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太子
作者:程鋒破浪      更新:2022-02-26 04:56      字數:2719
  這天,可愛的小閹人邵成章趕來洛陽找程洲。

  他帶來楊戩的口信:官家(宋徽宗趙佶)有其他安排,不來皇陵祭祀了。官家另外派了太子趙桓代表皇家祭拜祖先。官家雖然沒來,換成太子前來祭祀,你程金童依然要來侍奉啊;並且,仍然要代表太上老君發表祝願大宋千秋萬代、長盛不衰的講話

  程洲:

  我都差點忘了這事了。妖道林靈素原先擬定的祭祀日期,早就過了。我當時還想著,楊戩這回怕是涼了,要徹底失寵。沒想到過了幾個月,這快到夏天了都,宋徽宗又派太子來祭祀——這裏麵,有什麽玄機嗎?

  程洲又送了很多玩具給小邵成章,還把他架在脖子上坐著,就這樣一直送了很遠。小成章一路咯咯笑著,非常開心。

  程洲隻是初見他覺得好可愛,又同情小孩的遭遇,這才對他特別親近。程洲還不知道,這個小黃門邵成章,後來在宋代曆史上是著名的忠肝義膽的好閹人。

  ——

  孟佳懿親自為程洲置辦覲見太子的禮服,還準備了雨披給他帶上。

  送到到城門外,程洲堅持不準她再送,“今日這大雨初晴,處處油菜花開,倒是別有韻味。佳懿你觀會油菜花田也早點返回吧,你若是在這裏受了春寒,我會心疼的!”

  孟佳懿這古代妹子,對於程洲過於的直白愛意表達,還在適應過程中;冷不丁程洲來這一句,就讓她羞的難耐,隻得麵紅耳赤的回道:“我自會回轉。我隻跟你講啊——你此去見太子,卻不知是福是禍。我聽東京的嬸嬸說,官家平日最喜三皇子趙楷;因趙楷和官家長得最像,又一樣的文采風流。太子隻因為占著長子的名份,官家才不得不立他。”

  “你想,去年秋高氣爽的時節皇家不來祭祀,臨到今年穀雨,正是道路泥濘的時節,此時才派太子前來,這一路蹄滑車陷的所以我想,太子此時心情必定大壞;你此去麵前奏對,難說是好事”

  程洲這才知道內情:我說怎麽有點怪怪的呢,楊戩你這老烏龜,原來是拉我幫你一起頂雷啊,哈哈!

  程洲非常感激孟佳懿的及時提點,不管不顧的就在她臉上‘啵’了一嘴。孟佳懿初初一愣,而後羞窘欲死,立刻轉身,飛也似的跑回城裏去,都忘記要觀賞油菜花的事了;那個強壯女保鏢在後麵跟著跑,差點都追不上她

  程洲看著孟佳懿遠去的背影,不禁感歎:有見識、有智慧,真是很有賢內助的潛質啊!

  ——

  看著眼前長得堪稱歪瓜裂棗的太子趙桓:這就是北宋末代皇帝啊,長得真不怎麽樣啊!

  滿臉苦大仇深的樣兒,難怪趙佶不喜歡他。想必,那個三皇子趙楷肯定是個小鮮肉咯?

  “金童,金童?”楊戩低聲叫他,“你怎麽還走神了?太子已經祭祀完畢,該到你上去祝福啦!”

  程洲自信的回道:“您老瞧好吧。”

  他施施然走上台階,站在離趙桓跪過的主祭位稍遠的位置。這點避諱他還是懂的,任何時代,都要尊重領導嘛,怎麽謹慎都不為過的。

  閹人楊戩即刻用他那中性的尖利嗓子叫道:“禦前欽點天師林靈素親證、太上老君座下金童程洲,致詠天安民詞——!”

  台階下麵一陣騷動。

  這些隨行人員,大部分是東宮屬官;將來太子登基了,他們就很有機會跟著雞犬升天。其中就有耿南忠、白時中、吳敏,都是在北宋滅亡過程中拖後腿的腐儒。宋欽宗趙桓跟他們這幫垃圾能湊到一塊,也算是臭味相投了。

  這幫後來禍國殃民的東宮屬官,就是最喜歡、最信神神怪怪的。在靖康之變的緊急關頭,就是他們不在整軍備戰上下功夫,卻堅持要派郭道士上城樓、請天兵天將抵禦金兵,卻把值守的軍民從城牆上撤下來。

  今天見到傳說中的的程金童,太上老君的弟子(有林靈素在東京幫忙造勢,東京的高層也都知道有這麽個轉世金童了),這幫孫子很開心,像圍觀大明星似的。

  程洲表情高冷、眼神空靈,麵容肅然、聲音通透:“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知其雄,守其雌。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知仁者智,自知者明。不自見,故明;不自足,故彰。慎終如始,終無敗事”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我無為,而民自化;我無心,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治大國,若烹小鮮。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程洲總算背完了,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多年拍電視劇練就的台詞功夫,卻非浪得虛名這一大段道家致辭,是他專程跑到老君廟找張羽士請教得來的,內容正符合這次“詠天安民”的主題。如果政治家們都能按照這段話的內容來做,那還真的可以做到國泰民安呢。

  那底下的東宮屬官耿南忠、白時中、吳敏等人,聽完了程洲的致辭,卻聚在一起竊竊私語,似有所悟。他們覺得:金童的致辭裏,有太上老君給咱們的指示,大有玄機!

  也難怪他們過分解讀,這段話的內容,跟治國、爭權、馭民倒是都扯得上關係。再聯想到太子目前的境遇,他們就展開豐富的聯想,要給自己找點信心支撐。

  趙桓晚上親切的宴請了程洲,楊戩、耿南忠、白時中、吳敏作陪。

  酒宴上,趙桓仍然跟白天祭祀時候一樣陰鬱;搞得大家也不好開懷暢飲了。中間隻有楊戩說了一個黃色笑話,逗得大家笑了一陣。

  這就是太子跟他爹宋徽宗趙佶最大的不同了:趙桓不喜歡他父親玩的那些琴棋書畫,也不喜歡高雅藝術,就喜歡在窩在東宮當宅男,死讀書、讀死書!更不喜歡運動。

  而宋徽宗是著名的蹴鞠高手,還喜歡打馬球,身體倍兒棒!

  這趙桓身邊整天陪著他的,隻有耿南忠這種貨色。當他身邊的人都很渣,臭味相投的傳染;導致趙桓的氣質就很低級,加上身體又瘦弱,整個看起來就很猥瑣,一點也找不到他父親那種風流倜儻的感覺。

  趙桓跟趙佶好像不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的人,根本就是命裏犯衝!可能這對父子關係最好的時候,就要算靖康之變以後,他倆一起被抓到黑龍江依蘭縣交流養生之道的那一段時光了。

  ——

  送走太子之後,楊戩跟程洲說:“已經來了旨意,我不久就要回東京了。我看得出來,你程金童絕對不是久居人下之士!你也看到了,太子在言語之間也有意拉攏你。我作為老朋友,卻要提醒你了;官家才三十六歲,正當年富力強!他最討厭有人跟太子結交,官家的皇城司,一直是我打理。皇城司做的最多的事,主要就是監視東宮和勳貴將門世家。”

  “這些權勢之爭,不是你可以把持的;隻要有個閃失,就是你師父太上老君也救不了你!你切不可自誤啊,我的棺材本可還在存你錢莊裏呢,哈哈哈”

  程洲:

  中國古人也真是難以捉摸啊!你說他們不迷信吧,他們還真的很迷信;遇事求神文佛的很普遍。可你要是說中國人信的有多虔誠難以下結論,因為中國人的信仰太過於實際了——我拜你是因為我有事求你,但是你神仙老爺約束不了我,我拜完了,該幹嘛幹嘛;照樣去殺人放火!

  所以,盡管程洲有太上老君‘金童’的光環,大宋民眾也都還挺相信的;見到他,都尊稱一聲“程金童”。可是,當他們要滅你程金童的時候,也並沒有敬畏之心、沒有心理負擔——你說多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