得苦,還不是因為良田太少,糧食的產量太低了,如果可以改變這種情況的話,自己應該,也必須要改變才行。

  既然這樣,那就先從增加水田的數量開始吧,水田,僅僅依靠水泵是不夠的,還需要修水庫啊?

  水庫?

  哎,頭疼的大事情,要好好考慮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