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不擇手段⑴
作者:天人之心      更新:2022-02-21 10:47      字數:2958
  王興國一路上躲避著巡夜的衛兵,有驚無險的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院子的房間內依然傳來此起彼伏的鼾聲,在寂靜的夜空中顯得格外的清晰。

  王興國得意的一笑,從敞開的窗子中躍入了房間,伸手剛要脫衣服,耳邊突然傳來了一陣掌聲,這不大的聲音在王興國的耳邊猶如晴天霹靂一般,將王興國嚇得差點跌倒在地。隨著掌聲,王興國眼前一亮,一個人點燃了手中的火折子,並隨手點燃了身邊的蠟燭。

  “真是太精彩了!先生的身手果然名不虛傳。”李清一邊拍著雙手,一邊微笑著說道:“早聽鄧田說過,先生的武功在武林中大大有名,本王還不相信,今天一看,先生果然厲害。哈哈,先生不僅身手敏捷,而且智計也極其超群,相信前幾天被鄧田打傷是先生故意的吧?真了不起,在那麽短的時間之內竟然能想出這麽一個計中計,也怪不得大哥總是把你掛在嘴邊。”

  看著眼前讚不絕口的李清和麵露冷笑的鄧田,王興國隻覺得腦海中一片混亂。沒錯,眼前這位二皇子卻實非常厲害,這一點王興國早就領教過,可是王興國卻萬萬沒有想到過,這個李清居然厲害到這個程度,自己使出全身解數想出來的這個令自己都非常佩服的妙計,居然這麽輕易的就被揭穿了,究竟是這個二皇子李清太精明了呢?還是自己實在是太笨了呢?一時間,王興國的精神不由得也恍惚了起來。

  看著王興國呆若木雞的表情,鄧田的眼中露出一絲快意的譏笑,轉身向李清說道:“王爺,事情已經非常明了,還請王爺盡早將事情做一個決斷,在下回來的時候,那些人還都在尚書府,包括陽天林在內都在那裏,眼前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將這些人一網打盡,以免以後後患無窮。”

  李清揮了揮手說道:“不忙,我們應該先聽一聽先生是怎麽說的,先生,本王自認待你不薄,對於你的行為本王確實非常失望。不過本王一向都很看重你,如果你能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本王也許可以考慮放你一馬。”

  聽到這裏,鄧田急忙說道:“王爺不可!此人留在世上絕對是個禍害。您也知道,南郭城的淩家五家商號都已經被我掌握在手中,淩天峰已經失去了他在南郭城的耳目,所以目前他並不知道王興國還活在這裏,可是如果讓王興國想辦法聯係到了他,那麽以他的身手,在這個南郭城中來救一個人簡直是易如反掌,況且如果到時候他心起歹意,要對王爺不利的話,放眼天下,還真沒有一個人能阻止他的,所以王爺,王興國留不得呀。”

  李清哈哈一笑,站起身來對鄧田說道:“鄧田,本王知道你武功高強,更知道那淩天峰的武功究竟可怕到了什麽程度。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千百年來,武功達到淩天峰這個程度的武林高手有多少?你算過嗎?沒有吧,本王可是算過,據本王查證,自我大唐以來,能稱得上絕頂高手的共有一百六十位,淩天峰也隻是這其中之一罷了,在這一百六十位高手之中,有幾十位是在當年的幾次亂世中稱雄武林的,更有幾位是在亂世中借機稱霸一方,圖謀叛亂的。但是,直到現在,天下還是我們李家的。為什麽?你知道嗎?要知道,據史料記載,那幾位叛亂的高手,任何一位在當時都是第一高手,任何一位,都能嘯傲麵對千軍萬馬而麵不改色,任何一位都能在萬軍之中輕取對方將軍的首級,可是,他們都沒有成功,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看到鄧田茫然的搖了搖頭,李清又是一笑,接著望著王興國,問道:“先生能想得出來嗎?為什麽這幾個人有這麽強橫的實力,卻最終都落得個失敗的下場呢?為什麽我大唐風雨飄搖了一千多年,卻依然能夠屹立不到呢?以先生的智慧,應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吧?”

  王興國不明白李清問自己的意圖是什麽,也不明白李清究竟要怎麽處置自己,但目前來說,李清還沒有對自己留露出很明顯的不滿和敵意,雖然不知道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最起碼自己還沒有到達需要拚命的地步,因此,聽到李清向自己詢問,王興國整理了一下混亂的思緒回答道:“王爺既然問起,就恕草民率性直言。雖然王爺提到的這些事情草民事先並不知曉,但以常理推斷,他們沒能成功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任何一點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能影響他們最終的結果。草民隻能說,這裏除了上天的安排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民心了。草民曾讀過的《荀子》中有這麽一句話: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草民雖然有自己的一些見解,但相信王爺對這句話的體會比草民更深吧。”

  李清臉上猛然變色,淩厲的目光射向王興國,足足盯了他有兩分多鍾,這才收回目光,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良久,才望著王興國歎道:“本王沒有看錯人。先生果然是一位不世的奇才!其實民心如何重要這個道理,本王並不是非常明白,但是本王的授業恩師劉章劉大人,多少年來都在一直向本王灌輸這一觀點。劉大人可是當朝最負盛名的大儒之一,這麽多年來為了栽培本王,他是鞠躬盡瘁、任勞任怨,恨不得將他的學問和知識都塞給本王,他可是本王最信任的人。如今,先生的觀點居然和劉大人不謀而合,怎麽不讓本讓感到驚訝呢?哈哈,鄧田,你到現在還不明白嗎?民心!這種看起來虛無縹緲的東西,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當年劉大人給本王分析這些事情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個推斷,那些人之所以不成功,並不是他們沒有實力,而是他們沒有民心!要知道,在天下民眾心目中,這個大唐是我們李家的,隻有我們李家才是正統的大唐天子,其他的人如果起兵,在民眾心中就是叛逆!他們雖然各個實力強勁,可是他們卻爭不到天下,因為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加入叛逆的軍營,他們爭不到兵員。有時候他們雖然可以抓丁,可以搶糧草,但這樣的軍隊,必然是軍心渙散、不堪一擊,他們名不正、言不順。麵對朝廷的千軍萬馬,一個人的實力實在是微不足道的,他能殺得了百人,卻不能殺千人,能殺千人,卻不能殺萬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朝廷的兵馬相對來說是無限的,到時候,就是累也能把他累死。而且最後即使他能夠逃出千軍萬馬的包圍,那麽他的親人呢?他的朋友呢?還有他的部下呢?都那麽厲害嗎?所以,當最終在他的身邊隻剩下他一個人的時候,往日的親情,往日的奢華,往日的前呼後擁、一呼百應都煙消雲散了,那個時候,他所有的雄心壯誌都會化作深深的悲痛和無奈。但是他能怎麽做?報仇?他有辦法嗎?最終,他們不是遁入空門,就是選擇重新殺回戰場,同自己的夥伴一起走向死亡。所以,淩天峰雖然武功高強,但能舍下淩家龐大的家業嗎?能舍下淩家上上下下成千上萬的人嗎?他忍心讓自己的親友跟著自己被官兵追殺天涯嗎?他不能,他有家有業,他有顧及,也有牽掛,這樣的老虎並不可怕。況且到時候就算是他要對本王不利,不還有你鄧田在本王身邊嗎?本王並不怕他,又怎麽能在乎呢?王興國先生是當世奇才,本王如果因為顧及到淩天峰而將王興國殺害,那可是本王的一大損失呀。”

  王興國稍稍的恢複了一點自信,衝著李清微微一躬身,說道:“王爺太過獎了,其實早在千年以前,荀況這樣的先知就有這樣的觀點,我們後人隻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而且這種觀點早在我大唐之初,就被拿來作為警示君王的典範。隻是好像除了大唐初期的太宗皇帝之外,並沒有其他君王真正的去體會這句話的意思。但是如今王爺居然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不能說不是我大唐萬民的榮幸呀。王興國若有幸,希望能輔佐王爺造福於天下黎民。”

  李清又是哈哈大笑,說道:“先生的仁義本王早就得知,而本王將先生請到此處的用意相信先生也是心知肚明,和先生這樣的聰明人談事情用不著拐彎抹角的,本王就直說了,先生怎麽保證讓本王相信你?另外,你對今天的行為怎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