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拚死逃跑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2-05-08 23:20      字數:4541
  羅爾回頭看了一眼雪山山坡上燃燒的殘骸,他沒有時間多感慨,立即轉頭操縱飛機,避開迫近的山勢。

  這批米格29原本為海軍訂購,想定的作戰環境是卡拉奇以西的莫克蘭海岸山脈地區,所以具備一定的地形回避飛行能力,不過地形回避不等於防空陣地回避,尤其那些沒有使用雷達,單純利用光學瞄準的快炮,它們開火沒有預警,雙方都靠勢力發現目標,相對而言,飛機是一個轟鳴著移動的大目標,自然更容易被發現;這些小口徑武器未必能抓住編隊中的第一第二架,但是通常可以在後麵幾架飛機附近形成密集的火網,這倒也不是羅爾思慮不周,實在是這樣險惡的地區讓人防不勝防。他相信以中國軍隊的信息化能力,自己的行蹤已經被空中的戰鬥機大致掌握,很快就會有新的麻煩出現,他當然不能全程緊貼雪山飛行,那樣燃料不足以維持編隊飛到印度軍隊在北方邦控製的機場。在他的計劃中,一共有7處機場備選,能夠降落到稍微縱深地帶的,防衛完備的機場當然最理想,省得飛機一落地,中國人的巡航導彈就緊跟著打過來,不過以目前的形勢看,挑三揀四的餘地正在減少。

  羅爾中校迅速在顯示器上,按下導航選擇,將計劃中的幾處距離太大,不適合燃油狀況的縱深機場去掉,這樣隻剩下了北方邦的坎普爾機場以及巴雷利可以降落,當然也可以在新德裏國際機場降落,但是那裏在中國軍隊的一部S400係統的攻擊範圍內,並且中國軍隊在昌迪加爾部署了戰鬥機,可能起飛攔截自己,所以隻有迫不得已才能選擇那裏。

  在排除了大部分路線後,HUD上形成了新的目標行經轉彎指示,這是他出發前製定的飛向巴雷利曲折的航線,可以每一個提醒轉彎航徑點信息出現在了HUD上,他的掛在腿上的膝板上寫著各條線路的要點,現在也用不著了。

  “小夥子們,都緊跟著我,當心每一個山口。他們射擊前,未必會有告警器警告。”

  羅爾意識到編隊拖得過長容易被對方小口徑武器襲擊,現在每一個山口高炮群都可能提前得到了情報,在那裏張網等待,但是他知道一般指揮儀的反應速度有限,如果自己一下子衝到跟前,他們很可能來不及測距以及開火,至少不會打得很準。

  “中隊長,敵人的空軍會來攔截嗎?”

  “肯定會來的,這會兒已經在路上了。別怕,隻要不被預警機看到,他們很難找到我們。”

  他眼力很好,遠遠看到前麵山上的綠色的高射炮正轉向自己,他很熟悉這種中國人最常用的35毫米火炮,這些炮從行軍狀態展開4個輪子後,就如同一座生了根的堡壘,他們支援了巴基斯坦大量的此類武器。他立即狠推節流閥,毫不顧忌加力燃燒消耗掉的燃料,如果衝不過去,剩下多少油液毫無意義。

  “加油門俯衝。躲開前麵敵人火網。”

  他多次與這種炮糾纏過,知道每個要地隻要部署上1、2門,就可能構成巨大的威脅,它們發射的彈藥具備定時近炸的能力,大部分情況下,比那些7管30毫米快炮密布的彈幕更加的可怕。可以看到,敵人正在轉向這裏,如果飛機上有火箭巢可以搶先發射一氣,壓製敵人銳氣,不過沒有,隻能硬著頭皮和敵人的指揮官比比速度。

  他看到火光向自己飛舞,但是被甩到了上麵,後方一陣連綿炫目的爆炸,測距相當準確,可惜都沒擦到自己的邊。

  出於某種目的,敵人將火炮部署在了較高的地區,這使得他們缺乏俯角,但是中校不敢造次,也許他們會在較低的地方部署幾門同類火炮作為補充。

  一個月前,這裏的所有山口還是印度人陸軍的底盤,但是經過一邊到的空襲和炮擊之後,缺乏火力支援印度軍隊被迫讓出了這一帶,中國軍隊在這裏部署防空火力大概為了保護他們飛向昌迪加爾的航線,當然也截斷了自己後撤的退路。

  後續兩架米格29緊跟著中隊長,躲過了高山上的火網,他們不知道那些牽引式的35毫米高射炮是怎麽部署到山上的,也許是分解後用直升機吊上去的。3架飛機緊貼著山下河穀地帶飛行,很快甩掉了後麵的火網,這才拉起一些,羅爾回頭看時,看到2號機扔掉機腹下的油箱,顯然他加力燃燒的時間太長,航程看來緊巴巴了。

  從敵人占領的列城前方突過去,顯然是一個糟糕的計劃,中國軍隊為了防備他們的空中運輸線,在這裏部署了大量的防空武器;但是這裏有羅爾最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兩邊的雪山,如果直接穿越旁遮普,路程會近很多,愛的你是就很難利用地形與敵人周旋了。在他製定計劃前,很好地分析到了敵人的防空火力部署,他估計到中國人會將防空火力盡量部署在了高的地方,而疏忽了較低的地區,顯然是為了更有利於防衛運輸線。當然能不能逃走,還得看運氣,撞上山的可能性時刻都存在,飛行員在雪山中穿行,有時候會被皚皚白雪晃到眼,無法分辨實際距離。

  雷達告警器適時閃爍起來,這代表米格29後方6點鍾位置有一架戰鬥機在進行掃描,至於有沒有看到,誰也不知道。

  “中隊長,好像有敵機,他們下來我們就要吃虧了。”

  “別緊張,他們未必看到我們。”

  羅爾冷靜提醒道,顯然現在不是躍出山頭和敵人拚命的時候,大部分情況下,敵人雷達會被複雜地形的雜波幹擾到,未必能識別出目標,自己仍然可以躲藏在山中向東方艱難地前行,如果敵人雷達鎖定自己,會有明顯的特征。當然,他相信敵人最終可能會找到自己,他希望至少逃出列城周邊100公裏,以防那裏的紅旗9防空係統攻擊自己。

  “三叉戟3號,你得注意留意後方,別讓他們偷偷摸近。”

  “明白了中隊長。”

  顯然羅爾最擔心的還是後麵,這樣拖在後麵的3號機的任務變得吃緊,他不光要注意前方突然冒出來的敵人火力,還必須不時回頭提防敵人的攻擊,有經驗的飛行員未必會完全倚重雷達來發起攻擊,盡管雷達鎖定目標很容易,還可以同步通過數據鏈將目標數據傳遞到附近的每一架戰機上,但是老家夥們則很喜歡偷偷跟上來,在沒有測距的情況下開火。

  3號米格29必須飛得高一些,以避開2號機的發動機後方的氣流,同時還得盯著附近的雪山,地形回避告警會提示危險,但是這些都不足以支持中隊長的命令,他必須每隔十多秒回頭看一眼,以確定敵人沒有偷偷從6點鍾方向的各個高度接近,米格29的垂尾有時候是個麻煩,它多少遮擋一些視野,所以回頭時還得改變一些姿態才行。

  飛行員不自覺地升高了一些高度,這使得他幾乎和雪山山脊持平,如果有一架預警機在北方通常高度平飛的話,有可能會看到快速移動的戰鬥機。

  3架三叉戟中隊碩果僅存的戰鬥機再次遭遇到了雷達掃描,似乎合乎機械掃描雷達天線轉動的周期,這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敵人沒有發現自己?羅爾當然不敢做這樣的判斷,敵人或許可以看到這裏的編隊,但是他們隻是不打算立即下視下射的方式發射導彈。

  宋寧駕機從雲層中鑽出來,小心搜索下方敵人飛過留下的痕跡,他提醒僚機趙林繼續留在12000米高度上用雷達掃描,同時與其他飛機與預警機保持聯絡,敵人低飛跑不快,總會露出一些馬腳來。

  他與趙林雙機奉命從白沙外經新疆機場轉場,最後降落到昌迪加爾機場,順路為運輸機提供一些保護,沒想到起飛後趕上敵人突圍,高空中的另一架蘇27戰鬥機剛才看到了目標,但是隨後目標躲在雜波裏消失了。宋寧一直小心利用雲層隱蔽自己,他知道飛機會在空中留下清晰的尾跡,會先被下麵的敵人看到,這樣獵人和獵手的位置,隨時可能互換。

  “黃河,北方軍區的米格29有沒有更換過機體顏色?”

  他想起一件事,於是追問起預警機,這場遭遇戰沒有戰鬥前的簡報會,他甚至不知道敵人的顏色。

  “根據可靠情報,還是海軍藍色偽裝,在雪線上應該很顯眼。”

  “好的,感謝你們的情報。”

  他在剛才蘇27定位敵人的位置以東80公裏看到了奇怪的雲層,像是一道自西向東連貫冷凝尾跡,當然也不能排除是山邊上升水汽形成的一般性雲霧,他決定飛過去看看。

  “趙林,我發現一些蹤跡了。你降低高度跟過來,在我後方2公裏掩護,”

  “明白。”

  趙林的語氣頗為興奮,實際上他的傷剛剛好,醫生隻是同意他參加一次轉場飛行,而不是戰鬥,不過趕上了,自然要不能退縮,尤其他現在已經是全軍有名的王牌了。

  這是他負傷在本次戰爭中的第二次,第一次是在馬卡爾機場的機庫外麵,當時他叉著腰觀看印度巡航導彈攻擊跑道,350米外的爆炸崩裂出的彈片擊中了他的左腿。那時候,他還從未見識過任何戰爭,並且中國也並未參戰,所以他自以為所有的傷害會遠離自己,否則就是違反國際法。當然這種幼稚的,自我中心主義的看法很快被現實糾正過來,代價是在白沙瓦陸軍醫院躺了幾個星期。與第一次受傷不同,他的第二次受傷含金量頗高,是在耗盡燃油追擊一架F22戰鬥機後,棄機跳傘後留下的,這次負傷的是右腿。

  對於趙林來說,他注定在某個方麵超越宋寧甚至薩米了,薩米從未擊落過隱形機,而宋寧擊落了一架含金量不高的F35,當這架F35轉向海邊逃走時,它對於5點鍾方位追擊的宋寧而言,實際上是不隱形的;而趙林的打下的是一架F22,盡管1分鍾後又有一架F22被擊落,但是那已經第二架了,其價值與首開紀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宋寧很快就嗅到了敵機的氣味,他打開光電雷達進行被動掃描,很快發現了一個紅外輻射源,輻射源轉過山頭不見了,不過找到它們隻是時間問題。

  “黃河,敵機有幾架?”

  “地麵防空部隊說看到3架,擊落了一架。”

  “就是說2架?”

  “應該是這樣吧?”

  預警機不確定地說道,這個數字與蘇27在高空中看到的目標數倒是一致的。

  宋寧小心控製飛行,有趙林在後方掩護,他可以仔細搜索前方,而不必一直提防四周的情況。

  戰鬥機迅速飛到剛才敵機消失的區域,他用肉眼看到了一架灰白相間的米格29迅速在雪線以上移動,並不是什麽海軍藍,看起來敵人在地下機堡裏也沒閑著,對飛機顏色進行了一些調整,這些新的偽裝色很適合這一帶山區,如果它再低幾百米,憑著與岩石和礫石的顏色掩護,自己未必能第一時間看到。

  他用IRST悄悄掃描目標,沒有使用共軸激光測距,以免驚動敵人,他目測估算,距離在8公裏外,勢必在靠近些才能攻擊,同時他還留心搜索其餘目標,但是一時間沒有看到。

  毫無來由,那架米格29UPG突然拉了起來,突破山脊高度的同時,被遠處的預警機發現,同一時間宋寧垂直顯示器上可以看到閃爍的目標位置了,當然是數據鏈的功勞,不過這些都嫌多餘了,他的偷襲破功了。也許敵人打算在5到6公裏外做一個筋鬥,然後拉開架勢反擊,或者在地形幹擾外的較高高度進行一次機動擺脫。

  “輪到你了。”

  宋寧大喊一聲,繼續保持跟蹤,這會兒他的紅外格鬥彈正在冷卻,無法轉換中距彈,不過趙林可以做一次攻擊。

  趙林的雷達立即鎖定垂直拉起的敵機,距離不到10公裏,非常理想的中距彈攻擊距離,實際上,中距彈的命中率還是在視距內稍高些,距離遠了,這些導彈很容易在一兩次中等過載轉彎後被甩掉。

  2枚中距彈先後發射出去,直奔那架米格29,宋寧放棄攻擊,一頭紮下山穀,以免導彈主動雷達開機後出現識別問題飛向自己,當然同時他必須提防另一架米格29。

  羅爾中校聽到了電台裏隊員的呼救,迅速回轉過來,轉彎過程中丟掉了機翼下的2個油箱,保留了機腹下的那個,這個油箱對滾轉和加速都有一些負麵影響,但是他權衡再三,沒有扔掉它以及裏麵還剩下的1100升燃油。

  宋寧立即注意到了雪山上移動的亮點,這是戰鬥機啟動加力後的火光,不是一個而是2個,顯然今天指揮機對情報的掌握始終是有失誤的。他抬起頭,看到2枚中距彈從上方飛過,以一個異常緊湊的轉彎,飛向已經被漫天曳光彈遮擋住的目標。從導彈的轉向的潑辣程度,可以看出目標擺脫的轉彎時拚了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