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仇敵相遇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2-05-08 23:18      字數:4376
  第二批戰機從薩米身旁起飛,是2架雷電和2架帶著導彈的殲7型飛機,這是剛剛進入作戰部隊序列的原模擬對抗部隊成員,其中有幾個老家夥薩米還認識,現在空軍已經要靠他們去充數了。

  最近,中國駐巴北方的空軍沒有增加,反而偷偷減少了,其中的緣由不難猜到,可以預見,梅內亞姆集團以至於新德裏的末日快到了,不過虛弱的巴空軍也極可能在這之前就消耗光。殲7以及幻影III這樣的飛機都必須上陣抵擋了,而雷電的組裝速度達到了創紀錄的每月4架,但是與戰場消耗相比較,完全是杯水車薪;巴空軍隻能采取一邊積蓄力量,一邊小打小鬧的策略,即使如此反攻伊斯蘭堡的戰鬥,依然損失了不少飛機和飛行時數超過100小時的“中等水平”飛行員,以至於伊斯拉姆中將不久前說過,如果巴空軍損失了默罕默德,那麽空軍的一半就沒有了。

  中將本人的聲音已經很少出現在指揮機的電台裏了,盡管在比較重要的戰鬥時,他會親自坐鎮空中指揮。這會兒薩米正與他的副手交流,希望預警機能修改一下航線,與對方Emb145I保持同一緯度,他覺得印度預警機反常進入克什米爾山區,必然有其道理。指揮機從善如流,答應了這一請求。在巴基斯坦與中國居高臨下的雷達網的監視範圍之外,還有很大一片山區走廊地帶是很難監視到的,如果敵機飛的低一些,就更困難了。不過從預警機的航線上,還是可以猜一猜的。

  戈亞率領4機編隊悄悄地飛行在雪山之間,他選擇這裏,主要是因為地形上可以避開敵人雷達。當然這裏也是他首開記錄的地方,以及之後擊落隼中隊F16的地方,但是他也清醒地認識到,山區作戰並不利於蘇30MkI這樣的重型機,當然飛機上多1名飛行員是一個不小的優勢,這樣在雷達作用有限的山區遭遇戰中,蘇30更容易先發現對手,他提醒其餘飛機拉開遠一些,不要使用地形跟蹤導航.隨時盯著四周。今天他的任務就是製空,隻要獅子能把敵人的殘破空軍引誘出來,就由他負責從側後展開突然攻擊,一舉殲滅。這一戰術是最近敵人常用的,現在正好反戈一擊。

  “老鷹,這裏是堡壘。敵人的預警機正在向北移動,可能在伊斯蘭堡西北100公裏範圍內。”

  “堡壘。能不能探測到精確位置?”

  “不行,靠太近的話,我方預警機也會被他們確定位置,不符合司令部的作戰原則。”

  指揮部立即否決了老鷹隊長的想法,接二連三地在山區損失預警機後,空軍參謀部不得不製定了嚴格的交戰規則,預警機過分地靠近克什米爾的西側是很危險的,在利用這一帶地形進行隱蔽偷襲方麵,實際上敵人更有經驗。

  “老鷹,第一批次敵機正在接近獅子。隨時可以展開包抄作戰了。”

  “讓獅子現行反擊,我們不宜過早暴露,敵人必然有第二批次。”

  戈亞不願意立即從東麵包抄,從數據鏈發回的交戰態勢看,獅子完全沒有處於劣勢,此時雙方正以堂堂之陣互相靠近,怎麽看都是各自放出的餌。獅子中隊固然有搜索地麵坦克的任務在身,但是從指揮部製定計劃的意圖看,他們的行動更像是一次佯動,而敵人的雷電企圖與獅子正麵對射中距彈,顯然也是假戲真做,從參謀部統計的數據,雷電戰鬥機受限於雷達性能,在空戰中搶先發射中距彈的機會不大。

  “我確信他們一定還有第二個編隊,等著從側麵打擊獅子,他們機場近,這一點不難做到。”

  戈亞沉著地說道,他研究了最近的不少戰例,敵人確實就是這麽幹的。但是戰報中也偶爾提到一架孤獨的雷電往往在最後一刻出現,起作用還很難評估。

  “老鷹隊長,我們探測到敵方第二個編隊,4架戰機組成。2架雷電和2架米格21。”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敵人出動了第2個偷襲編隊,可惜陣容寒蟬了一些,竟然有殲7混在其中,他們大概以為印度預警機識別不出這些老就型號。

  “是時候,該我們出場了。”

  4架蘇30MkI等到了時機,猶如海麵下升起的鯊魚,一躍飛過雪山向暴露出來的敵機猛撲過去。

  與此同時,孤獨的101號雷電帶著一道蒸汽,從跑道上飛起,這架飛機形單影隻,沒有攜帶中距離導彈或者多餘的吊艙,隻有副油箱與4枚格鬥導彈。

  薩米已經習慣了不要僚機配合的戰鬥,實際上他最近的作用,就像戰場上的巡視員,或者說預警機以外的第二架指揮機(他直接給伊斯拉姆少將提供建議,有時候甚至可以決定預警機的航線),混戰時,薩米就尋找敵人的破綻以及應變各種突發的情況,通常他會最後退出戰場,順帶報告跳傘戰友或者墜毀飛機的大致位置。

  上校在升空過程中同步得知,敵方的另一個編隊露麵了,也就是說方圓2千平方公裏範圍內,敵人集中了8架蘇30,而己方目前是5架雷電和2架殲7,無論如何計算,都是巨大的劣勢,唯一的變數在於自己。

  敵人這次顯然有備而來,預警機很快就捕捉到了第9架蘇30MkI,是從旁遮普方向趕來的飛蛇中隊的一架電子幹擾機,顯然這架飛機是針對野戰防空火力而來。戰鬥還沒有開始,似乎高下已經分明了,敵人不僅在數量上,而且2個編隊也都占據較好夾擊陣位。

  一切按部就班,獅子中隊果斷放棄了對地搜索,在有預警機的情況下,它們的應對還算從容,迅速利用爬升優勢,搶到更高的位置。然後獅子在毫無希望的理論射程內,發射了導彈,顯然他們對這次包圍作戰的整體意圖理解與戈亞有誤,仍然很急躁地進行公式化的作戰,並沒有打算將敵人拖住,讓老鷹從後麵趕到撿這個便宜。

  由新手駕駛的丟一批次三架雷電戰鬥機沒有機會開火,隻得在預警機指揮下撤退,轉彎和加速都顯得手忙腳亂,隨後按著最笨拙的方式,進行高空滾筒動作,這種動作可以誘使對方雷達製導導彈緊跟著做類似的翻轉動作,這樣導彈就會迅速折損掉一大半的射程。這種遠距離上的應對,談不上多大的技術含量,但是對磨練新飛行員與導彈對抗的膽識倒是大有好處,遠比第一次接敵,就與一兩枚20G過載迫近的格鬥彈來一個照麵好得多。

  薩米仔細觀察局麵,同時小心避開群山後對方預警機的視野,他通過一些山口時,格外的小心,免得自己過早暴露在對方雷達波束內。

  己方指揮機已經兩次建議他向南攔截一下有靠近苗頭的電子戰飛機,他都拒絕接受(就是這麽獨斷)。他一直沿著下方的敵人陸軍縱隊向北飛行,他嗅到了老鷹的氣味後,簡直是不自量力的直撲過去。

  獅子中隊過早的開火,打亂了整個局麵。第一批巴方戰機在擺脫導彈後,直接撤出了戰鬥,而老鷹的4架蘇30立即轉換目標,高速向掩護的2號編隊展開攻擊。一時間局麵變成了4對4,但是巴方明顯出於下風,因為其中有兩架充數的殲7型戰鬥機。

  戈亞的HUD上,目標指示框一直在移動中,敵人在目視距離外,但是雷達已經牢牢指向目標。他知道敵人剛才試圖迎頭飛來,但是突然間又轉向逃跑,這使得他抓住機會縮短了距離。

  敵機群中間隻有2架雷電可能有中距彈攻擊能力,完全沒有對等反擊的能力。戈亞等待雷達掃描到所有4個目標後,以一對一方式緊緊抓住其中的一架雷電,如今的空戰已經不能指望擊落一架F16C/D了,能擊落雷電已經是印度飛行員能夠獲得的最大光榮了。

  距離漸漸靠近到了25公裏。他從容地發射了2枚中段指令製導的R27T導彈。從海軍收集到的作戰記錄看,R27T的命中率較之R77更高,尤其在編隊作戰中,混搭發射幾枚這種靠著紅外導引頭進行末端製導的導彈,可以造成對方雷達告警設備做出錯誤提示,進而做出錯誤的反製。

  對方雷電果然方寸大亂,調轉機頭,企圖向北逃走。2架殲7倒是沉著應對,借著地形消失了。眼看虎入羊群的態勢已成,戈亞命令老鷹編隊四架戰機解散編隊,各自追殺自己的目標去。南麵的獅子中隊,沒有摻乎這邊的混亂局麵,迅速地脫離了戰鬥。

  薩米迅速貼山向這邊趕,他看到空中幾道巨大的蒸汽弧線正在迅猛延升,一架雷電正在與緊隨的導彈比拚轉彎。導彈顯然更加的迅猛,它們從外圈逼近飛機,一道炫目閃光過後,雷電戰機,一頭栽了下去。上校在電台裏聽到了飛行員最後的呼叫,隨後這架編號147的飛機拖著黑煙,從他一側猛衝下去,撞到山上。

  最近他見過了太多這樣愚蠢而又無謂的損失,很多26中隊新飛行員的名字以及空中的呼號,他還來不及一一對應起來,這些人就被記錄到陣亡名單上了。倒是2架沒有數據鏈支持的殲7沉著應對著,在較低的高度上與完全看不見的敵人周旋著。

  “獵犬,繼續按現在的路線飛行,降低些高度,把後麵的敵機引過來,”薩米在電台裏喊道,殲7沒有數據鏈,不過飛行員都是個老手,很熟悉低空追逐的技巧。

  “我盡力而為,你不要太讓我失望。”

  殲7飛行員完全看不見身後的情形,隻是偶爾能感知到對手雷達的掃描,但是薩米的聲音讓他心裏有底。

  一架老鷹中隊的蘇30急匆匆追趕過來,想要迅速完成這次獵殺。目標放棄加速,企圖低空逃走,可是打錯了算盤,這次碰上不是沒有進取心的獅子,老鷹一向有趕盡殺絕的傳統。

  蘇30選擇雷達下視掃描,成功跟蹤到了低空低速性能一般的目標,目標沒有施展低俗盤旋機動,而是直挺挺地向前飛行,可能是雷達告警器沒起作用,飛行員還不知道死到臨頭。印度飛行員有些兩難,最後還是決定穩妥起見,再追近些使用R73導彈。

  當這架戰機全神貫注投入追殺的時候,即使是後座的飛行員也忘記了四麵搜索的作戰鐵則,以至於薩米輕易溜到了極為有利的6點鍾位置。

  薩米呼叫獵狗可以放棄誘敵策略,采取措施躲避,於是殲7終於開始拉起,短暫地破壞了對手雷達下視瞄準,不過持續時間不長,對方相控陣雷達又迅速將其鎖定。印度飛行員正準備開火時,告警器女聲響起,提醒他自己座機也被鎖定了。預警機這時才看清了態勢,警告他們有一架雷電在後麵緊追。

  印度飛行員有些納悶,他明明看見中隊長擊落了一架雷電,然後追擊另一架去了,怎麽突然間又冒出了第三架。此刻老鷹編隊已經解散,他隻能迅速轉彎,向30公裏外的隊友靠近,以求對抗。至此兩名飛行員都沒有看到雷電的位置,他們各自轉頭,進行360度搜索,但是那架雷電一閃就不見了,隻是雷達死死咬住自己,顯然躲在了某個刁鑽死角內。蘇30隻得做出一個笨拙的滾轉動作,以查看下方。

  薩米穿過雲層,終於用肉眼看清了這架敵機,那架敵機就像要去參加武器展覽一樣,帶著大約十枚導彈,機翼兩邊各有2枚較小的,顯然是R73,剩下的都是更大的導彈,似乎有中距彈和反輻射武器。地麵防空加強以後,印度空軍製定的最新交戰規則,要求製空戰機帶上很多不必要的自衛武器出擊,這使得本來就過於重的雙座重型機的機動性能捉襟見肘。

  那架老鷹正在拉起,準備靠著爬升擺脫,這是印度蘇30最常用的手法,但是薩米的雷達測距讀數並不強勢,這架飛機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積累起爬升速度,它帶的累贅實在太多了。

  101號的雷達穿透了對手釋放的,布滿天際的箔條,一舉鎖定了目標,對方受驚立即放棄了爬升轉而俯衝增加速度。老辣的殲7從側麵趕來,封住他一邊的去路,蘇30發現自己大限已到,索性一頭向下麵的群山撞過去,試圖以決死的信念,擺脫追殺。但是薩米較之對手要靈活的多,在敵機冒險鑽山前,迅速在很近距離上發射了2枚霹靂8型導彈,敵機無隻能發射各種幹擾權作抵擋,導彈穿透幹擾將其擊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