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擴軍備戰⑵
作者:天人之心      更新:2022-02-21 10:48      字數:1911
  雖然說兩位皇子在動手的時候皇帝並不知道,但在他病好並得知消息之後能夠迅速的化被動為主動,順水推舟的接管回了邊關軍事大權,同時還讓高幹和尉遲寶林不得不流浪天涯,消除了這兩個軍方巨頭對軍隊的控製權,解除了以後他們可能對自己江山造成的威脅……環環相扣,這已經不止是一箭雙雕了。

  王興國真的沒想到,自己在皇宮裏遇到的那個和藹可親的皇帝居然有如此高明的手段,輕描淡寫之間就令混亂不堪的局麵得到了徹底的控製,不由得讓他想起了蘇軾的那句有名的詩詞:“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是多麽貼切。

  既然一時間風雲湧動局勢得到了控製,王興國也就放下了心,不再為即將到來的戰爭費太多的心事了。

  畢竟,眼前碧泉島的發展一日千裏,將更多的精力投到建設上麵也是必要的。

  在這一個月時間內,淩菲憑借著以前在澤州打下的好名聲,動員了她救助的那三萬災民現身說法,到三個州裏麵去征集移民,聽到有地方住、有飯吃、還有地種,這些個被餓得半死的災民哪裏還能拒絕?結果,本來預計找幾十萬難民,到最後居然來了二十多萬,這下可讓範韋頭痛了好幾天。

  雖然說島上在全力準備移民的事宜,但是畢竟滿打滿算他手底下才有那麽一兩千人,這讓他如何忙得過來,可是又有什麽辦法呢?王興國將手一甩,這麽一個大攤子就撂給他了,他能不管嗎,所以,這一個月來範韋是忙前忙後,跑上跑下,整個人都瘦了一大圈,這才勉強的在離碼頭三十裏的島中央建起了第一座集中式的難民營。

  所以將他們集中在一起,這完全是出於王興國的想法,冬天快到了,雖然這裏的冬天並不太冷,但這畢竟還是冬天,分散居住的話島上這麽一點人可忙不開,將他們集中起來有利於管理,也有利於對他們的控製,畢竟什麽樣的人都有,萬一雞摸狗盜、甚至於搶劫殺人的事情發生的太多的話太影響“安定團結”。

  考慮到日後碧泉島必將成為一個頗具規模的富足之地,也必然會形成幾個規模較大的、人員較多的重要城市,所以從市政發展上來講就要實現策劃好了,雖然王興國不想建造什麽高樓大廈,但是他也不想讓自己的城市變得亂七八糟,所以,借鑒現代都市市政建設的經驗,王興國特意在島上選了四個地方作為未來城市的地點。

  首先第一個要興建的城市就是碧泉島的管理中心,現在這個地點是以前康王的行宮,但是王興國並不想破壞眼前這一片美輪美奐的古建築群,所以,有必要在行宮的附近建立一座城市,將島上的管理中心搬到那裏去。

  這個地點就選在了距離行宮大約一公裏遠的一處靠湖的地方,那裏地勢平坦,比較容易建設房屋,目前,頗具有組織經驗的莊崖被金石聖手派去主持城市的建設,由於汲取了前人的經驗,所以城市的建設首先是從公共工程開始的,依據王興國花費一周的時間設計的圖紙,縱橫交錯的城市地下排水係統首先動工了。

  之所以敢於抄襲現代的格局,全在於水泥開發成功的功勞,沒有水泥作為建築材料,王興國也絕對不敢在島上挖掘那麽深的下水道。

  水泥的開發全在於當初王興國動的那個建立水電大壩的念頭,畢竟相對來說,水泥的製造還是非常簡單的,再加上島上那麽多煉鋼的礦渣,絕對是製造礦渣水泥的好原料,因此,王興國特意將這項工作交給了暫時“失業”的馬天方來負責,經過王興國辛苦的培新和研究,現在生產的水泥絕對是優良產品。

  沒有水泥的時候王興國沒覺得他有什麽用處,但是一旦生產出來了,這才發覺用處實在是太大了,各行各業、各項建設都離不開它,這讓王興國為自己短淺的目光有一點羞愧,如果早一點想到這裏的話,移民的事情也不用這麽手忙腳亂了。

  除了水泥之外,另外一項王興國首要發展的就是電力了,要想發電首先就要有發電機,但是,在這方麵卻遇到了極大的難題,金大刀帶領人花費了半個月的時間提純了好幾百公斤的紫銅,並成功的製造出了幾千米的銅線,但是,至今銅線之間絕緣的問題還沒有解決,這始終讓王興國非常煩惱,無奈之下,他隻有暫停這方麵的發展了。

  不過除了發電機之外,其他的事情倒是一帆風順,尤其是在王興國等人多方研究和努力下,借助於島上第三代機床的加工能力,利用鉚釘固定的第一台蒸汽輪機馬上就要問世了,王興國可不想重複工業革命的發展道路,既然蒸汽輪機的結構又簡單,效率又比活塞式蒸汽機高,那還何必讓那個笨重的活塞式蒸汽機出現在這個世上呢。

  此刻,王興國等島上重要的人物都聚集在鋼鐵廠的加工廠房裏,期待著看看王興國所說的這種裏程碑似的東西究竟有什麽用處。

  為了充分發揮蒸汽機的作用,在設計的時候王興國就將蒸汽機的輸出軸同機床連接起來了,現在,機床旁邊巨大的蒸汽機取代了原來的人工絞盤,等待著這個時代人類史上的一次技術的飛躍。

  隨著一鏟鏟的煤投入鍋爐,爐中的蒸汽開始呼呼的往外冒了,王興國走上前去,打開了蒸汽閥門的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