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投軍途中收大將(二)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479
  那名青年寨主的年紀和趙匡胤的歲數差不多,大概也就二十來歲左右,長得極為英俊,白皙的臉龐,因年少而未留胡須。

  劍眉虎目,鼻直口方,穿著一身白色衣衫,手中執著一抦銀白色的長槍,胯下騎著一匹白色戰馬,映襯的那名青年寨主更顯得俊秀威武,爽朗帥氣灑脫。

  那名英俊青年寨主策馬上前,大聲叫喊道:“眾位休要害怕,我等要去鄴城投軍報效朝廷,你們留下馬匹,盡可安全離去,錢財貨物盡可帶走。這是一錠黃金,算是對你等損折馬匹的補償。”

  這位寨主的如此行徑,不僅僅驚呆住趙匡胤,連他的手下眾兵將也驚愕住了,還有這麽客氣和善的山賊嗎?

  那錠黃金雖不夠他們的馬匹錢,也相距不太多,也算是公平買賣,最起碼沒有強搶硬掠,看來這位英俊寨主也屬於王審琦之類被逼落草者。

  陳濤受過陳摶的教育薰陶,對於這種講道理的人極有好感,他一則害怕趙匡胤出手傷了對方的性命,二則也想試試自己學自師傅的槍法絕技,印證一下自己的武力成就。

  於是他向趙匡胤施禮請戰,得到允許後,才策馬縱奔出隊列,來到那名寨主的麵前。

  陳濤的麵色微黑,又身穿陳摶為他準備的一套黑色戰甲,騎著一匹棗紅色戰馬,手中一杆烏黑發亮的長槍。

  這是陳摶專門為他打造的武器,說是什麽鋼鐵打造成的,反正陳濤叫此槍為′烏金駝龍槍’,一向視為至寶。

  陳濤向那名寨主一抱拳施禮回應:“這位寨主有請,實在對不住你。我等也是去鄴城投軍,戰馬確實不能出售與寨主,請您還是去集鎮上購買馬吧。”

  那名寨主的臉色微微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這位壯士,不是我故意難為你等,而是集鎮上哪還有戰馬?連駑馬都被人搶光了,實在是有價無馬,否則我豈能幹出如此見不得人的勾當。”

  “郭鄴城使今年為了防範契丹人秋後入侵中原,特下令在民間征兵募將。若能帶著戰馬與人手前去投軍,且武藝高強者,都會授以重任。”

  “郭樞密使對治下百姓極好,不光治軍有方,還愛民如子,而且部下將士每逢戰事,必奮不顧身百戰百勝。”

  “其部下將士也極為仁義,是以投軍者甚眾,導致馬匹極不好購買,請諸位行個方便,成全某投軍報國之心。”

  陳濤和趙匡胤對視一眼,皆在心中暗自感歎一聲:′真是好運道!我等遠道前來投軍,卻正好遇到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加上護聖軍都指揮使長子的身份,必能在軍中謀得一個好職位。′

  陳濤望望對方麾下有二三十匹戰馬,心中突然有了一個好計策,若一切順利通過的話,自己的軍中又會增加不少的實力。

  於是他向那名寨主施禮協商道:“這位朋友,我們也是去鄴城投軍之人,自然對戰馬十分看重,真的不能賣給你。”

  “這樣吧,你我互相較量一下,若你能勝過我,我送你十匹戰馬,若你不能勝過我,你便隨著我投奔到我家主公帳下為將,你意下如何?”

  那名寨主看樣子對自己的武藝極為自傲,竟然順口答應下來,也不詢問陳濤的姓名及其主公的姓名,看起來應該是自己準贏無輸。

  陳濤一擺手中的烏金槍,向對方胸口刺去,雖是平平的一刺,卻使得對方的目光微一凝滯,知道自己今天遇上使槍高手。

  那名寨主麵對強敵也不敢怠慢,手中的銀槍奮力格擋,將陳濤的烏金槍擋在一邊,順勢反手一槍擊向陳濤,二人便各展其能廝殺在一起。

  有道是′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在眾多武器之中,槍法是最難以練習的,它講究虛實,有奇正,進攻時銳利無比,撤槍時速度也要迅疾快捷。

  陳濤和那名寨主都是使槍高手,對於這些自然是深有了解,各自施展自已的槍法絕招,將槍法中的紮、刺、撻、抨、纏、困、攔、圍、拿、點、撥等各項技能,發揮的淋漓盡致。

  觀戰的眾人中,除了趙匡胤和鄭恩尚能看出二人的招式之外,其他的人隻看到一團黑色的槍芒,正在和一團銀白色的光芒互相爭鬥。

  二者纏繞在一起,就象一條黑色巨蟒纏繞著一條白色蟒蛇正在撕咬絞殺,互不相讓各逞神威,哪裏能分辨清楚哪頭是槍尖,哪頭是槍尾?

  那名青年寨主的槍法極為迅捷疾速,如同白色閃電一般來回攢刺,就象是毒蛇遇到驚嚇後,為了躲避自身受到傷害,迅疾地伸出蛇頭進行猛烈進攻。

  精擅槍法之人能夠看出這是脫胎於三國時期趙雲的七探盤蛇槍法,也明顯透露出此人受到過名師高人的精心指點,槍法已臻大成。

  而陳濤施展的槍法則是法度尊嚴,極為凝重樸實,明顯是在采取守勢,若有後世愛好古武者在場看到,一定會大吃一驚,連聲驚呼“這是萬萬不可能之事。”

  原來陳濤施展的槍法是嶽家槍法的′凝槍式’,這種南宋時期嶽飛創出的絕技,怎麽會劃時空出現在五代十國末期?其中一定是大有玄奧。

  兩個人激戰七、八十回合不分勝負,他們的體力尚可支撐,兩人胯下的馬匹都是尋常戰馬,首先有點兒吃不消,一個個累得囗吐白沫,鼻息之間熱氣繚繞,大有虛脫的危險。

  二人雖有些不甘心,也隻能選擇罷手,讓馬匹暫時休息片刻,二人也借機喝點水,化解一下剛才奮戰時的疲憊。

  出於勇者之間惺惺相惜,那名寨主一則與陳濤無怨無仇,二則也自知雖未落敗,想戰勝陳濤也非等閑之事,三則他自學藝師滿下山之後,還從來沒遇到過對手,陳濤的驚豔表現讓他大為佩服。

  他拱手向陳濤施禮後,開始自我介紹:“在下姓張名永德,西都洛陽人氏,之前因要行那強買戰馬之事,一直沒好意思通名報姓,請兄台多多諒解一二。”

  “如今既然戰不勝兄台,便索性認輸算了,以免引起義氣之爭,無端讓你我受到傷害。請問兄台尊姓大名,貴主公又是何人矣?請兄台為我引薦一下。”

  陳濤也十分佩服張永德的武功高強,是他且前除了陳摶和趙匡胤之外,遇到的第三位武術高手。

  自問縱使拚盡全力,也沒有戰勝對方的可能,二人的年齡又相差不大,也很喜歡對方不恃強淩弱的個性,登時心起與張永德結交之意。

  陳濤也鄭重回禮並介紹自己:“我叫陳濤,是華山人氏,我家主公是汴京護聖軍都指揮使趙大人的長公子趙匡胤,因去鄴城投軍途經此地。張兄好槍法,濤佩服佩服。”

  張永德聞聽之後大為欣喜,能投靠在趙衙內麾下,再去鄴城投軍,能夠隱藏自己曾做過山大王的醜事,讓自己能夠在河北軍中建功立業,這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啊!

  縱觀張永德一生,在趙匡胤未曾發跡之時,便做到軍中高級將領。而其在軍中卻沒有多少好朋友,雖受重用而威望不足。應該出身不太好且武藝高強,才會有當山大王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