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第四個“骰子”的蹤跡
作者:程鋒破浪      更新:2022-02-26 04:56      字數:2407
  與嶽飛的談話。

  “嶽飛,你可有表字?”程洲裝作隨口一問,其實他當然知道嶽飛還沒有表字。

  “回稟總管,飛未及二十周歲,尚未有表字。”嶽飛這時候太年輕,哪裏曉得許多套路?

  “哦,沒到二十歲無妨,也不差那幾天。你看‘鵬舉’這個表字可還行?”程洲強行賜字。

  嶽飛:

  嶽飛的表情很尷尬。因為接受領導賜予的表字,在古代是個非常嚴重的人生關口;如同給牲口打上烙印,相當於確定了歸屬權。

  而作為上級領導給下屬取表字,也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你得很肯定對方會接受才行。 因為作為上級,你如果沒有足夠的把握而強行賜字,萬一對方拒絕了,會搞得連朋友都沒得作。

  所以賜表字的事,一般不會輕易發生。

  嶽飛和程洲的關係,還沒到親密無間的地步。而且嶽飛對程洲的很多做法,也隻算是不得已、勉強接受既成事實而已。嶽飛明確的說自己沒有到二十歲,就是委婉的拒絕程洲的招攬。

  如果是給那些有心往上貼的馬屁精,隻會說我沒有表字,正等著程總管您賜字呢

  一般人聽到嶽飛這話,應該就知難而退了。

  程洲不是一般人,他給嶽飛來個徹頭徹尾的耍賴;我不管你怎麽想,反正我就是幫你把表字取好了——就叫‘鵬舉’。

  現在給嶽飛的選擇,就隻剩下接不接受了

  可是,他能不接受嗎?一方麵,以嶽飛的淳樸,他不忍心傷程總管的心;另一方麵,程洲就是逼你站隊,你不接受就等於是當場翻臉!

  “尊者賜、不敢辭!”嶽飛深鞠一躬,他得到了本來就屬於他的表字‘鵬舉’。

  ——

  本來以程洲的“決絕”心思,派嶽飛去刺殺趙構是最完美的,那可就是真正的逆轉世代之怨了。

  逆戰行動的原意就是如此:——弄死趙構這個當了一輩子孫子、以當孫子為職業的職業孫子,將曆史的方向盤轉彎、徹底改變未來。

  可程洲還是不能對嶽飛完全放心。

  有些固執的人,屬於是腦海裏有個‘思想鋼印’,你無法徹底轉變他的觀念。

  嶽飛對趙宋朝廷像中毒一樣‘愚忠’或者說‘迷戀’,這種致死不悔、帶著全家一起死也願意的信仰,不是別人能隨便打破的。

  早先,程洲已經一再把嶽飛的底線‘拉低’,給他逐步洗腦、逼他站隊;但是讓他去刺殺天子血脈,估計嶽飛還是接受不能。

  這次賜表字,相當於考科舉的士子向主持大典的主考官拜門生;你敢背叛的話,你的名聲就臭了。

  古人的交往,稱呼表字更親熱、更尊重;以後隻要一提起“鵬舉”這個表字,就會上溯到給嶽飛取字的那個老領導嶽飛,你這下可是徹底上了賊船啦!

  ——

  “彥直,我離開討逆軍之後,會上書朝廷攻擊你;說你不適合執掌討逆軍。”

  程洲對折彥直說道。

  折彥直初一聽,剛開始有點疑惑,但他馬上想到程洲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嗯,我明白的;總管您且放心去做。”

  程洲看折彥直的反應非常高興:天下哪有那麽多蠢人?我一開口他就懂了。

  “你我越是不合,朝廷才會放心由你繼續執掌討逆軍。”

  “你一定要牢牢把討逆軍抓在手中。你也要給樞密院、兵部上書,指責我程洲平時在軍中驕橫不法,言辭懇切的請朝廷治我的罪;還要參楊再興、陸文隆、史進三人數項罪名,將他們貶斥。”

  “之後,你就帶著討逆軍繼續清掃淮南、山東的小股水匪山賊。反正現在民不聊生,造反的勢力此起彼伏,不愁沒事幹。”

  “切記!你不要主動向朝廷申請北上攻遼立功。那是個無底洞,並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有便宜可占!你守住現在的成果就好哈哈,看你的表情,你也也不相信我的話啊!”

  “沒事,你就等著看宋遼大戰的結果吧,我也希望是我判斷錯了呢。”

  ——

  在和董先、湯懷、牛皋、張用這些部下都分別麵授機宜之後,程洲又秘密接見了鋤奸組長代明凱。

  而對於楊再興、陸文隆、史進三人,程洲另有安排。

  處理完討逆軍的事,程洲又立即動筆,給東京的樊凡和沂蒙山的萬燕妡寫密碼信。

  他覺得,還是應該把她們兩個的位置時不時調動一下,以防萬一。

  對於獨立在外的部下的管理方式,防微杜漸、做好監管才是正道。你不給他們背叛的機會、不去考驗人性,他們就會一直跟隨你走下去。

  那種平時不下功夫,等到部下背叛之後去殺他來懲治是及其愚蠢的。

  何必非要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反目成仇呢?

  叫何癲也經常去徐鱗那邊走動走動、敘敘舊吧,他倆畢竟也是老相識

  ——

  程洲剛準備吃飯,軍中郵驛就送來了軍遞。

  打開一看,居然是好久沒有關注的長兄程池和高寵的來信。

  朝廷竟然破天荒的開了天眼,命令程池以一路製置使的級別經略“夷洲”,遷移兩浙路的無地流民去夷洲墾荒。

  樞密院命令剿滅方臘餘部的高寵,交割原所轄部隊給‘東南王’朱勔的兒子朱*德統領。高寵另外招募新卒進駐“夷洲”,去清掃夷洲土著的抵抗。

  這個夷洲,也就是後來的台灣。

  直到三國東吳的時候,才由衛溫“發現”並命名夷洲,台灣算是首次明確的納入華夏版圖。但之後台灣還是一直被忽視,並沒有形成正經的行政治理,官員們誰都不願意去這種蠻荒之地。

  雖然台灣離華夏大陸的距離並不算遙遠,但因為儒家文化發源自於農耕,天然的缺乏海洋意識,所以一直沒有很好的開發利用台灣。

  直到千年之後,鄭成功轉進台灣時,當時的台灣島大部分地方還處於原始社會。

  夷洲的富饒當然是沒得說,可是怎麽趙宋朝廷就突然有這種戰略眼光、想到派程池去開發了呢?

  這不符合他們的智商啊這,隻可能是那個一直沒暴露的遊戲玩家的建議了!

  這第四個“骰子”一直深藏不露,這個時候跳出來,他應該也是知道北宋滅亡的時刻快到了;他想留條後路,保留華夏文明的火種。萬一情況不利,最後還可以退到台灣自保;甚至可以利用台灣為反*攻大*陸的基地。

  這不是‘明穿’黨喜歡的套路麽?哈哈,被‘宋穿’提前使用了!

  那基本肯定第四個遊戲玩家就在朝堂裏了,他應該級別不低;但是職位又沒有高到蔡京、高俅這種級別,並不是核心人物。這個最後出現的穿越者,必定就是那個重症病房的小學曆史教師——段馳騁!

  厲害啊厲害,古人誠不欺我,果然是大隱隱於朝!

  這個段馳騁,他附體在誰身上呢?印象中,“骰子”裏,就他沒有害過我,應該是可以爭取合作的。咱精力有限,慢慢再排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