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啟動,上前
作者:明教五代目      更新:2022-05-08 22:37      字數:2171
  在投出這一球的時候,不知怎麽的,楚風就想起了在1998年總決賽上,喬丹的那最後一記絕殺球。

  1998年NBA總決賽最後一投——被稱為“世紀之投”。

  邁克爾喬丹的“50大”進球裏,各種眼花繚亂和匪夷所思中壓軸的、排名第一的、公認最偉大的進球就是這個。

  但看上去,不就是喬丹在後場斷了個球,慢騰騰地運到前場,看了看時間,晃倒拉塞爾,投了個罰球線中投,球空心入網後,喬丹挺著手腕裝了會逼嗎?

  跟那些閃轉騰挪、匪夷所思、眼花繚亂相比,這有什麽精彩的?

  當然,還有這個問題提到的,爵士傻了嗎?為什麽不包夾呢?

  這就得好好看看比賽了。

  這場比賽,喬丹的投籃手感的確不佳,在第四節末剩59秒,喬丹突破底線造罰球追平比賽的間隙裏,評論員對此也進行了分析。另外一點,皮蓬和羅德曼在那個賽季飽受傷病困擾,庫科奇承擔了大量的攻擊任務。在這場比賽裏,雙方可以說是打了一場消耗戰,體能稍占優勢的還是爵士一方。

  喬丹罰球後,爵士隊打出了經典內外線配合,斯托克頓強側吊傳馬龍,弱側收縮做牆,斯托克頓繞底線來到45度角三分線外,哈珀以為馬龍準備傳內線的那一點,撲向外線時防守整整慢了一拍,斯托克頓從容出手,空心三分入網——這本應是奠定勝局的一球,時間還剩41秒。

  公牛暫停後,喬丹在三分線外被延誤了一下,接近中圈才接到球,一打三,突破了拉塞爾半個身位,躲過了斯托克頓的抄球,閃過了馬龍的封蓋,全力把球放進,能看出,喬丹的體能在此已經是極限了,37秒。

  爵士隊慢騰騰地來到前場,還是與上次進攻相同的落位,他們隻需要慢騰騰地打完這個回合,公牛就凶多吉少了。不過這次落往弱側防守的是喬丹,我們看到,喬丹在斯托克頓傳球的一瞬間,放掉霍納塞克,啟動,上前,斷下了馬龍的球,馬龍摔倒,剩22秒。

  我們知道,在籃球比賽裏,施展包夾戰術,大體上有這麽幾個點:後場持球,剛過半場,突破上線後或內線落位接球時。

  我們來看第一個,喬丹斷球後,此時是包夾逼迫喬丹出球的第一個時機。但這時馬龍還在地上沒起來,拉塞爾和斯托克頓——注意爵士一直是這兩位執行對喬丹的包夾,包夾斷不下球的話,喬丹一旦出球,就很容易造成前場四打二,這是爵士絕對不能接受的局麵。

  爵士的策略是斯托克頓延阻喬丹,其他人迅速回防——馬龍還落在了最後麵哈哈。

  喬丹這時是可以像往常那樣,選擇出球後到前場,一對一落位再接球的,但他看了看時間,以及對手的落位,沒有出球,而是選擇走左手邊過半場。

  剛過半場,這是包夾喬丹的第二個時機。

  但這個時機被錯過了,原因在於庫科奇跑向強側底角,逼迫拉塞爾迅速回防,位置過於靠後,換成霍納塞克去跟庫科奇的時候,喬丹已經過了半場。

  過了半場,是包夾喬丹的第三個時機。

  但這時,史蒂夫科爾——彈無虛發、上賽季投中過絕殺的神射手跑向弱側底角,斯托克頓迫於無奈,隻得去找科爾。斯托克頓當然知道,如果他去上線夾擊喬丹,喬丹還會很容易找到科爾,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顯然,通常來說,這個回合爵士的防守選擇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後場被搶斷後,迅速落位,沒有讓對方找到快攻機會,逼迫對方轉入陣地進攻,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一次退防。

  爵士的陣地防守策略很明確,拉塞爾領防喬丹,馬龍和中鋒阻斷突破路線,斯托克頓和霍納塞克防投手——兩側底線的科爾和庫科奇。

  這也是沒有問題的選擇——喬丹中投手感不佳,前兩次進攻全都是突破。喬丹一旦進入三分線,必然是雙人包夾和重重阻攔。

  但就在爵士落位的一瞬間,喬丹啟動,皮蓬跑向強側底角,帶走了準備包夾的球員——這是一位本來能幹擾喬丹中投出手的球員,喬丹直奔中路,拉塞爾別無選擇全力堵往中路,喬丹罰球線大幅變向,拉塞爾摔倒,喬丹從容出手,空心,反超,剩5.2秒。

  回到這個問題上來,爵士為什麽不包夾喬丹?

  我認為,在皮蓬受傷病困擾、羅德曼沒有攻擊能力、喬丹體能達到極限的情況下,聰慧或說老奸巨猾的斯托克頓不可能不去包夾喬丹,但是,喬丹也知道這一點。

  喬丹在這場比賽裏最後幾十秒的選擇,在如今看來,每一個都近乎賭博,但竟然全都完美地實現了目的。

  第一個,放掉霍納塞克,包夾馬龍。這個球最難的是時機:包夾早了,馬龍不接球,斯托克頓肯定會傳給霍納塞克,霍納塞克——不輸於科爾的神射手——將會得到空位;不包夾,爵士的進攻正常運轉,時間將被耗盡,大概率會被爵士得分;包夾晚了,馬龍會從容出球,結果是斯托克頓或霍納塞克得到空位。但喬丹做到了,在斯托克頓球離手,馬龍剛接球的這一瞬間,把球切了下來。

  第二個,斷球後,沒有迅速組織反擊,等待對方落位。這球要是在其他比賽裏,會被教練罵死——“運他媽什麽運,快他媽出球啊!!!”。要知道,斷球後,馬龍摔倒,發動反擊,最不濟也是五打四的機會,爵士二老被斷球——這可是千載難逢,可喬丹就是在慢騰騰地運球。現在看來:其一,快攻打成,比分反超,但給爵士留下的時間太多,公牛隊員體能不占優勢,大概率被絕殺;其二,快速推進的話,會逼迫斯托克頓、拉塞爾上前夾擊,這樣就會被動出球。

  第三個,選擇中投,不選擇突破。其實不管選投籃,還是選突破,我們看到,爵士都是有所準備的,在喬丹攻擊的瞬間,肯定會有球員上前夾擊。但是,先是科爾帶走了斯托克頓,後是皮蓬帶走了中路延阻球員,這電光石火的一瞬間,喬丹變向,晃倒拉塞爾——這是爵士完全沒有想到的攻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