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盛世(二更)
作者:天泠      更新:2020-03-02 06:34      字數:3198
  端木紜茫然地眨了眨眼,她聽說過江城,那是皖州的一個大城。

  端木緋也湊過來看那張字條,很快想到了什麽,思緒轉得飛快。

  難道說……

  “姐姐,江城在哪裏?”她歪著腦袋故意提點地問道。

  端木紜便順口答道:“江城是皖州的一個城鎮,我記得《大盛地理誌》中說它在皖州的東南部。”

  等等!

  端木紜若有所思,一把握住端木緋的手,顫聲道:“蓁蓁,攸表哥從閩州北上京城,路上十有八九會經過江城……”

  說著,端木紜的麵色微微發白,如果說這張字條上說的“江城匪亂”是真的話,那李廷攸會不會恰逢匪徒呢?!

  端木緋抿了抿嘴唇,她想到的也正是這一點。

  端木紜抬眼看了看桌上的壺漏,現在正是申時過半。

  她猶豫了片刻後,就站起身來,道:“這個時候,祖父應該回來了,蓁蓁,我去找祖父問問……”端木憲作為朝廷的內閣閣臣,知道的肯定比她們閨閣女子要多的多了。

  “姐姐,我和你一起去。”端木緋也緊跟著站起身來。

  外麵的天空不知什麽時候陰雲密布,遮住了日光,空氣沉甸甸的,沒有一絲風,風雨欲來,讓人的心也不由沉重了起來。

  姐妹倆腳步匆匆地走過幾道抄手遊廊,穿過幾條逶迤的羊腸小徑,就出了垂花門,再一路往西南邊而去,穿過一片青石磚庭院,就到了端木憲的外書房。

  書房的小廝見兩位姑娘來了,立刻就進去通稟,沒一會兒,小廝就出來請二人進去了。

  書房裏很是清幽,靠北的牆麵上放著一排高高的書架,密密麻麻地放著各色書籍,一進門,就有股濃濃的書墨之香撲鼻而來。

  與書架相對的牆上放著一個多寶格,陳設著一些梅瓶盆景魚缸,臨窗的位置擺著一張琴案,書房正中則是一張紫檀木雕花大書案,端木憲就坐在書案後的太師椅上。

  外麵天色陰沉,書案邊點著一盞羊角宮燈,瑩瑩光輝照亮了四周。

  見姐妹倆來了,端木憲放下了手中的書冊,抬眼看了過來,嘴角掛著淡淡的笑意。

  “祖父。”姐妹倆上前齊齊地施禮。

  “紜姐兒,緋姐兒,坐下吧。”端木憲溫和的目光在姐妹倆身上掃過,在看著端木緋時,眉宇間多了幾分慈愛之色。

  端木緋不是第一次來端木憲的外書房了,自她表現出了算學的“天賦”後,端木憲時不時地會把她叫來這裏考教一二,端木緋的應答令他頗為滿意。

  端木紜坐下後,就神色凝重地開口道:“祖父,孫女聽說江城匪亂,不知道是真是假?”

  話音未落,窗外的天空忽然劈下一道閃電,照得空中亮如白晝,屋子裏也隨之亮了一瞬。

  端木憲皺了皺眉,麵色有些微妙,問道:“紜姐兒,你怎麽知道的?”

  說話的同時,端木憲做了一個手勢,本來打算要關窗的小廝遲疑地朝敞開的窗戶看了一眼,還是悄無聲息地退下了。

  端木紜不是蠢的,當然不會實話實說,說一半藏一半道:“回祖父,因為李家三表兄遲遲未到京城,孫女就派張嬤嬤去祥雲巷那邊問了問……”

  她故意說得模棱兩可,言下之意仿佛是從李宅那邊聽說關於江城的事。

  話語間,雷聲轟鳴,炸了幾聲後,雨水像撒豆子似的密集地砸了下來,不少雨滴透過敞開的窗戶打在了窗邊的案幾和圈椅上,原本有些凝滯的空氣清爽了些許。

  端木憲捋了捋胡須,麵色也恢複了正常。

  他沉吟著道:“紜姐兒,江城那裏確實出了點亂子,有一夥水匪橫行,意圖拿下江城。李廷攸剛好路過江城,一時被困在了城裏……不過,那夥水匪隻是烏合之眾罷了,你們不用擔心。”

  端木憲怕嚇到兩個小姑娘,說得輕描淡寫,但端木紜還是慌了,頓時臉色煞白,“祖父,那江城現在……”

  “紜姐兒,江城不會有事的。”端木憲沉聲安撫道,“皇上已經派兵增援皖州,算算時間,援軍應該已經抵達了江城。我前幾日得了消息,李廷攸正在江城協助當地官府守城抗匪,等此事了結,對他而言,那也是大功一件,對他的前途隻有好處沒壞處。”

  端木憲避重就輕,兩三句就帶過了這個話題。

  他說的話大半是真的,江城那邊的水匪區區千餘人肯定成不了氣候,隻不過,想要剿滅也沒那麽容易。

  江淮運河是連接南北的黃金水道,多年來一直有水匪為患,隻是這些水匪零星成夥,誰也不服誰,他們在運河上打劫往來商戶,卻也不敢對官方漕運出手,幾十年來也沒出過什麽大岔子。

  直到這次,從淮北來的流寇與其中一夥自稱“浪裏蛟”的水匪合並,勢力大增,迅速吞並了其他水匪,一下子就發展成為了千人匪軍,燒殺搶掠,甚至還打起了江城的主意。

  這幫子水匪在皖州幾十年,對周邊河道地形極為了解,又精通水上功夫,打起陸仗來,這水匪絕非官兵的對手,可是在河麵上,他們就占了地利人和,有以一敵五之能,即便落於下風,隻需遁水而走,恐怕官兵也束手無策……

  端木憲眸光一閃,又道:“紜姐兒,此事涉及軍情,事關重大,你和緋姐兒知道就好,切莫再宣揚,免得被有心人誇大,引起人心動蕩。”

  “是,祖父,孫女明白。”端木紜和端木緋欠了欠身,應道。

  那張字條上所說的“江城匪亂”竟然是真的,那麽,到底是誰特意給她們傳了那張字條呢?端木緋眸光微閃,暗自思索著。

  祖孫三人又隨意地道了幾句家常,端木紜就表示“不打攪祖父”雲雲,和端木緋一起告辭了。

  一場雷雨來的快,去的也快,雨後的天氣稍稍涼爽了些許,沒有那麽悶熱了。

  姐妹倆從端木憲的外書房出來後,沉默地走過幾片濃蔭……在後院曲折蜿蜒的抄手遊廊裏繞走,思緒就如同這千回百轉的道路般複雜。

  雨已停,卻還有些許雨滴順著屋簷滴答滴答地落下,當四周一片寂靜時,這些單調的聲音像是無限放大似的。

  忽然一陣風吹來,庭院裏的枝葉輕輕搖曳著,葉片上的水珠滴落,如同又下起了一場綿綿細雨,雨若心絲欲梳還亂。

  端木紜在遊廊的盡頭停下了腳步,喃喃道:“北境好不容易安定,皖州又亂了,也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要流離失所,多少將士……”她眸中閃過濃濃的悲傷,似是想起了什麽,驀然噤聲。

  端木緋抿嘴不語,看著眼前那細密的水簾,心裏暗暗歎了口氣。

  何止是皖州匪亂,還有青州也發生了民亂,這一切都是因為去年冬季過於寒冷,青州、皖州、豫州一帶都連著下了好幾場大雪,比如青州諒山鎮的民亂也是始於大雪,初春冰雪融化,氣溫更低,人因此凍病,莊稼凍壞,耕牛凍死……百姓活不下去,這才演變成了民亂。

  本來隻要朝廷救災及時,未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可是國庫空虛啊!

  都說宣隆盛世,繁華似錦,可是每年兩淮交的鹽稅和一部分漕糧都是直接上交內承運庫,而非國庫。這內承運庫又叫內庫,是大盛皇帝自己的私庫,供曆任皇帝驅使。

  今上最喜南巡,近八年來三下江南,每次南巡花費巨大,內庫不足以承擔南巡的花費,又由戶部從國庫撥款添上,從而湊齊南巡的銀子。

  今上每次南巡都是聲勢浩大,攜數千人隨行,沿途需新建行宮,吃用皆是珍饈美味……三次南巡至少從內庫、國庫花出去一千萬兩銀子,這還僅僅是明麵上的,其他沿途地方上修運河、漆房屋、迎聖駕等等的花費更是不計其數,這些花費要麽是當地商人“自願”捐贈,要麽就隻能由父母官從百姓身上收回來。

  開春以來,各地屢有災情,國庫空虛,可是今上卻還想著法子打算充盈他自己的內庫……

  端木緋在心裏暗暗地歎了口氣,想起了祖父楚老太爺曾經說過一句話——

  縱觀曆史,盛世昌榮繁花似錦,卻也最易曇花一現。

  隻是眨眼間,端木緋已經是心思百轉。

  端木紜轉頭對端木緋笑了,又振作起精神,道:“蓁蓁,攸表哥一定會沒事的,我們大盛鐵騎,戰無不勝,區區水匪算得上什麽?!”

  她這話也不知道是安慰自己,還是安撫端木緋。

  端木緋點了點頭,彎著小嘴笑了,附和道:“姐姐,既然皇上已經派了增援過去,加上皖州當地駐守官兵,一定會很快平亂的!”

  不過,武科會試將近,端木緋隻擔心李廷攸弄不好會錯過會試。

  她看著端木紜心事重重的側臉,最後還是沒提這事。

  ------題外話------

  真是實誠的二更,一共6000字呢!對qq閱讀來說,應該算6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