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對決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2-05-08 23:17      字數:4036
  如今要靠著一招低空突防,攻擊如此縱深的目標,其實又談何容易?這一帶雖然溝壑縱橫,但是防禦一方,仍然可以通過對山脈走向的判斷,來預測敵人可能飛來的路線,並作出部署,尤其這項工作,已經做了整整3個月。

  第一枚導彈上升翻越山梁時,遭遇到了迎麵的35毫米雙聯高射炮攔截。該部隊部署區域朝南,視野較為開闊。尤其獲得了早期預警(提前30秒),其追蹤設備一直對準預判目標接近的方向,由此獲得了長達十秒的時間,使用光電跟蹤設備對緊貼山脊飛行導彈進行穩步跟蹤以及測距。然後2門雙聯火炮開始同時射擊,射擊過程相當短促,布滿山脊上空的近炸彈幕很快就破壞了光學設備的人工觀測。不過,導彈也已經被迫近的彈片擊中,如同一團失控的火一樣撞到了山上。來不及重新裝彈,新的警戒命令已經提前打達,炮手調炮至原來位置,等著隨後而來的敵人飛機撞過來。

  第二枚巡航導彈走的是另一條道路。印度對這一帶山脈的測繪工作,比之巴基斯坦南部稍微細致一些,所以能夠製定2條完全不同的路線,已達到使用這種導彈進行打擊的最佳效果——兩枚導彈從不同方向,同時攻擊同一目標,這樣的攻擊往往可以讓對手的防空係統手忙腳亂。大部分近程防空陣地在雷達製導的情況下,可以進行有限的多目標打擊,但是在電視跟蹤時,很難協同分配目標,好在這個計劃剛剛破產了。

  上校在製定計劃時,曾近希望發射盡量多的斯卡普導彈來進行飽和攻擊,至少可以大量消耗敵人的彈藥,但是已經交貨的有限幾十枚斯卡普導彈中的大部分,已經被發射到了荒蕪的伊朗東部區域,這也是整個攻擊不能完全在防區外進行得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枚導彈從更遠的東麵包抄過來,它的路線一直沒有暴露,所以簡單繞過了墨脫的防空體係,這條路線更低,並不直接跨越東西走向的山脊,而是繞了個大圈,曲折進入林芝,任何雷達製導導彈對它都無能為力。但是雪山上的雷達實在太高,最後的階段,導彈必須從群山中暴露出來,直接飛向目標。

  防空陣地接連發射了2枚紅旗64型導彈進行攔截,但是斯卡普導彈的隱身設計,使得照射雷達數度丟失目標,作為東麵防禦中堅的導彈被虛晃過去。眼看著山區升起的閃光,直撲雷達而來。

  雪山上的最後防線——陸盾係統,一直安靜地等待著時機,指揮車上的搜索雷達已經發現了目標,不過2枚仍然在空中追趕的紅旗導彈幹擾到了雷達跟蹤,好在目標還遠,且沒有遮蔽,指揮員迅速切換到了電視觀測,由射手小心移動操縱杆來進行瞄準。

  安放在調平拖車上的7管火炮開始慢慢移動起來,不斷調整高低和水平方向角度,以適應目標航線的變化,目標一直在爬升,這使得它提速不快。一秒鍾後,7管火炮開始迅速轉動起來,這是射擊前的最後準備工作。它使用直流電機驅動發射,自然比之前的那些通過導氣式自動方式發射的火力要快得多了。

  在大約3公裏距離上,火炮開始噴吐出駭人的火舌,它以每分鍾5000發以上的速度發射出驚人的彈藥量,射擊的同時,滾燙的彈殼向瀑布一樣滾到平台下。

  斯卡普導彈遭到了連續的動能彈藥直接命中,在失去了一側彈翼後迅速開始下墜,一枚姍姍來遲的紅旗64型導彈,隨後也擊中了下落中的導彈,將其引爆。在山頭上看到這一幕的防空部隊指揮官在慶幸之餘,也難免操心,將來的戰果計算可能會有一些麻煩。

  指揮部一直警告該地區所有的防空部隊,敵人的隱形巡航導彈將是最大的威脅,務必有被動方式的傳感器隨時做好準備。不過,指揮部一直沒有告訴這些部隊的是,情報部門已經確認了印度武器庫內隻剩下了2枚這種導彈,現在印度人將它們都打出來了。

  正在亞音速接近的達布裏尼上校很清楚,自己和其他戰友今天九死一生。那些巡航導彈有沒有打中他不知道,他隻知道,那部雷達仍然在起作用。幾個月前,他能夠靠著2架老舊的米格27順利摧毀那座雷達,但是今天情況可不會那麽簡單了,他知道中國人在吃過一次虧以後的的效率,幾個月的時間足夠他們在這片荒蕪地區,布下足夠強大的攔截火力,但是這次任務他別無選擇,這似乎是扭轉敵人製空優勢的唯一辦法。

  從巨大的顯示器上看,左翼的2架僚機已經先行發起了衝擊,它們走的路徑較近,幾乎沿著第一枚導彈的路線尾隨而去,這顯然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因為敵人的炮口勢必會對準山口,但是這次攻擊需要一些能夠吸引敵方注意力的勇敢行為,否則絕無成功的可能性。

  一架陣風剛剛拉起,就被170公裏外的雷達看到。他提心吊膽地向東北方向飛去,緊盯著前方的各處製高點,忽然就看到樹叢中一陣煙霧騰起,飛行員僚機做出了一連串眼花繚亂的動作進行進行躲閃。

  4聯25毫米的機關炮噴射出的彈幕,硬是沒有蹭到這架在空中閃轉靈敏的飛機,眼看著它跑出了射程。不過發射架上的兩枚前衛導彈也已經完成了熱源跟蹤。

  陣風飛行員在電台裏聽到有人提醒他,有2枚導彈緊追而來。立即他做了一個滾轉動作,以不減速的方式觀察下方。看到了尾隨的導彈,正飛向自己。他立即一頭紮下山去,並以熱源幹擾規避,眼看著形勢越來越驚險。

  這裏的每一道山穀內都可能部署著致命的防空武器,而在那部雷達眼皮底下爬升,顯然是自尋死路。

  達布裏尼可以聽到僚機間緊張的呼叫,此刻他自己還沒有暴露出來,仍然迎著陽光飛行,不過敵人防守的嚴密顯然被他猜中了。他眯縫著眼睛看到,前方耀眼的朝日旁突然又多了一個火球,那是如約從提斯普爾發射的大地導彈的淩空爆炸,顯然被他們部署在後防的什麽反導武器攔截住了。中國人在這個綿密的防禦體係裏下的心思可真夠大的,而整個體係的核心,就是那部相控陣雷達。

  遠在四川的指揮部內,接連發現的印度陣風戰機的目標已經判定。司令員按捺不住緊張站了起來,最後會怎麽樣,他也不知道。雖然幾個鍾頭前,有人向他保證過雷達萬無一失,且來犯之敵有來無回。

  新的情報更新,印度發射的2枚大地導彈已被一部S300係統攔截在了印度一側,不過這隻是一個環節而已,並且可以看出敵人對這次襲擊下了血本,而且勢在必得。

  攻擊賈布瓦機場的印度米格29K顯然也隻是虛晃一槍,它們沒有敢於深入賈布瓦上空,也沒有發射任何防區外的武器。也許敵人已經從夜裏瘋狂的機場修複中了解到了,中國人這次是帶著工兵來的,於是放棄了用孱弱的武器去零星破壞這座機場,他們看準了,眼下整個戰場的關鍵,在於中共居高臨下的雷達。

  與指揮部的通訊已經中斷,達布裏尼帶著一架僚機,以100米的高度穿越一道峽穀,盡管高度如此之低,還是迎麵撞上了不可思議的雷達脈衝,告警器隨即響聲大作起來,顯然是敵人在重要的死角位置部署的補盲雷達。此刻,他無從低頭查看麵板,而是大聲呼叫係統激活反輻射導彈,並鎖定輻射源頭。

  今天上校有幸避開了中國空軍,不過這樣嚴密的地麵防禦,他倒是第一次領教。敵人雷達輻射一直在發生變化,導彈導引頭以及機上的電子設備一時也無法鎖定位置,轉眼間到了峽穀的轉彎處,飛機的迅猛轉彎破壞了之前的所有射擊準備,而且也沒有甩掉那部雷達。他低頭飛速瞄了一眼顯示器,已經有2架陣風從編隊中消失了,這意味著它們要麽是丟失了聯絡要麽是完蛋了。

  他不時向後轉身,查看身後。隻看到了一架僚機淩空博炸,也不知道是被什麽擊中了。

  此刻距離目標僅僅50公裏的距離了,他知道山穀呆不住了,於是拉起戰機做做後一搏。

  “虎鯊長機呼叫其餘編隊。”

  電台裏沒有回應,其它的陣風也不知道到了哪裏。

  這裏大山與他上一次來時沒有區別,隻是上一次來時,隻有幾架殲8II攔截,而此刻,他的飛機正被各種電磁波脈衝從四麵八方不間斷地掃描,他知道最後的時刻來到了。

  “虎鯊中隊,你們立即返航,這裏交給我。”

  上校將節流閥推到加力,他有信心在加力階段作出最複雜的機動動作。至於中隊其他的乘員是否參與最後的攻擊,已經不重要了,他們已經完成了吸引敵人注意力的任務,繼續在這片天羅地網中掙紮似乎沒有意義了。

  那座鶴立雞群的雪山就在那裏,在朝陽中閃閃發光,從哪裏發出的輻射能量越來越強,上校知道,它正死死地盯著自己。這是最後的對決,必有一方死亡。

  四麵雲層中的有2道迅速延伸的尾跡正在靠近,這是上校還能看到的。他被迫壓杆俯衝以積攢速度。高度稍有些下降,飛蝗般的高射炮炮彈就從四麵向他飛來,然後在飛機後方炸成一片,彈幕緊緊尾隨著陣風而來,眼看要將飛機吞噬。上校果斷釋放出大量的箔條,以破壞地麵炮瞄雷達的跟蹤,同時做出滾轉動作,將一枚偷偷靠近的導彈晃得暈頭轉向,失去能量,墜落下去。

  不過大量的減速機動使得戰機沒能積存足夠的能量,在連續的躲閃中,他始終沒有將速度拉起來。眼看著那麵天線已經近在眼前了,可惜在更高的位置,使得他無法通過俯衝加速。同時這也意味著陣風不可能使用激光製導炸彈。

  上校必須做出一個決定,以換取一次勝利。

  4個月前,他在印度斯坦國營電視台的節目錄製現場,對滔滔不絕誇讚空軍的拉尼博士表現得異常冷淡,以至於拉尼博士在節目錄製後向國防做出了:達布裏尼上校在節目中高估敵人,缺乏愛國熱誠的評價。被博士做出同樣評價的還有三叉戟中隊的羅爾上尉,這使得他們從此從國防部下轄宣傳機構的重點宣傳目錄中消失了,觀眾可不想在電視裏看到張敵人威風的家夥出現。

  十秒鍾內,上校就要實踐一次真正的“愛國主義”。他將那麵綠色的方形天線緊緊套在HUD正中的矢量標誌中,看著它越來越大。他幾乎闖過了所有的防禦,隻剩下了最後的一門7管快炮。

  大約在於陣風一致的高度上,拖車平台上的陸盾2000,正在靜靜地等待著強弩之末的飛機進入最後的穩定飛行中。敵人正在瘋狂地做出又一次攻擊,似乎是要直接撞擊雷達?

  尚未冷卻的7管快炮再次開始轉動,它隻剩下了半個基數的彈藥,不過敵機不會再有任何的機動餘地,除非他想錯過目標。

  達布裏尼上校終於看到了2公裏外的一門速射武器向自己開火,他知道一切都完了,隻能死死地頂住操縱杆和節流閥,眼看著火光橫掃過,眼前的透明玻璃座艙瞬間變成了白茫茫一片。

  密集的火網在飛機上瞬間留下了上百個洞,將整個座艙罩擊毀。飛行員大概被打得沒有了人型,不過飛機仍然靠著慣性飛向前方,直到火勢將其吞沒,才開始向下栽去,最後落到了雪山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