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望鄉台
作者:張巫      更新:2022-02-17 06:44      字數:2781
  【第三百四十六章】望鄉台

  琢成玉樹,誰解著、雲斤月斧,短羸驂,樸樕一懷塵土,歎雄圖、傷別緒;主人不語花能語,苦欲留君、不是留君處,碧落紫霄,樓觀參差煙霧,一樽空、鴻鵠舉…

  “剛才那個人被我超度去投胎去了。”崔府君雙手倒背在身後,領著張巫重新走上了黃泉路,“對了,你剛才都看到什麽?我可是很久沒看過你這樣的人了,大多數人看到過去都是悲傷或者是憤怒、不甘,像你這樣看到自己的過去卻是一副冷漠空洞還真是沒有過。”

  按崔府君所說,人走上黃泉路就再也不能回頭,而在黃泉路上看到自己過去的過往種種,大多是不甘還有留戀。

  “既然在茫茫的眾人當中你看到了她,也就說明了你和她之間很有緣分,那就不如讓你和她結個善緣,讓她忘了前生種種安心投胎去了。”崔府君走的很平穩,可是卻很快,隻是兩三步就帶著張巫跨行過了很遠的距離,據張巫的估算差不多要有人間界二十丈開外。

  “崔大哥…”張巫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說了出來,“能不能先讓我找到我想找的人,我覺得我在這裏時間不短了,萬一蒼瑾已經投胎去了不就麻煩了嗎?”

  崔府君是一個很愛笑的人,有大聲笑了笑,一伸手拉住了張巫的右手,“不用擔心,這冥界可是沒有時間概念的,一分鍾如此,一萬年也是如此,你不用擔心的,不過既然你著急那我就先帶你去吧。”

  漫漫黃泉路,古今幾人留,奈何徒留眼垂淚,此時難回頭…

  古往今來多少人從這黃泉路上走過,又有多少人就一直站在這黃泉路上不曾再前進一步。

  “我還不知道你的名字,你是不是應該考慮告訴我呀?”崔府君帶著張巫快速前進,眼看著就已經到了黃泉路的盡頭,崔府君突然問了張巫一個很無厘頭的問題。

  “崔大哥怎麽了,我不就是張巫嗎?莫非你忘了?”張巫很奇怪,這個崔府君看起來年紀不大呀,怎麽記性如此差。

  “哎,看來你還是不願意告訴我呀,也罷,也罷,既然你不願意說自然有你的道理,”崔府君站在黃泉路盡頭的石牌樓下,鬆開了拉著張巫的手,“前麵就是望鄉台了,你自己去吧,我還有些事情,等你找到了你要找的人後,再來這裏,我自然會幫你的,去吧。”

  崔府君說完右手在自己麵前一揮,人就化作了一道青煙消失不見了,而張巫站在黃泉路盡頭看著依舊一眼望不到頭的漫漫黃泉路,還有那路上或走或留的孤獨魂魄。

  “我的前生是怎樣的,我也是這樣孤零零的一個人走完黃泉路的嗎?”張巫的喃喃自語,整個人都覺得有一種無力的哀傷,“人的一生為的究竟是什麽,赤條條去,赤條條回,去時一人獨行,回來還是孤苦伶仃。”

  放下張巫一個人傷春悲秋不說,且說崔府君離開張巫出了黃泉路後,回到了自己的判官府邸中,坐在書房中,用手用力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臉上哪裏還能看得到剛剛和張巫在一起時的輕鬆,變成了一副愁容,眉頭皺的比山都高。

  “怎麽辦,我還以為是老主回來了,沒想到居然會是一個凡人,可是他修煉的功法的確是《閻王訣》,難道他是老主弟子?也不對呀,自從當初十殿閻羅反了老主之後就被鎖在了九龍鎖魂鑒當中,根本就出不來,又怎麽會收他做徒弟呢?真是苦惱,秦廣王說地府近來就會有大劫,說的難道就是他嗎,也不對,憑他巫皇巔峰的實力還不足以讓十殿閻羅都如臨大敵,真是亂七八糟!”崔府君憤憤然的一拳捶在了書桌上,將紙墨筆硯全都震得飛了起來,眼珠轉了幾圈後,猛地站了起來,“不管了,去找孟婆幫幫忙,讓他趕快帶走他要找的人離開冥府,不管他是不是老主的傳人,總之他會《閻王訣》,絕對不能讓十殿閻羅找到他。”

  崔府君說著就快步走出了自己的書房,向著另一個方向飛去,而就在他消失後,一個一身紅色羅衫、頭挽雲髻的高挑婀娜身影從崔府君的內室轉了出來,站在雕花窗台上看著崔府君遠去的方向,頗有幾分無奈地搖了搖頭,一聲長歎後轉身將被崔府君剛剛一拳捶到地上的紙墨筆硯拾起來重新擺在了書桌上,看起來動作十分嫻熟,想來應該幫崔府君收拾書房不是一回兩回的了。

  張巫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滿是裂紋還有深綠色苔蘚的台階,走到了一座三層高的平台上,就看到不大的平台上已經三三兩兩的站了不少的人,看著各自眼前的虛空,有的哭,有的笑,有的抽泣,還有轉身離開,果決中不再有一絲留戀。

  “這裏就是望鄉台…”張巫站在望鄉台上緩緩轉動一圈後,看向了望鄉台外,那裏一片漆黑。

  這望鄉台也是唐國傳說中頗為悲情色彩的一處,傳說人死後“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台,望見親人哭哀哀。”

  鬼魂去地府報到前,對陽世親人十分掛念,盡管鬼卒嚴催怒斥,還是要強登望鄉台的,在這裏最後遙望家鄉最後一眼,大哭一聲,才死心塌地前往“陰曹地府”,唐國古代有一人寫道“望鄉台上鬼倉皇,望眼睜睜淚兩行。妻兒老小偎柩側,親朋濟濟聚靈堂。”

  同時望鄉台被傳說是亡魂最後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又傳說陰間望鄉台建造甚奇,上寬下窄,麵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條石級小路外,其餘盡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站在上麵,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見,不過也隻是望見而已,無論亡魂再如何哭喊嚎叫,陽世的人也聽不到隻言片語。

  張巫記得以前聽爺爺說,傳說最初望鄉台是設在第一殿的,不過因泰山閻羅執掌第一殿,由於他過於慈悲,憐憫屈死,屢放還陽伸雪,被降調第五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

  不過張巫看了看四周,發現真正的望鄉台並不像是傳說中的那樣,看起來更像是唐國的烽火台,頂上是八角雙重陡脊琉璃頂,四麵八根盤龍紅金柱,周圍哪裏是什麽刀山火海,根本就是一片虛無,傳說中的刀山火海在張巫看來應該隻不過是幻術陣法演化出來的罷了。

  “既然來了就來吧,你要找的人就在我這裏。”一個柔美的女生在頭頂傳來,隻不過張巫發現好像隻有自己能聽到而已。

  “你是什麽人,怎麽會知道我來了這裏?”張巫四下大量了一圈,並沒有發現周圍有什麽值得懷疑的人,都是癡癡的看著外麵虛無的亡魂。

  “我是誰很重要嗎?難道因為我是什麽人你就不帶走你要找的人了嗎?”那個聲音再次幽幽地響起,“你來就是了,我對你沒有惡意,隻是想看看故人的徒兒罷了。”

  “故人的徒兒?難道這個女人認識閻王那個老鬼?”張巫心裏出現了一個很合理的猜測,不過隨即就被否定了,“不可能,閻王當初說他是被十殿閻羅囚禁在九龍鎖魂鑒中的,後來冥界就被十殿閻羅掌控,如果我是十殿閻羅的話,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鏟除異己,穩固內部,故人的徒兒?嘿嘿,看來是有人要對付我呀。”

  “你讓我去你那裏,你又在哪裏,我怎麽去呢?”張巫說著,腳下悄悄地向著望鄉台的邊緣走去。

  “你和他的脾氣不太像,不過也難怪,這裏冥界容不得你不小心謹慎呀。”那個幽幽地聲音響起,隨即張巫就突然感到周圍的空間扭動,一個一身黑色長袍的女人走了出來,右手握著一根細長的龍頭拐杖,雲手托著一個茶盤,茶盤上擺著一個茶壺和四個茶杯…

  來的這個女人究竟是什麽人?她所說的故人徒兒又是什麽意思?對於張巫來說究竟是好還是壞?欲知後事如何,敬請諸位看官閱讀第三百四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