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年終獎製
作者:雙刀火雞      更新:2022-03-05 05:09      字數:2384
  明代官員俸祿低微已是不爭的事實,楊漣在朝廷上懟人懟的再歡,一個月的工資也不到兩千五。

  漲工資這種好事,沒人不樂意。

  朱由檢已經跟戶部商量過了,眼下朝廷財政還負擔的起。

  看似增加了朝廷開支,朱由檢則相信這種做法能讓更多官員保持清廉,反倒可能增加國家收入。

  按照朱由檢製定後的收入表,與地方知縣品秩相同的楊漣每月可以拿到7000元,六部尚書月薪提高到兩萬五,方從哲提高到三萬。

  品秩越低,加的越多,並且每年年底,由吏部在全國範圍內選出的五十名廉吏,可以額外得到該人三個月俸祿的年終獎。

  除此之外,還提出了推行‘耗羨歸公’製。

  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增強了國家實力,但也留下諸如南橘北枳、額外增派、銀貴穀賤等問題。

  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火耗,因稅法規定納銀,而銀兩熔鑄過程就產生了所謂“火耗”,熔鑄碎銀的實際火耗為平均每兩一至二分,即百分之一二。

  但實際征收的火耗往往高得多,每兩達二至三錢,有時甚至更多,地方官跟百姓要錢,老百姓罵狗官的時候就把朝廷也順帶罵了。

  一道政策要在全國推行得先有個試點,這個試點朱由檢定在山西,由山西巡撫徐紹吉署理此事。

  在順天府施行一年多的小學教育也可以推廣到整個河北,朝廷下旨強製要求河北各省,所有年滿八歲的孩子必須進入學堂。

  不管是學習四書五經的私塾,還是請教書先生到家裏來教,總之必須進行為期四年的學習。

  大部分百姓家拿不出那個錢,就得加入由莊際昌負責創建小學堂。

  小學堂不學四書五經,教他們認字與孰可為孰不可為的基本道理後,主修曆史、地理、少年軍事訓練,次修數學、物理二科,讓他們知道自己祖先的輝煌與落寞。

  小學堂每日管一頓午飯,朝廷發給相同校服,書本、場地的錢也都由朝廷支出。

  按照科舉製度,小學堂的學生出來後是沒有前途的,更不可能與那些學習四書五經的學生一起在科舉考試上較量。

  看上去完全是種無用的支出,朱由檢卻力排眾議,一定要這麽做。

  教育強國,一萬年不變的道理。

  ……

  遼東安定後,朱由檢繼續加強皇權,除了公事,家事上的他也沒落下。

  暖閣裏,朱由檢與鄭幼薇一同用餐,八錢銀子一頓的飯他也可以吃的很好,一邊吃,一邊看著手邊魏忠賢搜羅來的各座王府備名單。

  朱由校要到宮外去住,宅邸就是個問題了。

  懷著搶了他皇位的一點愧疚之情,朱由檢想給朱由校的王府弄得又大又好,幾十套備選宅子的信息看完一遍。

  朱由檢悵然深吸一口氣:“這都不行啊,不是太偏就是太小,哪像個王爺住的地方。”

  “皇上~京中寸土寸金,哪有能稱您心意的大宅啊。”

  “那也不能太小啊,京中就沒有又好又大的宅子麽?”

  “有啊。”

  鄭幼薇笑了笑,“天下百姓誰不知道,天底下皇上的宅子最大,第二大就是衍聖公家的宅子了。”

  提到衍聖公,朱由檢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投敵叛國四字,然後才想起自己之前上街路過衍聖公宅,當時隻覺得稀奇。

  衍聖公家占地極廣,府門前還有一座牌坊,上書“文道至聖”四字。

  “朕記得…衍聖公好像是在太仆寺隔壁吧?”

  “嗯,皇上您不會是想把衍聖公也撤了?”

  “怎麽會呢。”朱由檢吃了一口菜,將披散的長發撫到肩後,心裏已經有了主意。

  嘴上說著不會,可當天下午朱由檢就帶著朱由校來看房。

  衍聖公府怎麽走,京城權貴裏幾乎沒人不知道,隻要不是瞎子,就能看到衍聖公府門前漢白玉做的大牌坊。

  衍聖公是孔子後人的封號,孔子在世時,他的儒家學說不被春秋各國所接納,孔子自嘲“惶惶若喪家之犬”。

  他死之後漢武帝采納了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確定了儒學的正統地位,儒家學說才受到重視,孔子的頭上也就有了各種封號。

  曆朝帝王都對孔子後人封賜有佳,漢高祖劉邦封孔子9世孫孔騰為“奉祠君”,漢元帝封“關內侯”。

  唐玄宗封“文宣公”,從宋仁宗開始,為使“聖裔繁衍,世襲不斷”,把封號改為“衍聖公”,直至今日。

  而孔子後人都是搶著當漢奸的主,他們不在乎誰來當皇帝,甚至不在乎當皇帝的是不是人,隻要他們頭上依舊頂著衍聖公頭銜就行。

  靖康之恥的時候,趙構見情勢不妙趕緊南逃,當時第四十八代衍聖公以“拜謁聖天子”為名,倉皇逃離曲阜,宗廟也不要了,逃跑的時候就帶了一塊子貢雕刻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的楷木雕像。

  金人入主中原,衍聖公投降金人,蒙古人來了,再投降蒙古人。

  朱元璋成事了,衍聖公又投降過來了,曆史上,孔子後人還會投降滿清,並且第64代衍聖公,也就是朱由檢即將見到的這個孔胤植還親自向順治進獻《初進表文》和《剃頭奏折》。

  八國聯軍的時候,衍聖公一脈還準備喜迎英王德皇,小鬼子打進來的時候,為了防止衍聖公再次投敵,一定要把他們弄去南方,因為孔家東西太多了,前前後後一直忙到淩晨2點都沒好,急的守城的孫師長都給他們跪下了。

  北京城裏的衍聖公府最早是朱棣賞的,後來朱祁鎮賞了他們在太仆寺街的這座,相當於孔家在京辦事處。

  上任衍聖公上個月剛死,準備承襲衍聖公位的新任家主孔衍植已經來到京師,等著朱由檢批準他承襲衍聖公後,進宮謝恩。

  朱由檢一行,除了校檢兄弟,魏朝、魏忠賢都跟來了,因為方正化不在,讓曹化淳帶著12名扮做護衛的東廠番役同行。

  來到大門口,朱由檢抬腿就往門上踹,卻被兩名門房攔住:“什麽人?這兒是衍聖公府,可有拜貼?”

  這倆門房一壯一瘦,壯者虎虎生威,瘦者精瘦幹練,好像都是練家子。

  對於衍聖公,朱由檢心裏沒有半點敬意,抬腿又踢了兩下大門:“見他個孔衍植還得要拜帖,老子沒那個閑工夫,老子來都是給他臉了,開門!”

  門房怒急笑道:“嗬!龜孫子,口氣不小啊,跑這兒撒野來了?!”

  朱由檢身後的曹化淳眼神一冷,幾名東廠番役一擁而上拔刀將兩人製住,曹化淳剛要請示朱由檢,猛然想起朱由檢是以伴讀的身份出來了,對朱由校道:“椋王殿下,這兩個狗東西該怎麽辦?”

  “光天化日的,不要殺人,打個半死就行了。”

  “是。”

  曹化淳一個眼神,幾個東廠番役用打個半死的力度毆打兩個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