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楚雄楊氏的立場
作者:程鋒破浪      更新:2022-02-26 04:57      字數:3631
  “程相公,您來的不巧;咱們大理國此時正在與蒲甘緬甸作戰,所以這一路看到的這些牛車馱馬,都是往西南保山運送軍需輜重的。”

  威楚府總管楊牧給程洲介紹著本地情況。

  從大宋與大理國邊界的建昌府(今西昌)至會川府的古道上,熙熙攘攘的‘支前民夫’隊伍渲染著戰爭氣氛。大理國畢竟相對於宋國還是各方麵落後很多,就從打仗需要的物資來說,就需要從宋國的四川盆地大量采購生鐵和銅錠、糧食。

  “哦?大理國為何要與緬甸開戰?”

  程洲並不是早些年那種全知全能的穿越者,對於緬甸現在的政權和領導人是誰他完全不知道。

  “哈哈,這還得怪你程相公做下的樁樁好事啊!”

  楊牧大笑(他還真是沒什麽城府):“想必程相公你對我國段、高、楊三世家鼎立的現狀也有所耳聞,兩個月前國相高泰明親自跑來威楚找我,說已經和段正嚴達成決議‘誓滅緬甸而據之’。高泰明當時就解釋了為什麽一定要擴張占據緬甸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程相公‘平青塘、滅西夏’破壞了北方的政治平衡;導致我們西南各國擔心中原上國的霸道、做出了一係列應激反應——安南比我國更早行動去猛攻南掌、結果陷入苦戰進退兩難!我國也因此無需擔心安南方麵的威脅、可以集舉國之力進攻緬甸,可以說都是因為你打破了北方的政治平衡、直接導致西南的失衡。”

  “所以,得知您這次作為使節來訪,我國君臣上下都很期待傳說中的‘程金童’是何等人物呢!”

  程洲啞然失笑:“這哈哈,怕是要讓你們失望了;我也隻不過是凡人一個,可能就是運氣比別人好一點吧。”

  “程金童過謙了!”楊牧滿臉仰慕。

  “程金童太謙虛了!”主簿丁文嚴肅的反對程洲的自謙。

  “程金童實在是謙虛過甚!我聞隆對您的功績感佩萬分!”左護軍統領聞隆實名製反對程洲的自謙。

  程洲:“好吧,我個人對華夏確實作出了一點微小的貢獻;但一個人的成功,除了要靠自我奮鬥、還要依賴曆史的進程影響,兩者缺一不可!我程洲隻是適逢其會罷了。”

  ——

  程洲這次要求第二次出使,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思路,也不知道去大理會作成什麽事。

  他隻是想先避開女貞人的第一次進犯東京(金國第二次攻進中原才攻下東京汴梁),他不想在那種混亂的情況下、被趙宋朝廷派去城外硬剛巔峰狀態下的女貞精騎:這就是送死!

  程洲並沒有嶽飛那種天才軍事家的統兵能力,他也不會編練指揮古代軍隊。

  在沒辦法掌握宋國最高政權的情況下,程洲全靠金錸錢莊和孟記商號、又能有多少資源投入到打造精兵中去呢?

  況且在宋朝的奇葩頻繁調動崗位的製度下,他也沒辦法長期掌握軍隊。

  程洲隻能四處設點、布局,靠長期的積累來不斷提升實力;還要等待這個占據天下‘大義’的趙宋朝廷被女貞人一鍋端掉,他才有機會以‘救世主’的姿態上位。

  而西南這邊,但凡趙宋朝廷正常一點,隻要有心留意一下大理國的物資采購動向、就會知道大理國要與緬甸開戰了。、

  這應該是大宋偷襲大理、統一天下的良機,可趙宋朝廷目前事實上處於‘擺爛’狀態;皇帝和諸位朝官的精神,集體陷入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怪異末世夢寐中。說得上話的人不幹實事,能幹實事的人說不上話,怎一個‘混’字了得?

  ——

  走到會川境內,眾人暫歇。

  “程相公,來嚐嚐我們大理著名的漾濞核桃。此物史書記載益智健腦,是大理國對外交易的重要特產。”

  程洲有點驚訝,他一直以為核桃是外來引進品種呢!

  其實,雲南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核桃產地,而漾濞縣核桃就是考古發現的最早核桃品種。

  楊牧教程洲使用‘斧子’剝雲南核桃吃,拿著這個小指一樣的‘斧子’,程洲才明白古人所記載的那些懸案原來根本就是後人的臆想。

  而在大宋曆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典故都和‘斧’有關:除了‘宋揮玉斧’之外,就是老少皆知的‘斧聲燭影’了。

  在大宋立國之初,‘宋揮玉斧’的典故就因為在兩國的界河‘大渡河’。

  太祖趙匡胤拿著‘玉斧’在地圖上一劃:沿大渡河左岸非我中原所有!

  這個決定,就給大理和大宋兩國關係定下了和平的基調。不過並不是趙匡胤不想要雲南地(雲南這個稱呼早在大唐時代就有了),而是中原的重點方向是北方的遼國、西夏,實在是沒辦法分心。

  前麵的‘宋揮玉斧’,就正好能證明後麵的‘斧聲燭影’是蟎蟲對曆史的惡意篡改。

  宋太祖揮的這個玉斧,其實是一個薄石片,是用來撥油燈撚子的。而所謂‘斧聲燭影’裏的斧子,是個比掏耳勺稍大一點的斧型的‘撥核桃器’。一麵是小錘,可以砸開核桃;一麵是指甲蓋大的薄刃,用來插到核桃逢裏撬開食用。

  古代還有和‘文房四寶’一起食用的‘斧’,各種各樣的‘斧’;但這些富貴人家居家使用的‘斧’,和劈柴、砍人的斧子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直到元朝,所謂趙光義‘斧聲燭影’劈死哥哥趙匡胤的野史還見不到;直到蟎清花了兩百年修改二十四史的時候‘斧聲燭影’才入了正史,還擴寫很多臆測的內容,蟎清對漢人的宋、明兩個朝代的汙蔑和醜化簡直喪心病狂!

  隻可惜,就算‘斧聲燭影’是被蟎清奴才文人得意洋洋的挖掘出的正史;可在考古發掘古代墓葬的研究成果紛紛證明古代的各種居家‘斧’、其實是跟指甲刀差不多大小的生活用品時,“斧聲燭影”也就等於‘捕風捉影’了。

  蟎蟲們以為自己多聰明,其實正好反映出他們的無知和野蠻落後。因為蟎清蠻族的入侵導致華夏文明整體退化,像很多高雅的生活用具也隨著文明的泯滅而失傳;史書上的各種居家用‘斧’的消失就是例子。可笑的是蟎蟲沒有見識過這些高度文明的造物,他們在史書裏偶然發現一點點‘斧’的記載,就聯想到‘陰謀’‘暗殺’‘兄弟相殘’沒文化真可怕!

  ——

  “程相公,不瞞您說;我們楚雄楊氏對段氏和高家成見極深,甚至可以說是仇視!”

  晚上,楊牧請程洲過來單聊。

  程洲一聽這話,心說你忍了好幾天才說到正題,也算有耐心了。

  “嗯,願聞其詳。”

  “我們楚雄(楚雄城是威楚府的治城)楊氏早在大唐時代就是‘南詔’國的貴胄世家,在南詔國有記載的貴族名錄二百三十二人,我們楊氏就占五十三人。”

  “南詔沒落之後,先祖楊幹貞在雲南建立‘大義寧國’。一日其弟楊詔說那段思平有帝王之相,疑懼之下,楊幹貞下令追殺段思平;會善府總管高方和段思平關係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此時,楊家卻非常不幸的發生內亂;楊幹貞的位置被弟弟楊詔所篡,楊詔搶了兄長的王位後,改元‘大明’。沒幾天,段思平逃向東方的黑吋三十七蠻部、借兵反攻而來;楊詔兵敗自殺,段思平反而登上王位,改國號為大理。”

  程洲:嘿嘿,你說的倒輕巧:‘南詔沒落之後’?還不是你楊氏祖先想當皇帝造反、才導致南詔國滅亡!

  那個先祖弟弟楊詔真的陰險了,他特意跑皇帝哥哥哪裏去挑撥離間說‘段思平有帝王之相’,把哥哥的注意力引到段思平那邊。此舉也讓哥哥與得力大將段思平、高方決裂,等於失去了左膀右臂;導致這個弟弟楊詔自己想當皇帝的陰謀得逞。

  可是他欺騙親哥搶他王位的做法太不得人心了,很快被段思平逆襲當了最終的王!

  楊詔,你說你圖個啥?

  這種不顧民眾利益、強行挑起內鬥廝殺的陰謀家,不可能有好下場。

  結果你楊詔挑撥說的‘段思平有帝王之相’一語成讖:段思平真的被你逼成了國王,哈哈、真是笑死人!

  原曆史上楊詔自殺了,他哥哥被段思平抓住了卻沒殺,送廟裏當和尚;從此在大理國,前任國王退位當和尚的做法就成了慣例。

  善政啊!

  反正比砍頭什麽的強多了。

  所以說,外敵從來不可怕;堅固的堡壘都是被內部人員攻破的,越是親近的人才能傷你最深

  ——

  楊牧惆悵了一會兒先祖的輝煌過去,又繼續講下一段。

  “後來到我曾祖楊義貞成為家主的時候,他發動政變、殺國君段廉義而自立,號“廣安王”。高家的高智升派兒子高升泰帶兵來攻,最終殺害了我曾祖楊義貞,從新擁立段廉義的侄子段壽輝;他自任首輔,封兒子高升泰為繕闡(昆明)侯。自此高氏父子在大理國權傾朝野,致使國王段壽輝和他的繼任段正明都害怕,先後避位到天龍寺做了和尚。直到後來高升泰廢段氏自立為王,臨死又囑咐高家後人讓位給回段氏這卻是奇了!”

  程洲聽明白了:段氏、高家、楊氏在大理國內‘三足鼎立’,彼此爭鬥了十幾代人了!

  現在要論哪一家更占理,還真不好說。

  總體而論,似乎楊家吃虧比較大;因為楊家最先建立政權、最先當王,被段氏和高家聯合推翻。後來楊氏第二次政變當王,又是他高家‘多管閑事’把楊家搞下去了。楊氏死的人最多,獲得的利益卻最少;所以啊,楚雄楊氏幾代人心裏都憋著火!

  反觀段氏收益也一般,死了一個王,好幾代國王被高家逼迫退位當和尚。

  隻有老謀深算的繕闡(昆明)高家收獲最大,成為永遠的贏家。大部分時間都是他們在幕後實際掌控大理國,中間還自己當國王玩了幾年,玩夠了又還給段氏簡直不要太囂張!

  那麽,這次楊牧主動聯絡我這個大宋使節,他是想作什麽?

  “楊總管,你對我傾心吐露、坦誠相待,我非常感動。隻是不知道我一個不帶兵的使節能幫到你什麽呢?隻要是我能做到的,你盡管提!”

  楊牧聽了程洲‘誠懇’而不失溫暖的話語,他非常興奮:“我隻想這邊‘事成之後’,程相公能在天朝上國那邊為我斡旋一個尊號。隻要程相公為我楊氏略盡綿力,我楊牧必有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