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雙楊會
作者:程鋒破浪      更新:2022-02-26 04:56      字數:2124
  “呔!那青臉漢子,手中馬槊可是‘定雁門’?”楊再興大喊。

  他帶領親衛營堪堪趕到,隻見這大戰還沒熱乎呢,似乎就已經結束了;讓他非常鬱悶。

  楊再興突然發現,那來歸順的梁山賊中間,有個青臉漢子的兵器怪眼熟的。這件兵器,就是青麵獸楊誌手中的楊家家傳鎮宅之寶了。

  楊誌剛剛在路上也聽嶽飛介紹過了:在討逆軍裏有個我楊氏本家同支。想必,就是麵前這個滿臉摳破青春痘的醜萌大漢了。

  “正是‘定雁門’。當年元豐(宋真宗)皇帝感念先祖楊業勇猛忠義,特賜此槍以彰先祖鎮守雁門關之功!嗬嗬,你是楊再興兄弟吧?”楊誌熱情的跟楊再興打招呼。

  楊再興擺了擺手:“那馬槊的此間過往,我自然知曉。隻是我今日乘興而來,卻未能酣戰一場;這渾身勁力未得施展開來,端的是焦躁憋悶!族兄你既然能承襲此槍,那定是楊氏直係翹楚了。來來來——我們打一架吧!”

  楊再興不管不顧,策馬上前對楊誌的頭肩部就是一個大槍劈掛,成斜向砸下;像要把楊誌掃於馬下似的。楊再興使長槍,在別人眼中看到的觀感,跟使大刀、大錘沒有區別。

  楊誌還想跟楊再興拉拉家常、在官軍裏麵扯點本家關係呢,你這咋就開打了?

  ——

  楊誌見他勢頭凶惡,隻得接招。

  他也是自小被誇讚武道奇才的人,卻也不怕他楊再興。楊誌身形沒有大的動作,隻是輕靈的擰腰發力,將掌中長槍自下而上,反撩上去一兜,想借力打力的把楊再興的大槍往外托出去

  楊誌的長槍‘定雁門’的材質,是更偏向柔韌,揮舞抖動起來有點像長鞭;而槍頭吞吐搖擺的動作,跟毒蛇吐信似的,陰森詭異!

  楊再興不是不會玩楊誌這種輕巧的手活兒,可他這回就是要行霸道:楊再興見楊誌使槍反撩,他也沒有大幅度的改變招數,隻是將斜劈的大槍大巧若拙的微調;變成正直往下,劈向楊誌左肩。

  那楊誌的反撩一槍,如果還是按原套路兜住楊再興的大槍想往邊上托出去,這時就會變成像是把楊再興的大槍斜拉過來,依然形成對自己頭肩的斜劈

  電光火石之間,楊再興這個簡單細微的變化卻讓楊誌怵目驚心,他是明白這裏麵的嚴重性的;慌亂之下,隻得猛地往馬鞍前一個趴伏——緊接著,楊再興的大槍就如巨蟒甩尾一般,擦著楊誌的後背斜掃而過:“噹”的一聲巨響,把楊誌的頭盔打的遠遠飛了出去。

  隻見那頭盔掉到了一個水窪裏麵,還連著飄出好幾個漂亮的水漂;很快的,頭盔沉入了水底,成串的水波紋就細碎的蕩漾開來

  楊誌腦子裏“嗡嗡”作響,不停的回蕩著編鍾一樣的打擊樂。

  ——

  高手過招,隻在一瞬間。神特麽的演義小說裏就‘大戰三百個回合’?

  兩部古代小白文,原本隻是給不識字的愚昧庶民在茶館暫歇時聽書解悶的,卻被一位土包子皇帝欽點進了‘四大名著’。你知道啥叫‘回合’麽?

  先講“合”字:兩將騎在馬上對衝交戰的時侯,勢必會有一方處於攻勢,而另外一方處於守勢;這樣一攻一防的衝鋒之間,必定形成了兵器的碰撞;這就是“合”。

  而“回”字:就是在完成了兵器間的碰撞之後,兩將肯定會向兩邊反向擦身而過,騎馬衝出一段距離。如果要進行下一次交戰,就要費勁的調轉馬頭、調整方向,回頭繼續進攻。這就是“回”。

  所以,每次發生一次有來、有回的進攻,就是一個“回合”。

  程洲在拍古裝戲的時候,經常騎馬。

  他也算是個運動狂人,身體棒棒的。程洲也曾經試過騎馬空手折返跑,三個回合就感覺很累了。你一直向前跑還沒事,關鍵是“折返”;要將坐騎控製著急停,撥轉馬頭、擰回來,再催馬加速猛衝,再又急停;撥馬再轉頭

  想象一下:古人全身披掛,穿戴上四十斤重的盔甲,拿著十多斤的兵器(羅貫中認為兵器低於七十斤的都是弱雞),雙方策馬一個對衝之後——兩人很可能會停下來,氣喘籲籲的彼此招手說:咱哥倆辭職不幹了吧,這活兒也特麽太坑爹啦!

  來來來,羅貫中;你特麽的‘你行你上’,你來試試唄?

  演義小白文就不要劃在曆史小說裏麵了吧,應該劃在玄幻、仙俠類。

  ——

  高手過招,立見分曉。

  楊再興將醜陋的糙木大槍一收,施施然的催馬回到親衛營本陣,隻背身說了一句:“楊家槍法不錯。”他就當做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一樣,帶著親衛營回營去了

  楊誌、嶽飛都氣的夠嗆。

  你一句:楊家槍法不錯——是在誇誰呢?給不明白的人,以為你是誇楊誌;隻要是腦子清楚的人,都知道你是誇你自己。你楊再興這不是誠心給人添堵嗎?

  嶽飛更惱火的是:楊再興在他打了個漂亮仗得勝歸來的時候,當麵耍威風;而且他還涉險軍中私自鬥毆、欺淩投誠的新人,違反了軍法。尤為可氣的是,楊再興本人根本毫無覺悟,那態度跟玩兒似的

  沒辦法,楊再興就是這麽個隨性的懵懂漢子。

  ——

  此次小型戰役,程洲達成了戰略目的,將梁山賊北上的通道封鎖。

  梁山賊混亂之中,以為是官軍大部隊來解徐州之圍。早已疲憊不堪的梁山眾頭領和兵卒,終於感受到什麽叫做惶惶不可終日

  宋江又接連得知:龜山左翼戰場的輜重後營被襲,己方兩位主將呼延灼、楊誌,竟然脅迫著輜重後營叛變,投誠到討逆軍那邊去了!

  這個事件,終於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宋江也不發揚民*主了,他等不及和各位頭領商議,立即命令“轉進江南”!

  梁山賊全體繞過徐州城,沿運河向南方出發。

  這次在徐州城下,梁山賊從滑州一路劫掠而來的財貨糧草,全都被程洲的討逆軍收入囊中!宋江隻好帶著剩下的八萬多人,餓著肚皮去找方臘老弟會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