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要打我糧食的主意
作者:不可不戒      更新:2022-02-18 18:11      字數:2320
  大陳朝的上班製度是點卯畫酉,早上五點上班,下午五點下班,大西北日照充足,散衙的時候太陽還沒下山。

  學童們都留在了學署裏,劉宴帶著拓跋青雀急趕慢趕回到了青虎堡。

  一千斤的炭可不是小目標,劉宴雖然嘴上說得輕易,心裏還是有些打鼓的。

  一路上他也與拓跋青雀了解過,青虎堡沒有燒炭翁,連燒炭的土窯都沒有,眼下都忙著收麥,分不出人手來。

  劉宴也顧不上,與沈侗溪商議了一番,後者卻直搖頭:“晚之,恕我直言,現在開始燒磚,時間上怕是趕不及了。”

  “尋常土磚,需要用牛馬或者人力來踩泥,等泥土都和熟了,才能塑形,而後風幹又要好些天,燒製也需要十來二十天,等搭好土窯都已經到了期限……”

  劉宴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土磚用不了,一燒就裂,我必須製造新磚。”

  “新磚?”沈侗溪知道劉宴天馬行空,聽說他要研製新型磚頭,頓時來了興趣。

  劉宴也不含糊,讓拓跋青雀帶著他們在青虎堡周遭走了一圈,視察地理環境和基本生態。

  想要燒炭,必須要建造土窯,大西北這邊的土窯大多是在土山上直接挖鑿出的窯洞,燒炭效率實在太低。

  劉宴想用磚頭搭建專門的燒炭土窯,盡可能提高效率。

  但想要搭窯就要先燒磚,燒磚又必須先有窯,沒磚又搭不了窯,仿佛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青虎堡的建築大多是秸稈泥磚或草坯磚,甚至單純的泥磚,這種磚頭不耐火,根本沒法用來搭建土窯。

  想要燒製耐火一些的磚頭,就必須先找土,劉宴用竹子修成簡易的“洛陽鏟”,每到一處就插入地下探土,分析土壤結構。

  “晚之的心思真是深沉似海了,如此簡單的竹竿,稍稍改造,竟當成洛陽鏟來用,雖隻是個小物件,但晚之你的心思之活絡,也是難能可見的了……”

  劉宴謙遜了一番,兩人將心思放在了尋找燒磚粘頭之上。

  劉宴沒有實戰經驗,但沈侗溪卻是專家,很快就找到了燒磚所用的黏土。

  “你說的是不是這種土?”

  沈侗溪沒見識過燒磚黏土,但這種土可以用來燒製陶瓷,劉宴一說他就懂了。

  “正是!”劉宴大喜過望,如狗子一般在地麵上刨了起來,很快就收集了一大坨黏土。

  “我們先帶點回去做試驗,看成品如何。”

  也無二話,劉宴三人將黏土帶回到青虎堡的鐵匠作坊裏,拓跋青雀自顧去組織堡裏的人手打穀,劉宴和沈侗溪則開始攪和調配黏土。

  沒有意外,塑形之後燒製,磚塊是裂開的,沒法成型,而且顏色也不對勁。

  忙到後半夜,沈侗溪也有些沮喪:“這樣不成,打鐵爐子不合用,桃之砦裏有土窯,應該有人懂燒土磚,明日咱們到那邊去試吧。”

  劉宴也知道自己操之過急,當即點頭應下,夜裏輾轉反側硬是睡不著,滿腦子都是燒磚,想想又起來寫寫畫畫,賣力在知識庫裏搜索有用的信息。

  沈侗溪比劉宴還著急,一大早抱著一堆圖紙過來,發現劉宴地上到處是廢紙團,也會心一笑,仿佛找到了同道中人。

  簡單收拾了一番,兩人騎著毛驢就來到了桃之砦。

  桃之砦的錢致翁就怕沈侗溪這位大神被劉宴給“拐走”了,見得二人去而複返,也就安心了,至於兩人要燒磚,他自是配合。

  砦裏有兩三座土窯,依山而建,都是直接在土山上挖出來的,平時就由名叫老黑的老師傅看管,除了燒炭之外,還會燒製一些日常用的粗陶。

  老黑是個行家裏手,聽了劉宴二人的描述,恍然大悟:“你們是要燒黑磚嘛,這個我知道。”

  “黑磚?”

  “嗯,這玩意兒可值錢了,江南和京都那些大城都用黑磚,尤其是江南地方,黑磚更是吃香。”

  劉宴恍然大悟,這黑磚應該指的青磚了。

  老黑帶著二人來到後山的土窯前,細細講解著黑磚的做法,黑磚需要一道特殊的工序,在燒磚的過程中需要“閉窯”,用鋼釺等物開孔,引水入窯,讓磚發生不完全反應,燒製出來就是青磚了。

  因為多了閉窯這道工序,所以需要的時間也多一些,燒製一窯磚頭差不多得一個月,等磚頭燒出來,時間也到了,根本沒多餘時間來燒炭了。

  “你們攤派的是炭,不如我桃之砦幫你們燒,一千斤雖然不少,但時間來得及的。”

  錢致翁突如其來的提議,也讓劉宴感到詫異,但他也知道,這可是大大一千斤炭,不可能白嫖。

  “錢堡主想要什麽來交換呢?青虎堡眼下這狀況,沒錢沒人的……”

  錢致翁摸著下巴的胡子:“這倒是為難,不過嘛……都是鄉土鄰裏,不如這樣,我們幫燒炭,甚至可以派人去幫青虎堡收麥,工錢和炭錢就用麥子來抵吧。”

  劉宴恍然,原來這老狐狸是打的這個主意!

  桃之砦種植的是水稻,雖然稻米比麥子金貴,但灌溉和打理的成本比較高,稻米可以賣到南方去,價錢會很高,所以他們並不想用稻穀來繳稅,而是先賣稻穀,再賣低廉的麥子來繳稅。

  如果青虎堡這裏能提供麥子,他們不需要去買,而且他們又有燒炭的條件,一千斤炭並不難。

  這確實是個雙贏的提議,但劉宴並不打算接受。

  因為糧食是青虎堡最後的物資,如果連餘糧都被錢致翁掏空了,往後還怎麽生存?

  再者,土窯是劉宴發展科技樹的根本,他必須造出自己的土窯來,否則每次都被卡脖子,往後還怎麽發展?

  “我能不能先看看你們燒的炭?上頭要求的是上等炭呢……”

  因為土窯實在太過簡陋,劉宴心裏也質疑他們到底能不能燒出上乘質量的炭。

  然而到了土窯旁邊的炭倉,劉宴徹底傻眼了,屋子裏堆著的竟然都是上好的木炭,掰斷了看一看,斷口隱約有銀光,這可是上好的中溫炭了!

  這炭按照燒製溫度可分為高溫炭,中溫炭和低溫炭,質量上來說,也遵照高中低這個排序,高溫炭因為高度碳化,斷麵光滑,銀光閃耀,燒起來隻是冒淡淡青煙甚至無煙,那便是上等貨色。

  而低溫炭因為溫度太低,無法燒掉炭木裏的雜質,含碳量比較低,燒起來連同雜質一起燃燒,煙大又嗆眼睛,炭火的溫度也不夠,隻能用來做飯或者尋常人家取暖。

  以桃之砦這種土窯,不可能達到一千度,甚至連八九百度都夠嗆,他們怎麽能燒出這等質量的炭?

  老黑驕傲地抬起頭,又朝沈侗熙投去了崇拜的目光:“這得多虧了沈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