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挑戰者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2-05-08 23:19      字數:4290
  在製高點上,還有一輛自行高射炮正在待命,它與偵察兵的任務無關,隻是跟隨行動,獨立承擔著一項特殊的對抗任務,就是隨時擊落對麵飛過來的無人機。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印度主力的出動,當然也不會是貿貿然的。他們當然也會利用以色列提供的無人機,搶占這個最後時機,來偵察一番;而無人機來的路線,一定就在雙方前鋒對峙的最近距離上,與中國無人機去的路線高度一致。

  對抗對手的無人機,自然也成為了信息對抗中不可輕忽的一環。

  在王鎮北的戰法中,他的那些有獨立作戰能力的野戰防空部隊,並不集結一處,而是分拆開來,撒出去極遠。自行高射炮幾乎就緊跟著偵察部隊一同行動。

  他現在有5輛25毫米5管高射炮以及一輛戰場指揮車,就頂在最前麵,在兩兩間隔12公裏的60公裏寬正麵上,豎起第一道,防低空滲透的籬笆。這是他從反偵察效果和成本控製兩方麵綜合考慮後,最優的方式。

  PGZ95型高射炮炮塔上的警戒雷達,一直在迅速地旋轉著,那些來來回回的己方無人機,會按照一定的時鍾間隔,發射避免誤傷的識別信號,所以雷達將重點跟蹤那些始終沒有發出應答的無人機,並將其位置信息傳輸到其他友鄰防空站,最終由後方指揮車,計算出一個最優的攔截方案。

  5輛PGZ95型自行高射炮的脈衝多普勒戰場監視雷達,可以勉強覆蓋60公裏寬的正麵,但是它們裝備的小口徑機炮與前衛2型導彈,卻無法覆蓋這麽大範圍,所以這道防空網頗為稀疏,並不嚴密,必要時需要通過機動能力彌補射程,或者將目標信息傳送到後方,交由後方係統解決。

  在第一道防線後方,有一部同樣底盤的指揮車,與在野地裏錯開位置部署的,零散的紅旗17型高機動防空係統,它們負責補漏。當然紅旗17的射程也很疲弱,其間的空隙,仍然可能被機靈的敵機發現,並加以利用。當這些短程,全都不起作用時,才會動用昂貴的中程防禦係統。如果發射2枚紅旗16導彈,進行一次標準攔截,隻能擊毀一架雲雀無人機,那實在談不上多麽合算。

  根據情報,印度第4裝甲師,早已經得到了大批的以色列無人機,從大至小,型號齊備,人員培訓水準也相對較高,要維持戰場單方麵的信息透明,也必須要將敵人的偵察手段考慮在內。

  自行高射炮的雷達顯示器上,終於有了反應,自行高炮發現了從對麵9公裏外,飛過來的一架對方無人機,飛行高度隻有150米。計算機對目標軌跡進行了預測,高射炮的射程遠遠夠不到它將要經過的最近點,不過目標的飛行速度極慢,隻有47公裏/小時,竟然比95式高射炮的速度還慢得多。顯然,這隻是某種用電池以及電機推動的小東西。

  後方的95指揮車,立即向該輛自行高射炮作出指令,讓它駛下高坡,趕往4公裏外的指定的,第一攔截點,準備在敵人路徑上實施攔截。

  帕夏尼塔中將此刻正隔著100公裏,通過雲雀III無人機,地麵控製站,以及中繼通訊站,實時收看無人機發揮的視頻。在印度陸軍中,能夠實施類似戰場監視的部隊並不多。

  偵察路線完全按照他規劃的的飛行線路展開,實際上,這也是他在地圖上畫的軍隊行徑路線,如果敵人指揮員有心,或許可以猜到這一點。

  中將並不貪心,他首先需要清楚地看到行進路線上的一些細節,方便對照地圖,做一些調整,如果能看到敵人的前鋒,當然更好。

  他的前鋒偵察部隊,就在無人機後方緊跟,如果發現敵人,可能進行幾次必要的火力試探,摸摸敵人的規模。

  此刻他有些緊張,因為緊趕慢趕,敵人還是比他先到邊境了。其中的主要責任,當然是邊境上的那些守備部隊的廢物,他們好像一槍沒放就逃散了,而且一路退回境內,堵塞了戰備道路。逃散的人群還散步了很多謠言,引發了戰爭以來,印度國內的第一波難民潮。半年前在巴基斯坦發生的一幕,被完全複製,密集的難民人流,將主要運兵通道堵塞;好在第4裝甲師的主力,為了隱藏行蹤和規模,沒有走公路。

  內務部隊和憲兵,已經發現了大量巴基斯坦三軍情報部門人員存在的跡象,他們似乎也混在人群中肆意散布恐慌情緒,說什麽巴基斯坦第1裝甲師將要血洗昌迪加爾,此刻已經捕獲,並槍斃了幾十名逃兵,但是還沒有抓住巴基斯坦的特工。

  現在中將想知道敵人深入了多遠,邊境的防禦地帶有沒有被攻占,敵人前鋒規模有多大等等問題,並由此判斷是否可以打一個漂亮遭遇戰,止住頹勢。

  無人飛機飛越邊境後確認,敵軍還沒有進入印度過境,空空蕩蕩的邊境隔離牆後麵,堆滿了物資,甚至還飄揚著印度國旗,可見邊境部隊有多混蛋,逃跑時竟然忘了收起國旗。而中國軍隊並沒有達到他們一次突擊,可以延伸到的最遠距離,似乎是在等待外交談判。中將想,要是這樣,可就太好了。他需要時間,將陸續趕來的部隊重新集結編組。

  無人機的光學設備,開始受到遠處地平線上落日餘暉的幹擾,總是有一大片七彩的光暈,遮擋住視野,這種低檔貨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它沒有遮光設備,以適應光源低於鏡頭的情況。。

  “我說,能不能偏離原定路線,不要朝著正西過去,這樣什麽也看不見了。我們繞過去行不行?”

  “恐怕不行將軍,雲雀III型的航程不夠,多繞就不能回收了。”

  “有沒有什麽辦法?”中將心存不滿,如果有必要,他可以不回收飛機,一直飛到燃料電池耗盡,這點代價他付得起;但是關於是否有必要這種問題,通常隻有在馬後炮的場合下,才能給出答案。

  “將軍,再過5分鍾,太陽就落下了,我們可以轉用夜視傳感器。”

  “先飛高一些,看看下麵的大致情況。”

  這架無人機沒有雷達告警設備,也不知道一輛進行中的自行高射炮上麵的警戒雷達,一直在更新它的位置。

  高射炮趕到預定攔截點,敵人仍然慢吞吞地沿著既定的筆直路線前進,搜索雷達的精度,不足以確認目標具體位置,隻能知道它來了。最後,必須由光電係統進行瞄準。但是黃昏時刻,微光係統特別不好用,而這又是一架翼展隻有4米,噴圖成灰白色的小型無人機,其紅外特征也不是明顯。知識後方指揮車,一直能看到目標飛近,沒有改變航線。

  炮手慢慢調整倍率,用一根操作杆轉動電視視野,他知道如果自己再無法從夜色中找到目標,它就極有可能以極慢的速度,從自己的炮口下溜到自己後麵,這豈不是奇恥大辱?

  “大概在我們頭上了,能聽到嗎?”

  車長鑽到了炮塔外麵,過了一會兒說:“完全聽不到。”

  炮塔連帶光電搜索,慢慢轉動了2圈,終於有了一點發現。

  那架小飛機正在慢慢接近,高度大約400米。激光測距進行連續測距,敵機還在3公裏外,已經進入了前衛導彈的射程,不過戰車光電係統一直無法用紅外模式自動跟蹤目標,也許是這種使用電池驅動的飛機的紅外特征很不明顯,也許距離還嫌遠,總之在人工跟蹤下,它慢慢進入了25毫米機炮射程。斜距數字變成了1.5公裏。

  隨著頂部警戒雷達折疊收起,4門25毫米火炮慢慢抬起,就等著對方自己進入射程。

  如同一道閃電,潛伏在夜色下的高炮進行了一次短促的射擊。一片如漁網般散布的彈藥潑灑向目標。所過之處,那架無人機斷裂成兩截,應聲而落。

  印度中將看到屏幕上一片沒來由的亮光後,畫麵驟然旋轉起來,顯然飛機開始螺旋下墜了。他沒有看到敵人,但是敵人的防空火力就在附近了。

  “敵軍就在附近,有防空武器伴隨。估計在邊界西麵1到2公裏區域。”他站起來,走到地圖旁在邊界西麵1公裏的地方,畫了一條平行紅線。

  “這裏沒有地利上的便宜可占,他們停在這裏是政治需要。”他很肯定地說。

  “師長。我們的偵察營已經很近了,是不是過去?”

  “很好,先看看敵人的來頭。讓前鋒營不要走公路上的隘口,敵人的主要注意力會在哪裏,從我劃定的路線,偷偷迂回過去。”

  “坦克排一起過去嗎?”

  “是的,讓坦克排加入。是時候看看我們的新式裝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提醒前麵小心些,坦克不要放在最前麵,要在盡量遠的距離上發揮火力。”

  “是。”

  第4裝甲師的偵察營,主要由BMP-2步兵戰車組成,出發前加強了一個挑戰者2型坦克排。

  帕夏尼塔是一個謹小慎微的人,他一直很想知道這種號稱防禦能力極強的英國坦克,到底處於什麽水準。英國的喬巴姆裝甲名聲在外,經曆過幾次戰陣,當然不可能如同阿瓊的所謂複合裝甲一樣,會被2公裏外的敵人炮彈擊穿正麵。當然他不可能偷偷試著對自己的挑戰者II型開炮測試一下,雖然他心裏真的很想用T90的125炮打幾發,以確定最佳的交火距離,那樣英國人會心疼。索性趁著這次遭遇,他想,不如讓這些裝備試,小規模地試一試威力,以便於他以後部署時有個分寸。

  中國偵察部隊稀稀拉拉地停在邊界西麵,與空無一人的印巴過境保持距離,一部分是政治需要,另一部分是戰術需要。

  布滿丟棄物資的公路,一直通向傳統的邊界隘口,如果敵人的摩托化部隊開進,隻能從幾條公路走,但是敵人開過來的,是一支機械化部隊,所以偵察兵們時刻注意這邊界上的每一段。

  這條幾百公裏長的邊界上,修築了一道綿延的高牆和反坦克壕,都在印度一側,可見印度人也曾經很擔心巴基斯坦的坦克突入和間諜潛入。

  巴基斯坦一側則是鐵絲網和壕溝,以及間隔的碉堡。印度入侵後,推平了幾段邊界,包括印度人自己修的反坦克工事,不過在這一帶的隔離牆相對完整。

  夜晚7點40分。中國偵察兵所在的高地後麵,又一架導軌上的無人機拖著火焰飛向空中。在無人機飛躍過平靜的隔離牆的時刻,這道高牆突然坍塌下來,一個小巧的影子偷偷鑽來過來,緊接著旁邊的牆又倒下一片,又有一些黑影鑽了出來。

  中國偵察兵們立即察覺到了異樣,等目標跨過巴基斯坦測的壕溝,他們可以確認,這是印度的BMP-2型戰車,數量很大,比無人機發現的多得多。看來夜幕的降臨,部分抵消了無人機居高臨下的觀察優勢。

  偵察兵們趕緊收拾東西,準備撤退。按照王鎮北的意圖,他希望將敵人放進近一些,他也希望近距離觀察一下對手的特點,除了裝備,還有打法。

  成群的印度步兵戰車,碾壓過脆弱的鐵絲網後,悄無聲息地展開,它們的推進速度很慢,從規模看至少有2個連。按照常識,這一類前鋒偵察部隊,不會有重型火力或者重裝甲隨同。

  中國的502型步兵戰車,紛紛退下山坡,避免不必要的交火,但是一名排長還是趴在草叢裏觀察,他覺得敵人好像還有一些東西藏在了後麵。

  “排長快走,敵人再近,就聽到我們動靜了。”

  “別急,再等一等。後麵一定還有東西。你看他們的步戰都停下了,那個陣勢,是再等什麽東西。”

  作為偵察兵,直覺有時候也很重要。

  一座巨大的炮塔出現在了微光夜視儀的視野內,它輕鬆推過高牆,但是上壕溝有些吃力,那巨大的震懾力,即使隔著一公裏還能夠真切感受到的,它拚死上坡時,仿佛還可以聽到隆隆的發動機咆哮聲。

  “報告總部,發現敵人挑戰者II,大約有……一個排。”

  王鎮北在指揮車內得到了即時的消息,敵人果然出動了挑戰者II來壯膽,他可以猜到對方統帥的心意,急著想試一試新裝備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