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王氏高麗,慶源李氏
作者:程鋒破浪      更新:2022-02-26 04:57      字數:3288
  ——

  安南這個地盤不大的政權,野心卻很大。

  上千年來,無論這裏是哪個政權上台,都會主動去挑釁北方的中原大國。

  安南的黎朝、李朝、陳朝、阮氏這些所有的朝代都認為自己繼承了華夏文明的正統,咱也有資格去與中原其他勢力爭霸天下!

  安南在古代漢化的太深了,他們太過沉浸在華夏典籍裏,把曆史上那些叱吒風雲、蕩氣回腸的英雄故事研究來研究去——他們就會發現:咱們這個小魚缸裏待著太沒意思了,還是黃帝故陵所在的中原讓人魂牽夢繞啊!

  於是這幫孫子(沒錯,完全就是華夏的子孫)隻要能有口飯吃,他們還真就甩開膀子北上、就是要與中原王朝死磕,不撞的頭破血流不罷休!

  安南最輝煌的時候,曾經攻破邕州(南寧)、劫掠到梧州,幾乎拿下整個廣西,差一點突破梧州順珠江而下去搶廣州你說宋朝是有多稀爛?

  爭霸天下,安南是認真的。

  直到後來的二十一世紀,黎朝的後人黎筍上台;他自稱越南是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向天朝上國討要多塊領土。天朝上國等待時機,趁越南又去打柬埔寨(真臘)的時候突襲了它;這一仗到**八八年才停,天朝上國出了血、沒占到多大便宜,但越南卻被搞殘了。

  ——

  高麗半島,中京開城

  此時正是王氏高麗時代,國主是王楷。

  王氏高麗自大唐後期立國,已經延續了近三百年;雖然經常口頭上向中原王朝或者遼國臣服,但其實具有相當大的自主權,並不受控製。

  “我高麗國據鴨綠江天險,兼之山高林密,最是利於防守。”

  ‘重大匡’(高麗的官名比較奇葩,這個職務相當於丞相)李資謙神色倨傲,與國王對語卻毫無尊重之意。

  “你趁我回慶源老家的時候、自作主張的答應向金國稱臣納貢,你知道這樣的作的後果嗎?大宋才是中原之主,我們向孔聖人的國度稱臣是當有之義,可女貞這樣的蠻夷有什麽資格讓我高麗小中華屈服呢?”

  ‘重大匡’李資謙聲色俱厲、口沫橫飛,噴得仁宗王楷滿臉都是‘雨點’。

  十九歲的王楷,麵有懼色的看著自己的外公李資謙:“重大匡請息怒,朕的想法是暫作應付,先把女貞人打發回去。我們麵前就有徐鱗、盧俊義這等強敵在背,他們旦夕伺機而動;我國實在無力再去招架女貞人的侵擾了,留待將來徐徐圖之可矣。”

  麗國王雖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的王爵,卻長期采用類似中原王朝的皇室製度,頗有“外王內帝”的色彩,所以王楷敢自稱“朕”。

  國王的命令和中原皇帝一樣稱為“詔”、“製”、“聖旨”,國王的繼承人被稱為“太子”;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後”,首都被稱為“皇城”、“皇都”,高麗國王被尊稱為“陛下”、“皇上”、“海東天子”等 ,妻子亦尊稱“皇後” ,高麗光宗等君主還有被直接稱為“皇帝”的記錄,甚至太祖和光宗曾自建年號。

  在儀製方麵,高麗國王穿皇帝專用的黃袍,並築圜丘壇以祭祀昊天上帝。同時君主生日稱“節”、墓地稱“陵”、在宮殿上安放鴟吻、設立跟中原皇朝一模一樣的官製等都是“僭越”的表現。從顯陵出土的高麗太祖王建銅像來看,其頭戴二十四梁通天冠,用的是唐代皇帝之製。

  不過,高麗國王雖然在國內過皇帝癮,但始終不敢對外公開使用帝號。

  ——

  李資謙眯著眼,瞳孔收縮、惡狠狠盯著王楷

  其實,就算他這個輔政在談判現場,結果也是一樣的,隻能向金國低頭。

  他隻是不能接受這個外孫國王在沒有請示他的情況下就簽訂了條約:反了你了?

  李資謙是王楷的外公,也是朝 *鮮曆史上著名的慶源李氏的家主。

  這支慶源李氏,跟安南李氏一樣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後代;最後在元末,家族中的李成桂建立了李氏朝 *鮮,堅持了五百年。直到蟎清時期日* 本吞並了李氏朝 *鮮,結束了高麗半島的古代史。

  再算上被大唐賜姓李的‘西夏太祖’李元昊,可見大唐的輝煌與深遠的影響力;在天朝的古代史上,隻有‘漢唐’可以並列成詞組。

  漢唐第一檔,第二檔秦朝,第三檔空缺,然後其他朝代

  李資謙在自己這個外孫六歲繼位的時候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然而然的就擔任了輔政、重大匡(丞相)。他為了鞏固自家的朝中地位,竟然喪心病狂的把自己兩個女兒嫁給外孫王楷,實現了慶源李氏和王室的第四代聯姻,他本人則被封為朝鮮唯一的國公、位極人臣,嚴重威脅到高麗的王權。

  王楷從小生活中在李資謙的淫威之下,身邊還有兩個姨娘老婆監視他,日子過得簡直可以稱得上是水深火熱!

  “荒謬!”

  李資謙就是要‘為了反對而反對’,他今天非把國王外孫(還是女婿)的氣焰打下去不可,他還敢頂嘴呢、長本事了他?

  “女貞人剛剛打敗遼國,根基不穩;何況遼國還沒有滅亡,一代人傑耶律大石聚眾十萬、仍有一戰之力,最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怎麽重要的軍國大事,你這麽草率的就下了定論、造成既成事實?我實在對你太失望了!”

  李資謙的手指都快戳到國王外孫的鼻尖上了:“你心性有缺,尚不能親政!為避免你誤國誤民,你暫居內殿勤學聖人典籍去吧,什麽時候有長進了再放你出來!”

  他轉頭對兒女親家‘拓俊京’命令道:“拓大匡(副丞相),你去內殿‘陪’陛下讀書,貼身照顧、不得有誤!”

  於是,副丞相拓俊京就押著、哦,是‘陪’著國王外孫王楷大哭而去

  ——

  “重大匡,我作為兵部侍郎的時候曾經親自負責搜集中原大宋的訊息。”

  前天才被李資謙提拔為兵部尚書的金富軾,趕忙展示自己的才能:“重大匡您剛才說的太對了,大宋如今可以說是如日中天啊!據我從海商、抓獲的海盜、往大宋出使的人員消息匯總,中原最近幾年出現太上老君的金童下凡輔佐;短短時間就‘掃青塘、平山賊、鎖巨寇、蕩水匪、通西域、複涼州、滅西夏’嘖嘖!簡直神乎其神,可以說大宋現在是處於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最強盛時期,連金國都不得不把到手的‘幽雲十六州’還給大宋。”

  “您說說,看如今這大宋的迅猛勢頭,是不是有點要直追漢唐、稱霸天下的意思?”

  這個兵部尚書的金富軾,也不能說他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隻能說他站的立場和儒家教育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

  連西南的大理國、安南李朝也被大宋那一係列的勝利給嚇的不得了,得出的結論也是大同小異:目前的大宋,是有史以來的最強大宋!它要恢複漢唐舊境,它野心勃勃難以阻擋!

  咱們必須行動起來,以防大宋想更進一步來吞並我國!

  這就像一個人在這個行業工作,總是會對另外一個行業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覺得別人那個行業特別賺錢、特別有意思、特別有前途。

  隔行都如隔山,何況隔著千山萬水的外國?

  本來曆史上宋朝這個龐然大物的轟然倒塌就很讓人意外,事後諸葛的從各個方麵分析都覺得是個極小概率事件,整個過程中留下很多雲山霧罩的謎題,也難怪這些外邦重臣會對大宋的定位產生誤判了。

  “金尚書言之有理啊!”

  權相李資謙堪稱高麗國的大儒,對孔聖人的家鄉有著天然的認同感,無意識的就的選擇了偏聽偏信。

  “以前我祖上侍奉聖宗的時候,大宋就遣使渡海而來要求借道從鴨綠江上岸去攻打遼國。雖然當時聖宗拒絕了,大宋也沒有怪罪於高麗;大宋表示體諒我國的難處,還送來了很多賞賜。我小時候聽到這件事,就不由得讚歎天朝上國的大手筆、大氣魄,竟然能蹈海而來、遣大軍迂回萬裏以攻強敵!”

  “吾悠然神往之,從此遇事都要高看大宋一線。你看看,大宋果然就在咱們親眼見證之下達到了盛世,國土擴張也達到了極致!咱們旁邊的蠻族(女貞金國),隻不過是個曇花一現的暴發戶,說不定哪天就被大宋給順手掃滅了。隻是,這江華島上的海盜徐鱗卻是個大麻煩;你讓兵部侍郎柳佳銅從漢江前線回來,我要派他出使大宋、請上國出兵蕩寇!”

  ——

  大宋與高麗的邦交關係,時好時壞,遠不如明朝時代那麽如膠似漆的好。

  宋朝先後要求高麗協助攻遼、假道伐金,都被高麗拒絕了,高麗與宋朝的邦交也終於宣告終結。

  而原先遼國還在的時候,契丹人還曾經向宋朝借兵去討伐高麗;宋朝攝政的‘章獻明肅太後’劉娥竟然打算答應契丹的邀請、出兵幫契丹攻滅高麗這腦回路,簡直不可理喻!

  幸好當時有個明事理的宰相呂夷簡,他使勁渾身解數、撒潑打滾的堅決反對;如此這般,太後和其他大臣們被呂夷簡鬧的差點全部得心髒病,高麗這才免受滅頂之災。

  大宋整個三百年就沒有一個懂外交、懂合縱連橫的,執政水平比起‘春秋戰國’時代還倒退了不少。

  從趙宋朝廷處理與高麗的關係來看,宋朝被滅有啥不正常的?反而能維持那麽久才奇怪好吧,難道真的是因為有趙匡胤在仙界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