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睡仙’也有尷尬時(一)
作者:花謝才得香      更新:2022-02-16 07:40      字數:2313
  孫員外仍然不肯放棄勸說趙匡胤:“元朗,我孫家雖非名門大戶,也有家產萬貫。讓你兄長在州府為你謀一個州兵的軍官職位,也不是什麽難事。不強似元朗遠赴邊關,每天風餐露宿,四處浴血奮戰好嗎?”

  趙匡胤卻極為堅持己見,大笑著婉拒嶽父的誠摯挽留:“嶽父大人,俗話說得好,好男兒當四海為家,大丈夫處世當以建功立業為己任,保護國家黎民為責任,那契丹人竟然敢放馬南侵,不是小看我漢朝大好男兒之軀嗎?”

  “我決不會貪圖兒女情長,斷送掉自己心儀甚久的追求。嶽父大人有所不知,您以為在此處錦衣玉食,坐享平安富貴,便能長久做個富家翁嗎?”

  看到孫員外一臉不以為然的模樣,趙匡胤語氣真摯的對他說道:“小婿從關西一路四處奔波,看到路上饑民盈野,餓殍遍地,一旦有人登高一呼,反賊便會席卷一空而來。到那時我拿什麽保護妻兒老小和嶽父一家人的安全。”

  “人各有誌,嶽父大人不必再相勸,明天我便離開此處去鄴城投軍,一旦立有功勞,便會登門向嶽父大人求娶五娘子。”

  “說句不好聽的話,若匡胤一旦身損邊疆,請嶽父大人令五娘子外嫁他人,不要孤苦一生為我守節。”

  孫員外感激地滿臉淚如雨下,雖然不能理解趙匡胤的投軍意願,也隻好點頭同意下來,還挑選一些忠心的家丁伴隨趙匡胤一起出發。

  第二天一大早,趙匡胤便辭別眾人,要乘早上清涼早早起行,孫五娘和親人一路送出莊外很遠,一直戀戀不舍。

  到分手之時,孫五娘目含熱淚對趙匡胤說道:“奴家會天天倚門相盼,希望夫君能信奉前言,著人前來迎娶。若真的有什麽不測之事,奴家會為夫君守節終生,決不另嫁他人,謹以此發為鑒。”

  孫五娘從一旁的使女手中拿過來一把剪刀,將頭上的青絲剪下一大縷,用手帕包好交給趙匡胤,這是在鄭重表示,若趙匡胤一旦有個好歹,她便會削發為尼禮佛終生。

  趙匡胤對此十分感動,心生酸楚鼻子發酸,仔細地用手帕拭去孫五娘的淚痕。

  他鄭重地許下承諾:“大丈夫一言即出駟馬難追,娘子且在家中耐心等候,我此行一定為娘子掙得平妻之位,風風光光把娘子迎娶進門。”

  趙匡胤帶著孫家陪送的十二名精壯家兵,在未婚妻孫五娘滿臉不舍的淚容中,率領著自己的三十九名家兵,押著糧草輜重前往鄴城投軍。

  西嶽華山位於潼關西,山高2154、9米,層巒疊翠,峻石危岩,一卷卷白色雲團在半山腰飄蕩纏繞,如同刀削一樣的崢嶸山峰,顯現在大地之上,分外讓世人望而卻步,且心生感慨。

  綠山翠峰之間有一處極大的院落,雖是黃泥茅草屋舍,卻顯得分外幹淨爽目,院中內還種有青竹鬆柏,地麵上打掃得一塵不染。

  一位須髯皆白的老者,正在院內悠閑的品茗,麵前的石桌上放著一盤圍棋,他正在心中暗自打譜搏奕,一副完全陶醉於田園生活,致力於自怡自樂的模樣。

  一位身材偉岸體格健壯的二十許青年,從外麵飛奔而來:“師傅,您老人家這次算錯了,那位貴人如今率領著幾十名家兵帶著糧草輜重,已經前去鄴城投軍,根本沒有前來華山的意思。”

  “而且他現在滿副雄心壯誌的模樣,一心想要做出一番大事業,哪裏有老師以前所說的疲憊若死,精神倦怠,滿臉萎靡不振之色?”

  那原本端做如山穩如磐石的老者,'騰'的一聲迅速站立起來,神情變得有些莫名的驚詫,好久之後,才用外人聽不懂的言語低聲喃喃自語。

  語氣急促且有點氣急敗壞:“這怎麽回事?又有了不得的人物插手俗世間的事情嗎?該死的,老夫的華山之夢要破滅了嗎?到底哪兒出現了問題,世上的'仙人'真的象大白菜一樣,越來越不值錢了嗎?”

  他的徒弟對師傅有此強烈的反應,倒有些習以為常,甚至有點兒不以為然,一點兒驚訝之色也沒有,靜靜的站在原處默不作聲。

  師傅的年紀雖老邁,卻一直像個年輕人一樣身手敏捷,當初拜師前可把自己揍得無有還手之力,而且一生起悶氣,便說這讓人聽不懂的語言。

  看來這個師傅口中的′大貴人′趙匡胤,必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師傅原本已設下計謀,想方設法要忽悠趙匡胤一頓,哪裏知道趙匡胤中途改道直奔鄴城,讓師傅勃然大怒又說起鳥語了。

  那老者勉強控製住自己的驚訝和疑惑,又低頭沉思一陣後,才向那年輕弟子吩咐道:“濤兒,快點兒叫你大師兄過來,咱們師徒三人快馬加鞭,一起去貴人前方等候他。”

  “山不來就我,我就去迎山,多年籌謀的心血,豈能輕易的舍棄。看來我這個′睡仙′的名頭要大打折扣,想算計整個華山的計劃也全泡湯了。到底是誰又出來搗鬼,若讓我抓住他,必不與他善罷甘休。”

  接著他又嘟囔著無人聽懂得鳥語,神色之間遍布痛恨之色,讓匆匆趕來的大弟子陳清也為之好笑,同時也甚感驚訝,是誰要師傅這個世外高人如此頭痛不已。

  看來師傅要遇到棋逢對手了,否則也不會如此失態,卻不知道對方是何方神聖,讓師傅這個素來看破紅塵潛心向道之人,也為之束手無策,隻能去遷就貴人趙匡胤。

  老者看著竊笑不已的兩個親傳弟子,大怒的嗬斥道:“笑什麽?小心我打你們的屁股。哼,我倒要看看是誰敢偷改天命,還差點斷送掉我陳摶的′睡仙’稱號。”

  “隻不過我有所預感,為師也許要改變原有的打算,清兒、濤兒,你們二人恐怕要出山輔佐趙匡胤,為我華山派掙取功名,才能讓為師在華山一帶繼續逍遙自在。”

  陳清和陳濤詫異的互相對視一眼,他二人學成一身文武技藝,原本就想出山入仕,卻被師傅陳摶數次勸阻,以戰場廝殺拚搏太過於凶險而堅拒。

  現在師傅怎麽一改常態呢?又想讓他們出山去投靠趙匡胤?於是二人一起保持沉默,不發一言一語,沒有陳摶意料中的附和與讚同,更不用提什麽自告奮勇。

  對於兩名親傳弟子的冷漠反應,陳摶心有不悅,冷冷的怒哼一聲:“平時常說師傅有事,弟子代其勞,現在又怎麽膽怯啦?”

  “關鍵時刻,你們二人不出山入仕,難道眼睜睜看著我一介老朽出世與人爭鬥?你等可舍得我老胳膊老腿,再上陣與人動武爭鋒不成?”