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巷子裏小麥換大米
作者:雙耳凹      更新:2022-02-27 20:17      字數:2110
  葫蘆河畔這片不大的沃土,大部分人都聚集在威戎鎮,周圍的陽屲山和陰屲山上,還星羅棋布著一些村子,也就沒有鎮子上多了,風俗習慣也有小有差異,甚至連說話的口音,都有區別,一方水土一方人吧。

  小時候,在周邊山上如果有親戚的話,正月裏大人們還會帶著去走親戚。本來站在自己家的門口,就能看到要去的村子在山的哪個位置,可真要去的時候,怎麽就那麽遠。

  威戎鎮上,除了南關、北關、堡子坡坡這樣的標誌性的地點外,沿著這條主街,走上十幾步就會有一個小巷子。街道就像是葫蘆河的主幹,這一條條巷子,就好像是連著葫蘆河的支流一樣,聯係在一起。

  巷子裏就沒有街道那麽熱鬧了,住在支流小巷子裏的人家,就不像臨街的人家那麽會來事,箱子裏的生活,平靜、冷清,還有點寂寞,但是生活,在這些巷子裏可一點不比街上的遜色,也精彩著呢,甚至我覺得,鎮子的靈魂,都在這些彎彎曲曲的巷子裏。

  巷子裏做不了琳琅滿目的大生意,但是巷子裏的生意,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這點是主街上的生意沒法比的。

  葫蘆河畔可以種麥子、可以種玉米、可以種各種各樣的菜,但唯獨種不了稻子,雖然臨河,可沒有稻子生長的環境。

  翻過好幾座山的地方,環境就特別適合種稻子,每年稻子豐收了,就會有人開著手扶拖拉機,來鎮上用大米換麥子,種稻子的地方,種小麥就不太理想,種小麥的地方,種稻子不合適。

  鎮子上的人想吃大米,產大米的地方,人們想吃白麵,哪裏有需求,哪裏就有買賣生意。

  在我的記憶裏,開著手扶拖拉機換大米的人,基本上是固定的人、固定的時間來一趟,我想他們可能心裏也有一杆秤呢,估摸著鎮上人家的米袋子癟了,就該走一趟了。

  手扶拖拉機小巧,能穿梭在鎮子裏的大街小巷子,一進了巷子,拖拉機的速度慢下來之後,發動機的聲音小了,司機的聲音就起來了。

  “換大米了!換大米了!”

  本來,聽到轟鳴的拖拉機聲音,鎮上的人就知道是換大米的來了,再一聽到這吆喝聲,就趕緊把早早已經準備好的麥子報到家門口,等著拖拉機到門口了,換些大米吃。

  “這次咋這麽長時間才來啊,家裏的米早就沒有了。”

  “我也要給大家收點好米才能來嘛,不然你們全都不換了,我這生意還咋做啊。”

  “這次是啥大米啊?上次換的大米,不好吃,怎麽蒸,都感覺嚼不動啊。”

  “那是你放的水少著呢,可不能怪我的大米不行啊。”

  “水少個啥,水再多,那就不是蒸米飯了,那是熬米湯。”

  換大米的人說不過,就趕緊找其他的話下台。

  “這次的米好,你看,幹淨,沒有石頭,而且米粒你看,比以前的長,吃起來香得很。”

  “那你這次咋換?時不時又漲價了啊?”

  “沒漲,沒漲,我在咱們鎮上麥子換大米這麽多年了,不哄大家,和以前一樣,兩斤麥子一斤米,我這就準備,大家要換的就趕緊,你看車筐筐裏,今天拉過來的米不多,都抓緊著。”

  ……

  幾乎每次來換大米的時候,都是這樣相同的對話。

  大人們忙著換大米著呢,我們小孩子早就已經爬上手扶拖拉機,假裝自己是司機,嘴裏“嗚嗚”地模仿著發動機的聲音,手底下抓著扶手,開車著呢。

  年齡小的想不上坐在駕駛座上感受一下,就“哇哇”的大哭,年齡大點的,要不是迫於大人的壓力,才不會從拖拉機上下來呢。

  這邊孩子們很熱鬧,那邊麥子換大米的生意爭吵聲,也是此起彼伏。

  “我說大姐,你這麥子不能換,你看看,你這麥子癟著哪能磨出來個麵嘛,你拿回去,把你家的好麥子拿過來再換。”

  “我這麥子咋了?為了換大米,我還專門給你篩了一遍呢,癟的,蟲咬了的都給你挑出來了,你還嫌棄。”

  換大米的老板急了,抓起一把別人的麥子說:“大姐,你看看人家的麥子,你都是一個地方上,人家的麥子咋和你的就區別這麽大呢。”

  自知理虧的大姐也就不言語了。

  別看就這麽簡單以物易物的生意,裏麵的門道多著呢。

  鎮上的人們,誰願意用自己家最好的麥子去換大米,頭又沒腫著,所以換大米的麥子,肯定不能是最好的麥子,一般都是中等麥粒的麥子,再摻和一些癟的,蒙混著能換些米就行了。剛才的那個大姐,就有點太明顯了,那樣的麥子,三斤換一斤米都有困難。

  換大米的老板心裏也清楚,誰還能把自己家最好麥子拿出來換大米呢,他也有自己的考慮。

  拖拉機上拉著的大米,也是他收購的,他才沒傻到收購最好的大米來換麥子呢,都是收一些中下質量的大米來換的。

  所以,鎮上的人,在換大米老板跟前,是吃不上好大米的,隻能說這次比上次的口感稍微好點。而換大米的老板,也收不到鎮子上最好的麥子。

  普通人家基本上換大米都是這個路數,但是大戶人家就不一樣,根本不用換,因為壓根就不缺錢,可想吃大米的渴望和鎮上其他人沒啥區別啊。

  怎麽辦?

  這部分生意不能不做啊,換大米的老板自有法子。每次來的時候,都會拉兩袋子最上乘的大米,這兩袋子大米不換,隻賣,而且價格快要是他收購價的一倍了。這兩袋子的米就是靠運氣,有時候來一趟,一袋子都賣不出去,有時候兩袋子都還不夠,完全取決於鎮上大戶人家吃米的速度了。

  有人說這些換大米的老板家有磨坊,麥子換回去以後磨成麵,轉手就能賺好多錢,有些人說他們把麥子收上之後,就販賣給糧站了,不管咋樣,隔一天換一個鎮子去換大米,中間還是有得賺,一年就除了冬天不來之外,春夏秋光換大米,都掙不少中間的差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