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迫於無奈楊業巧施迷陣(二)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408
  耶律利抬頭向城外遠處一望,看到遠處升騰起一陣陣極大的灰塵,看樣子有大批騎兵正快速衝殺過來。

  他不由得冷汗直流,暗自在心中叫了一聲“僥幸之至”,幸虧自己聽從韓義兄弟的話,沒有大開城門增兵支援,否則定會上了漢軍將領的計謀。

  耶律利害怕後漢軍騎兵乘機來偷襲,立刻鳴金收兵退入瀛洲城內。

  等到殺紅眼的呼延讚尾隨後撤的契丹騎兵乘勢追殺時,瀛洲城頭上一陣密集的箭雨飛射而至,連同未來得及退入城內的契丹騎兵一塊兒射倒在地。

  由此顯現出韓義等人誓保瀛洲城的決心,連自方人的性命也亳不顧惜。

  此時的呼延讚已經徹底殺紅了眼睛,渾身如同被血液衝洗了一般,仍然叫囂著要率眾攻打瀛洲城。

  這時遠處傳來密集的馬蹄聲,楊業率領著二十餘名騎兵飛奔而來。

  當他看到瀛洲城門緊閉,城頭上契丹將士聚精會神的關注著城下情況,一絲打開城門出戰的意願也沒有。

  楊業不由得暗自舒了一口氣,微不可察的抹了把額頭的虛汗。

  他轉首看到一身鮮血滴答的呼延讚,眼神中微露出一絲擔11大之色,但隨即一閃而過。

  楊業佯作惋惜的歎了口氣,大聲的向呼延讚說道:“呼延將軍,敵人防守甚密,已無可乘之機,咱們看來是白忙碌一場。”

  “趙都指揮使有令,命你速速回轉益興關,攻取瀛洲城的計劃棄而不用。呼延將軍快隨我一起撤回,否則軍法從事決不輕饒。”

  城頭上耶律利和韓義等人清楚的聽到楊業此語,不由得互視一眼。

  他們欣慰的相互一笑,神情間頗有一份幸虧沒上漢軍惡當的僥幸之色。

  呼延讚聽到趙匡胤有攻打瀛洲城的預謀,又心疼麾下將士傷亡殘重,不由得又起了攻打瀛洲城的欲念。

  他瞪著雙眼望了一下催他回去的楊業,氣憤地大喊大叫:“不行,不能退兵,絕對不能就此罷休。”

  “楊將軍,你也看到了兄弟們的傷亡情況,我怎麽有臉再去見他們的家中親人?就讓我呼延讚與契丹狗決一死戰,以謝我指揮不當之罪。”

  楊業湊近呼延讚身旁,壓低聲音厲聲嗬斥道:“呼延讚,若你再敢違抗軍令私自行動,。”

  “就別怪我不講同袍情麵,這就讓人將你捆綁起來,一起去麵見趙將軍。”

  “我草草布下的迷陣,時間一長便失去了效用,到時候想走也走不了啦。”

  “真是個大蠢貨,難道你以為憑借區區幾十騎便能攻打下防守堅固的瀛洲城嗎?別做美夢了。”

  楊業看到呼延讚仍是一副桀驁不馴的模樣,毫不知悔改的樣子,忍不住又訓斥他幾句。

  “若不是我等來得及時,你們都得喪命於此城門外,你是有罪在身,難道還要連累這幾十名殘存的同袍為你殉葬不成?”

  “呼延讚,你廢話少說,咱們速速離開此地方為上策,至於如何處置你,到時主公自有公斷。”

  呼延讚這才沒敢再抗命不遵,低垂著頭顱蔫蔫的轉身策馬離開。

  他的手下將士和楊業帶來的人手迅速行動起來,收殮戰亡的同袍屍體,割下契丹戰死騎兵的首級、、、、、、一一打掃幹淨。

  楊業則全神貫注的凝望著瀛洲城頭契丹人的反應,直到一切順利完成後,耶律利等人也沒有派兵出城騷擾,楊業才徹底放鬆下來,和個人人一起離開。

  呼延讚來到塵土大作的地方一看,登時驚愣住了,哪裏有什麽增援攻城的部隊?隻是有二十幾名騎兵在處故布設迷陣。

  他們把樹枝綁在戰馬的尾巴上,在地麵上來回奔跑,才形成一陣塵土飛揚,好象有千軍萬馬正在此處匯聚一樣。

  現在這二十幾人的戰馬鼻息淋淋,渾身汗如雨下,看樣子撐不了多久,人也累得東倒西歪。

  楊業叫人把樹枝拴在另外三十騎的馬尾巴上,帶著一陣陣灰塵迅速的離開此處。

  瀛洲城頭上,耶律利眼望著灰塵雲越走越遠,才放下緊張惶恐之兒,又一次鄭重地向′多謀善智’的韓義表示謝意。

  返回益興關的一路上,呼延讚的臉色陰沉如水,他知道這一次自己惹下的禍可不小,幾乎可以說是一場大禍臨頭。

  自從興宋軍部隊成立以來,這場瀛洲之戰雖不是最大的戰場折損,卻是一場亳無建樹的戰鬥。

  而且傷亡人數超過五十人,隻斬殺契丹將士(包括契丹出戰主將阿裏不在內)三十名,戰損率達到五比三,是一場興宋軍中的大敗仗。

  無論依照軍中紀律和軍中法規,呼延讚都會受到嚴重的懲罰。

  但事已至此,呼延讚也不會當孬種,自然也不會借故退縮。

  甚至偷偷逃跑,或者去祈求哀嚎饒命,腦袋掉了也不過是碗大的疤,有什麽好害怕的?

  隻是自己早年立下的雄心壯誌未酬,實在有些惋可歎,令自己深感遺憾。

  等一切安排妥當後,楊業聽到有五十多名士兵陣亡,臉色頓時陰沉如水,讓士兵們將呼延讚暫時關押起來,等趙匡胤趕到後再做決斷。

  他又吩咐高忠暫時代替呼延讚的正職,由趙廷孝配合著一起管轄好部下的將士們。

  趙匡胤將益霸關交由石守信和陳清及趙廷順三人鎮守,他帶著陳濤等人迅速趕到益興關城內。

  趙匡胤驚喜地發現楊業等人張羅著將城池北麵的城牆加寬加高。

  而且還把上次射傷韓立的肖英暫時擢升為軍中都頭,帶領近百名士兵正在將床弩布置到城頭各處,嚴防契丹人再來攻打奪城。

  他不禁大笑著拍拍楊業的肩膀,大聲讚歎著楊業智勇雙全,是位極不錯的將帥之才。

  楊業卻滿臉通紅的行軍禮請罪:“都指揮使,末將不敢擔此讚譽,且在不久前打了一場敗仗。”

  “隻因末將用人不當,致使呼延讚將軍攻打瀛洲城未果。”

  “並在此戰中損折士兵五十餘名,還有十幾名傷員,請都指揮使重重責罰末將。”

  楊業竟然不把呼延讚無令出兵攻打瀛洲城一事全盤說出,而是把此責任都攬在自己的身上。

  看樣子也是極為看重呼延讚的勇武,想代替他承擔戰敗的責任。

  趙匡胤早已從趙廷孝處知曉此戰的前因後果,於是冷哼一聲:“重貴,你不要為呼延讚那廝遮掩過錯。”

  “此戰你雖有些許監管不力的過錯,但你當時正在處置益興關事務,按律責任不大,我豈能胡亂發火,賞罰不明。”

  趙匡胤臉色微微一黯,有些後悔的歎息一聲:“重貴,也怪我一再縱容呼延讚,他才敢做出無令出兵奪城之事。”

  “這次一定要給他一個教訓,否則將士們都沒有畏懼之心,都不去遵守軍令和軍紀,咱們如何帶兵與強敵交戰。”

  “這軍隊若人心渙散無有紀律,便成了一團爛泥,再也不好帶啦。來人啊,把呼延讚押過來聽候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