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論道 下
作者:拾一      更新:2022-05-07 02:18      字數:2551
  早晨,春秋學堂。

  曹昂跪坐在角落的位置,這時候還沒有到上課的時間,但是學堂裏麵的學子基本上都已經提前到了,這可比啟蒙學堂的那些學子,不少都是捏著上課時間才進入學堂的要自律的太多了。

  這時候的曹昂,雖然表現的很安靜,但是心中卻有些翻騰,他能感覺到,不少的眼睛都時不時的掠過他所在的位置,仿佛在打量自己。

  特別是自己案桌上擺放著的幾本書,顯得很是顯眼。

  這是鄭玄賜給自己的。

  春秋左傳。

  還是鄭玄親自注釋的,哪怕隻是抄錄本,而不是親筆書寫的孤本,那也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寶物,可如今卻在曹昂的手上了。

  對於讀書人來說,這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寶。

  不知道多少人心動。

  這讓曹昂的心中忍不住有些苦笑。

  還真成公敵了。

  這鄭玄老家夥還真是害人不淺啊。

  不過他心理素質好,哪怕被所有人的盯著,他都能麵不改色心不跳的,這是他兩世為人造就的心態,即使沒有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境界,但是那也是臨危不亂的境界了。

  今天第一個走過來,和曹昂打招呼的人,倒是一個曹昂沒想到的人。

  “昨日誤會曹兄了,還請曹兄見諒!”

  糜竺想了想,從自己的座位站起來,然後走到曹昂麵前,躬身行禮。

  “子仲兄這是做什麽?”

  曹昂也站起來回禮,有些苦笑的問。

  糜竺,那可是一個三國的大牛的人物,在未來,能打仗能出謀劃策的人無數,但是能把商道給運營起來的人,卻寥寥無幾。

  這個時代隻是不重視商道而已,可曹昂是一個從未來回來的人,他明白商的重要性,商品流通,才能讓社會進步,而能讓商品流通了,唯有商賈。

  天下的發展,就如同一個非常巨大的機器在運轉,你想要發展的好,就要機器運轉的順利,而機器運轉是任何一個零件都不能缺的,不然即使能轉得動,那也是過於勉強了。

  士農工商,缺一不可。

  本不該有階級之分。

  隻是這是一個封建時代,也不是曹昂一個人能改變的。

  可他心中清楚,別人能輕視和忽略商賈,他卻不能,從骨子裏麵,他相信人人平等,從來不會對於任何一個行業的人有任何歧視。

  “昨日不知道曹兄之身份,曹兄一些話,也讓我控製不好情緒,所以才會冒犯曹兄,不曾想曹兄居是曹太尉之長孫,以曹太尉之見識,當不會以卑賤論吾等之出身!”

  糜竺用了一天的時間,已經查清楚了曹昂的來曆了,這也是東海糜氏的能力,長年行商,消息流通的很快,想要打聽一個人,並不難,而且曹昂也沒有遮遮掩掩的。

  曹嵩,當朝前太尉,可最重要的是,他是第一擲萬金奪太尉的,是財富的見證,他有今日之財富,更因為他和商賈之間合作不凡,東海糜家本來就是和曹嵩之間有不少合作的,糜家能在雒陽站穩腳跟,走的就是曹嵩的門路。

  “糜兄言重了!”

  曹昂笑了笑,說道:“若以出身論英雄,天下可還有英雄,即使商賈一道,不說當年的陶朱公,就說那呂春秋,以商道而登廟堂,一句奇貨可居,道盡商道之精粹,又有幾人能以其之出身而言之無能,糜家本是商賈之巨,天下皆之,糜家更是有左右東海,甚至能讓徐州也重視的實力,可吾觀之糜兄,卻有些妄自菲薄,暗自卑微,可非大丈夫之道!”

  糜竺不是一個愚蠢的人,正話和反話他能聽得懂,是真心的還是諷刺,他也能感受得到,昨日是有些氣急敗壞了,可今日再聽一次,他確能感受到曹昂一點都沒有歧視過他的出身,反而有些欣賞他們糜家的行商之道。

  他不知道為什麽作為一個豪門子弟的曹昂,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糜竺卻知道,這是善意。

  他躬身行禮:“或許是我修心不足,天下士農工商,階級分明,商賈之輩,難以抬頭,長年久之,吾等甚至不願意,讓人提起了,倒是今日曹兄一席話,讓我明白了一些道理,日後若有所造詣,必道謝今日之提醒!”

  “不客氣!”

  曹昂的笑著回禮,道:“若有機會,我希望能和糜兄切磋一下行商之道,商賈大道,亦然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當掃榻相迎!”

  糜竺點頭。

  學堂之中,他沒有多聊,但是他起碼知道,他和曹昂之間本無什麽仇怨,又有今日一席話,也算是解開了之前的一些誤會了。

  他為人八麵玲瓏,能不得罪人的事情,他絕對不會得罪任何人,特別是這個學堂裏麵的人。

  “果然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曹昂回頭一看,是一個清秀的少年,年紀看起來的不必自己大多少,有些唇紅齒白的,一襲錦袍,有些傲氣。

  “這位兄台不知道有何見解!”

  “某家陶應!”

  少年傲然的說道:“自古商賈卑微,你卻甘願與之同伍,想必也非怎麽好的出身!”

  “陶應?”

  曹昂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可他不是一個怕事的人:“你還真說對的,我曹家乃是宦官之後,哪有當如何,今日吾能坐在這裏,與何人為伍,與你何幹!”

  “宦官之後?果然,閹黨之人!”

  陶應桀驁的瞟了曹昂一眼:“汝等妄為讀書人,一定是用了什麽手段,蒙蔽了祭酒大人,不然怎可入這下邳書院,祭酒大人當真是瞎眼了,居然讓汝等之輩,入了讀書人的序列,也不怕讓天下人恥笑!”

  “陶兄,你最好慎言,老師並非汝等可菲薄的!”

  這時候,國淵站起來了。

  “國子尼,你何之身份,敢怒斥某?”陶應冷哼一聲。

  “他什麽來頭啊,膽子不小啊?”曹昂眸中有幾分冷意,低聲的問了身邊的一個青年。

  “新上任的徐州刺史,陶謙次子!”

  青年低聲的道。

  “原來是陶謙的兒子!”

  曹昂這倒是不意外了。

  陶謙是未來的徐州皇帝,陶家本來丹陽豪族,但是北上徐州就經營多年了,在徐州素有威望,當初也是他的支持,才能讓鄭玄在這裏建立了下邳書院。

  不然以鄭玄個人的能力,他能收幾個學生教育,可想要辦起來這一所書院,根本是做不到的。

  鄭玄有聲望,可沒有地方協助,沒有生源,書院也辦不成啊。

  “陶應,此乃書院,並非你徐州刺史府!”國淵也是一個很硬脾氣的人,他目光冷厲,盯著陶應,幽沉的說道:“你若再敢放肆,吾就直下刺史府,請陶刺史把你給接回去,你應當知道,某有如此之能耐!”

  他國淵,不僅僅是下邳書院的學子,更是鄭玄高徒,多次隨鄭玄下山講學,人脈廣,也略有讀書人的聲望,早已經不是初出茅廬了。

  即使現在出仕,也會有不少人征辟他了,他若以老師拜帖,進入刺史府,麵見陶謙,想要收拾陶應,那是不費力的。

  畢竟陶謙以讀書人而享譽徐州,最顧及的就是自己的名聲,最得罪不起的,乃是士林,他不可能為了陶應而得罪鄭玄。

  跟不要說鄭玄敢在學堂非議的鄭玄,這本身就是大不敬。

  “哼!”

  陶應冷哼一聲,坐下來,但是眼眸還是有些凶狠的看著曹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