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好多水軍!
作者:程鋒破浪      更新:2022-02-26 04:57      字數:4897
  安南,紅河口海陽城。

  大宋水師與安南水軍在紅河口正酣戰不停。

  古代的安南可比不上千年後的越南超億的人口,國土也僅僅隻有越南的北半部分;大約一百萬人的總量,其中陸軍精銳全部陷在征服南掌(老撾)西線戰場,東麵最強戰力就是水軍了。

  安南有著悠長的海岸和發達的內河河道,除了要應付大量的海盜、水匪之外,還要防備大宋的水師來報複以前安南對廣西百姓的大屠殺(其實安南朝廷想多了,原曆史上趙宋朝廷根本不在意自己臣民被殺);所以安南還是非常重視水軍建設的,在太尉李公平的堅持下,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擴展水軍規模。

  安南水軍在‘小諸葛’李公平的嚴格要求下,平時的訓練和作戰素養都還是不錯的;哨船按時巡邏,很快就發現了大宋水師,立刻就觸發了安南水軍的戰備狀態。

  大宋水師失去了戰役的突然性,隻得苦戰。

  “沒想到安南小國也有這麽多水軍啊!”

  從紅河口六個河汊竄出的七百多條戰船,烏央烏央的布滿整個海岸線。

  董先吃了一驚,隻得感歎。

  大宋水師乘海風揚帆急速而來,頃刻就與安南水軍‘交叉’在一起,立即發出震天的呼喊和沉悶的巨木撞擊聲。

  ——

  “董將軍,我觀那安南水軍雖然船多勢眾,但兵士操練不得其法、主將不知船艦分工配合之道。”

  李俊輕蔑的瞟著安南水軍,大搖其頭。

  “隻要我們死戰不退,敵軍必將自潰!”

  他本是廬州(合肥)人氏,原為揚子江(古揚州轄區的長江下遊被稱為揚子江)上世代行船的艄公、兼販私鹽。他們家族到李俊這一代,已經發展成長江下遊的一霸,擁有一支船隊、通吃黑白兩道。李俊也被江湖人士尊了個綽號‘混江龍’,後來感覺跟官府作對還是勢單力薄,就投靠了宋江;宋江集團大為欣喜,委任李俊統領梁山全部水軍。

  自程洲主持‘討逆軍’的時候,分派董先籌建了水師;董先就把到處躲藏的李俊給招了進來,這是大宋為數不多的水師人才啊!

  現在,李俊當上了大宋討逆軍的水師副將,算是安定下來了。

  “隻可惜咱們在淮河練就的那支純熟水師來不了,不然我今日就叫安南賊子有來無回。”

  李俊嘴上雖然惋惜,但依然胸有成竹的樣子。

  “咱們臨時征調的廣南東路(廣東)、廣南西路(廣西)的州府水師和‘疍家人’士卒,經過我十多天的操練,也足夠大敗敵軍了。至於能不能全殲,那我就保證不了咯、哈哈!”

  天生嘲諷臉的董先,怎麽看李俊那一臉的輕蔑就覺得親近:“嗯,先前我已經發動旗語把樓船、橋舡這些大船壓後,命令所有的‘艨艟’突前交戰;橋舡、突冒、走舸這些快艇緊隨左右,遊走攻擊輔之。我是被程金童臨時趕鴨子上架執掌水師,照著兵書才學了點皮毛。”

  “李將軍可有補充?”

  李俊聽的微微點頭:“大體是沒錯的,隻是我軍想要以少勝多,還需主動調整。”

  他轉頭對身邊兩名都虞候(副營長)發話:“範宇,你率六艘火油走舸去取敵軍左翼糧舫;馮超,你率那艘最大的艘艅艎給範宇在前麵開路。”

  兩人抱拳告退,各自取出帶繩索的抓鉤,拋將出去、勾住旁邊戰船的桅杆,‘嗖’的就在空中蕩回本船

  ——

  所謂艨艟,就是具有良好防護的進攻性快速戰艦,也叫蒙衝。

  它船形狹而長、航速快,專用以突擊敵方的主力船隻。

  艨艟整個船艙與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兩舷各開數個槳孔以插槳、供櫓手劃船,而甲板以上有船艙三層,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止敵人火攻。

  每層船艙四麵皆開有弩窗、矛孔可攻擊各方向的敵人。

  艨艟基本上相當於主力驅逐艦,是古代水戰最為倚重的船型。

  其他太大或者太小的戰艦,都隻是輔助船隻,隻能在特別的時候‘搶戲’。

  中國的‘水戰史’是很久遠的了,最早周人伐商的時候就有動用了“舟師”的記載。

  而常設的正規水軍,則出現於春秋時期;楚康王力排眾議動用軍費建立水師,他就是中國海軍的最早創始人。

  《吳越春秋》記錄了吳、楚之間的數十次水戰,兩個長江流域的大國的陸軍都不太靈光,都擅長水軍、是天生的死對頭。

  那時候的長江戰火紛飛,差不多相當於古希臘時代的地中海了。

  春秋時期的吳、楚、齊三國都是“海軍”強國,吳國竟然還對齊國發起過一次海上特種突襲行動:吳王夫差一方麵聯和魯、邾、郯三個仆從國從陸路攻齊、吸引齊國的注意力,一方麵派大夫徐承統率舟師“自海入齊”;結果還是被齊國發現了、也出動舟師攔截,雙方爆發海上大戰,這是中國有記錄的最早正式海上作戰。

  全世界海戰戰術其實都差不多:即先用弓弩、投槍等遠程投射武器殺傷敵方艦上人員,再到雙方艦船相碰的時候運用各種手段(尖頭撞角)撞擊敵艦,能撞壞就撞壞、撞不壞就跳上敵艦展開近戰,直到最後俘虜敵艦。

  伍子胥是中國最早的海軍戰術大師,相當於古羅馬的‘阿格裏帕’。伍子胥將陸地馬車車戰的理念融入水戰,創造了繁多的艦種和一套完整的戰術體係。

  他創立的艦種包括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樓船和橋舡,其中大翼承擔進攻任務、小翼擔任防守任務,有點類似於現代海軍中的護衛艦;中型的橋舡和突冒擔任警戒、偵查和支援任務,類似於現代的巡洋艦或驅逐艦;而大型的樓船上裝備了重弩,給己方提供火力支持,相當於戰列艦。

  自伍子胥規範了水戰的作戰方式以後,所有的中國水師統帥都在遵循他製定的科學規律:要建立一支完整的強大水師,需要由各種功能不同的大小艦隻配合、需要由脫產專職的水手來操控。

  ——

  “上鉤拒!”

  馮超大喊著下命令。

  鉤拒手們立刻就從艅艎甲板上的隊列中踏步突前、貼船舷站立,將長長的‘鉤拒’伸出。

  所謂鉤拒,就是一柄巨大的鉤鐮槍,由三人小組操作。相傳是軍工大師魯班為楚國量身定製的,這種武器用在與敵艦發生接舷戰時:“退者鉤之,進者拒之”。既可以用來勾住敵艦防止敵艦逃跑,也可以在戰局不利時用‘鉤’抵住敵艦不讓對方靠近,實在是好用不貴、太實惠!

  馮超見鉤拒手們已經把敵軍的一艘‘中翼’給鉤 牢牢的,就馬上大吼一聲:“拍——!”

  他這艘艅艎可算這個時代的航母,居高臨下的欺負安南的這艘‘中翼’簡直小菜一碟,敵軍的小船仰著往上射箭,根本看不人;宋軍缺能不用瞄準的往船外拋射,落下去就能釘中安南人的腦袋,簡直悲傷

  馮超的話音還沒落,安南小船上的四十多名水手就驚慌失措的淒厲尖叫起來——因為,他們看到了傳說中的‘拍杆’!

  ‘拍杆’,其實是在一根粗長的木棒頂端綁上巨石,預先用繩子係在桅杆上豎起來、拉住;等接近敵艦時、將載有幾百斤巨石的‘拍杆’忽然放下來,借用石頭的力量將敵艦砸壞、將水手砸扁。

  拍竿就像戰船生出的拳頭,專門用於對敵船發出致命的掏腹一擊。

  ‘咚’、‘哢嚓’!

  馮超這艘艅艎配的可是八根‘拍杆’,一邊的四根一起落下,毫無懸念的把安南小船‘拍’了個支離破碎,上麵一眨眼前還在恐懼悲鳴的水手,已經看不出人形了

  艅艎上的三百名宋軍都大聲歡呼起來,士氣爆棚!

  ‘拍杆’這種水戰神器,是宋代天朝上國的獨家發明,給那些笨重不夠靈活的大型戰艦提供了超級戰鬥力、和巨大的安全感;從此大型戰艦不僅是用來大量運兵、施放弩箭、投石機,還能就近防禦敵方的小船貼身偷襲,特別是可以拍碎那些自殺式的火燒船。

  大樓船有了‘拍杆’,相當於給航母裝上了‘密集陣’近防炮加電磁炮。

  到後來嶽飛去剿滅‘鍾相、楊幺’叛軍的時候,這兩人也是人才,竟然讓‘拍杆’又進化了:在拍竿底部裝上轉軸,這樣就可以隨意改變拍擊的方向、靈活性大大增加,一根拍杆就可以拍四麵八方了,簡直凶殘!

  洞庭湖水匪裝備新式拍竿的“車船”十分厲害,嶽飛剛開始的時候也不敢與其正麵交鋒,最後拉攏水匪的內奸方才平定。

  ——

  “陳尚書,你看那邊、那艘宋軍大船直奔我們所在的糧舫而來。”

  安南水軍總管黎可漂痛心疾首的對兵部尚書陳牧青指向,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嘔心瀝血打造的水軍、如此的不堪一擊

  “太厲害了!這艘巨艦連續擊毀了我軍八艘戰船,幾乎都沒影響它前進的速度啊!”

  安南兵部尚書陳牧青竟然樂嗬嗬的欣賞著,對宋軍的這艘大船讚歎不已。

  黎可漂一時語塞,麵對這種蛋疼領導,他也不知道說啥好了。

  “你是我國水戰第一人,慌什麽?”

  陳牧青拍拍黎可漂的肩膀,鼓勵他:“勝負還未見分曉,宋軍的戰船雖然厲害也隻有這一艘而已,我們有近八百艘;就算毀不掉那艘大船,它上麵的水手最終也會精疲力竭。我們無非是以前沒見過,驚慌失措過一段就好了;咱們把那艘大船給俘虜了好好鑽研一番,也造它幾艘。到時候,你黎總管豈不是要橫行南海?”

  黎可漂經過調整,也從驚魂未定中冷靜下來了:“末將有愧於李太尉和陳尚書您的器重啊、我這就去迎戰!”

  兩位主官之所以沒有待在最大的戰船上,是因為這裏是安南國的主場,他們在海陽港建有屯糧基地、也就是這個糧舫。

  糧舫碼頭,相當於步軍的糧倉輜重營,如果被燒了、那結局跟步軍是一樣的潰敗;因為這裏是海上作戰,連喝的淡水都需要糧舫這邊供應,可不是河湖裏麵。

  ——

  “哈哈,這安南的紅河也是有意思、分出六條河汊;敵軍為了阻止我軍進入河汊上溯攻擊‘升龍’城,隻得把眾多戰船沿紅河出海口分散開、意圖堵住全部六個河口,犯了分兵大忌啊!”

  董先長於戰略,站在望樓之上略一觀察,就對戰場、戰局了然於胸。

  李俊長於戰術細節,就是懂船、懂水!

  “嗯,董將軍說得好;安南水軍如果孤注一擲全部壓上來跟咱們玩命,那宋軍是必敗無疑。他們還是太保守了,水師跟步軍完全不同,步軍可以死守;但水師的強項就是進攻,天下就沒有靠防守打仗的水師。就算你有一萬艘戰船,可如果你讓對方的一百艘戰船圍著慢慢的打你、火攻你,遲早你也得完蛋!”

  董先滿意的‘呲’了一口口水,接話道:“對啊!三國的赤壁之戰就是如此,水戰隻能靠主動進攻達成最終勝利。可能安南李朝還是底蘊不足吧,對水軍的理解層次有限呐!”

  ——

  “馮軍使,安南人派了八艘艘大漕船橫自河麵上、擋住我們的去路。”

  馮超正歇會兒喝水呢,趕忙跑船頭看去

  “就差幾十步遠就能射火箭燒他們的糧舫了,敵軍的這種漕船就是用來運送沉重的糧食的,它的船身木料粗大厚實,恐怕用拍杆砸它有點難度。”

  “好像直接撞上去也撞不沉啊!”

  “咱們的‘艅艎’也一樣的龐大沉重,想要調頭、再繞道去燒糧舫就失去最佳時機,咱們這支分艦隊速度停滯,恐怕就得被安南水軍團團圍住、動彈不得了!”

  “那,那安南水軍畢竟船多,咱們豈不是要吃虧?”

  將士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馮超的眉頭皺的能夾死蒼蠅

  “你你你,還有你們幾個、都是水性不錯的,帶上鑿子、鐵錘,跟我下水鑿沉中間這艘、咱們就能傳過去啦!”

  應該說,下水鑿船是中國古代水師特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戰術。今藏於北京故宮的戰國時代“宴樂漁獵攻戰紋銅壺”上,就描繪有士兵在水中互相攻殺的場景,相當慘烈!

  這個任務非常危險,但有長官馮超帶頭,大夥兒也沒啥說的了,就是幹!

  “床子弩準備,給我射敵船的望樓、壓製敵軍觀察哨;手 *弩、弓箭手繼續與敵船對射,掩護我們入水!”

  ——

  無論古代哪個民族使用什麽海戰戰術,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你所用戰船肯定是木製的。

  而對付木質戰船最好的方法就是火攻,除了拜占庭人在海戰中善於用火攻(希臘火、石油)之外,在水戰中將火攻戰術發揮到極致的,就隻有東方的中國人了。

  “報!”

  “董將軍、李將軍,馮超所部突破安南水軍的防守、範宇部壓上施放火船,已經將敵軍糧舫點燃。請看那一片煙霧就是!”

  斥候從十多艘船中間用抓鉤長繩蕩過來稟報軍情,也是怪累的。

  “哦?這兩個漁家仔倒是長進了,幹得好!”

  董先很滿意,立刻抓起令旗:“傳令,我軍後隊全部壓上,直取安南中軍!”

  一陣震顫人心的牛皮大鼓‘咚咚咚’如催命一般,宋軍後隊的五十艘樓船、大翼、中翼、艅艎,全部被點燃了火油桶、騰起衝天烈焰!

  這些戰船的尾舵都早已被卡死,海風吹著它們、直挺挺就朝安南糧舫中軍撞去。

  安南水軍不用黎可漂總管發出指令,都爭先恐後的朝糧舫這邊集結,想趕緊幫忙救火隊形一亂,你再想掉頭、調整船身讓船帆去就風向,那可就不容易了!

  討逆軍的水師總共就湊齊兩百艘,今天可就孤注一擲了,全部投了戰鬥,光用來施火的戰船就接近四成。

  如果這次打不贏,宋軍就再也沒機會;董先、李俊他們撤到小小的走舸上麵,連返回的淡水和糧食都沒有了!

  宋軍能以小博大的贏下這場水戰,就是靠的‘敢打敢拚、敢玩命’;打仗往往就是這樣,當你敢玩命了,大概率就會把敵人的命給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