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藍天衛士
作者:野狼獾      更新:2022-05-08 23:15      字數:3168
  “目標航程過半了。”

  “我知道了。準備發射。”

  “明白。”

  武器操作員開始著手檢查戰鬥機導航係統。此時編隊正在漸漸接近最後的導航點,馬上就要按照預訂航線轉彎向東,插向敵人不大可能預計到的科欽港。GPS與北鬥係統的誤差高達1.5公裏,這說明美國人的試驗還沒有結束。現在中國人掌握的這套切實可用的導航係統成為了伊斯拉姆少將手裏的秘密王牌。在他構思的反擊中,殲11bs戰鬥機將在最大射程上發射鷹擊導彈,然後返回。這個計劃最大的破綻在於,鷹擊導彈是一種增程的反艦導彈,所以隻有慣性導航係統,並不是整合了北鬥係統或者地形匹配能力的巡航導彈。在缺乏中繼製導的情況下,無法修正累計誤差,自然也很難發揮最大射程上的優勢。在折衷的計劃中,哈米德的編隊將以150米的高度進入科欽港外150公裏得到位置。如果敵人在那個地區有一部警戒雷達,攻擊編隊就有提前暴露的可能。一旦印度空軍在阿拉伯海展開攔截,油料勉強的哈米德編隊就有回不去的可能性,他的回程幾乎需要沿直線走。另外一個問題是,在這樣的距離上發射的反艦導彈的誤差到底會有多大,沒有人知道。如果隻是些許的誤差,並不影響導彈在海麵上的攻擊,一旦導彈的末製導雷達開機可以自行搜索目標,但是考慮到科欽港口沿岸有8個大型貨油輪順岸式碼頭,以及集裝箱碼頭。另外還有11條突出於港口中的係船浮筒式泊位,隨時都會有幾艘萬噸以上的輪船停泊其間。其內部的複雜程度決定了這樣戰術上撞大運,技術上不完備的掠海攻擊很難奏效。

  “少校,彈頭電源已經接通了。”後座飛行員說道。現在,機翼以及肌腹下的三枚導彈進入了發射準備階段,駕駛儀以及一套複雜的陀螺導航係統已經通電很快達到了可以自行工作的轉速,導彈自身電池也已經接通,發射已經勢在必行。

  “我們降低高度到150米。”

  “明白。”

  哈米德將機頭對準了目標方向。平顯上,閃爍著的發射許可標識,隨著飛機的動作增大暫時消失了一會兒,很快又開始在左側條約起來。僚機緊隨其後,跟進。看上去一切都還順利,距離科欽隻剩下了270公裏,他很清楚,即使印度海軍現在發現動靜,也已經太遲了。要移動一艘航母或者一艘更大的貨輪,這樣短的時間都是不可能的。

  “也許我們可以再近一些。”哈米德說道。他發現印度的偵察非常鬆懈,於是心生欺敵之念。

  “聽你的,中隊長。”

  “獅心2號,我們再降低一些高度。也許可以接近到120公裏。這樣會更有把握。”少校說道,現在他也顧不上無線電可能被截獲了,現在敵人做什麽應該都來不及了。

  “他們出動攔截戰鬥機怎麽辦?”僚機詢問道。他認為如果按照哈米德修改的計劃,過份靠近敵方海岸,很可能會被印度的沿岸警戒雷達或者艦隊發現。

  “威林頓島上的那些亞音速的戰鬥機應該攔截不到我們。”哈米德有把握的回答道。他直得亞音速飛機是印度海軍部署在科欽港內的海鷂中隊,少校很清楚,印度最好的戰鬥機中隊,目前都在北方,這一帶的中隊主要裝備的都是一些2代機而已。

  飛機已經越過了電子導航圖上的發射點。少校的編隊繼續壓低高度向正東突擊。隻需要再有幾分鍾的冒險,他們就可以到達一個更合有價值的攻擊位置。對於完全依賴慣性導航和末端雷達製導的鷹擊導彈來說命中率會大大增加。

  隨著過渡的深入,電子戰術威脅係統上湧現出了大量的次要威脅,係統將其一一歸類,有來自陸地的遠程雷達,還有來自南方海上的驅逐艦雷達,暫時沒有出現一部能夠咬住戰鬥機的,來自空中和海麵的火控雷達。哈米德估算自己有一半的可能性還沒有真正暴露(他一直對印度海空軍的低效率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好,打開加力,準備發射導彈。”他瞄了一眼燃油表說道。飛機燃油已經過半了。不過丟掉兩噸半的彈藥後,顯然可以減少燃料消耗,所以少校決定增加點兒速度。

  兩架戰鬥機先後在100米空中投下各自攜帶的導彈,飛機隨之爬升並開始緩慢轉彎。6枚導彈平穩落下,在平靜地海麵上點火飛向東方。這些導彈的初速很大,不怎麽費勁就加速到了0.8馬赫,然後按照它自己的程序降低了高度。駕駛儀按照既定的路線飛向了遙遠的目標。那是一片空前複雜的區域,實際上那艘航母並不是停在一片海岸上。科欽剛本身屬於一片瀉湖。橫亙中央的是威林頓島,附近布滿了以橋梁連接的島嶼,港口內大部分的大型泊位都隱藏在島後。這對於判定目標簡單化的對艦導彈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大部分導彈顯然是為了一望無際的海麵優化的。它們需要重點應對的主要威脅是海麵上的電子幹擾和假目標,對目標的尺寸較為敏感,而穿越一片布滿樹林與建築的陸地顯然非其所長。巴基斯坦空軍的這次豪賭,其實正如薩米所判斷的,軍事上的意義不大。

  幾枚掠海飛行的導彈,按照各自的一套慣性指令飛向同一目標,不過航程過半,導彈就因為不同的誤差積累程度而開始分散。它們大致將在同一時間打開雷達搜索,不過各自看到的必然是不同的情形。

  印度防空部隊已經發現了戰鬥機的蹤跡,不過完全沒有察覺這些導彈進入海港。最早看到第一枚導彈的,是一艘在港口外打漁的機帆船。船長叼著煙鬥,看著一架小型飛機擦著海麵從眼前過去,這架飛機的機翼似乎有些小,聲音也不太對,過了一會兒他才確定那其實不是一架飛機。船長鑽出駕駛室,轉頭朝東望去。如果不是尾部的一簇火焰,那枚導彈幾乎已經看不見了。那簇火焰撞上了遠處一艘正緩緩駛離文巴納德湖的巨大散貨船,隨即發生了一次劇烈的爆炸。船長有些納悶,他覺得這完全不可能,最近他每天都在收聽新德裏的戰報,據他所知,巴基斯坦完全喪失了反擊能力,在一兩周內就要滅亡了。

  第二枚到達的導彈成功地越過了威林頓島。它的實際路徑,與預設路線幾乎毫無差錯,展現在它前麵巨大雷達反射截麵表麵;那裏果然是一艘大家夥。導彈在最後幾百米展開了一輪機動,這是它預設得一套躲避標準近程反擊的動作,不過這些規避動作完全多餘,它一頭紮向了一艘懸掛塞浦路斯國旗的巨型運煤船。這艘被拖船臨時拖來遮擋在維蘭特號航母前麵,充當了替死鬼,不過微不足道的導彈對這這艘幾萬噸的空貨輪造成的損傷有限,船上所有的人員都被預先疏散走了。

  隨後趕到的兩枚偏離較大的導彈,全部脫離了港口,他們從維賓島方向,深入了克拉拉邦內陸,一枚打中了一棟民房。另一枚耗盡燃料掉在了一片水稻田裏。

  最後到達的2枚導彈偏離的距離更大,完全沒有機會靠近真正的目標,他們在海灣內轉了半圈然後越過了南部的印度漁業大學的建築,已然錯過了所有可以攻擊的大型目標。導彈的指令裏顯然沒有遇見倒這樣的情況,現在它們茫然地在威林頓島南側兜著圈子。越過了範德魯斯長橋後,飛向了一個與真正的目標背道而馳的方向,不過雷達還是有所發現。它們看見了在2公裏外,港口的盡頭處有模糊的目標。那裏是印度最大的船舶建造修理廠——科欽造船廠。那裏確實不是什麽也沒有,印度海軍尚未完工的藍天衛士號航空母艦正在那裏加緊建造中。這艘與世無爭的新航母並不是巴基斯坦三軍參謀部想要的目標,盡管他們也都知道它很多年來一直就在那裏,停停造造。這艘航母目前隻完成了7成,工程進度遙遙無期,顯然趕不上這場戰爭甚至是下一次戰爭。巴基斯坦軍方所矚目的隻是現實中的威脅——搭載著海鷂戰鬥機的老舊的維蘭特號航母。當然當這一出荒誕而又混亂的攻擊最終落幕後,它在軍事以及政治上的價值會議何種方式顯露出來?暫時還不可預料,也許會出乎所有謀劃者的初衷,得到一些意外的成果?當然這還隻是後話。

  2枚導彈穿過龍門吊架,穿過尚未完工,呈半揭開狀態的的航母甲板。甲板上的焊接工人眼看著它們鑽了下去,然後航母內部發生了爆炸。600噸龍門吊隨著爆炸聲向後倒塌,正砸在甲板艏樓上。導彈剩餘的燃料在航母幾層甲板下燃起大火,4台剛剛安裝到位的通用公司的燃氣渦輪動力係統被付之一炬。爆炸發生時,項目經理以及總工程師本人正正帶著一群工人在第四層甲板核對前一周前布線的圖紙,從此再也沒有人見到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