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五路平虜
作者:雙刀火雞      更新:2022-03-05 05:10      字數:3156
  崇禎帝又砍死了妃嬪數人,並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張皇後自盡。懿安張皇後隔簾對朱由檢拜了幾拜,自縊身亡。十九日淩晨,李自成起義軍從彰義門殺入北京城。然後崇禎帝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帝在前殿鳴鍾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崇禎帝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4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 [26] [39-40]

  崇禎帝吊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麵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諸臣驚聞這一變故,大學士範景文及其妻妾,戶部尚書倪元璐與他的一家十三口人,左都禦史李邦華,副都禦史施邦昭,大理寺卿淩義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與其妻何氏兒子孟章明,兒媳萬氏,左諭德馬世奇並其妾朱氏、李氏、左中允劉理順並其妻萬氏、妾李氏及兒子、奴仆婢女滿門共十八人,太長寺少卿吳麟征,左庶子周鳳翔與他的兩個妾,檢討汪偉與他的妻子耿氏,戶部給事中吳甘來,禦史王章,禦史陳良謨與其妾時氏,禦史陳純德、趙饌,太仆寺丞申佳允,吏部員外許直,兵部郎中成德並母張氏、妻張氏及子,兵部員外金鉉並母章氏、妾王氏及弟錝,光祿寺署丞於騰蛟並妻,新樂侯劉文炳並祖母與弟,左都督文耀及妹、子孫男女共十六人,駙馬鞏永固並樂安公主及子女五人,惠安伯張慶臻並闔門男女,宣城伯衛時春並闔家,錦衣衛都指揮王國興,錦衣衛指揮同知李若珪,錦衣衛千戶高文采並一家十七人,順天府知事陳貞達,副兵馬司姚成,中書舍人宋天顯、滕之所、阮文貴,經曆張應選,陽和衛經曆毛維、張儒士、張世禧並二子,百戶王某,順天府學教官五人,俱失其姓名,長州生員許琰,俱死之。諸臣死難,惟孟兆祥守正陽門,死於門下。王章、趙撰罵敵而死。範景文、申佳允、劉文炳、衛時春赴井,金鉉、滕之所、阮文貴、張應選投禦河,施邦曜飲藥,淩義渠扼吭,鞏永固及樂安公主、張慶臻自焚。其餘皆投環自縊而死。 [41]

  三月二十一日崇禎帝屍體被發現,大順軍將崇禎帝與周皇後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 [42] ,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麵的河邊。當地平民又將他合葬在田貴妃墓中。清軍入關後.將他移葬思陵。 [43-44]

  明朝在中國北方的統治處於崩潰邊緣。之後,南方明朝勢力於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政權。 [45]

  身後之名

  南明朱由崧大臣張慎言初議崇禎帝之廟諡號為烈宗敏皇帝,顧錫疇議廟號乾宗 [46] 。但不被采用。最終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六月,定先帝諡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上廟號毅宗 [47] 。唐王朱聿鍵諡為威宗。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1659年),開始諡為懷宗,後以“興朝諡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為由,去懷宗廟號,改諡莊烈湣皇帝,清代史書多簡稱為“莊烈帝”。

  思陵神主題為: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湣皇帝,當為清代所加諡號的全諡。 [48]

  另有書作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湣皇帝或果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湣皇帝, [49] 改廟號欽宗 [50] 等,又有作廟號烈宗 [51] 或敬宗 [52] ,諡號正皇帝 [51] 。

  為政舉措編輯 播報

  政治

  智除魏忠賢

  參見:魏忠賢擅政

  天啟帝臨死前叮囑崇禎帝說,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 [53] 當時,魏忠賢以司禮秉筆太監提督東廠。魏忠賢的親信田爾耕為錦衣衛提督,崔呈秀為兵部尚書。朝廷內外遍布魏忠賢的死黨。 [54]

  崇禎帝即位後,魏忠賢不敢公然加害崇禎帝。崇禎帝在入宮當天,一夜未眠,取來宦官身上的佩劍以防身,又牢記皇嫂張皇後的告誡,不吃宮中的食物,隻吃袖中私藏的麥餅。 [54]

  崇禎像天啟帝一樣,優待魏忠賢和客氏,一麵將信王府中的待奉宦官和宮女逐漸帶到宮中,以保證自己的安全。魏忠賢始終無法猜透朱由檢的心思,於是送一些美女給崇禎帝。崇禎帝不好色,對美色毫無興趣。但怕引起魏忠賢的疑心,崇禎帝將送來的4名女子全部留下,仔細搜身,發現4名女子的裙帶頂端,都係著一顆細小的藥丸,宮中稱為“迷魂香”,實際上是一種能自然揮發的春藥。 [54]

  魏忠賢一計不成,另生一計,就派一個小太監坐在宮中的複壁內,手中持“迷魂香”,使室中自然氤氳著一種奇異的幽香,以達到催情的效果。這一招,同樣被崇禎帝識破。 [55] 崇禎帝對此大發感歎:“皇考、皇兄皆為此誤矣!” [56]

  魏忠賢幹脆采用更露骨的試探方式。一些無恥的臣工們仍然不停地上疏,為魏忠賢大唱頌歌。崇禎帝讀這些奏疏的時候,總是“且閱且笑”。魏忠賢向皇帝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向皇帝請求停止為他建造生祠。崇禎帝的批複不溫不火:“以後各處生祠,其欲舉未行者,概行停止。 [57] ”這種順水推舟之舉,抑止了朝野上下對魏忠賢的崇拜,又不致引起魏忠賢的惱怒。

  崇禎帝還不斷嘉獎魏忠賢、王休乾、崔啟秀等人。自然,崇禎帝等候時機,暗暗設法削弱魏忠賢的影響力。

  當時朝廷中的大臣們,都在尋思保全自己的良策,有投機的,有不動聲色的,有冒死直諫的。最後倒魏,竟然首先是由魏忠賢的黨羽發動的。天啟七年(1627年)十月十三日(農曆),禦史楊維垣上疏彈劾崔呈秀,卻美化“廠臣”魏忠賢——“呈秀毫無益於廠臣,而且若廠臣所累。蓋廠臣公而呈秀私,廠臣不愛錢而呈秀貪,廠臣尚知為國為民,而呈秀惟知恃權納賄。” [58] 崔呈秀在魏忠賢將門下號稱“五虎”之一,是魏忠賢的得力幹將。而且,由於是魏忠賢的親信,崔呈秀的兒子崔鐸雖然目不識丁,居然中了進士。除去崔呈秀,等於斷了魏忠賢一臂。朱由檢免除崔呈秀兵部尚書一職,令他回鄉守製。這掀開了倒魏的大幕。 [54]

  官員們彈劾魏忠賢的奏疏接二連三地出現。崇禎帝一直不動聲色,任由臣工們攻擊魏忠賢的浪潮一波勝過一波,中間還得麵對魏忠賢的哭訴。十月二十六日,海鹽縣貢生錢嘉征上疏,列舉魏忠賢的十大罪狀:一、並帝;二、蔑後;三、弄兵;四、無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無聖;七、濫爵;八、掩邊政、;九、傷民財;十、褻名器。 [59] 錢嘉征此疏的十條罪名大都可以坐實。於是,崇禎帝立即開始行動,召魏忠賢,命令太監當著魏忠賢的麵宣讀錢嘉征的奏疏。魏忠賢“震恐傷魄”,立即去找他的賭友——原信王府太監徐應元,討教對策。徐應元勸魏忠賢辭去爵位,也許可以保富貴。次日,魏忠賢請求引疾辭爵,得到崇禎帝的允許。 [54]

  天啟七年(1627年)十一月一日,崇禎帝斥責徐應元,並再次將魏忠賢貶往中都鳳陽祖陵司香。然而,魏忠賢出京的時候,竟然還帶著衛兵1000人、大車四十餘輛浩浩蕩蕩地向南而去。一這無疑刺激了崇禎帝敏感的神經。於是,崇禎帝接著下了一道諭旨,命錦衣衛旗校將魏忠賢緝拿回京。 [54]

  天啟七年(1627年)十一月六日,在阜城縣(今河北阜城)南關的旅舍中,親兵散盡的魏忠賢孤零零地呆在客棧中,聽著旁邊房間裏一名書生的《桂枝兒》小曲,最後自縊而亡。而清算魏忠賢餘黨的行動也很快著手進行。 [54]

  清算閹黨

  此時明朝中央政府機構中遍布魏忠賢的死黨,甚至一批魏黨人物以彈劾魏忠賢的功臣自居,以圖混淆視聽。為此,清算魏黨的戰鬥刻不容緩。崇禎帝先後任命曹師稷、顏繼祖、宗鳴梧、瞿式耜等人為給事中,任命吳煥、葉成章、任讚化等人為禦史,以糾彈魏黨為職責,掀起一場大規模的清算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