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淪為棄子的益興關(二)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379
  幽雲十六州也就是幽州(今北京)、檀州(密雲)、順州(順義)、儒州(延慶)

  薊州(河北薊縣)瀛洲(河北河間)、莫州(河北任丘市北)、涿州(河北涿州)

  新州(河北涿鹿)、媯州(河北懷來)、武州(河北宣撫)、蔚州(河北蔚縣)

  雲州(山西大同)、應州(山西應縣)、朔州(山西朔州)、寰州(山西朔州東)。

  此十六州屬於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其中幽、薊、瀛、莫、檀、順、涿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

  其餘九州位於太行山的西北部,所處位置地形十分險要。

  它對南麵的平原地帶,又穩占居高臨下的態勢,此處一向作為中原地區的屏障,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契丹人占領幽雲十六州,從東線河北一帶,可以打開漢人核心地區的門戶,西線則俯視整個河東地區。

  南下即可飲馬黃河,(當時的黃河還沒改道向東北方向,從汴京向東經徐州淮宿直流東入大海)直逼中原腹地。

  局麵上遼國等於兩隻腳都跨進中原的門檻,而且占盡戰略要地,達到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優越地位。

  正是因為失去幽雲十六州的地理優勢,才使得契丹軍隊在前年依靠騎兵優勢長驅直入。

  進入中原地帶進行燒殺劫掠,還攻進汴京城內,滅掉了後晉王朝。

  若石重貴地下有靈識,知道正是由於自己之過,滅掉了他親手建立的王朝,還連累自己的子孫後代。

  他是否會翻然醒悟,悔恨終生呢?一飲一啄,上天注定,也許真的有幾分道理。

  戰敗後的盧龍軍將士,除一部分人到達滄州等地,歸屬於後漢軍隊。

  大部分人都投降契丹,做了契丹的‘山北八軍’,也就是所謂的漢奸軍隊。

  還有一小部分人不甘心失敗,退入太行山脈做了山中匪兵。

  他們時不時的出兵騷擾契丹人的防線,成為幽雲十六州契丹守將的眼中釘肉中刺。

  同時他們為了生存,也免不了傷害幽州的百姓和後漢國百姓。

  為遼國和後漢國兩方官民都不接受,身份十分尷尬不已。

  但他們抗擊契丹人侵略多年,心中從來沒有改變先前的奮鬥目標:′將契丹人趕出幽雲十六州,自己重新做回大漢子民。’

  鎮守益興關的契丹守將蕭利已,剛剛由兩個嬌美的西域小妾服侍下起床洗漱。

  他大約有四十歲左右,身材魁梧健壯,長著一臉絡腮胡須,平時也不仔細打理修剪。

  再加上一臉橫肉暴眼凸睛,一副凶狠惡煞的神態,令人一見便沒有好感。

  蕭利已此人不貪婪財物,作戰也極為勇猛好鬥,也不貪杯好酒,卻有一個最大的毛病,性喜漁色和追求權勢。

  為了奪權爭勢,他和耶律明成為不可調解的冤家對頭,成為一生的仇家。

  性喜好女色,鎮守益興關期間,還不忘帶上他花費大價錢,好不容易才搞到手的兩個年青美貌的西域美女,留在身邊侍奉自己。

  這也是蕭利已最為人詬病的主要原因,也因此事他敗給了仇人耶律明,成了一個普通內地關城的守將。

  益興關由於不直接麵對後漢朝軍隊,雖然城寨比益霸關大上一些,守軍卻隻有一千人,是個和普通關城差不多的規模。

  這還是益興關靠近邊關,屬於邊關重鎮,否則連一千人馬也沒有,頂多五六百人。

  內地的一個州城才駐軍三千,一千人馬由兩個巡檢率領,負責駐守州轄製的縣城。

  兩千精銳些的人馬在州兵馬使的帶領下駐守州城,負責州城周邊的安全。

  遼國的軍隊大體包括宮帳軍、大首領族軍、部族軍、五京鄉丁和屬國軍。

  宮帳軍即遼國皇帝身邊的禁衛軍,都是由立下功績的契丹人擔任,裝備最佳武力最強。

  大首領族軍由一些親王大臣的部曲組成,其兵力千餘人或數百人不等,也就是他們的親衛部隊。

  其餘都是負責守衛五京和鎮守邊境之軍,大多是契丹人及契丹奴隸士兵組成,人數大小不等,戰鬥力也各不相同。

  公元916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收編以漢人為主體的部隊,統一稱之為‘山北八軍’。

  編製和中原漢人部隊一樣,從低向上由火長、十將、都頭、營指揮使、軍都指揮使、廂都指揮使等各級組成。

  每個營指揮使二百至一千人不等,這與後漢等漢人朝廷的編製略有不同,後漢等朝廷明確規定一營為五百人。

  遼國南院樞密院完全稟承大唐的律製,官職和州城駐防人數也完全照搬大唐。

  是以蕭利已雖是遼國的高級貴族子弟,所賜官位不小,卻不掌實權,手下隻有一千人。

  而且大部分是′山北八軍'的漢人軍隊,隻有三百契丹部族軍,也就是他的親衛軍,都是精銳的契丹騎兵。

  所以他才嫉妒仇人耶律明,時刻想取而待之,隻是苦於沒有太好的機會,一直沒有抓到耶律明的把柄。

  這時從外麵進來一個親兵頭目,向蕭利己恭敬施禮後稟報:“將軍,益霸關有信使前來密報,您要不要見見他?”

  “此人執意要麵見將軍,說有要事單獨向將要稟報。我已經仔細搜查過此人,沒有任何兵器,將軍要見他嗎?”

  蕭利已正在為派出去的斥候未歸犯愁?這讓他對外麵的情況一無所知,讓他分外焦慮不安,自然要見見來人一察究竟。

  一位三十歲左右身穿軍中十將服飾的人被帶了進來,那人恭敬向蕭利已施個軍中拜見禮節。

  “蕭將軍,您快出兵救救益霸關吧,耶律續將軍已經陣亡,派來幫忙的耶律勝將軍正陷入苦戰中。”

  “漢軍已經攻打益霸關多日,蕭將軍怎麽於按兵不動,怎麽不派人支援益霸關守軍啊?”

  蕭利已聞聽之後,頓時大驚失色,他立刻站立起來,麵帶厲色瞪視著對方,然後又說了幾句軍中密語。

  而對方一直對答如流,看來此人也是個精細信使,一直回答的十分流利且正確無誤。

  蕭利已這才如釋重負,相信對方是自方軍中之人,接著詢問起此事的起因,重點是耶律明為何沒派人前來向自己通報?

  那名斥候明顯的猶豫了一下,才懦懦的回答:“蕭將軍,耶律續將軍奉耶律明將軍之命偷襲興宋寨。”

  “沒想到他做事太不嚴謹,被漢軍設下埋伏,隻剩下幾百人狼狽逃回益霸關,漢軍隨其後而來,團團包圍了益霸關。”

  “聽說是河北都留守使郭威的人馬,人數雖不多,隻有二千餘人馬,打仗卻極為悍勇。”

  “耶律續將軍在兩軍交戰之中,被亂箭射中身亡。幸虧眾將士奮勇殺敵,才僥幸保住關城不失。”

  “耶律勝將軍奉命前來增援,卻是屢戰屢敗。益霸關現在岌岌可危,望將軍速速率軍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