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操心
作者:時一一      更新:2022-05-08 23:41      字數:2100
  寒玥不好多留,與謝大夫人簡單寒暄幾句後,便先走了。

  謝蔚則與母親回了自己屋,還沒忘伸手將門關上,隔絕了一眾目光。

  眾書吏一見沒戲看,不由摸了下鼻,收心繼續手頭的公務。

  這廂謝大夫人已經將來帶的一應吃食擺弄好,一邊給謝蔚添上,沒忘一邊嘮叨,“當官又不是賣命,你用得著操勞成這樣嗎,忙得連家都沒空回?瞧你,整個人都瘦了。”

  謝蔚知道母親就是愛叨念,笑道:“瘦了更精神,兒子身子好著呢,娘不必操心。”

  謝大夫人橫了他一眼,“娘也不想操心,誰讓你至今身旁連個知冷知熱的人都找不著。”

  謝蔚低頭吃著菜。

  謝大夫人看他,狀似無意地提起,“方才我在門外聽著,那位榮樂公主常來?”

  謝蔚皺眉,“沒有,娘聽錯了。”

  “哦。”

  謝大夫人頓了下,忍不住又道,“娘先前就聽聞榮樂公主美名,今日一見確實名不虛傳,俏豔動人,很是惹人喜歡。”

  她邊說著,邊小心觀察著兒子的表情。

  謝蔚擱下箸,“娘您想說什麽?”

  “娘先前聽人說,公主殿下似乎對你有意?”

  謝蔚抿了下唇,“娘別聽那些人亂傳,沒得壞了公主的名節。”

  看兒子這樣子,是榮樂公主剃頭挑子一頭熱。

  一時間,謝大夫人說不清自己是慶幸還是失望。

  公主雖好,卻是外邦之女,她可不想自己兒子去和親,便是娶進門,媳婦身份貴重,她這婆母也不好自處。

  可一想到榮樂這樣一個嬌美尊貴的女子主動送上門,兒子卻半點不為所動,她又不由焦急。

  兒子不會是打算就這麽一直一個人下去吧?

  如是一想,謝大夫人頓時緊張,一臉正色地看他,“蔚兒,你實話跟娘說,你心裏到底是怎麽想的。”

  “什麽怎麽想的?”

  謝大夫人不讓他裝傻,直接挑明了,“就是你的終身大事啊。”

  又來了,就知道逃不過這話題。

  謝蔚在心底歎氣,“娘,兒子還年輕……”

  他話未說完,便被打斷。

  謝大夫人著急,“二十有一了,別人在你這年紀都已經當爹了。遠的不說,你看你那些個同年就成。”

  謝蔚淺笑,“娘您不能這麽比,各人有各人姻緣。您看看顏三叔,三十有餘才娶妻生子,不也挺好。”

  謝大夫人聞言壓低了聲,“有什麽挺好的,你沒看見人夫妻倆麵和心不和。”

  顏、謝兩家走得近,有些事情她比旁人更多知道幾分。

  這事謝蔚不甚清楚,但到底是人夫妻間的事,他也不好多問,故而含糊道:“如此兒子更不能著急了,免得也找個麵和心不和的妻子,誤了自己更誤了人家姑娘。”

  “說來說去,你還不是為了辛……”

  “娘!”

  見母親失言,謝蔚急忙喊住她。

  謝大夫人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差點衝口而出說了什麽,嚇得麵色一白。

  她沒想說的,但是每每遇見兒子的終身大事上,她就控製不了自己。

  她從來不喜辛鳶,攔著擋著就是不肯讓她嫁給自己的兒子,可當真的如願以償時,回頭看見兒子黯然痛苦的樣子時,她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謝大夫人氣自己的兒子,氣他的“背叛”,哪怕是個販夫走卒之女她也認了,可這孩子偏偏愛上顏氏的女兒!

  這是往她的心口上添堵,她氣她惱。

  但謝大夫人終究不會真的責怪自己的兒子,隻能遷怒於辛鳶。

  尤其在看到辛鳶越發尊榮,過得越好時,反觀自己兒子卻仍放不下沉迷過往,這讓她更是不平。

  這幾乎成了她心中的死結。

  知道兒子很忌諱,她也一直忍著不談及,未想到一時衝動差點衝口而出。

  謝大夫人不敢想象方才兒子未能及時將自己喝住,那話傳揚出去,將會給謝家帶來什麽後果。

  見母親一下嚇白了臉,謝蔚想張口安慰幾聲,又覺該是讓她好好自省一下,免得還有下次。

  他抹了下臉,“娘,此處是兒子辦公之地,您不好再次過多逗留,還是先府去吧,有什麽話等兒子回府之後咱們再談。”

  謝大夫人歎了口氣,從位置上起身,“娘知道自己不會說話,惹惱了你,娘這就走。”

  見母親似有傷心,謝蔚著急解釋,“娘,兒子不是這個意思。”

  謝大夫人搖頭,“娘知道自己說話不中聽,但是臨走之前娘還想囉嗦一句。”

  “娘請講。”

  謝大夫人軟了語氣,“娘知道你有自己的主意,但你就算不為自己想,不為爹娘想,好歹想想你祖父,你祖父老了。”

  至交老友顏先誌說去便去,謝老爺子感傷至極,病了一場,身子大不如前。

  說句難聽的,也是多活一日是一日的歲數了。

  “老爺子沒什麽願望,就想看著你成婚生子。你祖父最疼愛的就是你,你應該不會希望他抱憾吧?”

  謝蔚聞言垂下眉,無言以對。

  好在謝大夫人未再多施壓力,隻拍了拍兒子的肩,歎息著走了。

  良久,謝蔚回到自己的座位前。

  但見他身子微彎,伸手將桌案下的抽屜拉開,看著裏頭的物拾,目光愈加複雜……

  *

  自從皇帝下旨重查先廢太子謀逆一案後,前朝後宮的氣氛便開始變得有些古怪。

  太皇太後依舊稱病不起,太後吃齋念佛,諸事不管。

  至於皇帝,仍然是該上朝上朝,該批奏折批奏折,不動如山。

  皇帝如是,文武百官亦如是,一切仿佛未曾發生過般平靜。

  然所有人都知道,這看似平靜之下,卻是一陣暗流湧動,頗有一種山雨欲來之感。

  狨國這邊,也不知是否受了太皇太後稱病的啟發,不多久,肅王也稱病不出。

  緊接著使團大小官員也紛紛稱病,兩國和談就此擱置。

  對此,雲國百官不由豔羨。

  若是可以,他們也想關起門不出,坐等這場風波過去。

  可就像嫌局勢不夠亂似的,有另外一則更驚人的消息忽然傳來:先廢太子竟尚有血脈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