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男兒豈肯忍受屈辱(一)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338
  趙匡胤見到呼延讚已大有悔意,便主動向他推心置腹:“其實這一次我真的犯有錯誤,沒有料想到益興關會如此輕易到手。”

  “戰前又沒有對瀛州城深入了解一下,以至於對此城守護人手一無所知,才致使你犯下大錯。”

  “不過你要牢記這次失敗的教訓,今後絕對不能再如此魯莽行事,否則我可不能再次救你。”

  呼延讚感動的痛哭流涕,又一次拜伏於地感激回應:“主公無有過錯,都是讚心急立功太甚,私自出兵攻打瀛州城。”

  “實屬藐視軍紀,應該受到極大的懲罰,主公為讚承擔過錯,讚對主公感激不盡。”

  趙匡胤見狀報以微微一笑:“你也知道軍中無有軍紀,會有何等惡果。我才降你職位以作懲戒,下次可不能再犯。”

  “你且好好下去休息,明天去探望一下陣亡的家屬,過幾天我會為你另外安排任務,希望你不要辜負我對你的期望。”

  第二天呼延讚去探望陣亡士兵的家屬,這些家屬們對他沒有報以任何怨言。

  甚至有的人家還對呼延讚送錢表示感激,這更讓呼延讚對此羞愧不已,好幾次都痛哭出聲,為自己的莽撞行為悔恨不已。

  等呼延讚返回益興關後,趙匡胤又將契丹俘虜中頑劣不聽話的刺頭士兵交給他帶領,而且還為這支隊伍取名為“驅惡軍”。

  驅惡軍的口號便是不僅要讓這些人祛除罪惡,還要用他們的力量驅逐欺壓良善百姓的惡勢力,完成從罪犯到合格興宋軍士兵的完美蛻變。

  趙匡胤又從軍中挑選了一名識字的十將提拔為‘驅惡軍’的將虞使(副都頭),輔佐呼延讚管理軍中事務。

  為了保護呼延讚二人的人身安全,又增派了一百人為‘驅惡軍’的士官,而且規定在‘驅惡軍’中建立‘士兵’和′配軍’兩種製度。

  士兵們通稱為上士,軍俸為配軍的二倍,借此建立軍中士兵的優越感及榮譽感。

  配軍若能立下大功,或者是表現優異,也可晉升為士兵,之後循例升遷為軍中各級軍官。

  此令一出,驅惡軍中的配軍們一個個安分下來,不再抗拒訓練及改造思想,表現都十分上進。

  原本他們還想著跑回幽州遼人處,現在有了改變配軍低劣身份的機會,自然不再鬧騰和故意抗拒。

  用韓七所言就是為誰賣命當兵不行啊!他們也想成為上士,然後再升遷為軍官,過上以前他們做夢都不敢想的高貴人生活。

  他們有了改變身份的盼頭,自然欣喜的接受呼延讚等人的訓練,而且十分服從命令和戰心高漲。

  又因為這些配軍原是契丹′山北八軍’的士兵,本來就熟悉軍中陣戰技術,很快便頗有戰鬥力,又兼立功心切,軍心和士氣極為高昂。

  趙匡胤又給呼延讚的部隊配備一百匹戰馬,建立一都騎兵部隊,使得呼延讚雖是都頭職銜,卻是統率五百人的′營指揮使’。

  清風山的山寨中,寨主劉濟正坐在桌案前喝酒,以此來緩解心中的憂鬱及愁悶。

  他本是盧龍軍中的一名都頭,在契丹人占據幽雲十六州後,不願意曲膝投靠契丹人,於是率領部下將士占居清風山為盜。

  平時以劫掠契丹人的輜重養活全寨的士兵,後來慢慢積聚到四百餘人,山寨也越發興盛起來。

  可惜好累不長,經過契丹人的多次剿殺,如今隻剩下二百餘人的隊伍,處境越發困苦不堪。

  最為可悲的是,他們為了生存下去,有時侯也不得不劫掠過往的客商。

  雖然劉濟等人隻劫財物不傷及人命,但畢竟是斷人財路,如傷人父母的性命一樣,被漢人商賈恨之入骨。

  這些商人向官府花錢疏通後,清風山又遭受到後晉、後漢軍隊的剿捕,劉濟等人成了兩頭受氣的可憐蟲。

  這種可氣又令人尷尬不已的遭遇,一直讓劉濟等山寨首領們悶悶不樂,時常以酒解愁。

  他們既不甘心成為契丹人的走狗,又找不到合適的機遇′洗白’自己的身份,逐漸讓清風山上下迷失方向,軍心和士氣極其低靡不振。

  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二寨主楊忠身穿一襲儒袍急匆匆走進劉濟的房間,他一改平日儒雅文秀之氣,臉色通紅且喜色盈盈。

  楊忠絲毫不顧及禮儀,向劉濟大聲叫喊著:“兄長大喜啊!我們這下子有出路了,再也不用窩在這個窮山寨做山大王啦。”

  劉濟放下手中剛斟滿酒水的酒杯,蹭地一下站立起來,向神色欣喜的楊忠急迫問道:“二弟找到何種門路?誰又會真心收編吾等?”

  楊忠高興地回答道:“兄長,前些天益霸關被漢軍偷襲占據,昨天又有傳言漢軍都指揮使趙匡胤又奪取益興關,現在正逐步掃蕩兩關之間的村寨堡壘。”

  “而且我探聽清楚了,趙匡胤的手下將領有幾位是占山為王的好漢。”

  “其中被他極為看重的手下將領張永德,也是和你我一樣的山寨首領,都是為人不恥的強盜頭子。”

  楊忠大喜過望之下,也不再忌諱平時他們最為忌憚的“強盜”二字。

  由此可以看出他極為看重趙匡胤,和想去投奔趙匡胤的急迫心理。

  他還大聲叫嚷著:“兄長,趙匡胤等人正在加固謹守益興關,提防契丹人進行反撲。”

  “他們一定會大缺人手,咱們帶兵前去投奔他,趙匡胤一定不會拒之門外,還有可能會重用我們。”

  “兄長意下如何?反正這個強盜的名頭,我是不想再扛著了,死後都沒臉見列祖列宗,更無顏麵見九泉之下的父母雙親。”

  劉濟抬頭望望平時鎮定自若,現在一臉急迫難耐失去主張的楊忠。

  他的心中暗自感慨不已:′即使一向足智多謀的二弟,也難免為′洗白’身份,而失去自控能力。’

  楊忠原本是個讀書人,也會一些粗淺武功,又在後晉朝廷的縣衙內做過吏員。

  此人對於官麵上的迎來送往以及官府事務極為嫻熟,對於官府運行規則了若指掌。

  隻因為契丹人占據縣城時殺害了楊忠的家中親人,他才願意跟隨著劉濟在清風山落草,平時主掌打理糧草輜重。

  有時也順便和一些富貴豪紳們做些私下買賣,把髒物迅速變成山寨急需的糧食、衣物、武器等物品。

  沒有楊忠盡力輔佐劉濟,恐怕清風山群盜早已土崩瓦解,早就散夥各奔東西啦!

  對於這些錢糧籌劃,劉濟是一看便腦門子疼得厲害,更別說把它們歸置得井井有序,整理的順暢無比。

  此外便是楊忠通曉兵法,為劉濟在抗擊契丹人及官府剿滅中出了不少的好主意,有時甚至能以少勝多,委實是劉濟的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