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為何削藩
作者:雙刀火雞      更新:2022-03-05 05:09      字數:2122
  朱由檢親自到門口迎接,朱軒媁穿著橙色對襟式外套,漂亮的鵝蛋臉上略施粉黛,加上走了一路,小臉紅彤彤的,看著很是可愛。

  朱由檢正要套近乎,不料朱軒媁進門就是一句:“皇上,你知不知道祖宗的臉都丟盡了!”

  朱由檢一驚:“這…這如何說起啊?”

  朱軒媁坐到桌邊拍拍對麵的凳子,朱由檢識趣的過去坐下。

  剛落座,朱軒媁一臉嚴肅的對他說:“不光是祖宗的臉丟盡了,大明的臉都丟光了。”

  朱由檢大驚,不可置信道:“大明的臉都丟光了?”

  “是,丟光了。”

  “這如何說起啊?快上茶,上好茶。”

  “皇上,聽說你要讓椋王開府,還要讓椋王娶他的乳母客氏為妃,有沒有這回事?”

  “就因為這事?”

  “這事兒還小啊,我大明自太祖開國以來,哪出過這種事,你要真讓他娶了客氏,那祖宗和大明的臉就都丟光了。”

  “沒那麽嚴重,來,姑姑喝茶,我哥愛做什麽就讓他們做吧,事情也沒你說得這麽嚇人,對國家來說,打敗仗向敵人求和才是最丟臉的事,這隻是區區小節,不必在意。”

  朱軒媁這次來就是專門請他收回成命的,朱由檢可沒有收回主意的打算,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半個時辰,總算把朱軒媁送走了。

  ……

  3月13日,早朝。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在百官的朝拜聲中,朱由檢穿著一身黃色常服坐到龍椅上,微微抬手:“眾愛卿,平身。”

  “謝陛下~”

  百官起身後,隨著李恩一聲“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今天的早朝正式開始了。

  “啟稟陛下,臣有奏。”

  左僉都禦史左光鬥走到殿中:“臣聽各道禦史說,前些天,錦衣衛緹騎四出,奔赴各地抓捕各地藩王,抄沒家產,將各地藩王及其親屬押縛北京,而內閣與六部九卿並未收到相關公文,臣請陛下詳查此事。”

  “哦,這事兒啊,這事兒朕知道。”

  朱由檢身體倚靠著一側扶手:“是朕讓錦衣衛去的,抄沒家產是讓他們體諒國家的難處,國家財政緊張,朝廷不得不加征遼餉。

  而各地藩王卻個個腰纏萬貫,他們的土地不用納稅,資產越聚越多。

  這要是他們自己賺到的,朕也不說什麽,可這是他們靠著太祖福蔭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朕聽聞藩王的種種所為後就決議召回各地藩王,將他們的家資收歸國有。

  不過,左愛卿,你說什麽押縛這可不對,都是朕的叔叔伯伯、宗族血親,怎麽能是押縛呢,朕是把他們請回來的,是不是啊,駱指揮使?”

  駱思恭從班列中走出:“陛下所言極是,可能是派的人多了,有人手腳粗魯,又恰好被都察院的大人們看見,所以才有了押縛一說。”

  “左愛卿聽見了吧,不是押縛,是請回來的。”

  “那臣請問陛下,各地藩王連同他們的兒女妻妾,人數多達一二十萬,陛下要把他們都弄進京麽,藩王進京後如何處置?每日又該消耗多少糧食?”

  “這些朕都已經想好了,朕已經讓京營在京郊再設一營地,暫時安置各地藩王,至於他們吃穿用度,由內帑支出,無須戶部操心。”

  大明養了這幫人兩百多年了,不介意再養一段時間。

  讓藩王在境外住營地?

  百官議論紛紛,左光鬥繼續追問:“臣請問,陛下是真要削藩麽?”

  “有何不可麽?”

  “臣以為不妥,藩王都是太祖血脈,若削藩將其等貶為庶人,上無法迎合祖宗心意,中則讓陛下無顏麵見宗族親戚,下無法安定民生。

  臣還有一言,但隻有陛下先贖臣無罪,臣才敢言。”

  “你是想說,朕的那些叔叔伯伯,還有他們的兒子孫子當皇親當久了,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無法自立更生吧。”

  “陛下聖明。”

  這還真是個問題,朱由檢沉吟半響:“各位愛卿有何高見啊?”

  群臣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著小眼,誰也不說話,見沒人說話在,朱由檢隻能點人了:“楊漣。”

  時任兵科右給事中的楊漣走到殿中,朱由檢閉上眼睛,把手揣進袖子裏:“沉吟不語,必有高論,賜教寡人一二。”

  楊漣:“……”

  楊漣沉默片刻:“陛下,臣以為可以教藩王妻女學習針織女紅,調香奏樂,用以立身,男子麽…臣尚沒想到辦法。”

  “是沒想到還是不想說啊?”

  “回陛下,臣是真沒辦法,沒收家財後,藩王子弟沒有本錢經商,過慣了錦衣玉食的人,也不願意種田為生,更不願進入工坊,至於讀書…藩王子弟中雖有不少飽學之士,但畢竟隻是少數。”

  在這件事上,楊漣也不好把話說的太明,但朱由檢已經聽出他的意思了。

  大明的士農工商,這些藩王子弟哪個都幹不了,農工商三樣,要麽太累要麽沒本錢。

  至於士麽,讓藩王中的優秀人才讀書做官,朱由檢怎麽放心的下?

  楊漣不行,朱由檢繼續點人。

  齊黨魁首亓詩教,楚黨魁首官應震、浙黨魁首姚宗文先後被他點了出來,也都沒什麽好辦法。

  這事隻好先壓下,等藩王們到了再想不遲。

  “各位愛卿還有一件事朕得跟你們說了,藩王進京後,他們留下的萬畝田地,得有所安置,朕意讓各省發布公文,讓想要土地的百姓到官府登記報道。

  一旦登記的百姓,視為放棄其全家原有土地田產,百姓登記之後,由官府發給土地、農具,穀種。

  由各府縣鄉鎮,推舉有德行的地主充任領袖,由他們帶領當地百姓耕種,受朝廷監管,每塊土地明年該種些什麽由朝廷決定。

  推舉出來的地主隻有監管並帶領百姓耕種的權利,除非經縣裏查勘,確定某塊田地荒蕪,官府才能收回某塊土地,百姓們聯合起來,由戶部組建農政司監管,各位大人意下如何?”

  把藩王土地分給百姓,這是好事,但百官對朱由檢讓地主領導百姓的做法不太讚同,朱由檢一一為他們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