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借光讀書的人
作者:拾一      更新:2022-05-07 02:18      字數:2838
  曹昂聞言,眸子一下子有些明亮起來了。

  墨家機關術,那可是墨家傳承的知識,不要小看古人,有時候古人的技藝未必會比現代弱,比如魯班木,即使在未來,能將其解開的也不錯。

  在有限的條件之中,人的思維能無限的發揮,總有一些技藝,是很特別,也非常讓人敬佩的。

  “一言為定!”

  曹昂點點頭,說道。

  “看來你非常有信心啊?”

  鄭玄笑了笑,輕聲的道:“老夫可不會手下留情的,什麽都網開一麵,唯有學識不可負,想要成為一個讀書人,就要有讀書人的底蘊!”

  “我知道!”

  曹昂平靜的說道:“盡力而為,做到做不到,不敢說,但是我起碼敢去做!”

  “很好!”

  鄭玄喜歡曹昂身上的這一股氣,不算是執著,但是對一件事情很堅定,這是做事情要成功的前提。

  “我等著你,兩個半月之後,我在這裏,親自考核你,當然,既然有考核,就不會讓你做無頭蒼蠅,即使天賦如吾,不足三個月的時間,也讀不通春秋,所以也該有一個範圍!”

  鄭玄拿出來好幾本書籍,都是紙張的書籍,相對於厚重笨拙的木簡竹簡書籍,這就顯得美觀和輕盈許多了。

  “這是我注釋過了春秋左傳,不是孤本,是抄錄本,算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吧,你能把這書讀懂了,你就能過關了!”

  鄭玄輕聲的說道。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記錄的是不一樣的事宜,時代背景也有詫異,闡述的思想也各位不同。

  想要讀明白春秋,三傳必讀,可想要學通三傳,卻並非這麽容易。

  鄭玄要求不高。

  他知道曹昂沒有學過,等同於從零開始,所以他不能直接要求曹昂能讀的通春秋,隻要曹昂能在春秋左傳上有一定的造詣,這個弟子,他認了。

  “多謝祭酒賜予書籍,學生必不負祭酒之厚愛!”

  曹昂深呼吸一口氣,把這輕輕的幾本書給拿起來,他知道這幾本書的厚重,在儒家學識之中,在鄭學之中,重若泰山。

  一個學派的基礎,是書籍,是那些獨一無二的注釋,鄭玄親自注釋過的儒家經文,那就是鄭玄的核心思想,也是鄭學之中的傳承。

  ………………

  從山頂上回到書院之中,曹昂有些心情沉甸甸的,以前他還能覺得自己輕鬆一些,但是當他接下了鄭玄的這些書籍,他忽然感覺自己責任重大啊。

  “總歸不能負的人家一片拳拳之心!”

  曹昂苦笑:“那就從今天開始,當一個踏踏實實的儒家讀書人,這也是不錯的選擇!”

  傍晚,曹昂靜下心來,坐在自己的窗台之下,迎著夕陽的光芒,開始翻閱鄭玄給他的這些書籍,春秋左傳是春秋三傳之一,也是春秋的思想核心。

  左傳的作者是左丘明,所以又叫春秋左氏傳,左傳所記錄的曆史,是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二十七年,這是一部編年體史書。

  它從政治,軍事,外交和文化,闡述了東周前期的那個時代各國的一些事情,以史為記,也是以史為鑒。

  想要讀懂左傳,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有鄭玄的注釋在旁邊支持,想要讀懂左傳,還是有機會的。

  不過讀書讀書,最重要的首先是讀,理解一篇文章,你看的效果,不如讀的效果,讀的時候,那些聲音會讓你的腦海之中進行第二遍的本能學習。

  這等於事半功倍。

  所以古代學習才會叫讀書人,讀書讀書,隻有讀出來的書,才能學到其中的知識。

  不過這春秋左傳之中的生僻字更多,曹昂讀了一下,就有些斷斷續續的,已經有些讀不下去的感覺了,因為那些生字,有些是他都沒有學過的。

  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曹昂在未來的時代,學的是簡體字,來到這個時代,通過一定的學習和掌握,加上文字之間的相識,所以多多少少已經掌控了大部分的漢隸文字了,但是也有一些比劃複雜,而且和後世的字體有很大的區別的文字。

  其實文字不是一成不變的,畢竟傳承了兩千年,其中的變化並不少,所以不是你在未來讀的十幾年的書,就能在這個時代當一個讀書人。

  ……

  入夜了。

  曹昂點燈讀書,他很少點燈讀書的,倒不是說他的窮,畢竟丁氏都會讓人捎帶一些東西上山,他曹家號稱最富裕的豪族,自然不會缺這點燈油。

  但是平時他不會點燈。

  因為這書院的學子,大部分都是窮學生,點不起燈的人,並不在少數,他顯得太特別,反而有些很難融入環境之中。

  不過現在,他顧不上了,他要爭分奪秒。

  連晚飯,他也隻是吃了一個早上剩下來的米餅,添補一下肚子,就開始繼續讀書了,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浪費。

  可當他點燈的時候,他忽然發現自己周圍多出來的好幾道影子。

  他輕輕的打開窗台的門簾,映入他眼眸深處了,是幾個布衣青年正拿著書籍,在他的屋外借光。

  他眼眶有幾分潤色。

  不是感歎他們的勤奮。

  而是感歎時代的貧窮。

  不要說電燈這種高科技的產品,就算是油燈,他們也點不起,他們隻能厚著臉皮,在一些有能力的學子窗外,借光讀書。

  匡衡鑿壁偷光的典故,或許並非隻是單一的,而是時代的普遍性。

  他再一次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落後。

  曹昂深呼吸一口氣,推開窗門,對著窗外幾人,微微的笑了起來,道:“諸位學長若是不嫌棄,可入屋來學!”

  “如此可好?”

  一個清秀的青年微微有些沉默,他手握一卷易經,俊臉有幾分紅潤。

  “一盞油燈而已,點了也是點了,若是燈光能讓諸位學長多幾分學識,那也是它的福氣而已!”曹昂笑了笑,輕聲的說道。

  “那就打擾了!”

  幾個都是布衣素袍的寒門子弟,並沒有拘謹麵子,他們能上山讀書,已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一個讀書人,最差也能在一個縣城混的不錯,不說名揚天下,起碼不會讓自己變得如同普通人那般的貧窮。

  這也是為什麽這麽多人擠破腦袋想要當一個讀書人的緣故,讀書人不僅僅代表的是學識,更是社會地位和生活條件。

  “在下彭城駱晚,字春風,乃是易學堂的!”

  清秀青年推門進來之後,對曹昂拱手行禮。

  “禮學堂,南宮藥,南宮不易!”

  “地學堂,方汝,方九北!”

  走進來的三個人,各報上名字和來處。

  這是基本禮數。

  “吾乃曹昂!”

  曹昂笑了笑:“春秋學堂的!”

  這幾個人,他都沒有聽過。

  但是沒有聽過的人,太多了,漢末三國,梟雄雲集,英雄輩出,文臣武將流傳曆史者甚多,但是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最璀璨的時代,能人太多了,未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未必不是真英雄。

  能進入下邳書院讀書的,最少在讀書上,都是有天賦的,不然下邳書院又不圖錢,怎麽隻有八十幾個學生而已呢,早就被一窩蜂的湧上來了。

  進入下邳書院,條件不少,要麽有錢能通神,要麽有權能風雲無雙,最後一種可能,也是最多的存在,那就是寒門讀書人,窮,但是天賦很好,被鄭玄所挑中,才會進入書院讀書的。

  他看著駱晚,微笑的說道:“吾雖進入學堂不足半月而已,但是這周圍之學長,皆認識,你們不是這一片的!”

  書院的住宿區域也分幾個的,縈繞整個半山腰,分東西兩片,曹昂在東片這邊,隔得還有些遠的。

  “我們是西區的!”

  駱晚輕聲的道:“吾等皆家貧,能上山讀書,乃是祭酒大人的仁心,所以我們得必須要全力以赴,爭分奪秒,可我們也用不起油燈蠟燭,往日便去隔壁學子借光讀書,隻是最近得罪此人,不好去了,西區大多都是世家門閥子弟,不與吾等交好,就走過來碰碰運氣,沒想到曹兄居如此大方,曹兄這一身,想必也是世家豪族的子弟,吾等乃是寒門貧子,鮮少能讓人看得起,為何曹兄願意讓我們入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