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廢物利用
作者:不可不戒      更新:2022-02-18 18:11      字數:2194
  沈侗熙在桃之砦是堪稱大神的貴人,這兩天與劉宴暢談科技創意,被好生打擊了一番,好不容易老黑提到了他的“豐功偉績”,沈侗溪也得意了起來。

  “想知道其中奧秘?且隨我來!”

  劉宴是真心好奇,便跟了過去,還沒走到那排土房前,已經隱約嗅聞到一股現代工業的氣息,待得沈侗溪打開房門,劉宴也嚇了一大跳。

  “是……是煤!”

  中國應該是發現和使用煤炭最早的國家,漢書上有載,豫章出石,可燃為薪,說明當時已經有人用煤來當柴燒了。

  但發現和大規模使用是兩碼事,白居易的《賣炭翁》可看出,即便盛唐,一般的燃料也是炭,而不是煤。

  沈侗溪博覽古今,又走遍天下,知道煤炭,使用煤炭,也就不奇怪了。

  “煤?這詞眼倒是新鮮,我大陳朝稱之為泥炭或者黑丹,晚之又是從何而知?”

  劉宴的內心充滿了興奮,因為煤炭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最大的功臣,煤炭是可以讓農業社會遷躍到工業社會的踏板!

  “沈先生,這玩意兒可有人用過?”

  沈侗溪有些不解:“自是有人用過,不過並不多,沈某曾提請過朝廷,讓戶部和工部大量開采,奈何曾經出現礦難,死了些人,而采煤工容易得肺病,朝廷就禁了……”

  劉宴點了點頭,又問:“可有人用來冶鐵?”

  “這是自然的,泥炭比木炭要更熾烈,大西北曾經被西夏竊據,手工業不發達,沒人用罷了,內陸和中原的鐵匠鋪子都用泥炭來燒爐子……”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有人懂得煉焦麽?”

  “煉焦?這又是什麽?”

  劉宴鬆了一口氣,原來煤炭還沒應用到冶鐵工業:“煤可煉製出焦炭,焦炭用來冶鐵,能讓鋼鐵的質量提升好幾個台階的。”

  “竟還有這等妙用,晚之你可懂得煉焦之法?”沈侗溪聽了劉宴的描述,也是興致盎然。

  “懂自是懂,但知易行難,往後再說吧……”一口吃不成胖子,劉宴也暫時壓抑興奮,朝沈侗溪問道:“采煤和洗煤的那些廢料又作何處理了?”

  “廢料?”沈侗溪更是不解了,這麽多煤炭堆在這裏,劉宴竟問起廢料,實在讓人有些費解。

  “我見泥炭的廢料黑得冒油,以為跟黑土一樣能養地,就埋在荒地裏了,不過看情況並不能滋養土地……”

  劉宴也無二話:“帶我去看看!”

  沈侗溪雖然費解,但還是與老黑帶著劉宴來到了山前荒地,原本埋著的廢料堆早已被雨水衝刷出來,黑壓壓一片,可見他們開采的煤炭也已經不少了。

  “這些應該是煤矸石了!”劉宴敲碎一塊廢料,細細觀察之後,得出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

  采礦和洗煤的過程中,這些廢料就是煤矸石,在沈侗溪眼中的這些廢料,可是劉宴最急需的東西,因為煤矸石是燒製紅磚的關鍵輔料,有了煤矸石,他就能煉製紅磚了!

  “我要用這個來煉製紅磚,紅磚不需要閉窯,十天半個月就能夠燒出來了!”

  “紅磚?”沈侗溪沒想到這些廢料竟然還能利用,不由問起紅磚,紅磚比青磚的製造成本要低太多,而且需要的條件也沒有那麽高,耐火性也不錯,正是劉宴最需要的東西。

  有了煤矸石,又有煤炭來燒窯,材料已經齊備,劉宴也無二話,指點著老黑,開始煉製紅磚。

  錢致翁的臉色就不太好看了,他一直打著青虎堡麥子的主意,但劉宴搞出紅磚之後,就可以自己建土窯,往後哪裏還需要他桃之砦的幫助。

  “劉先生,你在這裏煉紅磚,土窯是我家的,泥炭是我家的,廢料……哦,這個什麽煤矸石也是我家的,如果在這裏燒炭,那也都是我家的,這費用怎麽個算法?”

  雖然沈侗溪與劉宴交情好,但親兄弟還明算賬呢,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他桃之砦雖然比青虎堡等其他地方要先進一些富足一些,但還沒大方到這種地步。

  況且,他這個堡主必須對所有村民負責,豈是他一個人就能做決定的。

  沈侗溪是個癡迷科技的人,對這些利益糾纏反倒看得輕一些,但錢致翁的話也無可厚非,他沒理由反對,總不能讓桃之砦做虧本買賣。

  劉宴也理解,朝錢致翁說:“我已經教老黑如何煉製紅磚,這份知識產權就已經千金難買,等我研究煉焦之法的時候,可以讓他旁觀,等煉出了焦炭,不敢說富可敵國,也必是財源滾滾!”

  “知識產權?橫豎隻是畫個大餅啊……誰知道那個焦炭到底能不能煉出來?再說了,你這是存心想讓老黑給你充當免費勞力吧?”

  錢致翁可不傻,沒有實實在在的好處,又哪裏這麽好糊弄過去。

  但劉宴確實拿不出交易之物來,那些麥子已經是青虎堡最後的家底,必須留著以防萬一,再者說了,他也沒有誇大其詞,知識產權有多寶貴,那自不必說的。

  大陳朝雖然與宋朝類似,但煤炭還沒有大規模使用,更沒有運用到冶金等行業,那是大有可為的。

  劉宴隻能轉頭看向了沈侗溪:“沈先生是明白人,應該能看出這法子的價值吧?我讓老黑跟著我學,對桃之砦已經是夠大方的了。”

  沈侗溪想了想,朝錢致翁道:“老錢,沈某沒來砦子之前,這泥炭就在山中,甚至撒落道旁而無人問津,根本無人識得此物,這便是知識的價值。”

  “若果真成功煉焦,足以掀起一場鐵器革新,屆時便如同爾等第一次發現泥炭的價值一樣,我們會先人一步,這裏頭的財富是無可估量的……”

  “如果你信得過沈某,往後就多跟青虎堡往來,跟著晚之,不會錯的。”

  有沈侗溪幫著背書,錢致翁雖然仍舊肉疼,但到底是咬牙妥協了:“我桃之砦多賴沈先生指點,既然先生都這麽說了,那錢某隻能盡力與宗族兄弟們分解分解吧……”

  如此說著,又朝老黑叮囑道:“你可得放亮了招子,扒大了耳洞,好好看,好好聽,好好學!”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老黑比錢致翁,甚至沈侗溪都要清楚煤矸石的價值,如果真如劉宴所言,能夠成功燒製出紅磚來,那麽整個大西北的建築行業都將翻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