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怪異的男人
作者:娑娜      更新:2022-04-21 21:33      字數:2634
  在陸維震驚的目光中,蘇牧洲找到一個工地上的軍人叔叔要了火柴,用火柴燃燒的外焰加熱鉤子。

  “小洲,為什麽你不把鐵絲離火柴近點兒啊,近點不是燒的更熱嗎?”陸維有些好奇地問蘇牧洲。

  “因為離近點兒是內焰,內焰的溫度低,外焰的溫度高,燒的才熱,這個是初中的知識呢。”

  別看蘇牧洲年紀小,但已經能看了很多的書了,他的記性好領悟力也高,對看過的書過目不忘,還能具體運用到實踐中。

  總之不管各方麵,蘇牧洲都是那種,傳說中的理工天才。

  把針燒好了,蘇牧洲讓陸維留在原地挖蚯蚓,這個對於常年在田裏抓黃鱔、小鯽魚、小蝦米、田螺、泥鰍的陸維來說並不難。

  等蘇牧洲找到竹棍子和細繩回來的時候,陸維已經挖了十多條蚯蚓,陸維把蚯蚓往針上麵一勾,魚竿就做成了。

  別說,看上去還挺不錯的。

  於是乎兩個孩子跑到施工工地外麵,一處水麵平靜的地方,小小身影往那兒一坐,又開始了他們的釣魚事業。

  這樣的樂趣,是後世玩手機看電視的孩子體會不到的,樂趣無窮。

  另外一邊,蘇南看到兩個孩子玩他們自己的去了,也沒有特別擔心,水庫上也沒有壞人,都是正直優秀的軍人,孩子們也機靈是不可能遇到危險的。

  她觀看了一會兒祖國蓬勃的事業,陸向國也回來了,他帶著蘇南到已經修建好的大壩上麵走著,還一邊給蘇南介紹。

  路上看見的人紛紛給他們打招呼,“陸團。”

  今天是陸向國休息的時間,管玉平看到他又過來了很吃驚,“陸團,今天水庫上麵沒什麽緊急的事兒啊,你怎麽過來了?”

  “這水庫建好了,帶你嫂子過來參觀參觀,讓她也欣賞一下有什麽不一樣。”

  “咱們工程團的同誌們,都非常希望能再碰見嫂子啊,要不然讓我帶嫂子參觀參觀?”管玉平興致衝衝的。

  陸向國一口回絕,“不用了,我有時間。”

  兩人一邊走一邊看著祖國的大好山河,陸向國滿臉自豪的和蘇南介紹著他的事業。

  一個男人,這輩子,能夠做成一番這樣大的事業,做一個這麽大工程的總指揮,確實是一件挺值得驕傲的事情。

  除了最核心的位置還在建設不能參觀之外,一上午的時間,陸向國帶著蘇南把能夠參觀的地方都看了一遍。

  旁邊管玉平還是不肯放棄這個獻殷勤的機會,笑著說,“嫂子,你今天既然過來了,我們團裏麵得好好安排,你吃過烤豬沒?”

  蘇南倒是吃過烤全羊,但那是在黃山農場,而且還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她非常想念這個味道,隻可惜青縣沒有羊。

  烤豬,聽起來倒是不錯。

  “是一整隻的那種烤豬,昨天咱們團裏的人剛在山上打下來的野豬,三百多斤重。”管玉平又在旁邊說。

  本來這烤豬他們是打算等明天陸向國回來了再烤著吃的,但今天蘇南過來了,就想著好好款待一下蘇南。

  “這麽大啊?”

  蘇南有些驚訝,這得多大火,還得費多大的地方?

  “是啊,嫂子,我們得讓你開開眼界啊,今天晚上幹脆就睡在水庫吧,我們團給你們展示一下,什麽叫烤豬肉,那外麵的皮都是脆的,裏麵卻很嫩,別提多好吃了。”

  管玉平高興的說著。

  蘇南點頭,“行,那晚上我就看你的表演了。”

  今天晚上睡在水庫也不是不行,不過等下午得給梅芸那邊去一個電話啊,麻煩梅芸今天晚上繼續帶著蘇小陽了。

  ……

  另外一邊,蘇牧洲在釣魚這方麵的天賦不用多說,再加上水庫裏麵的魚都比較傻,隨便釣一下就上鉤了。

  不過短短十多分鍾的時間,蘇牧洲已經釣上來十多條魚了,不止是青魚、黑魚、還有鯽魚、鯉魚。

  但唯獨沒有紅魚 、黃魚。

  陸維躍躍欲試,“說不定你釣不到紅魚和黃魚呢,要不然讓我來試試吧。”

  “行。”

  蘇牧洲把魚竿讓給陸維,然後自己去找水庫的叔叔要了一個大鐵桶,在鐵桶裏麵裝滿水,然後把原本挖坑養著的魚都放了進去。

  他數了數,一共有十二條魚呢,都是十斤多往上走的。

  隻可惜,他這一路走過來,再到裝魚一共半個多小時,陸維一條魚也沒釣上來。

  他泄氣地放下魚竿,“小洲,你真的太厲害了,跟你一比,我真是太沒用了。”

  “沒事兒,哥哥,你還有力氣,你把桶子提回去。”

  “好,我提桶子,我是哥哥提桶子是應該的,肯定不會讓你幹活兒的。”陸維趕忙說。

  三個孩子組成的隊伍,陸維幹活兒雖然不如蘇小陽那麽自覺,但隻要說依舊,他立馬就開動了。

  就在陸維艱難的把桶子裏麵的魚挪出來,打算兩條兩條提回去時,身後有一條小漁船停靠到了他們前邊,問,“嘿,前麵那兩個小朋友,你們在幹什麽?”

  “我們在釣魚啊,叔叔。”陸維抓起一條三四斤的大鯽魚,臉上全是驕傲和笑容,“你看,這是我們釣的大板鯽,肥不肥?”

  “肥!你們可真厲害!”

  “厲害的人不是我,是我弟弟蘇牧洲哦!”陸維指著站在旁邊的蘇牧洲。

  船上的人正準備把他的東西給卸下來,聞言抬起頭,問,“他叫蘇牧洲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陸維,我爸爸是水庫的總指揮陸向國。”

  男人眸光暗了暗,“維護的維嗎?”

  陸維讀了小學二年級,認識不少字,對他自己的名字更加不用說,他高興的回答說,“對,就是維護的維,我爸爸說這個名字是他起的,當初起這個名字就是為了讓我長大以後維護祖國和腳下的土地。”

  看著小男孩眼中洋溢而出的自豪,男人的眸光更加沉暗下去,隻可惜陸維壓根沒有注意到。

  水庫在剛剛建立的初期,本來是不允許附近漁民在水流不湍急的地方打漁的,但華國是人情社會,這些漁村的漁民世世代代都靠著打漁為生,不讓他們打漁等於毀了人家的生計。

  康馨和上頭的領導申請半開放政策,最後決定除了正在施工當中的大壩和核電站不可以讓人過去之外,其他已經修好的地方,全部對外開放。

  平常工地外麵會有不少的漁民過來打漁,他們也比較的遵紀守法,並不會靠近警戒線範圍內的區域。

  但,因為漁民感激這些建設大壩的軍人,有時候自發的過來給工程團的人送吃的,還有的免費幫他們幹活兒,所以這些漁民對工程團的情況也非常了解。

  就比如水庫的總指揮是陸向國,副團是管玉平,以及陸向國有三個孩子,第一個叫陸維,剩下的全是妻弟死了給他留的。

  現在和陸維蘇牧洲搭話的這個人,也是附近漁村的,他的名字叫劉紅星。

  平常他幹活兒利索,而且經常在工程團走動,拿到了為數不多的水庫捕魚許可證,每過一個星期,他就可以來水庫捕魚一次。

  “你確實是陸向國的兒子,眉毛眼睛鼻子都和他長得很像,也很有誌向,和你爸爸陸向國一樣。”劉紅星看著陸維沉默了良久。

  其實在見到陸維的第一眼劉紅星就已經猜到他們是陸向國的孩子了,之前的話都是客套。

  最後這一句才是關鍵,他非常耐心的看著陸維,說,“但作為未來保家衛國的戰士,你得首先保證自己的安全,這水庫到處都在施工,你得趕緊離開這地方,離得越遠越好。”

  在劉紅星口中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