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調令至劉崇狠心棄良將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502
  王竣聽罷臉色也轉為陰沉不悅,向郭威告聲罪接過邸報仔細觀看。

  許久之後他長長歎息一聲:“李賊好生無智,竟然聽信巫師之言,不惜冒滅家亡族大禍,膽敢起兵反叛朝廷。”

  郭威冷冷怒哼一聲,語帶悲憤痛恨之意回應著:“這些都是李賊編造的謊言,此賊早有反叛之心,不過是以此言辭為借口起兵而己。”

  “現在皇上已派遣白文珂、趙思綰、常思等將領前去平叛,可惜三將都不可能攻克河中堅城。”

  郭威言語中帶有一絲憐憫之意,緩緩訴說道:“王監軍,說句不好聽的話,依本帥推算白文柯等人難以平定李守貞三賊,大漢子民又要遭受兵亂之苦矣。”

  王竣聞聽此言眉頭微微緊皺,他是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氏,其父是個樂官,王竣的唱功也不錯,後來追隨劉知遠起兵建立後漢王朝,他也成為後漢朝中的一名文官。

  王竣雖地位有所提升,卻一直不受重用,心中總是鬱鬱不樂,郭威被劉承佑支派到鄴城駐守,王竣蒙丞相蘇逢吉推薦,才進入河北軍中為監軍。

  王竣的才能也慢慢顯現出來,隻是他辦事追求公允不徇私情,對他的親朋好友不加以額外照顧,雖地位顯貴,卻不受族人們的喜歡,在軍中威望不著。

  王竣出於身為監軍的職業原則,一直與郭威交情甚淺,現在他也不準備附和郭威的推測之言。

  於是佯作輕描淡寫的順口予以反駁:“郭大帥此言差矣,李守貞等賊不識天威,竟然膽敢出兵反叛,朝廷大軍一至必將土崩瓦解。”

  “大帥,咱們還是先放下此事多多思慮一下契丹人入侵之事吧。大帥,今年秋冬季節,契丹人竟然沒有按照常例′打穀草’,這有些太反常、、、、、、”

  郭威已經摸清王竣的脾氣,對他的反駁言語沒有生氣嗬斥,隻是淡淡的付之一笑,放下手中的邸報,與王竣商議起諸多事務。

  他們二人處理起政事軍務,倒也極其和拍,經常會不約而同的發表同一個觀點,雖有分歧之處,也能和氣解決掉。

  當趙匡胤呈報的報捷文書交到郭威手中時,郭威被此大捷驚呆住了:′興宋鎮幾年來沒有發生任何戰事,怎麽趙匡胤一到便立此大功呢?莫非真是老天降福與此人嗎?’

  興宋鎮一直太平無事,便是由於興宋鎮城北麵的道路崎嶇不平,坑坑窪窪無法快速行進,契丹人也因此沒有攻打過興宋鎮。

  郭威見趙匡胤帶著佃農家眷,且手下的二百餘家兵也是新編練成伍,他便把趙匡胤派往興宋鎮。

  用意無非是讓趙匡胤在此處修整練兵,等到其麾下將士有戰鬥力後,再把趙匡胤調往其他城鎮防守。

  沒想到趙匡胤到興宋鎮後,借助剿匪所獲取的情報,設下引敵入甕城進行火攻,不僅將連同契丹主將耶律續在內的鎮守益霸關契丹將士大部全殲。

  還輕而易舉的奪下益霸關,修繕好益霸關北麵的城牆,且至今沒被契丹人知曉益霸關易主之事,所立功勞甚大,且令人匪夷所思。

  雖然隻是向契丹地界推進了一點點距離,占居的領土麵積也不大,卻使得後漢軍隊的防線成為一條直線。

  益霸關和其他兩個關隘在防守契丹入侵方麵更加得心應手。

  若能再將興宋鎮北麵和益霸關之間的道路修整好,輜重人力能很好的供應益霸關,對後漢朝廷東北方向的防守有極大增益,在攻擊方麵也占居幾分優勢。

  再則奪取益霸關,也是後漢建國以來的第一次取得遼國的領土,對後漢朝廷的威望帶來很大的益處。

  郭威為了鞏固益霸關的邊防,也是為了抵禦契丹人可能進行的瘋狂報複。

  當即下令從河北各州縣及河東晉陽各地抽調民戶二千餘人,各部將士一千五百人前往興宋鎮,支援趙匡胤鎮守益霸關。

  並將興宋營改為興宋軍,擢升趙匡胤為興宋軍都指揮使,麾下將士二千五百人,允許趙匡胤自己封賞其部下將士。

  這是郭威能自主任命的軍中最高官職,也是後漢軍中低階軍官的最高階層。

  再往上擢升便是廂都指揮使或都將虞候,必須得上報皇帝和樞密院才能獲得批準,並正式下達朝廷任命公文,由此可見郭威對趙匡胤取得益霸關大勝的重視性。

  晉陽節度使劉崇是劉承佑的親生叔父,坐鎮晉陽掌控河東一地的軍事民政,又有監管鄴城都留守當朝顧命大臣之一的郭威之責。

  與郭威是互相監督製約的關係,這也是劉知遠臨終時,教給其子劉承佑的馭下之術,委實是為心良苦。

  劉崇早已知曉自家侄子登基後的種種惡行,看到劉承佑的作為如此不堪,心中便起了取而代之的叛逆之意。

  當他接到郭威要求增援人手的信函後,微微的發出一陣冷笑,自己本來可以人少為由婉拒此要求。

  但既然郭威行文要求增援,自己何不把軍中刺頭及不識時務之人,都借機調派給郭威,省得留在自己麾下礙手礙腳,也不方便自己掌控河東軍的大權。

  劉崇思慮周全之後,對恭立於自己麵前的小吏下達調令文書,等到小吏匆匆離開後,他的臉色也變得陰沉起來。

  許久之後,他才自言自語道:“不是孤不愛惜人才,實是你不該得罪磷州(今陝西神木市)那人,隻好委屈你啦!”

  “縱使你再怎麽勇猛無敵,也隻是一個人在打拚。即使渾身是鐵,又能撚成幾根釘子?”

  “孤可不會為了你一棵大樹,得罪磷州那人把持的一大片森林。唉,可惜、可惜,這麽好的一員將領孤隻好拱手讓與他人。”

  當郭威的調派授軍信函到達河北諸州縣時,某個軍都指揮使接到文書後,頓時高興地哈哈大笑起來。

  他立刻叫進來自己的親衛隊長,用力地拍拍對方的肩膀,笑意盈然的吩咐道:“你快去把那蠻子調到興宋鎮作援軍,連他的手下一並全員調走。”

  “然後你接替他的職務,再征編其他將士編練成伍。郭大帥真是某的救星啊!這次可把這個禍害光明正大的調走了。”

  “他娘的,這麽多年可讓他把某禍害死了,老天爺保佑他戰死在邊關吧,反正我是再也不想看到他了。快去,快去,早走早安心啊!”

  親衛隊長對此有些不情願,自己身為軍都指揮使的親衛隊長,一般情況下,根本不用上陣殺敵。

  那個蠻子的職務雖比自己高了一級,可那純粹是在戰場上玩命的軍中職位,哪裏比得上自己跟在主將身邊安全無憂,又極其有榮耀感。

  可當他看到軍都指揮使一臉不悅的神色後,隻得無奈接受了這一項任命,拿著調令文書,苦喪著臉快步走出都指揮使府邸。

  望著親衛隊長遠的身影,軍都指揮使冷冷的發出一聲奸笑:“他娘的,你的膽子比老子都小,還惜命怕死,我要你留在身邊作親衛隊長幹什麽?”

  “說不定哪天你臨陣脫逃,把老子拋棄在戰一場上不管不顧。你小子這輩子在軍中做個上陣搏殺的基層將領吧,想賴在老子身邊不走,哼,沒門,想也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