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背主之人焉得好死(二)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460
  韓立皺著眉頭猶豫不決,當他看到韓全露出一臉失望之色,站起身來想要離開營帳,忙開口叫住韓全。

  他忍著巨痛解開繃帶,掙紮著從胸囗貼身處取出一個用防水雨布包裹的物件,看起來應該是極為重要的東西。

  韓立把那東西遞給韓全後,又壓低聲音仔細叮囑道:“賢弟,這是大夫人安排在這些家兵中的詳細名單。”

  “由於我立有大功,大夫人特意提拔我為這些人的首領,全權指揮這些人的行動,所以一直帶在身上。”

  “大夫人的原本用意是,若大公子不痛痛快快的交出權力,便由我等齊心協力拿下大公子。”

  “現在你回到幽州後,和義弟可以征用那些人捉拿大公子。這樣以來你倆立有大功,可以此為憑證,取得大夫人的信任和重用。”

  韓全高興地接過那件信物,神色間竟有些慌亂不堪,也不拆開觀瞧,而是靠近韓立的身旁站定。

  在韓立猝不及防之下,他用力將坐著的韓立一把板倒在床鋪上,雙手抱住韓立的頭顱用力一扭。

  隨著韓立的臉色越來越通紅,他又用左手捂住韓立的口鼻,右手緊緊扼住韓立的脖子,用力下掐毫不留情。

  韓全的一雙膝蓋還緊緊壓住韓立的胸口,讓他反抗不得,隻能徒勞的掙紮著。

  在韓立即將陷入昏迷之時,韓全才冷酷的低語一聲:“背主之人焉得好死,就讓我送你一程。”

  “大公子早己知曉你心有反意,沒想到你竟然取得那賤女人的如此重用和信任。看來咱們十二兄弟中,還是你最得女人青睞啊!”

  韓全弄死韓立後,臉色也有些一絲悲傷,但他很快振作起來,大公子交給的任務還沒有完成,沒有心思為這無恥叛主之人傷悲。

  此時天色已黑了許久,他便帶著剩餘的一千多名韓氏家兵,靜悄悄時撤出營地,又派出人手去說好的地方通報韓七知曉。

  之後韓全率領著韓氏家兵們來到早就準備好的住處,讓他們好好休息。

  自己拿出韓立給的名單,按圖索驥將大夫人的暗樁們一網打盡。

  這才放心率領著他們分散開來,進行韓德恭安排的‘另類’行動。

  五代時一般生活水平的人們隻吃二餐,也就是早餐與晚餐。

  一般早餐在巳時中食用(巳時大約是上午9一11點之間,已時中就是上午9一10點之間)。

  晚餐沒有一定的時辰,一般在天黑前食用,因為天色黑暗又要點燈照明,豈不又多了一項支出,是以夏季和冬季之間的時間相差很大。

  這也是因為食物匱乏所導致的飲食習慣,又沒有什麽夜生活,人們早早上床睡覺,契丹人也不例外。

  除了留下警戒的人手以外,其他人都早早上床睡覺,耶律勝的心情煩悶,小酌幾杯酒水後,倒在床鋪上呼呼大睡。

  由於韓全等人害怕暴露行蹤,他們的馬匹都放在營寨中沒有帶走,而是徒步溜出營寨,契丹將士們也沒有發覺有何異常之事?

  等到韓七處傳來消息之後,伏擊偷營的部隊立刻發動突然夜襲。

  趙匡胤雖參加夜襲行動,卻被眾將攔阻留在後方指揮,怎麽都不讓他親臨戰場前沿。

  趙匡胤這段時日也逐漸發現′仙人′傳與他的′武道仙術',大多是偷襲或智謀用兵之道,對於此時的陣列戰一點兒也沒有提及。

  他以為′仙人’讓自己領悟貫通,是以他盡量結合父親趙弘殷傳授給他的兵法經驗,在戰場上揣摩學習。

  趙匡胤清楚的知道,自己將來想要爭奪天下,大集團作戰是避免不了的一道坎,而這個難題正是他的弱項所在。

  正值冬季初嚴寒深夜,河北之地夜間的氣溫極低。

  也許是這些天後次軍隊一直緊守城池,一次反擊也沒有。

  契丹人也就此放鬆了警惕,讓突襲敵營開始進行的很順利,中間就遭到了契丹人的凶猛反擊。

  可惜他們一則是在夜間被突襲,根本沒有多加防備,後漢軍以有備打沒有防備,占居了很大的優勢。

  二則黑暗中無法騎馬衝鋒作戰,無異於將自方最大的優勢弱化了大半。

  精於騎兵作戰的契丹人對陣精於步軍作戰的後漢軍隊,哪裏能有打勝仗的可能性?

  三則趙匡胤的手下將士紀律嚴謹,又是打自方擅長的夜間突襲戰。

  再加上後漢軍人數大大多於契丹人,戰場的勝利局勢一麵倒的傾向於後漢軍。

  耶律勝發現他手下的士兵根本不是後漢軍的對手,什麽時候一向軟弱的漢人變得如此凶狠?

  一個個好似和自方將士有深仇大恨一樣,悍不畏死又極有紀律,對自方發起一陣陣的凶猛衝鋒。

  將善於自由搏擊的契丹將士殺得大敗潰散,戰事陷入即將一麵倒的追殺階段。

  眼見著自方的營地殺得熱火朝天,兵刃撞擊聲和慘嚎絕望聲響徹雲天。

  而韓氏家兵營地一片沉寂無聲,沒有一個人出營地。

  耶律勝再不知曉韓氏家兵營一定出現大問題,他還不如買塊豆腐撞死得了。

  耶律勝頓時沒有了戰意,騎上一匹驚馬便想乘亂逃跑,對麵卻突然迎上一個身材魁梧的醜陋壯漢。

  此人手持一把特製的唐式陌刀,身穿一襲鐵製盔甲,徒步持刀攔住耶律勝的去路。

  耶律勝跟隨著契丹大軍進入過中原之地,學習過中原將士對陣時的臭毛病,喜歡與人單挑時通名報姓。

  麵對如此危險的境地,他竟然不由自主的報名迎戰對方:“來將何人?本將軍是大遼國幽州副守將耶律明麾下大將耶律勝是矣。”

  那醜陋壯漢正是鄭恩鄭子明,鄭恩原本跟隨陳濤練習大刀,後來結識了楊業,聽從他的勸告,習練起陌刀技法。

  因為唐朝的陌刀戰法所向披靡,大開大合之間又須慎密的配合,這樣倒適合鄭恩粗中有細的性情,是以他十分青睞陌刀術。

  楊業是個使長刀的名家好手,雖然不能將自家祖傳刀法傳授給鄭恩。

  卻能指點他一些尋常的刀法,又將自己摸索自創的三招刀法絕技傳授於鄭恩。

  鄭恩對此十分上心,每日勤練不綴,當然刀法招數少得可憐。

  也比自己之前胡亂以力禦刀強上許多,何況還有三招壓箱底的絕技刀法。

  鑒於此等情況,趙匡胤從全軍中挑選身高力大之人,又從府庫中挑選出上好的陌刀。

  雖隻有不足一百把,也勉強給鄭恩湊了一個陌刀都,以作衝鋒陷陣時使用。

  至於有將領說陌刀戰術已經落伍,契丹騎兵能輕而易舉的襲破,建議廢除這個陌刀都的建製。

  趙匡胤對此議卻不讚同,當年劉裕借用車陣排布卻月陣,不是也打得北魏騎兵潰不成軍嗎?

  他認為任何戰術都不會落伍,勝敗的決定權掌控在使用者的手中。

  隻有因地製宜,化不利條件為有利,才能發揮出戰術的最佳水平。

  若陌刀戰法使用得當,戰勝契丹騎兵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於陌刀的成本太高,趙匡胤也不準備建立太多的陌刀兵,隻是想將其作為奇兵利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