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挖牆1
作者:都市笑笑生      更新:2022-02-16 08:00      字數:3137
  “什麽,你竟然讓我跟著你幹,還要我出15萬資金”?

  王衛華看著麵前站著的馬毅搏,就好像在聽笑話一樣。

  “對,也不對”。

  馬毅搏這幾天,雖然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但是又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說一千道一萬,終歸還是沒錢。

  不管是新店鋪開業需要資金,還是人才不足,終歸還是同一個問題,資金短缺啊;

  如果資金不愁,完全可以用錢去挖人,或者是大力招聘,而非如今這麽扣扣嗖嗖的;

  連拆東牆補西牆都已經補不上了;

  說的難聽點,此時秦大媽的擴張,就如同是東西牆都拆了,去補新建的南牆和北牆,風險不可謂不大。

  其實,馬毅搏也想過很多解決方案,比如說加盟,比如說合夥,等等,都不太現實;

  單說加盟的話,就必須先得把品牌打出去,開始做廣告,同時還得招聘招商經理等等;

  最為主要的是,目前的秦大媽,沒有自己的供應鏈渠道,根本沒辦法做到食材管控;

  而合夥吧,理論上可行,但馬毅搏認識的人有限,大多都沒有馬毅搏混得好,想要拿出來錢去開所謂的菜店,大多人也不願意。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

  當劉威聽到馬毅搏給他說這個困難的時候,也是兩手一怕,無解;

  不過劉威隨口說了一句:“我們費心去找人合夥,還不如把咱們億科城旁邊幾家菜店老板給叫過來,問他們願不願意,反正他們的生意現在半死不活的”;

  正是這句無意識的話,點醒了馬毅搏;

  對啊,可以從身邊這幾家下手,本身就是做蔬菜生意的,對這一行業很了解,同時又有一定積蓄,可以拿出錢來投資。

  說幹就幹,一直是馬毅搏的做事特點;

  不過,馬毅搏先思考了下如何才能說服對方,很明顯,對於中年人來說,利益才是最為重要,;

  什麽願景,什麽前途,在利益麵前,都要讓路。

  這讓馬毅搏想到了上一世鼎鼎有名的海裏撈模式,海裏撈充分借鑒了保險直銷行業的優點,創建了獨具特色的師徒製度。

  每一位新員工,都會分配到一名老師傅帶,而未來如果這位徒弟自立開了新店,那麽老師傅也能從中獲得不菲的收益。

  這樣的利益鏈條甚至可以傳遞到第3代,也就是賺到徒孫開店利潤的錢。

  也就是說,海裏撈采取的師徒製,每個店長手裏,都要儲備幹部,就像軍隊中的“預備役”。

  一旦新開項目被批準,儲備店長就可以“上戰場”,這也為新店開業做足了人才儲備。

  而店長自身的動力在於,每開出一家徒弟門店,師傅可以有相應的提成。

  師父在幫助徒弟拓店的過程中,不僅能幫助企業發展,還能提高自身收益,真正與公司“連住利益、鎖住管理”的理念相吻合,為公司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所謂,“連住利益”高度統一員工與公司的利益,充分激發增長活力,“鎖住管理”則能控製係統性風險,為海底撈長遠發展保駕護航。

  正是因為這樣的製度,才讓海裏撈的老板,一個四川人變成新加坡首富。

  馬毅搏的秦大媽,往後開店,也可以借鑒這種模式,不過,也會稍有調整;

  海裏撈的店長開店,資金全是公司出,店長隻要完成相關績效考核,就會得到其對應的門店分紅;

  而當下的秦大媽,缺的就是資金,自然不可能開店資金自己全出,等發展起來了,或許可以實現;

  但當下,肯定是需要店長出一份資金,又或者是擔保金也可以。

  “新合夥人出50%的前期開店資金,隻要完成每月的考核指標,可以享受店鋪淨利潤的30%分紅,而前期的50%開店資金,秦大媽也會在未來24個月,按照出資額/24來補償給店長”;

  其實說白了,就是店長墊付前期開店的一半資金,然後享受店鋪30%淨利潤分紅;

  而未來兩年,秦大媽把店長墊付的所有資金,每月歸還二十四分之一,就相當於秦大媽無息利用店長這些資金,來實現快速發展的目的;

  但秦大媽店鋪的一切,包括品牌、人員、裝修等,都是屬於秦大媽,而並非店長本人,而店長隻是享有店鋪每月淨利潤的30%分紅;

  不過這樣的合夥政策已經非常好了,雖說前期墊付了50%的資金;

  但時間拉長到兩年來看,就是零成本投入,往後還能享受店鋪淨利潤的30%,不可謂不小;

  對於秦大媽來說,合夥店長用50%資金,幫助秦大媽開拓市場,還能賺淨利潤的70%,最主要是秦大媽品牌將會有質的飛躍,雙贏局麵。

  這才有了馬毅搏拜訪品菜館王衛華的那一幕;

  剛開始,王衛華還不清楚馬毅搏來的目的;

  對王衛華來說,馬毅搏的到來,準沒好事;

  尤其是前兩天秦大媽,據聽說一上午九賣掉了一萬斤蘋果;

  一萬斤啊,不是一千斤,更不是五百斤;

  當旁邊的水果店開業後,聽說秦大媽開始賣水果了,價格還是他們的一半左右,而且還賣出一萬斤,嚇得水果店老板當天下午就去秦大媽找馬毅搏打聽消息;

  好在,隻是為了幫助老家把蘋果處理掉,而不是長期賣水果;

  在後世,有一個專業名詞,打敗你的,往往不是同行業的對手,反而是跨界而來,你根本想不到的對手;

  就如同打敗小偷的並非警察,而是高科技企業,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家出門都不帶錢包,小偷也隻能銷聲匿跡。

  一個賣菜的店鋪,打敗一個賣水果的店鋪,也就無足為奇了。

  “嗬嗬,王大哥,今天過來也沒啥事,主要是串門呀,咱們都是鄰居,多走動走動”;

  馬毅搏也不覺得尷尬,或者說能把生意做大做強的人,沒有一個臉皮薄的。

  “嗬嗬嗬”;

  王衛華也不搭話,很顯然對於馬毅搏這個理由嗤之以鼻。

  “王大哥,最近生意怎麽樣啊”?

  這下,可觸動了王衛華的痛處,他們生意好不好,難道秦大媽的老板不知道嗎?

  這一切的一切,還不都是拜您所賜嗎?

  “托您的福,生意還不錯”;

  王衛華有些咬牙切齒的說道,尤其是托您的福這四個字,更是從嘴裏憋出來一樣。

  “王大哥,我也就不賣關子了,開門見山的直說,有什麽不合適的地方,您都可以提出來”;

  “雖然,自從我們秦大媽來了之後,對咱們生意有一定影響”;

  “但,您也知道,做生意,隻要不違法違紀,各憑本事,也怨不得誰”;

  “我們秦大媽,您自己說一句心裏話,價格是否公道,品質是否良好,服務是否到位,如果您是顧客,您願意到哪家消費呢?”

  雖然馬毅搏每句話都直戳要害,王衛華也是打心裏認同;

  但現在自己作為被打壓的“受害者”,越聽越不舒服,但事實就是如此,也無可奈何;

  除非他品菜館重新裝修,還在請幾個人,那樣無疑成本會高一大截,加上有秦大媽這個強敵在,能不能盈利都猶未可知。

  馬毅搏雖然看到了王衛華臉色不好,但還是繼續道:“這段時間,咱們品菜館生意的確一般,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我今天來,並不是耀武揚威,而是想要幫您賺錢”。

  馬毅搏說的所有話,王衛華都不開心,不高興,但也不能把人趕出去;

  畢竟做生意,又不是生死大敵,沒必要因為幾句話就趕人;

  當然,這也是王衛華城府深;

  如果是曉青菜店的趙曉青,還真不好說,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不過,當聽到馬毅搏最後一句話,王衛華壓下心中的火氣,反而有些疑惑;

  兩人是競爭關係,馬毅搏是黃鼠狼給雞拜年,還能幫他賺錢,想想都覺得不可能;

  不過,既然說幫他賺錢,那他可要聽聽,怎麽個幫法?

  “馬老板好興致啊,竟然幫競爭對手賺錢,滑天下之大稽”;

  “王老板先聽聽,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和以前不一樣了,同行不一定是冤家,還有可能是合作夥伴呢”;

  王衛華是半個字都不相信,都是在同個小區賣菜的,還怎麽合作;

  大家怕不是都在想著把對方店鋪整死,然後獨留下自己在這裏壟斷。

  “是這樣的,我們秦大媽的生意您也看到了,絕對不差,利潤率也不低,您也是行業前輩,估計都能算個七七八八”;

  “現在,我們秦大媽為了整合資源,不願讓咱們同行惡性競爭,導致利潤下降,再加上房租的上漲,說不好不賺錢,還有可能虧錢”;

  “我們打算邀請王老板您一起合夥,您可以共享我們秦大媽門店的利潤,而且還不用擔風險”;

  這時候的王衛華,心裏的火氣已經消散許多;

  反而對於馬毅搏的提議更加感興趣,不用擔風險,還能享受他們秦大媽的利潤;

  這世間,有這麽好的事情?

  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