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匈奴作惡(二)
作者:天翔      更新:2022-06-02 13:08      字數:3209
  郭嘉道:“王爺,我想問問都尉大人,這些匈奴人都是從哪裏進入右扶風地界的,是不是他們回去時與來的時候必須走同一條路?”

  王顯看到郭嘉是個小孩,本來不想理他,可是看到王爺似乎對這個孩子很看重,所以他便看著老劉道:“請問王爺,這小孩兒是何人?怎麽也會參與我們討論作戰之事?”

  老劉這才醒悟過來,畢竟如今客廳之中的幾人,除了朝廷的大臣之外,還有幾位將軍在座,唯有郭嘉自己也沒有向大家介紹過,於是老劉急忙拉著郭嘉對眾人道:“諸位大人,你們可不要小看了這個孩子,他的名字叫郭嘉,字奉孝,乃是我幽州書院年輕一代之中最傑出的人才,雖然年紀不大,可是書院中的諸位先生都認為他將來必成大器,因此我這次才會帶上他和我一道出行,也算是給他增加個曆練的機會吧。”

  聽老劉說完,大家才知道郭嘉的來曆,於是王顯便對郭嘉道:“郭老弟,我也不知道怎麽稱呼你,隻好這樣叫了,據我們的探子報告,匈奴騎兵大部分都是從左馮翎的池陽一帶渡過涇水,進入京兆尹和右扶風等地進行搶劫的,他們回去的時候基本走的都是原路,因為他們隻能從池陽的渡口才能渡過涇水,而過了池陽,北邊便是匈奴人居住的北地郡所在。”

  這時曹全已經令自己的主薄去取了一張司州地圖過來,擺在了老劉麵前的桌子上。

  郭嘉此時拿起了一支毛筆,按照王顯的敘述,在池陽渡口處畫了一個圓圈,然後回身向王顯問道:“王都尉,從槐裏到池陽的距離有多遠?”

  “從槐裏到池陽與到長安的距離差不多,大概有一百五十裏左右,隻不過方向不同,而且從這裏前往池陽很多地方都是山路,比起到長安城來要難走的多。”王顯答道。

  “既然是這樣,王爺我想我們的隊伍是不是可以去池陽渡口,在到達渡口之前找個地勢險要的地方埋伏起來,而這邊我們也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讓他們出動大批的郡國兵前去驅逐那些匈奴騎兵,隻要把他們趕走即可,不知道王都尉在槐裏城中有多少的郡國兵?”郭嘉問道。

  “由於司州的京兆尹、右扶風和左馮翎三地幾乎都與北地郡接壤,因此這裏也算是處在邊境之地,像我們右扶風境內的各個縣城之中都有一千名左右的郡國兵,而槐裏城中則有三千名郡國兵,隻是平時我們一般很少派大部隊出去與匈奴人正麵交鋒,因為我們的郡國兵大部分都是步兵,整個槐裏城中的騎兵加起來也不過五百人,因此機動性比起匈奴騎兵來可就差得遠了。不過要是像郭老弟所說,我們隻是出城負責他匈奴騎兵趕走,我想還是可以做得到的,隻要我帶上五百騎兵和一千名步兵,而且步兵都配備上長弓,便可以將右扶風境內的那些匈奴騎兵趕回去,王爺您看我們是不是按照郭老弟的意思行事?”都尉王顯答道。

  老劉聽完郭嘉的主意,便知道了他的想法,陳宮也暗道看來這郭嘉雖然年紀不大,但是確實有些辦法,如果盲目的派使團中的四百名騎兵出去清剿匈奴騎兵,由於在人數上不占多數,因此根本無法將匈奴騎兵圍殲。而讓右扶風的部隊出麵把匈奴人趕走,那麽他們看到官府出動大批漢軍來對付他們,則匈奴騎兵肯定會帶著搶來的財物逃回他們的地盤去,那麽如此一來,正好中了郭嘉之計。有了連弩的禦林軍和親衛隊員隻要在他們逃回去的路上設下埋伏,根本用不著跟他們近身相鬥,到時候把他們圍住之後,便可一批批的把想從渡口逃走的匈奴人殲滅。

  老劉看到王顯問自己的意思,於是便對王顯道:“王都尉可以按照郭嘉的主意行事,你就帶上五百名騎兵和一千名弓箭兵去驅趕那些在右扶風境內騷擾的匈奴騎兵,記住你們不用與他們交戰,隻要把他們趕走即可,你們有一千名弓箭手,正好可以對付騎兵,而匈奴騎兵肯定不敢與你們的大隊人馬交戰,隻要把他們趕走,你們的任務就算是完成了。”

  “遵命,那我們什麽時候出發?”王顯向老劉問道。

  “明天早晨我們便前往池陽渡口,然後在快到渡口的地方找個合適的地方設下埋伏,估計我們有兩個時辰就可以趕到那裏,所以王都尉明天中午便可帶兵出城,去驅趕探子發現的那些匈奴騎兵。”老劉答道。

  王顯答應了一聲,然後向客廳中的老劉等人告退,趕去城中的軍營調動軍隊去了。而老劉等人也在曹全的陪同下吃過晚飯,然後前往城中的驛館休息。

  臨睡之前,老劉讓陳宮明天陪著王允幾人在槐裏城中耐心等候,自己則會在明天一早,便帶著幾員大將和郭嘉前往池陽渡口設下埋伏,給那些膽敢前來騷擾百姓的匈奴人一個下馬威,也讓他們知道漢軍的厲害,從此不敢再來漢地搗亂。

  第二天一早,全身戎裝的老劉帶著幾員大將和四百名騎兵出了槐裏城,在十幾名都尉王顯派給他們的向導的帶領下,直奔池陽渡口方向而去。而王顯則在城中集合隊伍,為那些步兵全都配好了長弓,準備吃完午飯之後,王顯便帶著他們出城去尋找右扶風境內的匈奴人,然後虛張聲勢把他們趕走便是。

  而老劉之所以讓王顯多給他派了十幾名向導,便是在前往池陽的路上,每隔二十裏地便留下了兩人放哨,這樣一旦他們看到有匈奴騎兵過來了,便可以把消息迅速傳給下一站的哨兵,然後他們繼續返回原來的位置繼續監視,而一站一站的傳下去,最後便可以在匈奴騎兵趕到渡口之前,把消息傳給在渡口前埋伏的老劉等人。

  經過了一個多時辰的長途跋涉,老劉等人終於來到了一處山巒起伏的地方,老劉向向導打聽了一下,知道這裏已經到了池陽縣的境內,這座山名叫嵯峨山,雖然嵯峨山的海拔並不是特別高,大概也就有一千米出頭,但是因為山勢比較險峻,而且官道在這裏正好從兩山之間的一條山穀中穿過,因此正適合老劉他們在這裏伏擊匈奴騎兵,而且穿過這條山穀,前邊不到五裏遠的地方,便是附近上百裏唯一可以渡過涇水的池陽渡口。

  為了防止渡口處還有匈奴人,老劉便派張飛與淳於瓊帶著一百名騎兵跟著向導前往渡口,將在那裏盤踞的匈奴人消滅掉,而他自己則帶著郭嘉等人一道,在山穀中選擇埋伏的最佳位置。

  張飛與淳於瓊帶著的一百人之中,有三十名親衛隊員,剩下的七十人都是淳於瓊挑選的禦林軍,一百人出了山穀之後,沒用一刻鍾的時間,便來到了距離池陽渡口不到五百步遠的地方。

  按照向導的指點,他們看到在渡口以南不到五十步的地方,有大概七八頂匈奴人的帳篷,而在帳篷周圍的木樁上,還拴著四五十匹戰馬,看來匈奴人在渡口處留下了大概四十多人,張飛向淳於瓊建議道:“淳於將軍,我看我們過一會兒到了匈奴人的營地之外,在距離大概一百步遠的時候,便用連弩向那些帳篷射擊便可,我們一百人隻需一輪弩箭下來,估計帳篷中能活著的匈奴人也就剩不下幾個了,我們再衝過去便可馬上全殲他們,淳於將軍以為如何?”

  本來淳於瓊還想帶著士兵衝進匈奴人的駐地之中,將他們全部殺死,這樣也好讓張飛和親衛隊員看看禦林軍的厲害,不過張飛的這個主意似乎更好,這樣既可以迅速消滅敵人,而且還不用擔心自己人會有什麽傷亡,這對於從未使用過連弩作戰的淳於瓊和禦林軍來說,當然是一個好消息,因此淳於瓊馬上便點頭同意了張飛的建議,並把指揮作戰的權利交給了早已熟悉用連弩與敵人進行作戰的張飛手中。

  張飛指揮一百名騎兵呈扇形向河邊的匈奴人營帳慢慢靠了上去,看來帳篷中的匈奴人並不懼怕周圍縣城中的漢軍,因此他們竟然在帳篷外連個崗哨都沒設,這倒讓漢軍很容易的便來到了距離匈奴人的營帳不到一百步遠的地方,在這裏,他們甚至可以聽到帳篷中傳來匈奴人喝酒吃飯的吆喝之聲。

  張飛指揮大家舉起連弩,按照自己的經驗,張飛和親衛隊員都將連弩的角度抬高了一定的度角,同時也讓禦林軍學著他們找準射擊的角度,等大家都準備好了,張飛一聲令下:“放箭!”一百零二支弩箭立刻飛上了半空,然後向著那些匈奴人的帳篷落了下去。

  親衛隊員的弩箭幾乎全都鑽進了匈奴人的帳篷,而禦林軍畢竟才經過了四天的訓練,因此他們射擊正麵的目標還可以,對於這種拋射還不是很熟練,雖然張飛和親衛隊員已經告訴了他們抬高多大的角度,但是他們的弩箭還是有不少落到了或遠或近的地方,不過畢竟還有一部分射中了匈奴人的帳篷,因此一輪弩箭過後,帳篷中頓時傳來一陣匈奴人中箭的慘叫聲,而張飛早已指揮士兵收起連弩,舉起手中的斬馬刀和兵器衝向了匈奴人的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