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鐵甲戰船
作者:雙刀火雞      更新:2022-03-05 05:10      字數:1499
  時間轉眼來到年底,十二月的天津造船廠的其中一間廠房裏,300多名穿著連體工裝的工匠做著各自的工作。

  廠房中間,一艘長45米,寬8米的銀灰色鐵甲船已經建造完畢,作為大明第一艘鐵甲艦,這條船自建造依始就被朱由檢重點關照。

  所有參與建造工程的工匠都被勒令不許將消息外傳,錦衣衛也在暗中監視,確保造船的具體信息不會傳出去,保密措施做得極其嚴格,就連朝廷裏也極少有人知道此事。

  戶部跟工部也隻是發現天津造船廠的用鋼量多的驚人,那些剛才鋼材具體用到哪裏了卻不得而知。

  因為是第一艘,還具有實驗意義,整艘船用料3000噸鋼材,是大明去年全國鋼鐵產量的十分鍾之一,內部由2門一號蒸汽機驅動。

  蒸汽機動力不足,且作為軍艦,船體空間有限無法裝載太多煤炭,戰艦上還有8隻巨大的風帆,平常的時候還是用風力驅動。

  無風或發現敵人,需要迅速加入戰場的時候,才會用蒸汽機作為動力。

  負責鐵甲艦建造的趙興年是萬曆年間最突出的武器專家趙士禎的孫子,他帶著朱由檢登上這艘嶄新的軍艦。

  “皇上,這艘鐵船的爐子燒起來後,預計每個時辰能航行30裏左右。”

  2個小時30裏,也就是時速15裏了,對於這麽個龐然大物來說,這個速度倒也不慢了,已經比這個時代的風力船快出不少了。

  “武器呢?可以投入實戰麽?”

  對於這個問題,趙興年有些愧疚道:“皇上,這艘船太重了,光是裝載煤炭與猛火油就用了大部分空間,實在沒多少空間留給武器。

  最多隻能裝載8門紅夷大炮與4門威遠將軍炮,但臣在船首設置了衝撞角,配合船隻的急速,戰船完全可以直接撞過去。”

  上船的時候朱由檢就注意到了,戰艦的船首弄成了破冰船船首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想象,這要是突然撞到另一艘船上,即便不能把對方的船撞斷,也能把對方的船撞斜。

  緊接著趙興年帶著朱由檢在戰艦的各個艙室走了一遍,主要是動力室複雜,巨大的蒸汽機足有四米多高,連接著巨大的機械臂,可以想象這東西運作起來這裏該有多熱。

  儲藏室與船員休息室都很簡單,總的來說,走完一遍後,朱由檢來到船頭,望著廠房裏忙碌的工匠們,感慨道:“放眼世界,也隻有我大明能造出如此戰船,若愚。”

  “奴才在。”

  “傳朕旨意,撥付帑金一萬兩賞給參與造船的工匠們。”

  “是。”

  劉若愚輕聲答應,趙興年上前兩步,抱拳道:“皇上,此船隨時可以下水試航,請皇上為此船賜名。”

  “鐵甲艦乃國之重器,既是在天津造的,就以天津為名。”

  “是。”

  ……

  朱由檢參加完天津艦的試航儀式後,天津艦即刻南下趕往福建,參加幾個月後的對荷海戰。

  又到了年底了也是大明朝廷最忙的時候,各種賬本等著朱由檢看,各種數據等著朱由檢親自驗算,做了幾年的皇帝,群臣也都清楚這位崇禎皇帝是個怎樣的人。

  賬目上的開支但凡有一點不對,戶部尚書王紀都沒發現的對方,朱由檢卻能發現。

  大明1622年的稅收扣除各項開支後,國家的白銀收入虧損41萬兩,虧空的部分由內帑補足。

  主要是建造鐵甲艦太費錢了,國家一年10%的鋼鐵產量都拿去造了一艘船。

  鋼材的大量消耗,導致大明北方多省的鐵器價格均有上漲,北京城裏的鐵鍋、菜刀的售價最高時更是漲了一倍,直到民間開始流行使用銅刀,鐵價才有所緩解。

  曹三喜的西歐羅巴集團已經控製了大明大部分經濟命脈,野蠻的擴張速度背後是無數中小商人的血淚。

  在今年的股東大會與入股大會開完後,西歐羅巴集團光是流動資金就達到了1800萬兩,在經濟體量上已經遠超荷蘭東印度公司,差的隻是國際影響力。

  這還是處於幼年期的集團,一旦曹三喜徹底掌控集團,集團未來的經濟總量難以估量。

  1622年在賑災與改革的基調中過去,曆史的車輪滾動到1623年,現在的大明崇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