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都頭疼
作者:過河泥人      更新:2022-05-09 00:01      字數:2934
  雖然,上麵計劃增產10%,大家都是積極表現的先進分子,這種事情,當然不落後於人了,完成任務的同時,增產的越多越好啊。

  天鎮的劉誌堅和陳科,也在為了10%的指標在頭疼呢,他們也不傻瓜,對於種田的事情,那是門清。

  所以,指望畝產的增收,那基本都是扯淡,沒有化肥,沒有農藥,田地還是那片田地,種子還是那批種子,種田的老鄉還變得越來越少,怎麽增產麽?

  難道組織一大批人,天天守在田裏,糧食就能增產嗎?

  說句難聽的話,要是老天爺搗亂的話,不減產就算萬歲了。

  所以,為了增產的事情,各種辦法都要用上去才行。

  劉誌堅關心的問道:“小陳,統計出來沒有,幾個大隊,他們的計劃開荒多少畝啊,大概可以增產多少?”

  陳琦拿個小本子,計算了一下,匯報說道:“虎山大隊,計劃開荒200畝;紅山大隊,計劃開荒200畝;蔡向大隊,計劃開荒200畝;白崗大隊,計劃開荒100畝;胡鵬大隊,計劃開荒200畝;戴莊大隊,計劃開荒200畝;於崗大隊,計劃開荒200畝,徐家橋大隊,計劃開荒50畝;裴村大隊,計劃10畝;趙巷大隊,計劃開荒20畝;戴巷大隊,計劃10畝;許家塘大隊,計劃200畝。”

  劉誌堅失望的問道:“就這麽一點啊?上麵的指標的10%,按照這個計劃,完全不達標啊,而且,還要扣掉傅老弟的一半,那他們至少增加20%的田地才行啊?”

  陳琦急忙解釋說道:“劉一號,他們都盡力了,實在是沒有土地了啊?能夠開墾的,基本都算進去了啊?”

  劉誌堅默默的算了一筆賬,那就是1500畝,至於所謂的幾十畝,劉誌堅很自覺忽略了,總共就幾十畝,估計分的東零西落的,你讓別人東奔西跑啊?

  哎,有的大隊,指標太低,可是,那是實情啊。

  就拿徐家橋大隊來說吧,徐家橋大隊,本來是肥沃的良田,哪裏還有什麽荒地,他們報上來50畝,估計把田埂和角落全部算上了,到時候能不能種田,鬼知道啊。

  裴村大隊,趙巷大隊,還有戴巷大隊,本身就是靠近集鎮大隊,屬於人多田少,能種田的地方,早就被人種滿了,哪來的荒地啊?

  就算有荒地,零零散散的,傅學華肯定不要,到時候隻能指望各個大隊自己種植,那個產量,估計慘不忍睹,否者,早就被人種完了。

  哎,要是開荒增產的的話,隻能指望西邊和南邊的幾個大隊。

  增加1500畝,按照300斤算收成的話,5成,扣掉一成給開荒的老鄉,那就4成了,那就是18萬斤糧食,看起來很多,可是距離上麵的指標,還是有點距離的啊?

  天鎮總共有4萬畝良田,一畝良田,增產10%,那就是30斤,總共就是120斤糧食,現在隻有18萬斤糧食,缺口太大了啊?

  劉誌堅和陳琦兩個人有點傻眼了,還差100萬斤糧食,才能完成上麵的任務啊,這100萬斤糧食,到底從哪裏想辦法呢?

  劉誌堅無奈的問道:“小陳,現在行政一號負責製,還差那麽多糧食,你有什麽好的辦法啊?”

  陳琦第一次覺得,這個二把管壓力太大了,上麵的領導任務,既然是任務,那就必須完成,沒有討價還價。

  100萬糧食,就算是良田的話,那也至少要3500畝才能完成的任務啊,那差不多是一個大隊的田地數量啊?

  整個天鎮,還有田地可以開荒嗎?

  有,可是不多,不頂事。

  目前計劃的1500畝荒地,能夠在五月底,全部開墾出來,還能種上莊稼的話,那就是謝天謝地的事情了。

  增產啊,增產啊,還真的是很慘啊。

  陳琦無奈的問道:“劉一號,距離任務差距太大了,有什麽好的辦法嗎?”

  劉誌堅手段明確態度,十分堅定的說道:“上麵的任務,那是要不折不扣的完成的?我是幫領導完成任務的,難道還把困難交給領導嗎?”

  陳琦想了想說道:“要不然,和傅老弟商量一下,所有的荒地,我們自己種植,不麻煩傅老弟了,當初我們也不知道,上麵會給我們下增產10%的任務啊?和傅老弟好好商量一下,傅老弟也能個理解啊?”

  劉誌堅思考一下,擔憂的說道:“那些都荒地啊,不精心耕種幾年,是沒用多少產出的,就算你放手給各個大隊,可是,200畝土地,就算種玉米,那也要1000斤玉米種子,你覺得,有幾個大隊可以承擔的起?”

  陳琦試探的說道:“鎮上可以補貼啊?1000斤玉米種子,也沒有多少錢,一季糧食,就收獲回來了啊?”

  劉誌堅提醒的說道:“1500畝,需要8000斤玉米種子,要是保證豐收的情況下,鎮上可以承擔這筆費用,可是,那是荒地啊,你能保證畝產300斤以上嗎?”

  “交給傅老弟,我們可以選著最穩妥的方式,按照畝產300斤計劃,不需要我們任何投入,保證收獲糧食150斤,這是固定的。退一步說,我們自己耕種,第一年的荒地,就算你精耕細作,你能保證你的收獲超過150斤嗎?”

  陳琦想了想,非常遺憾的說道:“不能保證。以前我也在家種過田,除非是好的年成,否者,玉米地的收成能夠超過200斤,那就算不錯了。按照300斤畝產來說,我們怎麽都不虧啊?”

  陳琦還想說,是不是把補貼改成分成呢,要是真的像去年那樣,畝產1200斤的話,五五分成的話,自己就真的賺大了啊?

  不過,好像傅學華沒有種玉米,種的是高粱,高粱好像沒有什麽產量吧?

  既然種高粱的話,那堅決不能分成,否者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了。

  既然土地的數量沒有辦法增加了,那就是隻能在公糧的數量上想辦法了。

  公糧上能有什麽辦法呢,還不是增加公糧的數量。

  哎,這個辦法,損害老鄉的利益,不到最後一步,誰也不想用這種手段啊,還是想想其他的辦法吧。

  想辦法,拚命的想辦法,壓力讓人進步。

  劉誌堅和陳科在頭疼這個增產呢,其他的幾個鄉鎮的同誌,也在頭疼這個真慘呢。

  10%的增產,在工業老大哥麵前,似乎就是加加班就能搞定的事情,可是,放在農民兄弟的身上,那就有點難了。

  毛山鎮的陳科,調到毛山鎮做一把管,剛剛熟悉的環境,還沒有來得及大展拳腳呢,看著這個10%的增產任務,隻能無奈的唉聲歎氣了。

  朱宗輝小聲說道:“陳一號,我聽到一個消息?可能是好消息?”

  陳科無奈的說道:“老朱,我們現在一個馬槽裏麵撈飯吃兄弟,有什麽話,直接說唄。”

  朱宗輝小聲說道:“聽說養殖場和天鎮的老劉他們達成一個合作協議,天鎮的荒地,交給養殖場經營,雙方五五分成?”

  “不可能吧?”陳科難以置信的問道:“有這種事情嗎?五五分成?投入算誰啊?”

  朱宗輝羨慕的說道:“所有的投入,全部是養殖場承擔,老劉他們,把分成改成補貼了,每畝地150斤的糧食的補貼,也就是說,他們坐在家裏等糧食。”

  陳科壓根不相信的說道:“不可能吧?這個不像傅學華的風格,這是擺明送糧食給老劉吧?裏麵有什麽內幕嗎?”

  朱宗輝馬上恭維的說道:“陳一號,有什麽內幕,你回去打聽一下,不就知道了嗎?要是比荒地話,我們毛山鎮,可是有好幾座山頭,幾萬畝都有啊,要是一畝荒地按照150斤計算,別說150萬斤糧食,就是500萬斤糧食都沒有問題。”

  “150萬糧食啊,我們毛山鎮的田畝數本來就少,總共不到3萬畝,按照這個比列的話,那增產超過20%,這可是天大的功勞啊?”

  陳科馬上心動了,就算打個折,75萬斤糧食,那也完成了上麵製定的增產指標了,天大的難題迎刃而解了。

  不心動不行啊,壓力太大,依靠毛山鎮本身的力量,想要完成10%的增產指標,隻能在征公糧的數量上想辦法。

  老鄉的日子本來就不容易啊,要是增加公糧數量的話,很多老鄉,他們的日子,更加艱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