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作者:逝風殘夢      更新:2022-02-17 07:27      字數:1908
  天武曆20103年1月4日,朗夜無月,繁星似錦,喧囂一天的帝都大業萬籟俱寂。國師譚祀背負雙手,迎風屹立於紫禁之巔天機閣頂,仰望星空。國師頭戴紫金道冠,一身錦繡星月袍,手挽天蠶玄玉佛塵,背負七星桃木劍,長鬢飄飛、神目如電,端是一副仙風道骨。

  但見銀河迢迢,原本各居其所的金、土、火、水四星驟聚於太微垣,頓時紫微黯淡,流矢四射,星雲散亂。

  “四星匯聚天下大亂,想不到傳承萬餘載的天武王朝即將易主;百多年前三叔耗費命元擺下聚龍大陣終究難以逆天。”

  譚祀輕歎一聲,身形一閃,從琉璃瓦麵飄然而起,瞬間消失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梆……梆……梆……梆……梆,五更聲響,早起的餐飲店鋪,燈火次第亮起,廚具叮當聲中,早朝也即將開始,一隊隊官員從宮門魚貫而入,前往朝堂按班入列。譚嗣無聲遁入國師府後院。直接穿牆而入,來到一雙兒女的床前。

  不及多慮,譚祀抱起往常睡在床邊的龍鳳胎“兒子”,長袖一揮便遁出了帝都,向著南荒飛速掠去。

  就在譚祀出城刹那,帝都的防禦禁陣便被啟動,隻要耽誤半息,便是地仙也逃不出這“八極鎖天陣。”

  與此同時,虎賁禁衛隊迅速把國師府圍個水泄不通。為首武將一聲令下,眾虎賁破門,一擁而上,不分青紅皂白,見人殺人,國師府內雞犬不留。

  次日,天武大帝宣布原國師譚嗣竊取國運圖謀不軌,勒令誅滅九族,若是有人能追捕到漏網的譚祀的賜黃馬褂,封異姓王。提供有效線索者賞金萬兩!消息一出,整個帝國為之顫抖。

  原來,譚氏一世祖乃是天武開國第一謀士,早年是前朝的一個老秀才,鬱鬱不得誌,便寄情山水,在青城山遊玩時誤入一個山穀,轉悠到將近絕望之際,他發現了一個洞府,在裏麵發現了一些古書,其中有一本《尋龍訣》竟是鬼穀子的道統。譚老祖為了尋找破解風水師命數的方法,曾走遍整個帝國的名山大川,期間曾結交釋道各家名宿並不斷搜索民間傳說,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天道至公,取有餘而補不足;一損一益,無常常在,人儒定難勝天,順天得一線生機。

  譚老祖為了子嗣能夠不沾天罰,在亂世中尋出真龍,助其一統天武大陸。獲得了一縷氣運加持。可惜天道無常,聚散有時,他算出,天武龍脈九龍匯聚的氣運也僅有兩萬年而已。兩萬年之後,氣運真龍將散作無數隱龍、偽龍,最終他們相互吞噬,相互爭奪而重新匯聚而蛻變成為真龍。而譚家與皇室一氣同命,兩萬年之後也將失去龍氣庇佑,因此他告誡,兩萬年後,兒孫不得再習風水術法,而應把衣缽傳與有緣人,令其輔助應運而生的應龍重奪天下,匯聚龍氣,整飭天下,也是功德無量。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萬年的傳承,久居高位,譚氏子孫早就把太祖的話拋到九霄雲外了。何況,風水術法一直被當成傳家寶一代一代交接,已經成為嫡係子孫的精神支柱了,大有舍命不舍傳家寶的執念。以致兩萬年之後的譚祀叔侄依舊逆天而行。尤其譚祀叔父譚飛,更是以畢生功力、壽元強行聚攏行將消散的龍脈,還把衣缽繼續傳給資質超人的譚祀。以致今日族滅之危。

  在天武帝國中風水師又名術者,是一個神秘而強大的修行體係。這個體係有著分明的等級層次。術者的等級是與其能擒到最大龍脈的龍氣相對應的。

  龍脈分為:幼蛟級、蛟龍級、幼龍級、準龍級、真龍級、祖龍級六個等級,當然還有傳說中的天龍級、蠻龍級等更高級別的龍脈,但是由於天武大陸有史以來從來沒人尋到過而不列入等級劃分中。

  因為每一條龍脈都會孕育出相對應的文武人物。

  幼蛟級龍穴能出縣令級(都尉)官員、蛟龍級龍穴能出郡牧級(將校、總兵)官員、幼龍級龍穴能出部級官員(大將)、準龍級龍穴能出爵位級官員、真龍級龍穴能出王級大員、祖龍級龍穴則是皇室的搖籃。

  最初級的風水師,叫術士,術士一般隻能擒到幼蛟級龍脈中的龍氣,術士剛開天眼,能初步捕捉風水流向。

  能擒到蛟龍級龍脈中的龍氣的可稱先生,先生級的術者可以替普通人算命測運,懂得簡單的符篆製作了。

  能擒到幼龍級龍脈中的龍氣的可稱國士,國士已經可以引一絲龍氣入眼,通過龍氣共振能夠撲捉到一線天機。

  能擒到準龍級龍脈中的龍氣的可稱明師,明師已經能夠引動部分龍脈能量來改變外部環境了。

  能擒到真龍級龍脈中的龍氣的可稱國師,國師級別的術者更是深不可測,可以窺得部分天意,趨福避災,禦空飛翔不在話下。

  能擒到祖龍級龍脈中的龍氣的可稱地仙,更是超越國師的存在,能夠蘊養龍氣,凝聚氣運,明了氣運流向,乃是一方大陸氣運的掌控者,凡人眼中神仙一般的存在了。

  術士、先生、囯士、明師、國師、地仙;術者六階,每一階都有相應的一些超自然能力,因人而異,因為每個術者引氣入體後都會帶上自然屬性,即金木水火土光暗雷電等。其術法也就屬性各異了。

  譚祀的屬性為風,其術法天賦也就是身法快了。也虧這樣,他才能平安逃離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