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淪為棄子的益興關(一)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346
  鄭恩聽到對方是個契丹將領,立功心切之下,哪裏顧得及趙匡胤以前叮囑的嚴禁陣前鬥將之言?

  他手中的陌刀高高舉起,向耶律勝的頭頂用刀劈下,口中還大叫著“立劈華山”,竟然使出脫胎於陌刀術的劈字訣刀法。

  耶律勝看到後漢將領的刀法稀鬆,堂堂一個將軍竟然使用此等刀法,心中頓起輕視之念。

  他揮起手中的長刀用力向上一撩,想以力破力將鄭恩的陌刀崩飛,再一刀斜揮將其斬為兩斷。

  不料想鄭恩是個怪胎,天生膂力過人,一向以巨力過人稱雄於興宋軍中,若單單較量力氣,陳濤和張永德都不是他的對手。

  隻聽得′哐當’一聲巨響傳來,鄭恩勇猛的一記當頭立劈,竟然將心高氣傲的耶律勝震得雙手流血,人也被震下戰馬。

  看到自己一招之下將敵方將領震落馬下,鄭恩興奮的大吼大叫,腳下用力一蹬地麵,身體高高躍起,又是一記類似於陌刀術中的'立劈華山’。

  他手中的陌刀向下用力一劈,緊接著順手向上一撩,根本不顧及有沒有斬殺到對方。

  接著又是一記立劈,隨後仍然又是一記類似於陌刀術反撩的′舉火撩天′,立劈反撩循環漸進,一直對著耶律勝斬殺過去。

  耶律勝哪裏見到過這樣的軍中將領,力大無比卻使用陣戰陌刀術,而且還似是而非,威力卻委實不凡。

  他無奈之下隻好用力招架,卻不及鄭恩的力氣大,身子被震得不住後退,明顯已是落了下風。

  跟隨著耶律勝的契丹親衛們想上前幫忙,被鄭恩手下的步兵們攔截住,布起盾牆槍林將親衛們包圍起來,雙方立刻展開血腥廝殺。

  有道是“一力降十會”,鄭恩拋棄楊業傳授給他的三式刀法絕招不用。

  隻使用自己練得純熟的′立劈華山’,和反手回撩似的′舉火撩天’,循環往複不斷,竟然殺得耶律勝連連後退,有些招架不住。

  這讓耶律勝十分惱火,悔恨自己先前不該輕敵,一招之下便被對方震落馬下,才有了如今這副尷尬不已的局麵。

  鄭恩占居優勢不饒人,手中陌刀一直朝耶律勝劈去,′叮叮當當′的巨響不斷。

  耶律勝邊招架邊後退,自幼習煉精妙的刀法一直使不出來。

  不久之後便聽到‘哎喲'、′哐當’、‘撲哧’幾種聲音相繼傳來,耶律勝已是倒臥在血泊中垂垂掙紮。

  原來耶律勝退著退著,一不小心被地上雜物絆倒在地上,人也情不自禁的發出'哎喲'一聲驚叫。

  鄭恩也不改變招式斬殺他,而是循規就矩陌刀向上斜撩,又借助回撩之力向下猛劈。

  耶律勝隻好躺在地上用長刀硬架,才發出′哐當`一聲巨響,被鄭恩一陌刀劈在他的長刀上。

  耶律勝的雙手被震得鮮血淋漓不止,再也握不住手中的長刀,掉落在地麵上。

  鄭恩隨手斜撩,′撲哧’一聲,陌刀的刀尖斬在耶律勝的胸部,登時迸濺的鮮血四散,人也慢慢的沒了氣息。

  鄭恩高興得哈哈大笑,順手一刀斬下耶律勝的首級,手提著頭顱向契丹士兵們招降。

  雖然耶律勝的親兵們因為主將死亡而拚命反撲,想奪回耶律勝的首級,或者斬下鄭恩的頭顱。

  否則他們即使逃回草原,也終是死路一條,這就是契丹人以往俗定的鐵律,也是人人皆知的律法。

  鄭恩以及他麾下將士見到這些親兵們冥頑不靈,一直在頑強的反抗,也熄了招降之心,很快將這些親兵們斬殺殆盡。

  其他殘存的契丹士兵見狀,立刻丟棄武器投降,他們都是草原上的牧民和耶律明買來的奴隸士兵。

  這些人的身份繁雜,又沒有主將帶領,哪裏還有絲毫戰鬥士氣?

  即便向後漢軍隊投降,大不了再做一次漢人的奴隸,總比送死強太多了。

  此戰不僅招降奴隸士兵五百多人,還有部族士兵二百多人,另外俘獲十幾名能工巧匠和幾百名幽州民夫。

  得到近千匹戰馬和六百餘駑馬,糧草輜重近千石,收獲滿滿卻折損的將士不多,是一場難得的勝利。

  這讓趙匡胤驚喜不已,有了這次偷營成功,眾將也對韓七送來的後麵情報有了更多的信任,也讓趙匡胤堅定了以後行動的信心。

  於是他把呼延讚叫過來又叮囑幾句,讓他挑出幾百匹戰馬,湊足近千名騎步兵,跟隨著楊業行動。

  這千名騎兵中真正稱得上精銳騎兵的人,也就是楊業最先訓練的那二百餘名騎兵,其他人隻能稱為會騎馬的步兵。

  而且都是一人一騎,駑馬還比戰馬多一些,即使是這樣的部隊,也算是興宋軍中的一股不小的實力部隊。

  趙匡胤又將部隊的指揮權下發給楊業,賜予他隨機作戰的權力。

  呼延讚雖與楊業在軍中職位相等,這次行動中也隻是和高忠一樣,作為軍中副將輔佐楊業。

  益興關位於益霸關東北方向,與益霸關西北方向的益成關差不多大小,都是遼國東南方向的小型關寨。

  三個關寨形成一個三角形,益霸關位於最南麵尖端,益興關和益成關則成為一條直線,在同一個東西方向上。

  三關中間共有六個寨子,十八個略大點的村子,雖然占地麵積不是太大,卻有一個不小的名頭,被當地人形象稱之為“三關六寨十八村”。

  此地的居民幾乎都是漢人,三關的守軍除了契丹將士和其部下奴隸士兵之外,剩下的都是原盧龍軍將士,和就地征用的州兵。

  這些人被契丹將士稱之為“山北八軍”的漢族士兵,武器裝備和盔甲服飾幾乎和後漢將士們一模一樣,連語言風俗也相差不大。

  幽州和滄州一帶原本歸屬於盧龍節度使或範陽節度使管轄。

  自從發生安史之亂後,大唐朝廷便逐漸減少對盧龍節度使或範陽節度使府的糧草供給,逐漸削減他們的權利。

  後來又經過連年的戰亂,使得盧龍軍日益衰弱不堪,壓製不住塞外異族的侵略。

  也間接地使塞外契丹一族逐漸的強大起來,勢力逐漸超過當時中原七分八裂的各盤踞王朝。

  後來石敬塘甘願做契丹的′兒皇帝’,將幽雲十六州拱手送給契丹人,如願以償的做了後晉開國皇帝。

  盧龍軍轄下的州縣作為幽雲十六州的一部分,被契丹人逐漸占據,盧龍軍將士也一直和契丹人針鋒相對抗爭著。

  在後晉朝廷不管不問之下,盧龍軍將士堅決抗爭多年後,契丹人才真正占有了幽雲十六州的全部土地。

  幽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一部分地區。

  具體分為幽、檀、薊、瀛、涿、莫、寰、朔、雲、應、新、蔚、媯、武、儒、順十六個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