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甬道之戰耶律續亡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481
  耶律續如此安排倒是無可厚非,不料想正好被後漢軍的弩箭所乘,給隊伍後麵的契丹將士帶來極大的傷亡。

  石守信麵色冷峻地站在弓弩手之間,看到弩箭果然大起效用,禁不住喜笑顏開,這一次趙匡胤將所有庫存的弓弩都翻撿出來,又下令軍工匠製作簡易的弩弓。

  鐵頭箭枝的數量實在不夠,還用鐵木箭頭代替,這些簡易弩弓交由新征收的新兵及精壯們使用,摻雜在原軍中弓弩手之間。

  用趙匡胤的話說,即便是不能射死契丹人,也要給敵人造成極大的恐慌,以此來迷惑敵人的軍心。

  無論是誰看到對麵一排烏黑箭枝迎麵飛射而來,還能不被嚇得魂飛魄散,誰又會有閑心去查看弩箭帶來的具體傷亡數據?

  隨著一排排弓弩手射擊完畢,給後麵的契丹人帶來極大的傷亡,幸存者也嚇得向後方退縮,看到即定目標實現,石守信下令立刻全體撤退。

  而剛升任都頭的張光翰則率領著手下將士及精壯們,將裝滿澆透火油的木柴推車,一排排堵在剛被射死的契丹士兵屍堆前,然後快速撤退離去。

  有專門負責的弓箭手用火油箭枝將幹柴推車點燃,讓熊熊燃起的烈焰將契丹將士的退路切斷。

  看到後退之路被堵得嚴嚴實實,而甬道兩側的火焰不減反旺,並且又從上麵拋擲下許多幹草木柴,不數間便引發更大的火焰。

  耶律續不禁目露凶光,短短的一段甬道內齊聚千餘人,恨不得連個翻身的地方都沒有,又怎麽撲滅火焰突圍出去。

  而且連想和敵軍同歸於盡的機會都沒有,契丹將士們被燒烤得亂衝亂撞,很可能全軍覆沒於此甬道內。

  俗話說狗急跳牆,人被逼到絕路時,積聚在心中的獸性一旦爆發,所做所為更加令人不齒,甚至不相信他們原本有這麽卑鄙無恥,沒有一點兒善良的人性。

  現在耶律續便是由人轉變為野獸,他厲聲傳下將令,將已經薰烤得失去知覺的契丹將士抬起來擲向後麵阻住退路的幹柴推車,希望借助這殘忍又冷酷的手段,能衝撞出一條生路。

  趙匡胤為了此戰確保勝利,親自帶領部隊在兩側甬道木架板上指揮,當他看到耶律續指揮契丹士兵向後麵拋擲屍體。

  又看到己燃燒大半推車處的火焰減弱不少時,伸手拿起特製的弓箭,引弓搭箭並凝神專注向耶律續要害處瞄準,′嗖′的一聲向耶律續射去。

  也許是在烈焰薰烤之下,趙匡胤有些看不清楚,也許是耶律續有所警覺,趙匡胤這一箭隻射中耶律續的左臂。

  痛得耶律續大叫一聲,很快被他的親衛們護衛在中央,再也不給趙匡胤射擊的機會。

  同時也因為耶律續不再出麵指揮,契丹士兵們沒有了主心骨,又各自亂蹦亂跳四處躲避烈火,不再向身後車輛投擲死屍,致使已經有些熄滅的火焰再度騰空而起。

  越來越大的烈焰已經將甬道內的水分蒸騰殆盡,即便契丹將士們這時候逃出甬道,也沒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耶律續看到實在無處可逃,又不能和敵軍一決生死,羞愧地大叫一聲:“都是某無能且過於自信,不聽信部下將領諫言,今番自刎以報遼主之恩。”

  看到主將耶律續拔劍自刎而死,親衛們也相隨自殺追隨,而那些被燒得焦頭爛額的契丹將士,稍有血性的人便自殺了事,以免受那烈火焚身的痛苦。

  陳清率領著五十名士兵及軍中小吏把守著興宋鎮南門處一個小校場,校場內聚集著城內真正的老幼婦孺,連一個精壯男子都沒有。

  這些老弱都依偎在一起取暖,耐心等待著前方戰事的結局,一旦事有不諧,便由陳清等人帶領他們先離開興宋鎮逃難。

  由於他們大多久居邊境之地,再則他們的男丁親人都被征召入伍,和後漢官兵一起對付契丹人,這些人沒有發出任何怨言,都乖乖地聽從陳清等人的安排。

  陳清神色間隱隱流露出一絲惶恐不安,這次甕城火攻是他所獻之策,後來又由石守信等人詳加補充,才最終通過趙匡胤拍板定下來。

  無論此計策成功與失敗,都關乎著陳清的切身利益,也事關他出山入仕的第一次出謀劃策,怎能不讓他心憂似焚。

  先前聽到趙匡胤令人前來傳話,契丹主將果真帶著人馬欲偷襲興宋鎮,而且是以輕盾、皮製盔甲等簡化裝備而來,和陳清、石守信等將領猜想的大致相同。

  當甬道處大火升起之時,陳清才緩緩的吐出一囗長氣,看來契丹人入伏啦,此戰的勝算已占百分之七十,看來蒼天也不負吾矣!

  幾乎在甬道烈焰騰空之際,堅守在城門口的耶律十五等人,受到了兩股精銳後漢將士們的攻擊,猝不及防之下傷亡極大。

  陳濤和陸文通率領著二都成編製的精銳士兵,從西麵埋伏之處突然發動襲擊;張永德和鄭恩帶著同樣多的人手從東麵發動突襲。

  四百精銳之師將耶律十五等二百契丹將士團團圍困住,再加上弓弩手們的突射,使得契丹軍傷亡很重。

  張永德等人奉命埋伏與此處,原本是要擔心契丹人進城後不再入城內追擊,無法完成甕城火攻之策,趙匡胤特意留下他們對付留守在城門口的契丹精兵。

  張永德四人所率兵將都是從軍中精挑細選的精銳將士,隻是令他們沒想到耶律續隻留下二百人守城門口。

  有此天賜良機,他們還不乘機打一個小型的圍攻殲滅戰爭,又怎麽對得起上天的眷顧之情!

  耶律十五苦喪著臉有苦難言,他們人員太少寡不敵眾,又不能選擇逃跑出城,否則主將耶律續所率千餘人要被後漢軍切斷退路。

  耶律十五隻能大聲鼓舞士氣,苦苦死守著城門要道,苦苦支撐著期盼主將早點率部返回救援他們。

  可惜事與願違,直到耶律十五被張永德一槍刺死,臨死前他也沒有見到有主將派來援兵的影子,前方的大火依然烈焰熊熊。

  半個時辰之間,契丹留守的二百將士全軍覆沒,同時也能後漢軍帶來七八十名人員傷亡,戰亡率高達三比一還多一點點。

  興宋鎮城外,被耶律續留下的五十名夜間能看清道路的契丹將士們,被他們的軍官都集中在隊伍最前列,準備接到耶律續的命令後,立刻帶頭向前衝鋒。

  由此便能看出耶律續有點兒象戰國時的趙括,熱衷於紙上談兵,甚至有點兒誌大才疏。

  最關鍵的是他從未接觸過軍伍之事,隻知道引用兵書上的兵法謀略算計敵方將領,不知道軍中的帶兵常識。

  而最要命的是他自恃身份尊貴,一向喜歡獨斷擅行,沒有耐心聽取下屬將領們的建議,也從心中鄙視這些山北八軍的漢人將領。

  若他臨行前叮囑這些看清道路的將士打散開分布於軍中各處,也不會釀成之後的慘局,更不會引起契丹人更大的失敗。

  這五十名能看清東西的契丹將士,隻顧抬頭觀望興宋鎮城頭,特別是看到城內燃起熊熊烈焰,一個個激動萬分大喊大叫,哪裏還有絲毫戒備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