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作者:花日緋      更新:2022-04-30 13:21      字數:3332
  第24章

    楚慕慣於聽之前的人唱,便對送茶來的小二問道:

    “之前那父女唱的挺好,怎麽換人了?”

    小二不知楚慕身份,但見他衣著華貴,器宇軒昂,不敢隱瞞,歎息道:

    “這位客官有所不知,從前唱的姑娘跳河了,她老子也沒心唱了,我們老板隻好又另請了一對師傅過來,客官您要不點一首,這兩位師傅唱的也挺好。”

    說完,小二給楚慕送上了點戲的冊子,楚慕翻看的時候,林欽、韓風和紀舒從門內進來,看見楚慕坐在這裏,便一同過來,楚慕讓他們各自坐下,仍沒忘記問小二:

    “你繼續說,她好端端的怎麽跳河了?”

    韓風坐下後自覺倒茶,不解問:“誰跳河了?”

    楚慕指了指評彈台上的人,韓風不止一回陪楚慕來望江樓,自然看得出台上的人換了。

    小二等著楚慕點戲,左右看了看,略微湊近楚慕他們道:“小的與貴客們說,貴客們莫張揚。聽說是給權貴糟蹋了,一時想不開。”

    楚慕聞言‘啪’的合上戲冊子,擰眉問:“哪個權貴?天子腳下,誰人敢如此囂張?”

    小二擺擺手,壓低了聲音勸:“客官小點聲兒,別問了,省得惹禍上身。那位可不是咱們尋常老百姓惹得起的,便是當官兒的也惹不起。”

    小二這麽說,楚慕就更好奇了,紀舒拍了下小二的肩膀,笑道:

    “你且說說到底誰,咱們掂量掂量。”

    小二讓四人往中間靠靠,確定沒別人能聽見之後,才對四人說出了個人:

    “當今的攝政王爺,楚慕。”

    “……”

    有那麽一瞬間,時間仿佛靜止了。

    小二見他們這副神情,隻當他們是被嚇到了:

    “夠有來頭吧?這可是尊惹不起的大佛。咱大楚頂尖尖兒上的人物,連皇上都得聽這位的。要我說那姑娘也是想不開,被這樣的大人物相中了,還有那不從的?祖墳上冒青煙的事兒,趕緊收拾收拾進王府做姨娘才是正經啊,還跳河……如今屍骨涼透,老父傷心欲絕,也不知圖什麽。”

    小二邊說邊發表自己的觀點,還一副為那跳河姑娘可惜的樣子,牙花子嘖嘖的,見先前還和顏悅色的公子哥兒臉色突然就黑了下來。

    韓風他們臉色也不見得多好,韓風問:“不是,你們怎麽知道是……是……攝政王楚慕的?妄議王府之事,可是要殺頭的。”

    “姑娘是被攝政王府的下人帶走的啊。這還有錯。”小二把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一股腦兒說了,見楚慕看半天戲冊子,湊上前問:

    “這位爺,您到底點什麽戲?選好了嗎?”

    楚慕把戲冊子往小二身上一甩,冷聲道:“滾蛋。”

    小二被嚇了一跳,見客人生氣了,也不敢多逗留,撿起戲冊子就趕緊跑了,回頭讓老板看見他惹客人生氣,那可是要扣工錢的。

    小二走了以後,韓風,紀舒和林欽互相交換了幾個眼神,此情此景雖然很讓人氣憤,但同時也很讓人尷尬。

    韓風勸道:“升鬥百姓知道什麽呀,人雲亦雲罷了,市井之人特別喜歡造謠那些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的人的事情,爺您別這種人生氣。”

    紀舒也道:“是啊,爺。犯不著為這種事兒氣著自個兒。那些沒見過世麵的東西,哪兒見過王府的人,分明胡說八道。”

    林欽卻有不同疑問:“那萬一真是王府的人呢?”

    突然間,三人的厲眸有致一同瞪向了他,林欽的天靈蓋受到了猛烈衝擊,果斷識相:

    “啊,誤會!肯定是誤會!怎麽可能是王府的人呢。咱王爺看起來也不像是那種強搶民女之人啊,咱王爺要什麽樣的天仙國色沒有,犯不上搶啊是不是?哈哈。”

    楚慕一拍桌子,冷著臉猛然起身,拔腿便往望江樓外走去。

    韓風和紀舒趕忙跟上,隻有剛塞了塊點心的林欽搞不清楚狀況在後麵喊道:

    “哎,那咱還喝酒嗎?”

    紀舒回頭回了一句:“把賬結了,回家喝自己吧。”

    林欽:……

    楚慕乘興而出敗興而歸,回到王府就讓韓風和紀舒去查。

    “限你們三日之內查清此事。”

    韓風和紀舒有點無奈,韓風說:“王爺,此事也許就是空穴來風,老百姓知道什麽呀,咱們就是查也查不到謠言的根源。”

    “先找苦主,再探緣由,非要把這件事給我查的清清楚楚不可,無論是有人冒名王府,還是有人背後散播謠言,哪一種緣故,本王都不能姑息,總之非要給我全查出來不可。”

    楚慕都這麽說了,韓風和紀舒自然隻有領命的份。

    紀舒手底下有專門搞暗查的人,但平時他們查的都是些貪官汙吏,再不濟也得是什麽知府,縣官之流,查升鬥百姓還是頭一回,更別說查的還是件捕風捉影的事情,有沒有這回事都兩說。

    不過,紀舒查了兩天之後,還真給他查出了些端倪,叫上韓風來給楚慕稟報了。

    “王爺,確有其事。那賣唱的姑娘確實因為被人糟蹋跳河死了,帶她走的也確實是王府的人。”紀舒說。

    這件事他萬萬沒想到居然是真的,若不是前後徹查,還隻當是流傳。

    “誰幹的?”楚慕聲音漸趨陰冷。

    紀舒據實相告:“您知道是誰糟蹋了那姑娘,就知道是誰幹的了。”

    “顧柏榮,如夫人的親哥哥。賣唱的姑娘跳河死了以後,她爹等蘇州的親戚來了,就去顧家鏢局鬧過,當時還驚動了官差,最後顧柏榮見事情鬧大了,就想私下裏和解,那死去姑娘的爹要三萬兩安葬費。”

    楚慕疑惑:“這錢顧家出了?”

    紀舒點頭:“出了。不過,顧柏榮隻給了一萬兩,後來又搶回去八千兩,因為他搬出了王府的名頭,那姑娘的爹一聽他跟王府沾親帶故,哪兒敢跟他討價還價,拿了一點錢也就不聲張了,據說這兩天就要把姑娘的棺材運回蘇州安葬。”

    楚慕去年把師妹從江南帶來京城後,怕她在京中沒有根基,無依無靠,便讓她父兄也一同過來,在城裏給他們開設了一家鏢局,人生地不熟的新鏢局,肯定沒什麽生意,楚慕也不指望他們賺錢,隻想讓師妹有個娘家可走動。

    所以,顧柏榮有錢平事兒讓楚慕很意外,不禁想到了師妹這段時間在王府支取巨大數額的銀子,如今想來,她這銀子用在什麽地方是不言而喻了,隻是金額對不上,不知道是師妹沒給顧柏榮那麽多,還是顧柏榮私下扣了銀錢。

    不管是哪種結果,都算是完全出乎楚慕的預料。

    他對顧家人的印象,還停留在淳樸、熱情、俠氣上,雖然為人方麵有小瑕疵,但也從未有過出格的行徑,怎麽來了京城之後,變成這樣了呢?

    不過顧家人是什麽樣的,楚慕其實一直都不算了解,全都是聽師妹口述,說她父兄在江南如何樂善好施,百裏稱頌,但楚慕也從未親眼見過,如今看來,他是不是該派人去江南查查顧家的底細了?

    “王爺,此事調查清楚了,咱們要不要有什麽行動?”紀舒問。

    楚慕沉默片刻後,搖了搖頭:

    “給那父女再送三萬兩去,人死不能複生,讓他們回鄉安穩度日,至於害死人的顧柏榮,本王自有計較,不會讓他逍遙法外。”

    “是,屬下明白。”

    紀舒離開之後,楚慕也沒心思看書,坐在書案後,盯著燭火發呆,腦中回想著他與師妹當年的事情,師妹清純美好,在他沒有露出身份之前,她對自己就十分照顧,師父罰他頂劍,不許他吃午飯和晚飯,饑腸轆轆之時,是師妹偷偷的給他送來白麵饃吃,他到現在都還記得師妹那時含羞帶怯的樣子,清純少艾,那般美好。

    顧柏榮的事情,師妹應該不知曉吧。可她偏又拿了銀子……他平生最恨惡人仗勢欺人,更別說,惡人仗的還是自己的勢,若不處理顧柏榮,將來他定還會禍害其他人。

    這些瑣事圍繞在楚慕腦中,讓他一夜都沒睡踏實。

    第二天頂著一張黑臉去了京兆府,刑部侍郎劉明德和戶部尚書孫囿對他行禮,楚慕也隻是瞥了一眼,京兆府尹挺著個肚子,汗如雨下走在前麵給楚慕他們帶路。

    紀舒把江南貪墨案的李大人鎖了回來,暫押京兆府大牢中。

    “王爺,要不還是把犯人提到堂上審問吧,牢裏陰暗潮濕,氣味也不好。”京兆府尹如是建議。

    楚慕黑著臉道:

    “不必了,就在牢裏吧,他若嘴嚴,牢裏刑具多,省得來回拿了。”

    身後一眾官員:……

    京兆府大牢確實如府尹所言那般陰冷,倒是沒有刑部大牢裏的血腥氣,關在這裏的人大多是街麵犯事,或者像李大人那種為未經大理寺審訊犯人的暫押地,京兆府大牢的管理,自然也不如刑部嚴密,所以隻要一聽見有人聲,牢裏就此起彼伏的響起喊冤的聲音,熱鬧的很。

    楚慕走在最前麵,身後跟了一票官員,突然就聽見在嘈雜的牢房裏響起一道如異軍突起般的咒罵聲。

    怎麽說呢,牢裏的犯人大多喊的都是‘冤枉啊’‘救命啊’‘放我出去’之類的話,可那道聲音大段大段,引經據典的謾罵,在牢房裏倒是一股泥石流般的存在。

    “攝政王楚慕,禽獸不如,仗勢欺人,強搶民妻,不得好死!你還我嬌妻!蒼天啊,你不長眼。讓楚慕那等惡賊當道,乃是我等黎民百姓之滅頂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