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生產互助組
作者:過河泥人      更新:2022-05-08 23:57      字數:2380
  魚肉的風波來得快,去得快,後來天鎮又組織了幾場撈魚行動,不知道是因為技術不行,還是湖裏的魚太少了,效果實在不行,所以不了了之了。

  秋收快來了,結果又有妖風出來了,好像上麵鼓勵大家成立什麽生產互助組,為了克服小農經濟的弱點,鼓勵大家相互成立帶有集體性質的生產互助組。

  舒家又熱鬧了,得到消息的很多人,都來舒家打聽情況。

  李大莊疑惑的問道:“明哲,什麽叫做生產互助組?是不是就是相互幫忙嗎?”

  舒明哲解釋說道:“佬佬,現在農村都小農經濟為主,小農經濟有很多弱點,比如說勞動工具,牲口,勞動力,各家的情況不同吧?”

  李大莊和看熱鬧的人,都紛紛點了點頭,誰敢說自己的勞動工具和牲口是充足,就是富農都不敢說這話。

  富農家庭的人,勞動工具和牲口是充足的,可是勞動力不足,家裏沒有那麽多勞動力啊?要不然富農怎麽會請人幫忙呢?

  舒明哲繼續解釋說道:“上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鼓勵大家通過生產互助合作,牲口共享,生產工具的配套共享,解決大家家庭困難,團結就是力量,團結起來,克服困難。”

  李國達疑惑的問道:“餘棚子的狗子,還有蔡三隊的喜子,他們搞了一個互助組,是不是和他們那種?”

  舒明哲想了想說道:“差不多吧,不過互助組裏麵的隊員的,都是平等的勞動關係,大家一起幹活,一起勞動?”

  李大莊擔心的問道:“那糧食呢?難道也混在一起啊?”

  舒明哲肯定的說道:“當然,這個生產互助組,是田地入股的方式形成小集體,要求大家聯合起來,以共享的方式,購買一些勞動工具和牲口,這樣可以做大做強,讓大家的生活都好起來。”

  田地入股?這個有點難以接受啊?

  舒大強忍不住的說道:“以前大家也相互幫忙的,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舒明哲解釋說道:“不是簡單的相互幫忙,幫忙的話,你可以去,也可以去,可是生產互助呢?你要不去的話,損失的就是你的糧食啊??”

  李大莊擔心的問道:“那田多田少的怎麽辦?勞動力多的,和勞動少的怎麽辦?”

  舒明哲又解釋說道:“生產互助組,就是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勞動工具不足,鼓勵相互大家幫忙,糧食的收獲,是根據田地的數量要分的?”

  李大莊馬上更加迷惑的問道:“那麽糧食到底怎麽分?上麵有規定沒?”

  舒明哲解釋說道:“我這麽說吧,佬佬,你和我家成立生產互助組,你家有10畝田,我家有8畝地,農忙的時候,收獲的糧食都是放在一起的,一共說活1800斤稻子,你家有10畝田,那你家分1000斤,我家分800斤?懂了嗎?”

  懂了,可是還有很多明白的地方,要是有的是上等田,有的是下等田,田裏的畝產是不同的,那麽上等田的人家不是虧死了。

  還有勞動力的問題,李大莊家裏有四個勞動力,舒明成家裏有兩個勞動力,這些怎麽辦?

  涼拌,所謂的生產互助,就是為了彌補那麽些勞動力,和勞動工具不足的問題,讓大家相互互補,中間當然有很多不公平,所以沒有強製大家成立互助組,隻是鼓勵大家主動成立生產互助組而已。

  生產互助組,是集體經濟的初級意識,鼓勵大家舍小家,顧大家,不要總是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且把生產互助組做大做強,然後所以的隊員一起沾光。

  看熱鬧的人群散去了,可是生產互助組帶來的困惑,開始慢慢發酵了,這個生產互助組到底怎麽辦?加入還不是加入?和誰一起成立互助組呢?

  很多人心裏都有一本賬,誰家的勞動力多,誰家的上等田多,和誰合作比較劃算,和誰合作,比較虧。

  李大莊把傅學華喊住了,試探的問道:“學華,你這麽看這個互助組的事情啊?”

  傅學華搖頭說道:“舒明哲自己都稀裏糊塗的,半吊子事情,上麵怎麽說,下麵就怎麽做,至於為什麽?怎麽做?鬼知道啊?”

  生產互助組,本意是好的,可是人性都是自私的。

  蔡向大隊最早的互助組,應該是蔡根喜他們幾個人搞得互助組吧,在上次夏收的時候,就成立了,可是那個算什麽互助組?

  蔡根喜,外號喜子,就是一個遊手好閑的二流子,分了田地不想種,可是不種田,也要吃飯。

  所以喜子想到一個辦法,綁架了幾個老實人,美其名曰是互助,其實就是另外幾戶人家,幫喜子把田地所有的活全部幹了。

  互助互助,應該是相互幫助吧,可是幹活的時候,喜子一堆破事,每次幹活的沒影子了,分糧食的時候,喜子出現了。

  這個互助組的辦法很好,很多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二流子,找到了一個光明大道,餘棚子的狗子,還有蔡三隊蔡強發,還有橋頭的麻雀,馬上成立了所謂互助組,然後理直氣壯的讓別人給自己幹活。

  生產互助組,以家庭的為單位,本來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架不住一顆老鼠屎啊,萬一找到一個來人互助,那不是把自己給坑了。

  原來幾家的互助組,至少勞動互助,現在的互助居然更進一步,以土地入股的互助,這個麻煩就大了。

  同樣是種田,可是產量不同,有的人勤快,有點人認真,那麽他的田地的產量肯定高點,可是有的人,種了田就不管了,那麽他的田地產量肯定抵點。

  一旦田地入股的互助,那麽就給懶人提供了偷懶的機會,反正自己不管田裏的活,到時候糧食加起來,是按照田地畝數來分糧食,隻要自己的田地數量在哪裏,產量高低,不影響自家的糧食。

  勤快的倒黴了,不但要擔心自家田地的產量,還要關心別人田地的產量,萬一別人田地的產量不好,那不是連累自己的沒飯吃嗎?

  果然,聽到以田地入股的方式來互助之後,很多懶人開始上躥下跳,開始研究誰家的上等田多,誰家的勞動力多,

  上等田多,勞動力多,人有勤快的人,那就是很多人爭取互助的對象,這叫順風車啊,跟著別人後麵混飯吃就行了。

  至於那些下等多,勞動力少,人又比較懶得的人,他們的都是嫌棄的對象,沒人願意和他們互助。

  平靜的農村,還沒有安靜下來,馬上有雞飛狗跳了,關係到自己的口糧問題,沒人敢大意,就是不務正業的二流子,他們也不願意餓肚子啊。

  這個生產互助,真不知道誰提出來的,一旦涉及到土地入股的問題,那涉及的恩怨就多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請提著燈籠,尋找你們生產互助的對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